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规章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915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豆腐规章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豆腐规章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豆腐规章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豆腐规章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豆腐规章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豆腐规章制度.docx

《豆腐规章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豆腐规章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豆腐规章制度.docx

豆腐规章制度

食品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1、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的产品,应查

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

明的食品原料,应依据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查验。

2、不得使用回收原料及非食品原料以及国家产行生产许可证过期的产品而未取证的产品。

3、原辅材料进货验证记录,要如实记录购进原辅材料的

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保

质期等内容。

进货查验记录保存期不少于两年。

4、采购合同中有关质量问题由厂长审核批准后生效。

5、材料的采购一般用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原辅材料,

没有国家、行业标准的产品可采用供货单位在当地省卫生厅

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为改善环境卫生,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特制定

本制度。

一、清洁卫生要求:

场地做到每天一小扫,周末大扫除,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脏东西,不准乱扔乱倒垃圾,随时保持清洁卫生。

二、生产场地要求:

1、各种原材料、工具堆放有序,场地、设备保持清洁卫生;

2、通道不能堆放杂物,确保人流、物流畅通;

3、卫生设施保持完好;

4、任何设备上严禁堆放零件及其它杂物;

5、交接班前必须做好设备周围的环境卫生,不得有积油和其它杂物。

三、库房要求:

1、产品入库前,出库后必须对库房进行清扫;

2、随时保持库房清洁卫生,做好防尘、防蝇、防鼠、防虫等工作。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实施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本厂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2、职责

(1)生产技术科负责质量计划的制订,负责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指导车间进行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控制。

(2)各车间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进行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做好生产记录。

(3)质管科负责生产加工过程的监控,实施检验及放行的控制。

(4)生产技术科等负责生产计划的制订。

3、工作程序

(1)获得规定产品特性的信息和文件:

按照产品标准的规定和要求获得必要的生产信息,销售、生产技术科及时将这些要求以书面形式传递到相关部门。

生产技术科对关键过程应编制操作规程,其他如必要时也应编制操作规程。

(2)生产计划

生产技术科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计划,经厂长审批后,生产计划安排采购和生产活动。

(3)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技术科确定认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并识别和确定关键工序,详见工艺流程图。

4、关键工序的控制

关键工序必须编写工艺指导文件或作业指导书。

生产技术科应做好传达、学习,规范操作程序。

a、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工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考核合格;每一操作人员应通守工艺纪律,按工艺守则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b、投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c、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和工具,并保证适宜的工作环境;应确保设备完好,工作场所环境符合要求。

d、规定生产过程关健质量控制点,确定控制要求和工艺参数,做好生产过程参数控制记录和检验记录,由检验人员对生产过程实施监控,并依据产品验收标准,做好生产各工序的检验。

以确保产品出厂的质量合格。

5、工艺纪律检查和考核

企业职工应严格按工艺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进行生产制作,必须做到规定中的要求:

(1)生产线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应操作规程和工艺文件,准确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

(2)按照《工艺技术文件》按照要求查相关工艺参数的设定,并进行记录。

(3)质管科负贵对过程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到生科;

(4)生产技术科、质管科每月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内容如下:

a、过程参数必须完整、真实;

b、现场人员的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c、过程检验结果是否能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d、卫生控制执行情况,包括个人卫生要求、工作环境卫生要求,设备容器清洗消毒要求,有否达到食品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

1、认真学习安全生产质量方针政策,向企业领导提出方针、目标、决策方面的建议;

2、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检查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的落实,做好产前准备,合理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

3、掌握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制定控制办法;

4、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工作质量出现异常状态,立即查找原因,取措施,保证工序质量;

5、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回收工作,出现质量问题,坚持进行质量分析,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应果取的措施,并进行质量反馈,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

6、主动配合质管员对车间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从业人员健康培训管理制度

一、员工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员工也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本店应对每个员工建立健康档案,详细登记每个员工的健康状况,并进行保存,此档案保存两年。

二、对惠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质量安全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生产的工作,必须调离接触生产的岗位。

三、个人卫生要做到“五勤”:

勤洗衣服、勤换被褥、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

四、上班时不得留长指甲、不得涂指甲油、喷洒香水,不准浓艳化妆,不得佩带金、银首饰及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得吸烟,生产人员不得戴手表,操作前必须洗手。

五、生产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前,必须更衣穿戴整洁工作服、鞋、帽,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在帽外,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工作服和套鞋。

六、不得将生产时穿戴的工作服、鞋、帽穿出工作场所,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带入生产场所。

七、生产人员在下例情况下必须经手部清洗;

(1)开始工作之前;

(2)离开生产车间又重新回到生产车间后;

(3)工作中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后,或接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后。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

1、制定加工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2、先行处置,发生事故后应立即予以处置,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3、事故报告,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要立即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4、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建立和保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记录。

对事故产生的相关责任人给予和相应的处罚,对事故的产生要深刻检查,认真反省,总结教训,制定措施,查缺补漏,警钟长鸣。

 

不合格食品的管理制度

1、目的

对不合格产品及不合格管理进行识别和管理,阻止不合格产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确保不合格品不转序,不交付以及控制不合格管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原材料、包装材料等从进企业到产品加工全过程中对不合格品的管理以及管理工作不合格(技术工作和过程等)。

3、职责

a、质管科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组织评审和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置结果。

b、供销科负责原材料、包装材料等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实施处理。

c、生产技术科负责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实施处置。

d、质量负责人负责对管理不合格的控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工作程序

(1)不合格品的分类

a、严重不合格:

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产品特性等技术指标的不合格。

b、一般不合格:

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

(2)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和隔离、各岗位检验人员在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要求,做好不合格品状态标识和隔离工作,并做好各种相关记录。

b、采购产品的不合格品,以划分区域、挂标识牌、盛放容器等进行标识和隔离并以检验记录进行标识。

c、各相关部门分配合检验员做好对不合格品的管理工作,确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购产品不入库、不投入生产加工,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

d、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即使被告认为不影响最终质量的异常现象也应记录,并及时向质管科书面报告,做出处理决定。

(3)出厂检验时,卫生指标、理化指标不合格,该批成品不得出厂,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报质量负责人,厂长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