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885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docx

内科泌尿系统疾病

肾脏内科常见疾病入出院及转诊标准

一、IgA肾病

【ICD-10】N02.801

【诊断标准】

1.起病缓慢,病程迁延,患病时间常超过3个月,少数患者可急性起病。

2.临床表现肾小球源性血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可伴有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

3.肾活检病理诊断为IgA肾病。

4.排除过敏性紫癜、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因素。

【入院标准】

1.尿蛋白>0.5g/d伴有血尿;或尿蛋白>1g/d。

2.伴有急性肾功能不全。

3高血压。

4肉眼血尿。

【转出标准】

1.肾穿刺活检术后48-72小时,无明显合并症(生命体征稳定、肾周血肿<5cm、无肉眼血尿)。

2.入院后病情好转。

【出院标准】

1.临床和/或病理诊断明确。

2.临床表现(血压、尿蛋白、血尿和肾功能)稳定或好转。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刘立军、周福德)

二、I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

【ICD-10】N01.905

【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病情进展迅速,少数患者也可隐袭起病。

2.临床呈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表现,即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合并肾功能急剧坏转,常在数周之内出现少尿或无尿。

常出现中度贫血,可出现咯血。

3.肾活检光镜病理检查见50%以上肾小球有大新月体(占肾小囊面积50%以上)形成;免疫荧光病理可见IgG和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条样沉积。

4.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入院标准】

1.临床确诊病例。

2.合并肺出血(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转出标准】

1.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转阴。

2.无活动性肺出血。

【出院标准】

1.无肺出血。

2.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转阴性。

3.无需住院治疗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吕继成、周福德)

三、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

【ICD-10】M32.1,N08.5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标准。

2.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可达肾病综合征程度,亦可见肉眼血尿或白细胞尿和管型尿,可伴有高血压和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

【入院标准】

1.初发狼疮性肾炎。

2.狼疮性肾炎复发。

【转出标准】

狼疮性肾炎病情稳定,其它脏器损害突出者应转入相关科室进一步诊治。

【出院标准】

1.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2.肾穿刺伤口愈合好。

3.临床症状(血压、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稳定或好转。

(于峰、周福德)

四、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ICD-10】N05.904,N14.01

【诊断标准】

1.有过敏药物使用史; 

2.全身过敏反应;   

3.尿检查异常:

无菌性白细胞尿(包括嗜酸性白细胞),可伴白细胞管型,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轻度至重度蛋白尿(常为轻度蛋白尿,但非类固醇抗炎药引起者蛋白尿可达重度);   

4.于短期内出现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近端和(或)远端肾小管功能部分损伤及肾小球功能损害,B超双肾大小正常或偏大。

凡具备以上第1、2条及3、4条一者,临床诊断即可以成立。

不典型病例(尤其是由非甾体抗炎药致病者)常无第2条,必要时借助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

【入院标准】

临床确诊病例。

需要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者。

【转出标准】

1.明确诊断。

2.临床病情改善。

3.不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出院标准】

1.临床病情改善。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师素芳、周福德)

(五)急性肾盂肾炎

【ICD-10】N10.01

【诊断标准】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符合上尿路感染特点:

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较明显,多有腰痛,肾区叩击痛多阳性。

可伴或不伴膀胱刺激征。

3.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沉增快。

清洁中段尿沉渣WBC≥5/HP,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含菌量≥105/ml,或膀胱穿刺尿细菌定性培养阳性。

【入院标准】

1.出现严重全身症状,如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肾功能不全者。

2.经抗炎治疗3天无好转者。

3.反复发作的急性肾盂肾炎。

4.怀疑复杂性尿路感染。

5.多重耐药菌感染者。

【转出标准】

1.感染得到控制,体温下降,但是还需要继续静脉抗菌药物治疗者。

2.合并脏器功能损伤好转中,但需要继续留院观察者。

【出院标准】

1.临床诊断明确,病情好转、稳定者,可以出院继续口服抗菌药物者。

2.无需住院处理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徐大民、周福德)

六、急性肾损伤

【ICD-10】N17

【诊断标准】

1.突发急性肾功能减退(在48小时内,排除梗阻性肾病或脱水状态)。

2.急性肾损伤1期:

血肌酐升高≥0.3mg/dl(26.4mol/L)或为基线值的1.5-2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

3.急性肾损伤2期:

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2-3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12小时。

4.急性肾损伤3期:

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3倍或在血清肌酐>4mg/dl(354mol/L)基础上急性增加0.5mg/dl(44mol/L);或者尿量<0.3ml/kg·h持续>24小时或无尿持续时间>12小时。

【入院标准】

1.临床确诊病例。

2.出现电解质紊乱、心衰等合并症者。

【转出标准】

查明病因和/或确定治疗方案后,病情相对稳定。

【出院标准】

1.肾功能逐渐恢复(不必等待恢复正常)。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3.肾穿刺伤口愈合好。

(杨志凯、周福德)

七、慢性肾脏病贫血

【ICD-10】D64.904

【诊断标准】

1.临床确诊慢性肾脏病,一般eGFR<60ml/(min・1.73m2)。

2.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女性)或12.0g/dL(男性)。

3.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型贫血。

4.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

【入院标准】

1.临床确诊病例。

2.促红素治疗效果差的病例。

【转出标准】

诊断明确,临床症状缓解。

【出院标准】

1.诊断明确,临床症状缓解。

2.无需住院治疗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刘莉、周福德)

八、终末期肾脏病

【ICD-10】N18.900

【诊断标准】

1.有或无慢性肾脏病史。

2.实验室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或eGFR<15ml/(min・1.73m2)。

【入院标准】

1.合并以下急诊透析指征者:

(1)容量负荷过重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

(2)药物不能控制的高血钾(超过6.5mmol/L);

(3)药物不能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HCO3-<13mmol/L;

(4)并发心包炎、消化道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需住院建立透析通路。

3.维持性透析病人出现下述几种情况之一者:

(1)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如感染、功能不良等;

(2)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

(3)单纯口服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感染;

(4)严重贫血经常规药物治疗不能有效纠正;

(5)常规药物治疗不能纠正的严重高血压、低血压。

(6)其他:

继发性甲旁亢、营养不良等。

【转出标准】

1.病情有所好转,但是心功能不全、肺水肿或尿毒症症状等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者,可转至下一级医院继续观察、治疗;

2.血管通路感染得到控制,体温正常,但需要继续使用静脉抗生素者。

【出院标准】

1.无需要继续住院诊治的手术并发症/合并症。

2.血管通路建立或功能恢复。

(王鑫、周福德)

九、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ICD-10】N18.000

【诊断标准】

1.慢性肾脏病5期。

2.已建立血管通路。

3.规律血液透析治疗。

【入院标准】

1.病情不稳定的新进入血液透析者。

2.维持性血液透析者发生透析相关不良事件,性质严重或诊断困难者。

3.血管通路感染、功能不良、闭塞。

【转出标准】

病情相对平稳,但是还需要住院观察者。

【出院标准】

1.新病人完成诱导透析,病情稳定。

2.无需住院处理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程叙扬、周福德)

十、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

【ICD-10】T80.201

【诊断标准】符合下述标准中两条:

1.有腹痛、发热、腹透引流液浑浊等临床症状。

2.腹透引流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数≥100×106/L,其中中性粒细胞数≥50%。

3.腹透引流液培养出致病菌。

【入院标准】

1.临床确诊病例。

2.初始治疗失败者(经使用抗生素治疗至少3天,如腹部症状体征不缓解和或腹透液常规白细胞数下降小于50%,则认为初始治疗失败)。

3.调整药物后治疗失败者(初始治疗失败后调整抗生素继续治疗3-5天而腹膜炎仍未缓解的患者,需停止腹透并给予临时或永久血液透析)。

4.重症腹膜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者)。

5.发生腹腔内脏器合并症(如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腹腔脓肿等)。

【转出标准】

生命体征稳定,腹膜刺激征消失,但存在下述情况,可考虑转诊至下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1.腹透液细胞数仍未完全恢复正常;

2.发生腹腔内脏器合并症或急性心脑血管合并症,目前症状稳定,后续治疗以随诊观察为主。

【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稳定,腹膜刺激征消失。

2.腹透液清亮,有核细胞数<100×106/L,多核细胞<50%。

3.无需住院处理的合并症或并发症。

(许戎、周福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