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967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Word格式.docx

13日,近卫召开五相会议,东条陆相坚决反对从中国撤军。

次日继续开五相会议,近卫首相再次问东条:

关于美国要求从中国撤军有没有让步的余地?

东条回答:

没有!

16日,近卫内阁在东条的要求下总辞职,东条英机就任首相。

18日发表首次内阁会议声明:

解决中国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以期对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乃帝国之坚定国策。

12月3日,东条指示军部给中国派遣军下达命令:

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在攻略南方要域的同时迅速处理中国事变。

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时攻占马来亚、菲律宾等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蒋介石为了配合盟军作战,9日命令各战区对当前之敌发起进攻作战,以牵制日军。

从第九战区抽调第四、第七十四军南下,拟配合第四、第七战区进攻广州,以解消日军攻取香港;

同时调遣第五、第六、第二十军准备进入缅甸协同英军作战,亦保卫美援运输线。

阿南的第11军则要求南下攻取长沙,&

牵制其南下的行动&

,&

决心对广东方面予以牵制&

日本军部则认可这个要求,&

攻克香港,不仅接收敌方各国利益,扫灭其势力,而且结合南方作战取得的全部成果,完全切断重庆与援蒋各国之间的联络,抓住此一良机,并非无解决中国事变之可能。

摧毁敌之继续抗战的企图。

就在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势如破竹的进攻鼓舞下,12日,阿南进攻长沙以避免第九战区南下支援香港英军的作战计划被批准。

13日阿南发布第三次攻占长沙的命令,14日日军第11军各部开始集结于湘北,23日集结完成。

但因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损失严重,两个月内尚来不及完全得到补充,日军只有七万余兵力,较之上次的十二万,规模明显缩小。

急于发动本次会战,对于日军而言,极不明智。

经过严肃认真的整顿,薛岳的第九战区亦有相当改变。

首先加强了情报工作,敌情及敌后动态均有认真的侦查与分析。

然后制定了作战方针,确定&

战区在鄂南、赣北、湘西方面,应竭力将敌反击于分宜、上高、甘坊以东,修水东北,龙门厂、南江桥以北,澧县、宜都以东地区,反击而歼灭之。

12月中旬,针对日军大规模调动均集中在岳阳地区,军事委员会命令第九战区做好战斗准备,电令南下广东的第四军调株州,第七十四军调衡阳,第七十三军由澧县调宁乡一带,第四十九军集结于渌口,统归第九战区指挥。

第九战区20日向各军师下达战斗命令:

第十九集团军指挥部21日进驻浏阳,其第七十九军驻扎醴陵至株州一线,待日军进攻长沙时待命攻击;

第二十六军确保浏阳河阵地,待命由东向西攻击;

第三十集团军进驻平江,其第七十八、七十九军确保平江一带,待命协同第三十七军由东向西侧击敌军;

第二十七集团军之第二十军据守新墙河阵地,要求坚韧抵抗敌军十日以上;

完成后转至关王桥、三江口侧面阵地,待命尾击汨罗江右岸南窜之敌;

第五十八军在敌军强渡新墙河时侧击敌军,然后进入关王桥以北第二十军既设之阵地,协同第二十军作战;

第三十七军在汨罗江以南既设阵地血战敌军,逐次消耗日军,务必坚守15日以上,再转移至社港市一带山地,待敌向浏阳、长沙进攻时协同第七十八军侧击敌军;

第九十九军确保三姐桥至湘阴既设阵地,待敌攻长沙时夹击日军;

第十军固守长沙,待敌攻击三天后反击日军;

其余各部队与游击部队分别从事破坏铁路、公路、通讯设施,袭击敌指挥机关等等。

以上即薛岳颇为自豪的&

天炉战法&

12月23日晨,日军发动进攻,我军按照计划逐次抵抗,给日军极大消耗,也赢得了决战时间。

至24日晚12时,日军突破新墙河各防御阵地,进抵新墙河南岸。

25日上午开始,敌我激战。

守卫傅家桥的第398团2营,顶着敌军飞机、重炮的轰炸,从营长王少奎以下,抵抗至傍晚,全部壮烈牺牲。

第五十八军军长孙渡率部配合第二十军拼死作战,并发动反攻。

直至26日深夜,薛岳命令第二十军南下,左翼切断陈家洞至花桥道路,防止日军东窜;

第五十八军迅速南移,与第二十军会合。

27日第二十军进驻梅仙、平江以东地区,第五十八军转移至汨罗江北右翼山地。

守备汨罗江两岸的第三十七军和第九十九军,26日即与日军先头部队开战。

激战至27日中午,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渡过汨罗江,第九十九军第92、99师顽强抵抗,直至29日,日军被阻于大娘桥。

同日,日军进攻新开市,国军第140师加入战斗,直至30日晚,日军毫无进展。

日第3师团主力乘夜钻空隙挺进栗桥,另一部到达麻市,国军第99师以主力集结于王思岩附近,准备侧击日军。

另一边,日军第6、第40师团27日与第三十七军激战一天,毫无进展。

28日,第6师团约七千人攻击长沙岭、伍公市、磨刀滩阵地,激战至午夜,守军伤亡过半,敌渡过汨罗江。

守卫茶头岭之一个营,激战至午后,营长以下400余人全部伤亡。

第40师团在经过激战后,也于29日晚渡过汨罗江。

30日,第95师与日军激战,虽有飞机大炮助战,日军伤亡惨重,仍不能克服我军阵地。

只好以部分兵力继续攻击,主力则乘夜穿过防卫空隙到达长沙近郊。

第九十九军决定调整部署,全军转入侧击状态,并牵制日军后方。

日军各部陆续渡过捞刀河,拟从东、南、北三面包围长沙。

这一次,情况不同了。

虽然日军兵临城下,却是在中国军队预料与计划之中的。

中国军队挨打但不被动。

30日蒋介石电令薛岳:

为防敌以一部向长沙牵制,先以主力迫我第二线兵团决战,然后围攻长沙,我应以第二线兵团,距离战场较远地区,保持外线有利态势,以确保机动之自由,使敌先攻长沙,我乘其攻击顿挫,集中全力,一举向敌围攻。

薛岳当晚下令&

求心攻击&

(一)战区以包围歼灭进攻长沙之敌为目的,决以各兵团向长沙外围敌军,行求心攻击聚歼之。

(二)第二十七集团军:

以第五十八军由长乐街经栗山港、青石道向安沙;

以第二十军由清江口经福临铺、文家瑕向石子铺索敌攻击。

(三)第三十集团军第一次攻击到达线为东林寺之线,第二次为长桥、大湾线。

(四)第十九集团军第一次向郎梨市、黄花市南、柞山桥、长沙以南等索敌攻击,到达大托铺一线;

第二次攻击为金盆岭一线。

(五)第十、第七十三军:

固守长沙、水陆洲、岳麓山并沿湘江西岸警备,待各部队到达第二次攻击目标时即行反击。

(六)第九十九军固守湘江西岸、洞庭湖南岸原防,向捞刀河索敌攻击;

第二次攻击捞刀市附近地区。

(本命令大部细节已删节——本文作者。

)次日,薛岳命令各部:

1942年1月1日开始第一次攻击。

这一天,中国首次作为世界四大国之一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本次会战薛岳之决心是坚定的。

在12月30日日军攻势正旺、薛岳发出&

令的同时,也向蒋介石发出军令状,并同时通报第九战区各部:

本会战,职有必死决心,必胜信念,为捕捉战机,歼灭敌人,获得伟大战果计,经规定下列三事分电各部遵办,(子)各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师长,各确实掌握部队,亲往前线指挥,俾能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寇。

(丑)职如战死,即以罗副长官代行职务,按照计划,围歼敌人;

总司令军师团营连长如战死,即以副主官,或次级资深主官代行职务。

(寅)各总司令军师团营连长倘有作战不力,违误战机者,即按革命军连坐法议处,决不宽姑。

此电显示薛岳之决心,不但保证了预定计划毫不含糊,而且激励了广大官兵的战斗热情与积极性,也警戒了任何畏缩或保存一己的企图。

在薛岳指挥的所有硬仗中,没有敢于借口不前或保存实力者,此战亦不例外。

1月1日,日军第3师团渡过浏阳河进攻长沙金盆岭一带。

战至下午4点,守军伤亡过半,撤至左家塘一线。

日军继续进攻,守军一个营伤亡殆尽,阵地被突破。

守军收缩防线,拼死保卫其余阵地。

另一路日军下午六时进攻南元宫一线,并迅速突破窜至白沙岭。

夜十时,我军反击,包围白沙岭日军。

次日开始攻击,全歼加藤少佐以下该股日军,缴获其作战命令、阵地日记等机密文件。

而南元宫一带阵地,敌军猛烈攻击,我军浴血抵抗,反复肉搏,阵地得失数次。

至下午五时,我军以一个营出击,日军溃不成军,死者狼藉。

3日凌晨,日军第6师团继续攻击第109师之杜家山、陈家山阵地,第570团顽强守卫,反复争夺三次。

日军飞机轮番轰炸,工事彻底被毁,守军转移至南华女校继续抵抗。

日军进攻湘雅医院、留芳岭也未得逾越半步。

攻击浏阳门、小吴门的日军,尽管施放毒气弹、燃烧弹,亦不能得逞。

攻击长沙各处日军伤亡惨重,仍不能占领长沙。

乘夜偷袭第十九标的日军2000余人,被第568团全歼。

4日凌晨3时,日军为攻占长沙而拼死一搏,守军顽强抵抗,日军寸步难进。

4时,第3师团7000余人攻入陶家冲、修械所阵地,守军反击收复修械所,激战至天亮,日机狂轰滥炸,阵地全部被毁,守军伤亡巨大。

日军乘机发动进攻,守备的预10师连后勤人员也加入作战。

城北第6师团5000余人从4日拂晓开始猛攻南华女校,直至下午两点始终无法攻占,终于无力再进攻。

当日军猛烈进攻长沙时,中国军队按预定部署,攻击前进到达各制定地点集结。

第九战区部队把进攻长沙之敌包围。

日军连续四天猛攻,始终不能占领长沙,伤亡惨重,几乎弹尽粮绝。

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为避免全军覆灭的下场,命令第40师团向北攻击,开辟全军撤退的路径。

第3、第6师团当晚开始向汨罗江退却,第9旅团、外围支队6日开始南下接应撤退各部。

薛岳得知日军开始撤退,立即命令以罗卓英为追击总司令,率领第二十六军、第四军、第七十三军分头追击;

命令杨森为堵截军总司令,率领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军在象鼻桥、福临铺、栗桥自北向南堵击,不许日军渡过汨罗江。

命令王陵基为东方堵击军总司令,指挥第三十七军、第七十八军在枫林港由东向西堵击日军。

任命第九十九军军长傅仲芳为西北堵击总司令,率军加第140师在石子铺以北、新市以南堵击日军。

力争把日军全歼于捞刀河以北、汨罗江以南地域。

日军于是陷入重围之中,几乎每撤退一步都要经过血战,武汉方面派出全部飞机轰炸我军,以掩护日军撤退。

南下救援的第9旅团也陷入血战之中,日军伤亡惨重,数支联队被全歼或几乎全歼,第6师团几乎伤亡殆尽,只有部分残兵败将在飞机掩护下得以潜逃。

直至15日下午,残敌方得以逃回新墙河以北。

南下的70000余日军,伤亡达56000余人。

我军伤亡为28000余人,中国军队首次以敌军伤亡半数之代价,打赢这次会战。

连续两次长沙会战,均处于反法西斯战线阴云密布之时。

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军势如破竹。

曼谷、关岛、威克岛、马尼拉、香港均陷落日军之手。

唯独长沙会战首开胜利,世界舆论皆刮目相看。

《泰晤士报》称其&

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际此远东阴云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耀夺目。

纽约《先驱论坛报》社论道:

华军之胜利,即为同盟国之胜利,并使民主集团认识此次之胜利,为最合时机,且确信全球抵抗侵略之战争,为一不可分性之整个战争,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

美国著名远东问题专家斐教授评论道:

长沙三次大捷,华军之援缅,及太平洋战事爆发以来华军几次发动有利于同盟国之反攻,已使敌人对东南亚之压迫,大为减少。

竟至压倒了因香港马尼拉失守所引起的忧虑情绪。

中共创办的《新华日报》1月11日发表社论《论长沙保卫战与目前军事任务》写道:

我三湘健儿,我神鹰队伍,在此次长沙保卫战中,誓死保卫家乡,有效打退敌人,这表明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上,有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抗日生力军的决心,有实力,不让敌人在太平洋上得逞的时候,同时进攻中国。

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落,马尼剌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上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

同时并与今日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战场上,有着伟大的苏联军民的主力军胜利的打击希特勒匪军,鼓舞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遥相呼应。

所以此次长沙之捷,是有着国际意义的。

英国掌玺大臣阿特里在下院演说:

长沙一役的胜利,为中国军队未来胜利的征兆。

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渥太华发表演说:

诸君如忆及日军之活跃,即知中国抵抗敌人至五年之久,并予敌人以打击,为如何不可思议之事。

西南太平洋美军总司令魏非罗上将致电蒋介石:

确信吾等通力合作,将证日本侵略之终败与吾等共同目标之胜利。

美军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致电蒋介石:

对于阁下之部队在长沙周围策动抵抗日军时,其精神与有效之动态,表示庆贺。

长沙大捷的消息传出,美国国会正好复会,全体议员欢欣鼓舞,一致达成共识:

中国军队的配备若能与日军相等,他们即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日军。

1942年2月7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一致通过向中国提供5亿美元的财政援助,同时英国也提供5000万英镑的贷款,这两笔钱超过了国民政府的全部预算。

罗斯福致电蒋:

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赏。

美英于12月底决定召开美英中三国军事会议,成立中国战区,1月经罗斯福建议,蒋出任统帅,指挥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盟国军队。

此事意味着西方国家由原来观望中日交战,变成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

蒋氏毫不掩饰这个事情对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所具有的非常意义,也不掩饰三次,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对此事的决定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