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05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docx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

 

《人文地理学》讲义

 

艾大宾

 

内江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9级4班

2010.11.05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人类活动及其创造的人文事象的空间规律(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分异)、形成演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学科特性:

有:

①社会性;②区域性;③综合性。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二战以后)

1.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新的研究方法(计量革命、行为革命、信息革命);新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社会化、人文化、应用化)。

四、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区位理论:

是指研究各种人类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社会活动等)空间场所选择和空间组合关系的理论。

(二)、行为理论: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人文现象都是通过人类的行为来完成的,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在研究人类行为的不同侧面,(如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问题,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行为的空间问题,政治地理学研究人类政治行为的空间问题等),

行为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1行为空间;②地理物象;③智能图。

三、文化实质性含义是:

“人化”或“人类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均属于文化。

一、文化区(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含义:

又称文化地理区,是根据世界上不同地区居民中盛行文化的特征、差异划分出来的,指的是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二、文化扩散(文化的时间现象)

含义:

一种文化从其源地向其它地区扩展的过程,现世的文化区都是该文化在时间扩散过程中的现实表现。

文化扩散的类型:

1、扩展扩散(膨胀型扩散、摊大饼式扩散)

指某种文化通过人群从其源地不断向周围地区扩展传递,其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

其特点是空间上具有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成。

根据具体传播方式的不同,扩展扩散又分为三种类型:

(1)接触扩散(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3)刺激扩散(适应性扩散)

2、迁移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随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群的迁移而传播到其它地方。

其特点是新的传播区与其源地空间上不相连,呈孤立的飞地形态。

四、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含义:

一个文化系统内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称为文化整合。

作用:

实现文化整合,可以促进该文化系统迅速发展,提高内部凝聚力,增强该文化系统的扩散力。

“中华民族”这一个概念,大力促进汉民族文化与其它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目的就在于促进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的前提:

不同文化的接近和交流;对对方文化意义和价值的肯定。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

归纳法(特殊—一般):

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人文地理现象获取素材资料,并进行综合和归纳建立普遍性法则(规律)和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

演绎法(一般——特殊):

先提出普遍性规律(科学理论和法则),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20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与理论革命)

3、人本主义方法论

重视对人的研究,以人为主体,集中探讨人的行为对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

4、结构主义方法论

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地理事物,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一、人口变动

(一)含义:

人口变动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前者是指在出生和死亡相互作用下的人口数量的自然增减变化;后者是指人口的迁移。

(二)人口自然变动的衡量指标

出生率:

某地区每年出生婴儿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用千分数表示。

死亡率:

某地区每年死亡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用千分数表示。

说明:

即使人口自然增长率相等,人口变动过程也可能相差很大。

(四)人口自然变动(再生产)的类型及转变模式

1、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指由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三者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类型,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影响。

类型:

(1)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

背景:

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主要是采集、狩猎经济,无固定婚姻,实行群婚制。

特征:

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极高,极高,极低”类型)

(2)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

背景: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自然经济。

特征: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高,低”类型)

(3)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

背景:

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

特征:

初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类型)——后期,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低,低”类型)

2、人口再生产的转变模式

(1)总体规律: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为:

原始型的“极高,极高,极低”类型——传统型的“高,高,低”类型——过渡型的“高,低,高”类型——现代型的“低,低,低”类型。

(二)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物质条件,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优劣影响人口分布和发展。

其中,自然资源赋存状况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口的分布及增长规模。

2、人口构成的影响

人口构成的含义:

指一定时段和区域范围内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结构及比例关系。

人口构成分类:

自然构成(依据人口的自然属性划分,如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社会构成(依据人口的社会属性划分,如职业构成、文化教育构成、婚姻家庭构成、民族构成等)。

人口构成具有动态性特征,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动,其对人口发展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三)人口增长与发展

1、适度人口及其意义

适度人口: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一、人口分布

含义:

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及组合状况。

(一)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1、不平衡性

产生原因: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表现:

①集中分布在陆地上;②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占88.5%(原因: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自然环境多种多样);③各大洲分布不平衡(各大洲总人数及人口密度数据资料,亚洲、欧洲人口多);④中低纬度指向(如北半球集中于20-60°N,气候条件的原因);⑤近海岸指向(临海200km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区位条件的原因);⑥平原指向(海拔500m以下地区人口分布占80%,地形条件的原因)。

(二)我国人口分布特征

1、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密集(90%以上),西北半壁人口稀疏(10%以下);原因:

气候、地形、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

胡焕庸线:

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提出,以瑷珲—腾冲一线为界。

2、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内陆地区人口相对稀疏;(数据)

3、人口集中分布于地势低平地区。

(数据)

二、人口迁移:

含义:

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1、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分永久性(迁入它国永久定居)和非永久性(外出留学、务工等)。

(1)近代国际人口迁移特征(二战前):

①性质:

以永久性迁移为主。

②基本流向:

欧洲旧大陆美洲、澳洲新大陆(英、法、西、葡人到美洲,英国人到澳洲);非洲美洲。

亚洲:

19世纪末期,中国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劳工)东南亚(下南洋)和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等地);印度东南亚、东非、南非;日本夏威夷、美国、拉美等地。

(2)现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特征(二战后):

①性质:

以劳务输出(外籍工人)为主要形式,同时,政治性迁移(国际难民)和智力外流日益明显。

②基本流向: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其中,欧洲、北美、中东和大洋州成为人口迁入地,亚、非、拉成为人口迁出地。

2、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移居到另一个地区的空间位移现象,其有三种形式:

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城市间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形成机制

1、经济动因(主要因素)

①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引起人口从低经济水平地区向高经济水平地区迁移(目的是寻找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如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间大量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②生产布局的变化和新区开发,也会带来人口迁移

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

①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般而言,人们总是倾向于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②自然灾害及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人口迁移。

3、政治动因

①政策性移民(如我国新疆移民军垦、知识青年开发“北大荒”;②难民潮(巴勒斯坦难民、伊战期间的难民、70年代越南驱赶华侨);③以色列建国后,分布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回到以色列(如俄罗斯犹太人)。

4、社会文化动因

如婚姻家庭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即婚姻迁移和团聚性迁移;宗教信仰引起的人口迁移(如十字军东征、麦加朝圣、1947年印巴分治后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民族因素引起的移民(同民族有聚居倾向);文化教育因素引起的移民(从文化教育水平低的地区流向文化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如留学生,我国国内从农村到城市、从中小城市到大城市的教育移民)。

(五)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改变了相关区域人口分布和人口构成状况。

表现为:

①人口总数的变化——迁入区人口增加,迁出区减少;②人口构成的变化——一般迁入区人口年龄构成变轻(迁移人口中年轻人较多,如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人口平均年龄较轻),性别比例升高(男性迁移更多)。

③人口再生产变化——迁入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升高(人口年龄构成较轻)。

2、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对迁入地而言,增加了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对迁出地而言,过剩人口有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但科技人才流失有负面影响(智力倒流)。

3、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4、促进了种族、民族的同化和融合。

一、人种的含义:

人种即是人类种族,指在自然体质形态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划分标志)的人群,属于人的生物学特性。

三、世界种族的划分及分布

分四大种族群,12个种族:

1、白色种族群(欧罗巴人种)

分布:

起源于欧、亚、非三洲交接处,世界分布最广,分布于整个欧洲、亚洲的西伯利亚、西南亚、北非、美洲、澳大利亚等。

体质特征:

皮肤颜色淡,头发色浅呈波状,体毛多,鼻梁高,颧骨低。

又分三组。

2、黄色种族群(蒙古利亚人种)

分布:

起源于中亚和东亚的干旱地区,人数世界最多,包括东亚、东南亚、中美洲半岛、南北美洲的土著人。

体质特征:

皮肤黄色,头发黑直,头型近似方形,面部宽平,鼻梁低,颧骨突出,眼细长,呈褐色。

又分三组。

3、黑色种族群(尼格罗人种)

分布:

起源于非洲,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美国、西印度群岛也有分布。

体质特征:

皮肤黑棕色,头发细短而卷曲,体毛少,眼睛棕色,头型长,鼻梁长,鼻孔大,唇厚而外翻。

又分两组。

4、棕色种族群(澳大利亚人种)

分布: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群岛。

体质特征:

肤色深,头发卷曲,鼻梁高而不扁,唇厚但不外翻。

又分四个种族。

一、民族

(一)民族的含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

(三)民族的特征

1、具有共同的语言。

这是民族的最基本特征,是民族的重要纽带。

2、具有共同的地域。

各民族有自己相对集中的居住区。

产生机制:

同一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似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们形成稳定统一体。

3、具有共同的经济生活。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相同。

4、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是各民族对本民族属性的认同和民族利益的维护,是民族形成的深层文化因素,是划分民族的重要标志。

形成机制:

共同的环境特征、共同的生产、生活共同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和心理情感。

(四)世界民族及分布

1、世界民族数量及构成

全世界共有民族3000个左右,各民族间人口数量差别悬殊,其中汉族(中国)人数最多,超过12亿,占世界总人口1/5,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至第八位的民族分别是:

印度斯坦族(印度)、美利坚族(美国)、孟加拉族(孟加拉国)、俄罗斯族(俄罗斯)、日本大和族、巴西族(巴西)、德意志族(德国)。

一些小的民族只有几千人、几百人甚至几十人,如我国的鄂伦春族(8000多人)、独龙族(7000多人)、门巴族(8000多人)、赫哲族(4000多人)、珞巴族(近3000人),印度的安大曼族、明戈族、印尼的托瓦拉族等。

(五)我国民族及分布

1、数量及构成: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余55个少数民族中,100万以上人口的有:

壮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苗族、满族、藏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等18个,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0%。

2、总体分布特征:

①以汉族为主体,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但以东部地区为主;②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广,主要集中西南、西北、东北地区;③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六)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1、2-3万年前印第安人由亚洲向美洲迁移;

2、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集中在加勒比地区、巴西、美国);

3、15世纪末新大陆发现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向拉美迁移(西班牙人集中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中南美洲大部地区,葡萄牙人集中在巴西);

4、英国人和法国人移民北美洲。

二、民俗

(一)民俗的含义:

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系列较为稳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是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传统风俗习惯。

民俗是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五)民俗文化景观

1、民居,2、饮食,3、服饰,4、生产,5、婚姻,6、丧葬,7、礼仪,8、节庆,9、文娱活动,10、禁忌

●陕北民俗:

陕北六大怪

陕北一大怪,羊肚子手巾当帽戴。

陕北二大怪,洋芋当饭不当菜。

陕北三大怪,挖个洞洞当家宅。

陕北四大怪,斜跨毛驴走得快。

陕北五大怪,唱着酸曲谈恋爱。

陕北六大怪,羊肉按件不零卖

●云南民俗:

云南十八怪

云南第一怪:

鸡蛋用草串着卖。

云南第二怪:

摘下斗笠当锅盖。

云南第三怪:

三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

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第五怪:

大理粑粑叫饵块。

云南第六怪:

山洞能与仙境赛。

云南第七怪:

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第八怪:

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

姑娘被叫做老太。

云南第十怪:

和尚可以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

老太爬山比猴快。

云南第十二怪:

新鞋后面补一块。

云南第十三怪:

吹火筒当水烟袋。

云南第十四怪:

脚趾常年都在外。

云南第十五怪:

娃娃全由男人带

云南第十六怪:

花生蚕豆数堆卖。

云南第十七怪:

这边下雨那边晒。

云南第十八怪:

四个竹鼠一麻袋

●东北民俗:

东北十大怪

东北第一怪:

窗户纸糊在外。

东北第二怪:

大姑娘叼烟袋。

东北第三怪:

养活孩子吊起来。

东北第四怪:

火盆土炕烤爷太。

东北第五怪:

吉祥喜庆粘豆包。

东北第六怪:

烟筒砌在山墙外。

东北第七怪:

嗄拉哈姑娘爱。

东北第八怪:

百褶皮鞋脚上踹。

东北第九怪:

提妖降魔神仙舞。

东北第十怪:

不吃鲜菜吃酸菜

一、文化的概念与组成

(一)文化的概念

在我国,“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

英语中的“文化”一词“culture”源于拉丁语“cultivation”,有“培育”之意。

1、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关于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2、我国关于文化的综合定义: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从事的物质和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物及其制造工艺、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方面领域。

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语言、艺术、宗教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如政府、社团、科教机构、寺院等)。

(二)文化的组成

广义的文化由三个层次结构组成:

1、物质文化(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

指满足人类生存和生活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如饮食文化(酒文化、面文化、米文化等)、服饰文化、居住文化(如建筑文化)、生产工艺技术等。

2、制度文化

指反映和规范人类社会中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各种制度(如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军事、婚姻等方面的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

制度文化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3、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部分)

指人类在长期的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产物,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等。

第二节文化景观与文化区

一、文化景观(文化现象综合体)

1、文化景观的含义:

等同于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在特定时空间内人们可以感知到的由各种文化现象综合构成的独特景象。

(二)文化景观的特点

1、要素复杂性:

既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也包括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基底)的自然要素。

2、类型多样性:

由于各地地理环境、人口、历史、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使世界各地从人种、人口、语言、民族风情到技术、产业、政治体制等千差万别,即文化景观类型具有复杂多样性。

3、地域差异性:

自然背景的地带性影响文化景观的地域性。

4、文化核心性:

文化景观存在中心区和边缘区,中心区是文化景观表现得最发达、最典型的核心区,其外围随着距离加大典型特征逐渐减弱,并逐渐过渡到其它文化景观。

5、联系等级性:

文化的内部联系具有明显的等级性,表现为由于联系的紧密程度的不同,大的文化景观可以包含若干小的亚类(如佛教文化区又分为大乘佛教区、小乘佛教区和藏传佛教区;汉语分布区又有各大方言区之分,其各自内部文化联系更为紧密);文化景观要素组成具有等级层次性,即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其文化景观结构越复杂,反之则相对简单(原因:

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物质文化景观变化更快更大;人们的观念更开明,社会的包容性更强,各种文化现象均有存在的良好环境;人们的个性更为多元化,由此表现出的文化现象也更为多元化)。

6、动态变化性:

文化景观形态不断演变。

二、文化区(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一)文化区的含义:

又称文化地理区,是文化地理学家根据世界上不同地区居民中盛行文化的特征、差异划分出来的。

指的是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分布。

(二)文化区的类型

1、形式文化区含义: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特征:

(1)为等质文化区(区内文化特征大致相同);

(2)具有一个该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特征集中分布、表现典型的核心区,其外围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但逐渐弱化,过渡地带边界较为模糊,即从核心区——外围区——过渡带,该种文化特征不断减弱并逐渐过渡到其它地区。

例如:

汉文化分布区:

核心区——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台湾地区;外围区——内蒙古、新疆、西藏、港、澳;过渡地带——日本、朝、韩、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

2、功能文化区

含义:

指代表某种经济、政治、社会功能的文化特征,在其功能辐射范围内形成的文化分布区。

特征:

(1)有一个实施某种功能的中心地点和相关机构;

(2)边界比较明确。

3、乡土文化区(感知文化区)

指居住于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居民在头脑中有一种共同的区域意识,形成某种存在于人们思想感情上的特定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区即为乡土文化区。

特征:

(1)无功能文化区那样的功能中心和明确的边界线;

(2)无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征上的一致性。

(三)现代世界文化区的划分

特征:

划分的是形式文化区,以语言和宗教为主要指标。

通常认为全世界可划分为9个一级文化区:

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区

分布:

以西亚、北非为中心地区

特征:

文化受伊斯兰教影响,语言以阿拉伯语为主。

2、南亚文化区

分布:

以印度半岛为主要分布范围,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

特征:

信仰以多神教为主,印度教影响较大,民族、语言、宗教情况复杂。

古文明中心,但目前文盲普遍,现代工业文明落后,艺术、文艺活动不发达,医疗条件差。

3、东亚文化区

分布: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国家。

特征: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文化区,使用语言以汉语、日语、朝鲜语为主,宗教以佛教为主,本区受汉文化尤其中国古文化影响较大(如日语中的片假名借鉴了汉字字形)。

4、东南亚文化区

分布:

包括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

特征:

佛教文化影响大,语言和宗教复杂,内部差异大,主要受中国、印度影响,部分受欧美影响,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5、非洲文化区

分布:

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广大非洲地区。

特征:

民族、语言复杂,语言以尼日尔-刚果语系和科伊桑语系为主,宗教多样化,多信仰原始宗教,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缓慢。

6、西北欧文化区

分布:

包括不列颠岛屿、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德国、瑞士、法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也包括以这些地区移民为主的美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

特征: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罗马天主教,通行日尔曼语和拉丁语,经济和现代工业文明发达,文化、生活水平较高。

7、地中海文化区

分布:

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以色列以及以该地区移民为主的拉丁美洲。

特征:

居民多信仰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使用拉丁语与希腊语,文化艺术发达,生活水平中等。

8、中欧文化区

分布:

包括巴尔干半岛以及部分斯拉夫文化区。

特征:

居民多信仰天主教与东正教,主要使用斯拉夫语,文化艺术较发达。

9、前苏联文化区

分布:

前苏联地区。

特征:

居民多信仰东正教,使用斯拉夫语,现代工业文明发达,居民受教育率高。

第三节文化源地与文化扩散

一、文化源地与文化中心

1、含义

文化中心是指地球上某一种文化特征最典型、最集中的地域。

文化中心起着向外传播自己所固有的文化特征的作用。

早期人类的文化中心称为文化源地,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发生地和起源地,又称古文明中心。

2、形成发展

世界古代文化源地(古文明中心)主要有五处:

①我国黄河中下游;②非洲尼罗河三角洲(古埃及文明);③南亚印度河谷地(古印度文明);④西亚底格里斯-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⑤美洲印第安古文明(以秘鲁、墨西哥高原为主,玛雅文化、印加文化)。

前四个均为河流平原文化中心,其形成与灌溉农业的发展有关,后一个为高地文化中心。

纵观世界几大古文化源地的形成,一般都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因而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集的人口较多。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产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