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29433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docx

城市地理学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关于城镇与乡村的比较研究中,不准确的是()。

  A.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相似于乡村

  B.城镇有比乡村更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C.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D.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

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单项选择题]

  2、()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A.1984B.1992C.1994D.1996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单项选择题]

  3、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具有()特点。

  A.单一核心、交通走廊、规模特别庞大、密集的交互作用、地域的核心区域

  B.单一核心、交通走廊、规模特别庞大、密集的交互作用、国家的核心区域

  C.多核心、交通走廊、规模特别庞大、密集的交互作用、国家的核心区域

  D.多核心、交通走廊、规模特别庞大、密集的交互作用、地域的核心区域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核心。

区域内有若干个高人口密度的大城市核心,每个大城市核心及其周围郊区县之间,以通勤流为主要指标的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组成一连串的大都市区。

各核心城市之间的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低人口密度地区,多为集约化农场、大面积森林、零星分布的牧场和草地。

这些非城市性用地提供城市人口的休憩场所和食品供应。

  

(2)交通走廊。

这些大城市核心及大都市区沿高效率的交通走廊而发展,开始是铁路,进而是高速公路,它构成大都市带空间结构的骨架,把各个大都市区联结起来,没有间隔。

  (3)密集的交互作用,不仅都市区内部,中心城市与周围郊区之间有密集的交互作用,都市区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

  (4)规模特别庞大。

戈特曼以2500万人口作为大都市带的规模标准。

  (5)国家的核心区域。

它集外贸门户职能、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

  4、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中国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因而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

  [单项选择题]

  5、下列不在省的中心位置的省会城市是()。

  A.太原

  B.成都

  C.广州

  D.杭州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太原、成都、广州等省会城市均处在各省的中心位置,而杭州不在省的中心位置,却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

  [单项选择题]

  6、首先提出区位商法的学者是()。

  A.马蒂拉和汤普森

  B.马蒂拉和厄尔曼

  C.汤普森和霍伊特

  D.厄尔曼和达西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马蒂拉和汤普森首先提出区位商法。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7、最小需要量法是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的()的方法。

  A.城市职能分类

  B.确定主导产业

  C.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

  D.确定城市化水平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最小需要量法是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的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的方法。

它和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的不同在于:

一是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的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求,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二是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

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

  [单项选择题]

  8、已故地理学者孙盘寿先生的()是我国区域性城镇职能分类研究中最早且比较深入系统的一个例子。

  A.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类型

  B.西北三省城镇的职能类型

  C.东北三省城镇的职能类型

  D.四川、贵州城镇的职能类型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已故地理学者孙盘寿先生的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类型是我国区域性城镇职能分类研究中最早且比较深入系统的一个例子。

分类的对象包括四川、贵州、云南三省22个城市和515个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的镇(包括部分乡村中心)。

  [单项选择题]

  9、首位度是指()。

  A.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B.一国最大城市与其他所有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

  C.一国最大城市人口与第一第二大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

  D.一国前两大城市人口之和与其他城市人口之和的比值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首位度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即一国最大的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

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就叫首位分布。

首位城市和首位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以后,原先的特定含义被淡化了,有人把国家或区域中规模最大的城市统称为首位城市。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10、位序一规模法则从()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A.城市之间

  B.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

  C.城市不同位序

  D.城市规模和职能等级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

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公式实际是罗卡特模式的一般化。

  [单项选择题]

  11、查普林认为价值观念具体体现在行为的四个过程上。

这四个过程是()。

  A.认知、感受、选择和决策

  B.明确的目标、认知过程、消费选择以及行动

  C.需求的感受,目标的明确,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以及决策和行动

  D.组织行为、需求感受、决策和行动以及认同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查普林认为城市社会中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组织都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具体反映在行为的四个过程上。

这四个过程是:

①需求的感受;②目标的明确;③对未来的规划和选择;④决策和行动。

  [单项选择题]

  12、墨菲和万斯认为()是CBD最明显的特点。

  A.建筑密度大

  B.车流量大

  C.人流量大

  D.地价峰值区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1954年美国学者墨菲和万斯提出了一个比较综合的方法,即将人口密度、车流量、地价等因素综合考虑,那些白天人口密度最大、就业人数最多、地价最高、车流、人流量最大的地区即为CBD。

墨菲和万斯认为地价峰值区是CBD最明显的特点。

在此区的用地称为中心商务用地,其中包括零售和服务业,诸如商店、饭店、旅馆、娱乐业、商业活动及报纸出版业,不包括批发业(除少数外)、铁路编组站、工业、居住区、公园、学校、政府机关等。

  [单项选择题]

  13、在戴维斯的研究中,CBHI(),CBII()的地区为“硬核”。

  A.>4;>80%

  B.>1;>50%

  C.>80%;>4

  D.>50%;>1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在戴维斯的研究中,CBHI>4、CBII>80%的地区为"硬核",也就是真正具有实力的CBD,其余地区则称为“核缘”。

  [单项选择题]

  14、奎恩和汤姆斯提出大都市区三地带学说即由核心到外围分为()、郊区的()和市郊外缘广阔的()。

  A.中心商务区;城市边缘区;农村地区

  B.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城市过渡带;腹地

  C.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腹地

  D.中心商务区;城市边缘区;腹地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奎恩和汤姆斯提出大都市区三地带学说即由核心到外围分为市街密集的中心区域、郊区的城市边缘区和市郊外缘广阔的腹地,明确提出了城市边缘区的术语。

  [单项选择题]

  15、赖利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

  A.断裂点公式

  B.零售引力规律

  C.空间相互作用规律

  D.吸引范围规律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赖利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零售引力规律。

  根据这个规律,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离它的距离成反比。

  [单项选择题]

  16、下面属于等级扩散的例子是()。

  A.移民过程

  B.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

  C.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D.某些新思想、新技术逐级向下扩散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是传染扩散,它是渐进、连续的过程;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就建成区的向外扩张而言,是扩张型扩散;而就人口的重新分布而言,具有重新区位型扩散的特点。

移民过程是重新区位扩散的典型例子。

  某些新思想、新技术逐级向下扩散,是等级扩散。

  [单项选择题]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17、在()的系统中。

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

  A.K=3

  B.K=4

  C.K=7

  D.K=1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克里斯塔勒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按一定的数量关系和功能控制关系构成一个等级数量体系,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特定的构型。

最基本的等级体系有三类:

  

(1)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K=3;

  

(2)按交通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K=4;

  (3)按行政和管理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K=7。

在K=3和K=4的系统内,除高级中心地自身所辖的一个次级辖区是完整的外,其余的次级辖区都是被割裂的,在K=7的系统中,六边形的规模被扩大,以便使周围6个次级中心地完全处于高级中心地的管辖之下。

  [单项选择题]

  18、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为K=()系统。

  A.3B.4C.7D.6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按市场原则,低一级的中心地应位于高一级的三个中心地所形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央,从而最有利于低一级的中心地与高一级的中心地展开竞争,由此形成K=3的系统。

  [单项选择题]

  19、由()创立的()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A.绍勒尔;中心地理论

  B.克里斯塔勒、廖士;中心地理论

  C.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D.廖士;中心地理论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由克里斯塔勒等人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心地学说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城市的位置、自然条件及城市形态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研究方法以事实的整理与归纳为主,缺乏自己的理论和对研究对象的深层次分析。

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

可以说,正是中心地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

中心地理论和农业、工业区位论一样,都是由德国学者率先提出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们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醉心于创造各种理论体系的精神。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单项选择题]

  20、对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的含义比经济增长的含义更广泛

  B.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没有增长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C.经济增长一定代表经济的发展

  D.经济发展,除了收入的提高外,还应含有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21、在工业发展阶段论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划分工业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其中对各个阶段的比重表述正确的是()。

  A.在农业经济阶段,该比重小于20%

  B.在工业初兴阶段,该比重大于40%

  C.在工业加速阶段,该比重为20%~40%

  D.在工业初兴阶段,该比重小于20%

  参考答案:

A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把经济发展分为()阶段。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23、在经济增长的原理中,对供给基础理论来说,()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原则”是供给基础理论的代表。

  A.缪尔德尔

  B.卡恩

  C.凯恩斯

  D.罗斯托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4、在经济增长的路径中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从要素竞争和增长推动力的历史演变角度,将经济增长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其中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阶段带有明显的粗放型增长特征。

  A.要素推动的发展

  B.投资推动的发展

  C.创新推动

  D.财富推动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5、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现代经济理论将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两种形式。

下列不属于有形资源的是()。

  A.土地

  B.技术工艺

  C.资本

  D.劳动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26、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内容。

一般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其中()是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基础。

  A.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

  B.产业发展一体化

  C.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

  D.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7、城市地理学重点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次研究区域城市系统的空间组织--演化和城市内部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演化,围绕这两个重点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具体四个基本领域。

其中()主要研究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关系和演化规律。

  A.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

  B.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C.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D.城市问题和对策研究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28、1913年()通过对实际城市人口资料分析,最早发现城市规模和位序的乘积为常数。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A.马克·杰斐逊

  B.奥尔巴克

  C.罗特卡

  D.捷夫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29、在克里斯泰勒提出的最基本的等级体系中,克里斯泰勒认为,一般而言,在经济开放、交通便利的地区,()是主要的。

  A.市场原则

  B.经济原则

  C.行政原则

  D.交通原则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0、一般而言,城市的地理要素包括位置、距离、结构、范围、时间五个方面。

其中()是城市最为独特的特征要素。

  A.位置

  B.距离

  C.结构

  D.范围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1、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中,()首先在城市群内调查各城市的规模、相互作用、联系方式等,然后通过极点比较确定集聚力与扩散力最强的城市,对其特性进行研究。

  A.极点法

  B.等高线法

  C.网络法

  D.相互作用法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2、目前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两种研究方法为社会区分析和生态因子分析,社会区分析的第二步是()。

  A.指标的选取

  B.对社会阶层、城市化、隔离,以国情统计区为单位,选取能用数字表示的指标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C.分区计算指标的得分

  D.以指标的组合情况决定各区的特性,并对各区进行归并,形成不同的社会区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3、城市化的概念在1867年由西班牙工程师()在《城市化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此后广泛应用城市科学领域。

  A.史域奇

  B.赛达

  C.威廉斯

  D.贝尔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4、城市化预测方法中的综合增长法是利用历年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资料,通过复利公式,计算预测期限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数学公式为Yt=(1+R)tYo(t=1、2、3……n),其中Yo表示()。

  A.t年的城市人口预测值

  B.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C.某年的城市人口数

  D.年限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5、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是当代世界城市化具有的特点之一,自从()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已经构成了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6、德国学者()首次认识到城市边缘区现象。

  A.路易斯

  B.奎恩

  C.汤姆斯

  D.鲁斯旺

  参考答案:

A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多项选择题]

  37、下面四项关于城市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的内容。

  A.城市地理学为城乡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应用于城乡规划的实践

  B.城乡规划从事单个城乡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C.城市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之间是对应的理论和应用关系

  D.城乡规划为城市地理学提供研究课题、研究素材和实践验证,促进城市地理学理论的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答案:

A,D

  参考解析:

城市地理学与城乡规划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

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乡规划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乡地域运动规律。

而城乡规划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

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

城市地理学除可以应用于城乡规划,还可以应用于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其他领域,同时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城乡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科学,它在规划和设计城市时,除需要运用城市地理学知识外,还需要运用建筑学、自然地理学、力学、哲学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多项选择题]

  38、关于大都市区的相关论述.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有()。

  A.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B.确定大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

  C.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D.大都市区是大城市建成区的无边蔓延而导致一连串大城市首尾相连的区域

  参考答案:

A,B,C

  参考解析:

大都市区(MetropolitanArea)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需要指出的是确定大都市区地域标准的核心是以非农业活动占绝对优势的中心县和外围县之间劳动力联系的规模和联系的密切程度。

更多地反映了就业机会集中(需要劳动力)和人口集中(供应劳动力)的县的组合。

  [多项选择题]

  39、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的主要指标法中。

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是()。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A.人口比例指标

  B.土地利用状况

  C.复合指标法

  D.人口中位数指标

  参考答案:

A,B

  参考解析:

目前确定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

这种指标主要有两个:

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

因为人口比例指标比土地利用指标在表达城市成长状态方面更典型深刻,更便于统计。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量度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多种指标予以综合分析,以考察城市化的进展水平。

  [多项选择题]

  40、以下各项中,关于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论述正确的是()。

  A.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

  B.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

  C.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

  D.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

  参考答案:

A,C

  参考解析:

产生这两种类型城市化的根源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

所谓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

所谓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

  [多项选择题]

  41、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卡特(HaroldCarter)从区位论角度,将城市的职能归纳为()。

  A.中心地职能

  B.工业职能

  C.交通职能

  D.特殊职能

  E.商业职能

  参考答案:

A,C,D

  参考解析:

英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卡特(HaroldCarter)从区位论角度,将城市的职能归纳为下列三类:

  

(1)中心地职能:

为广大邻近地区提供各种服务(包

  更多试卷请访问《睦霖题库》括物质的、精神的和管理方面的)。

卡特认为,这是城市的一般职能,即每个城市均具有此职能。

  

(2)交通职能。

  (3)特殊职能:

又称“资源导向职能”,指为非邻近地区的资源提供加工服务的职能。

  [多项选择题]

  42、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划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各项中的()。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低水平均衡阶段、离散阶段、极化阶段、高级均衡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