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402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docx

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的原理是()。

  A.将游离酶和抗酶抗体制成稳定的酶-抗酶抗体复合物

  B.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中的亲和素替换为链亲和素,特异性更高

  C.用AP取代PAP法的过氧化物酶而成,显色对比好

  D.利用线状的葡聚糖分子与大量的AP或HRP酶结合,再将葡聚糖-酶复合物连接到第二抗体上,形成酶-葡聚糖-第二抗体复合物,灵敏度高

  E.通过复合物中亲和素的桥梁作用,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与生物素化的抗体结合在一起,达到检测抗原的目的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基本原理是()

  A.补体间的反应

  B.抗原与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

  C.受体与配体间的特异性反应

  D.抗原与抗原间的反应

  E.抗体与抗体间的反应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免疫荧光染色法中制备一种标记抗体可以检出多种抗原的是()。

  A.双层染色法

  B.补体法

  C.间接法

  D.直接法

  E.再染色法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间接法只需制备一种荧光抗体即可以检出多种抗原,敏感性较高,操作方法较易掌握,而且能解决一些不易制备动物免疫血清的病原体(如麻疹)等的研究和检查,所以已被广泛应用于自身抗体和感染患者血清的试验。

  [单项选择题]

  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PAAP法的原理是()。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A.将游离酶和抗酶抗体制成稳定的酶-抗酶抗体复合物

  B.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中的亲和素替换为链亲和素,特异性更高

  C.用AP取代PAP法的过氧化物酶而成,显色对比好

  D.利用线状的葡聚糖分子与大量的AP或HRP酶结合,再将葡聚糖-酶复合物连接到第二抗体上,形成酶-葡聚糖-第二抗体复合物,灵敏度高

  E.通过复合物中亲和素的桥梁作用,将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与生物素化的抗体结合在一起,达到检测抗原的目的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5、荧光抗体直接法的最大缺点是()

  A.特异性差,敏感性强

  B.特异性高,但操作复杂

  C.敏感性差,一种荧光抗体只能检查一种抗原

  D.非特异性染色强

  E.无法定量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6、最早建立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是指()。

  A.用银标记抗体

  B.用酶标记抗体

  C.用荧光素标记抗体

  D.用金标记抗体

  E.用生物素标记抗体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7、与ABC法比较,SP法的特点是()。

  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下降,但背景更清晰

  B.特异性提高

  C.敏感性下降

  D.敏感性增强,特异性下降

  E.步骤更简便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8、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和人与许多动物等的IgC结合的能力,但不包括()。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A.豚鼠IgG

  B.猴IgG

  C.小鼠IgG

  D.禽类IgC

  E.猪IgG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9、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封固剂是()

  A.中性树胶

  B.PBS缓冲液

  C.缓冲甘油

  D.多聚赖氨酸

  E.甘油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抗体的温育时间是()。

  A.抗体浓度越高,温育时间越长

  B.抗体效价高,温育时间短

  C.抗体稀释度越高,温育时间越长

  D.抗体效价低,温育时间长

  E.抗体浓度越低,温育时间越短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1、免疫组化加第一抗体前用3%H2O2处理石蜷朔3片是为了()

  A.提高抗原抗体结合率

  B.提高敏感性

  C.减少内源性过氧化酶的活性

  D.暴露抗原

  E.激活抗原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2、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一种新抗体时,必须设置下列哪项对照?

()

  A.阻断试验对照

  B.阳性对照

  C.替代对照

  D.空白对照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E.以上均需设置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1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包括阳性对照在内的全部切片均为阴性结果,主要原因是()

  A.漏加一种抗体或抗体失效

  B.洗涤时间过长

  C.未加封闭血清

  D.底物反应时间短

  E.防脱片剂太厚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14、CSA方法是指()。

  A.是在LAB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B.是在ABC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C.是在PAP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D.是在SP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E.是在BAB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15、葡萄球菌A蛋白(SPA)具有和人与许多动物等的IgG结合的能力,但除外()

  A.猴IgG

  B.禽类IgG

  C.小鼠IgG

  D.豚鼠IgG

  E.猪IgG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16、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增强特异性染色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在加第一抗体前用免疫血清封闭

  B.蛋白酶消化

  C.选择最佳温育温度和温育时间

  D.选择合适的抗体浓度

  E.多层染色

  参考答案:

A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17、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条件是()

  A.日光

  B.常见光

  C.灯光

  D.暗室、紫外光

  E.激光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荧光几乎都较弱,应在较暗的室内进行。

  [单项选择题]

  18、下列哪项是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最重要的原则?

()

  A.敏感性

  B.安全性

  C.特异性

  D.简便性

  E.费用低廉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19、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的特点是()

  A.灵敏度高,但特异性差

  B.特异性强,但灵敏度低

  C.能将形态学改变与功能和代谢相结合

  D.只能定性,不能定量

  E.只能定性,不能定位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0、免疫组化加第一抗体前用3%H2O2处理石蜡切片的目的是()。

  A.暴露抗原

  B.提高抗原抗体结合率

  C.减少内源性过氧化酶的活性

  D.提高敏感性

  E.激活抗原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21、下列关于免疫酶化学组织切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冷冻切片为ICC首选

  B.石蜡切片为ICC首选

  C.对未知抗原显色,冷冻和石蜡切片最好同时应用

  D.根据抗原的性质选择切片

  E.微波照射的切片可激活部分核内抗原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因为在石蜡包埋固定过程中,可能使抗原物质发生某些改变,致使其与单克隆抗体反应的抗原决定簇丢失,所以以新鲜组织的冰冻切片为首选。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免疫荧光染色标本必须用下列哪种封固剂?

()

  A.光学树脂胶

  B.缓冲甘油

  C.生理盐水

  D.蒸馏水

  E.甘油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封固剂常用缓冲甘油,无自发荧光,无色透明,荧光的亮度在pH8.5~9.5时较亮,不易很快褪去。

  [单项选择题]

  23、在间接荧光染色法显示组织切片中的特异性抗原时,荧光素与何种物质结合?

()

  A.待检抗原

  B.补体

  C.第二抗体

  D.针对组织抗原的第一抗体

  E.淋巴细胞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4、关于抗原热修复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批抗原的检测其抗原修复温度和时间应保持一致

  B.适合所有的抗原检测

  C.热处理后需自然冷却

  D.修复用缓冲液应保持充足

  E.注意修复后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参考答案:

A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25、下列方法不能减少非特异性染色的是()

  A.染色过程中避免切片干燥

  B.使用牛血清白蛋白进行封闭

  C.在用第一抗体前,加与制备第一抗体不同动物的免疫血清进行封闭

  D.第一抗体用单克隆杭体

  E.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和生物素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6、SABC法的基本原理是()。

  A.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卵白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

  B.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

  C.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生物素化酶混合后,形成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

  D.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卵白素化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卵白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卵白素标记抗体结合

  E.链霉亲和素同一定浓度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混合后,形成链霉亲和素-酶复合物,此复合物可以和各种生物素标记抗体结合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27、凝集素是指()

  A.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B.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脂蛋白或能与脂类结合的脂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C.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得名

  D.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血小板,因而得名

  E.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白细胞,因而得名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8、酶桥染色法中的桥抗体指的是()。

  A.第一抗体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B.免疫反应系统中的特异性抗体

  C.第二抗体

  D.显色系统中的抗酶抗体

  E.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9、关于非特异性染色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背景染色

  B.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

  C.一片细胞内染色强度较一致,无深浅及多少之分

  D.切片中的刀痕及皱褶区域也容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

  E.着色细胞数量极少时,多为非特异性染色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30、下列关于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封裱剂常用甘油

  B.载玻片厚度应在1.5~2.0mm之间

  C.组织切片不能太厚

  D.盖玻片厚度在0.17mm左右

  E.暗视野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用镜油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mm之间,太厚的玻片,一方面光吸收多,另一方面不能使激发光在标本上聚集。

  [单项选择题]

  31、免疫荧光染色标本必须用的封固剂是()

  A.缓冲甘油

  B.蒸馏水

  C.生理盐水

  D.光学树脂胶

  E.甘油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封固剂常用缓冲甘油,无自发荧光,无色透明,荧光的亮度在pH8.5~9.5时较亮,不易很快褪去。

  [单项选择题]

  32、关于荧光显微镜图像的记录方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A.荧光显微镜可用CCD与计算机连接,可将图像存在计算机硬盘上

  B.要结合形态学特征和荧光的颜色和亮度综合判断

  C.曝光速度要慢

  D.要及时摄影记录结果

  E.暂时不观察时,应用挡板遮盖激发光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因紫外光对荧光淬灭作用大,因此曝光速度太慢,就不能将荧光图像拍摄下来。

  [单项选择题]

  33、CSA方法是()

  A.是在ABC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B.是在SP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C.是在PAP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D.是在LAB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E.是在BAB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催化放大系统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4、下列哪种物质不是SPA-HRP间接法所需试剂?

()

  A.SPA-HRP

  B.Tris盐酸缓冲液

  C.第二抗体-SPA

  D.第一抗体

  E.DAB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5、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中关于抗体的标记正确的是()

  A.异硫氰酸荧光素是橙红色荧光

  B.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是黄绿色荧光

  C.免疫电镜中主要用荧光素标记抗体

  D.在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进行染色时,要用过氧化氢阻断内源性过氧化酶,避免假阳性

  E.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不适合用于骨髓涂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6、下列关于标记抗体的酶应具备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待检组织中不应存在与标记酶相同的内源性酶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B.酸性pH时酶应稳定,酶标记抗体后活性不变

  C.酶标过程中,酶与抗体连接,不影响两者活性

  D.酶催化的底物必须是特异的,所形成的产物易于镜下观察

  E.所形成的终产物必须稳定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7、下列关于荧光最微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调整光源时应戴防护眼镜

  B.检查时间每次以2~3小时为宜

  C.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

  D.汞灯开启不到15分钟的应在15分钟后关闭

  E.一天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检查时间每次以1~2小时为宜,超过90夯钟,超高压汞灯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

  [单项选择题]

  38、下列有关HR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戊二醛作为耦联剂

  B.ICC染色最为常用的酶

  C.在酶反应部位呈棕褐色

  D.特异底物为AS-MX

  E.最适pH5~5.5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特异底物为H2O2。

  [单项选择题]

  3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直接法的原理是()

  A.用已知的配体与荧光素或酶结合,直接与待测组织中的受体反应

  B.将凝集素与荧光素或酶结合,直接与组织中的抗原反应

  C.用已知的补体与荧光素或酶结合,直接与待测组织中的抗原反应

  D.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待测组织中的抗原结合

  E.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与荧光素或酶结合,直接与待测组织中的抗原反应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4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关系是()。

  A.敏感性低,则特异性也低,假阴性增加

  B.敏感性高,则特异性下降,假阳性增加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C.敏感性低,则特异性高,假阳性增加

  D.敏感性高,则特异性也高,假阴性增加

  E.敏感性高,则特异性下降,假阴性增加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4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为了排除假阴性,非常重要的对照是()

  A.阳性对照

  B.阴性对照

  C.阻断试验对照

  D.替代对照

  E.空白对照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2、关于ABC法下列叙述哪项正确?

()

  A.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及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组成

  B.在BRAB和PAP法的基础上改良的

  C.抗生物素标记的酶

  D.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

  E.抗生物素标记的第一抗体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3、将荧光抗体和未标记的抗体球蛋白等量混合后,对已知阳性抗原的切片进行处理,结果为阴性,此试验为()。

  A.自身对照

  B.阳性对照

  C.凝集试验

  D.染色抑制试验

  E.类属抗原染色试验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4、下列哪项是LAB法的基本原理?

()

  A.以生物素标记第二抗体,然后与酶结合形成复合物

  B.以酶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二抗体

  C.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酶与抗生物素抗体形成复合物

  D.以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第一抗体,酶标记抗生物素作为第二抗体

  E.以酶标记第一抗体,然后与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形成复合物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5、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应符合下列要求,除外()

  A.与蛋白质分子形成离子键

  B.荧光效率高,与蛋白质结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效率

  C.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

  D.与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蛋白质原有的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性质

  E.与蛋白质的结合物稳定,易于保存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应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共价键的化学基团,与蛋白质结合后不易解离,而未结合的色素及其降解产物易于清除。

  [单项选择题]

  46、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假阳性?

()

  A.抗体浓度过低

  B.组织内待检抗原过多

  C.洗液用TBS缓冲液

  D.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丰富

  E.抗体特异性高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7、关于抗原热修复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适合所有的抗原检测

  B.修复用缓冲液应保持充足

  C.热处理后需自然冷却

  D.同一批抗原的检测其抗原修复温度和时间应保持一致

  E.注意修复后细胞形态结构的改变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8、下列哪项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间接法的特点?

()

  A.特异性高,敏感性强

  B.将标记物标记在第一抗体上

  C.同时标记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

  D.将标记物标记在第二抗体上

  E.需要高浓度的第一抗体

  参考答案:

D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49、关于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为了保证荧光充分标记,标本染色后应放置3秒钟后再观察

  B.为了避免荧光减弱,标本染色后应立即观察

  C.为保护眼睛,应在正常光线下观察

  D.切片不能太薄,以免降低荧光的标记率

  E.如果需长期保存,染色后标本需用中性树胶进行封裱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50、下列哪项不是标记使用的酶?

()

  A.葡萄糖氧化酶

  B.辣根过氧化物酶

  C.酸性磷酸酶

  D.碱性磷酸酶

  E.胃蛋白酶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胃蛋白酶是一种消化性蛋白酶,由胃部中的胃黏膜主细胞所分泌,功能是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的肽片段。

  [单项选择题]

  51、免疫酶组织化学中的阳性对照是指()

  A.用已知补体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

  B.用已知抗体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

  C.用已知抗原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

  D.用已知过氧化物酶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

  E.用已知DAB阳性的切片做对照与待检标本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切片应呈阳性结果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52、下列哪项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直接法的特点?

()

  A.敏感性高

  B.将荧光素或酶标记在第一抗体上

  C.无须标记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

  D.将荧光素或酶标记在第二抗体上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E.特异性差、非特异染色强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53、免疫组织化学过程不包括()。

  A.杂交

  B.过氧化氢处理切片

  C.非免疫血清封闭

  D.胰蛋白酶消化

  E.滴加第一抗体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54、关于非特异性染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切片中的刀痕及皱褶区域也容易出现非特异性染色

  B.表现为弥漫均匀的背景染色

  C.一片细胞内染色强度较一致,无深浅及多少之分

  D.出现在组织边缘、胶原纤维及血浆渗出处,坏死组织及固定不良的组织中心处

  E.着色细胞数量极少时,多为非特异性染色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55、下列可作为荧光显微镜的光源的是()

  A.高压汞灯

  B.氪灯

  C.钠灯

  D.红外线灯

  E.氙灯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荧光光源一般采用高压汞灯,它可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工作时电流通过高压汞蒸气,使之电离激发,形成放电管中电子、原子和离子间的碰撞而发光。

  [单项选择题]

  56、用已知的荧光抗原标记物检查相应抗体的方法叫做()。

  A.荧光抗体抗原法

  B.荧光法

  C.荧光抗原法

  D.荧光抗体法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E.荧光抗原抗体法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57、SPA与免疫球蛋白有较强亲和力的部位是()。

  A.重链

  B.Fab段

  C.F(ab’)2段

  D.Fc段

  E.轻链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58、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放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亲和素的四个生物素部位,可同时结合多价性的生物素化衍生物

  B.生物素,亲和素可分别与酶、放射性核素等结合形成标志物

  C.两者之间极高的亲和力

  D.经化学修饰生物素成为活化生物素

  E.以上均不是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59、下列不能增加显色强度的是()

  A.提高成色质的浓度

  B.适当延长显色时间

  C.合适的第一抗体浓度

  D.延长水洗时间

  E.增加PBS的浓度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60、凝集素指的是()。

  A.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血小板,因而得名

  B.一种从各种植物、无脊椎动物和高等动物中提纯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因能凝集红细胞,因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