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821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61.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docx

考教师编制重点知识总结

教师考编重点知识总结

一、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激起学习动机,教会学习的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道德人格品质发展等方面。

也就是在材料题中教师两方面的做法都可以体现这一点。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即要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标准,应该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

这一点在材料中的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处理教材的。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主动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这一点在材料当中的体现关键是教师怎么处理实际教学问题的。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应走出学校,走出课堂,为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做出贡献。

2.教师行为转变(这一方面在材料中比较容易对应)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采取容错教育、赏识教育。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的本质就在于引导,即不直接把要教的内容告诉学生,而是采取一些方法使学生自己得出。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师应在教学的进程中进行教学反思,这也是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程强调综合,这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应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

二、学生观

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的知识点在历年的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的真题里,考试的频率很高,主要考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而且在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课程改革也有所涉及,所以说是学生观是重中之重。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这个知识点在综合素质里面考察的不是很多,但是在教育知识与能力里面考察的较多;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赏识教育。

在题目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刚开始学习不好或者其他方面有不好的,但是经过老师或其他教育者一段时间的教育之后学生变好了,这就体现了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应该容错教育。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人,身心尚未成熟,难免会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犯错,作为老师或者其他教育者要对学生有耐心,能够允许学生犯错,并进行指导纠正,这就体现了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身上有优点+缺点。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既使再优秀也有不足,学生既使再后进也有优点。

我们应该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需要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正如人一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此,我们对待学生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学生毕竟是学生,身心尚未成熟,想法难免和成人有些许不同,在看待学生的某些行为或想法时教育者要注意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虽然是尚未成熟的人,但是具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尊重、赞赏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交流、沟通;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是责任+权利的主体。

这一点在学生观里考察的并不多,但是在法律法规的受教育者的权利与义务里面有所体现。

我们可以把学生观的知识点记忆为“两独一发(发展的人+独特的人+独立意义的人)”

三、心里问题及策略

(一)焦虑症:

个体不能达成目标或不能克服困难的威胁,致使自尊,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学生中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会单独拿出来考。

考试焦虑的表现有哪些呢?

就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

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遑论,无法发挥正常水平。

这就是典型的考试焦虑了。

那么对焦虑症应该如何矫正呢?

这个需要大家简单了解即可,包括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等。

比如告诉自己“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等,要记住用类似这样的话来告诉自己,这是一种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

(二)抑郁症:

以持久性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对于抑郁症呢,其实需要大家掌握的也就这么点,知道它是以持久性心境低落为特征就行了。

(三)强迫症:

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

这里就需要大家记住,强迫症是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

那么什么叫强迫观念呢?

指的是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小明常常想人为什么有两条腿这样的问题,而无法自拔就属于一种强迫观念;而强迫行为是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之星的动作。

比如说强迫洗手、强迫计数等,都属于强迫行为。

对于强迫症的治疗主要是日本的森田疗法,这个名称需要大家有印象即可。

(四)恐怖症;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这里要记住,恐怖症是一种非理性惧怕,而不是一般正常的惧怕。

恐怖症可以分为:

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

什么叫单纯恐怖症呢?

就是对一件具体的东西、动作或情景恐怖,比如说有的人怕猫。

而广场恐怖症是指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

社交恐怖症则是指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为双手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记住这个社交恐怖症的表现,有时候会直接给你这个表现,而问你这属于什么心理问题。

对于恐怖症的治疗,其实最好的是系统脱敏法,什么叫系统脱敏法呢?

这个放在我们后面的内容来讲授。

(五)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行为的根深蒂固的适应不良类型。

常见的人格障碍有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有两个特征需要大家注意一下,一个是缺乏同情和关心,一个是缺乏羞耻心和罪恶感。

这两个特征需要大家有印象,有时会考察到。

四、动机的培养

复习了教育心理学的同学会发现,在学习动机这一专题中,知识点多,我们不仅要记住一般学习动机和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记住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这在我们考试中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记忆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这一块的内容,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了一种简便的记忆方法,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将各个理论与培养、激发措施联系起来。

在学习动机这部分,我们总共学习了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需要层次理论以及耶克斯-多得森定律等六大理论。

在这里,我们又可以将这六大理论进行分类,强化理论属于行为主义;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及自我效能感属于认知主义;需要层次理论属于人本主义。

在这里,我们将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归结如下: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成败归因观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接下来,我们就将各个理论与培养激发学习动机的建议一一对应起来:

1.强化理论

理论要点:

强化能够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妥善进行奖惩。

如何做:

教学中,当学生表现的比较好时进行奖励,有错误给予适时惩罚。

2.成就动机理论

理论要点:

趋向成功型——喜欢挑战;避免失败型——喜欢容易或特别难的任务。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为使学生成为趋向成功的人,要进行立志教育,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如何做:

在学校里,教师引导孩子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以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动机。

3.成败归因理论

理论要点:

对事情结果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个体的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观,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如何做:

当一个孩子考试失利了,你怎样和孩子说?

是对孩子说:

“你能力不够,太笨了,不是学习的料!

”还是说:

“你还是不够努力,继续努力,相信你能成功!

”很显然要选择后者,因为努力归因是正确的归因观,它更能激发学习动机。

4.自我效能感

理论要点:

自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如何做:

让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试孩子时刻充满自信心,而不是形成“习得性无助感”。

5.需要层次理论

理论要点:

若想产生自我实现,要以前面低层次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上产生。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如何做:

针对一些留守儿童或者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生活上等细微之处对其进行关心、关爱。

6.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理论要点:

当任务较易时,动机高一些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当任务较难时,动机低一些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如何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

根据作业的难度,合理控制动机水平。

如何做:

在不同任务面前,教师要依据任务具体难度控制学生动机水平。

五、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一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备课要做到三备:

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

备课要备三种计划:

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1.课的结构主要包括:

组织教学;检查作业;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2.课的类型:

(1)根据教学任务:

传授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和检查知识课

(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的数量:

单一课和综合课

(3)根据使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

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3.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不仅要制定恰当的目标,而且课堂教学也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2)内容正确:

教学内容应该是科学而具有思想性的。

(3)方法得当: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4)结构合理:

教学内容的进展应该是层次分明而具有组织性的。

(5)语言艺术: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讲普通话,同时还需注意自己的语调,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应当抑扬顿挫。

(6)气氛热烈:

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充分发挥主导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动口和动手能力。

(7)板书有序:

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条理清晰的板书,字迹要工整,内容要重难点突出。

(8)态度从容: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充满自信并适当的运用相关肢体语言。

为了方便大家的记忆,大家可以调回去看一下标红的语词,我们给大家一个记忆口诀:

“方老板的太太气愤的说,结语要分目的与内容”,怎么样?

你,记住了没?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在课外作业布置环境中,不能为了布置而布置,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分量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难易程度应该适中,同时还得规定完成的时间。

此外,学生完成课外布置作业后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及时的批阅。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其形式一般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

五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首先,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其次,根据测验题目的性质可将测验划分为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景测验和标准化测验。

再者,衡量测验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这几大指标的具体区别后续我们会继续跟大家分享)。

皮亚杰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

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他的理论也是我们教师资格和教师招聘的重要考点。

我们今天就皮亚杰理论中重要考点内容——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进行总结。

六、皮亚杰

(一)、建构主义发展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婴儿通过对物体的抓取、摆弄等动作获得关于物体的知识,从而认识物体。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到底都是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他将生物学的同化这一概念应用于心理学中,意指人们把知觉到的新鲜刺激融于原有的格式中,从而达到了对事物的理解,同化是个体认识成长的机制之一。

另外一个机制就是顺应。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关于认知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

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

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在感知运动阶段,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逐渐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

(2)前运算阶段(2-7岁)

认知特点:

发展了运用符号来表征客观物体的能力,言语概念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不能理解守恒原理,思维具有集中化(仅注意情境中某一方面)、不可逆性和只注重状态的特点;“泛灵论”;自我中心趋向。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去自我中心主义(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16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这种能力一直持续到成年时期。

本阶段中个体推理能力得到提高,能从多种维度对抽象的性质进行思维。

他们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性思维,采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够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

七、认知学习理论

一、苛勒

学习过程:

顿悟实现

学习结果:

在头脑中构造完形

二、托尔曼

学习过程:

潜伏学习S-O-R建立过程

学习结果:

形成认知地图

三、布鲁纳

学习过程:

获得、转化、评价

学习结果:

将学科基本结构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

四、奥苏贝尔

学习过程: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习结果:

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八、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是苏联心理学家,在苏联心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维果茨基在思维和语言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中所提出的观点和应用的方法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涵义

20世纪30年代初,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并指出,教学的着眼点就是要看到儿童的明天,即“判明儿童发展的动力状态”。

在此之前,教育与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教学是充当发展的尾巴的,发展总是走到教学的前面的。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度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所以,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由于每个儿童都处于不同的家庭环境,知识经验不同,兴趣爱好各异,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不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即儿童心理发展的现有水平不同在同一时期,儿童心理发展达到的水平有高低之分,也就是说,在相同时期每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不同,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教育者要为不同的儿童创造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儿童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九、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点梳理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统治集团就是政党,包括国王、君主),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

法律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因此,教师法律法规就成为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考考点,这里中公讲师对常考点进行知识点梳理。

一、颁布与施行时间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颁布时间:

1995年3月18日

施行时间:

1995年9月1日

立法机关: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

教育根本法,在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颁布时间:

1986年4月12日

修订时间:

2006年6月29日

施行时间:

2006年9月1日

立法机关: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再次修订时间:

2015年4月24日(自公布日施行)

再次立法机关: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位:

我国施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颁布时间:

1993年10月31日

施行时间:

1994年1月1日

立法机关: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地位: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单行法律

二、原则方针类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中长期发展纲要】

三、时间/年龄/数字类信息

1.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法2】

2.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义务教育法11】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中长期发展纲要】

4.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中长期发展纲要】

5.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中长期发展纲要】

四、特殊要求类

1.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教育法8】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教育法12】

3.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教育法27】

4.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法35】

5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教育法57】

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法3】

7.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教师法22】

十、教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这部分的知识点,在教育学这一部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一个较为常见的考点。

在考试时主要以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要的考察形式,每年题量固定,单选题考察4道,每题2分,材料分析题考察1道,分值14分,共22分。

单选题比较简单,重点是材料分析题备考,在学习的时候需要大家抓住重点去进行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接下来主要针对职业道德规范这部分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倡导“爱国守法”就是要求教师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第一,爱国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

爱国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支撑点,教师要把热爱祖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守法要求教师依法执教。

守法最重要的就是遵守《宪法》的规定,依照法律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活动。

也就是说教师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倡导“爱岗敬业”就是有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

没有责任感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的做到敬业乐群,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奉献自己的力量。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

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在最近的新闻中,经常会报道教师虐童、教师性侵案等丑闻,这其实就是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

教师关爱学生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根本的任务。

教书是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书的根本宗旨,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以帮助学生增进学识,适应社会,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兼顾育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倡导“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对教师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在各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