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0202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1、右图是一枚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中一幅浮雕为主题的纪念邮票,这一浮雕再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清军海防空虚

C、鸦片战争后人民不断反抗清朝统治

D、为掠夺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

3、规定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为收复新疆

B、为平定叛乱

C、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D、为反击阿古柏侵略军

5、右图是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

6、革命党人秋瑾(1877~1907)曾作《宝刀歌》: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诗中“把我江山又赠送”指的是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7、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D、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8、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有(   )

A、《万国公报》和《新青年》 

B、《新青年》和《中外纪闻》

C、《民报》和《每周评论》 

D、《新青年》和《每周评论》

9、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

A、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B、领导工人运动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10、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

①国民革命②民主、科学③维新变法④三民主义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11、江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当年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右上图中A、B、C、D哪一区域()

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中国人民怀着“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决心,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就了抗日战争的坚固长城,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据此回答12—13小题

12、1937年4月,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

毛泽东亲自撰写了祭文,写道: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此文中倡导的“民族阵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爆发 

D、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13、有这样一幅对联: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它应该指的是下图哪一事件后的局势?

(   )

B

D

14、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下列表述,属于三大战役胜利历史意义的是()

A、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B、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C、统治中国22年国民党政权垮台

D、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有人说: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部悲喜剧。

”据此请回答15—16小题。

15、围绕以上主题,如果你要探究这段历史,下列途径,适当的选择包括①阅读张骞传记②网上搜集资料③调查百年国货品牌④翻阅《申报》影印材料()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

这里“三座大山”指的是①帝国主义②封建主义③资本主义④官僚资本主义()

A、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右图是一张老照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移风易俗中轰轰

烈烈的场面。

请你判断,这张老照片最早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18、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着一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0”号机车。

该机车1882年从英国购进,运用于唐胥铁路。

这条铁路是()

A、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B、洋务运动时期交通发展的成果

C、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D、詹天佑任该条铁路修建的总工程师

19、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

A、京师同文馆成立 

B、京师大学堂创办

C、科举制度废除 

D、《明定国是诏》颁布

20、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一批进步文学艺术家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反映时代主题为使命,创作了大量激励民族精神和斗志的文艺作品。

下列作品,属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是()

A、《在松花江上》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李有才板话》

21.参观圆明园遗址后,你最大的感想是( 

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 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 ④袁世凯早该被打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

“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

”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

23.在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下列行动的顺序是( 

①强渡大渡河②渡过金沙江③四渡赤水河④飞夺泸定桥⑤爬雪山、过草地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⑤④

24.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共一大的是( 

A、确定党的名称 

B、确定党的奋斗目标

C、确定党的中心工作 

D、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25.2008年5月14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途经江西省瑞金市,瑞金是享誉中外的“红色故都”,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诞生地。

这个“红色政权”是指(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 

D.中华苏维埃

二、非选择题(26-30题,共5题,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三: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四”口号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贼”指的是什么人?

(2分)

2) 

材料二中的“鞑虏”指的是什么人?

3) 

材料三中“国贼”又是指的什么人?

4)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在近代化探索方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5)材料三和材料二比较,反映出在近代化探索性质方面又有何相似之处?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他)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参加过抗英斗争,……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他认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为此,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他以很大震动。

他认为要救国,只有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第一部译著《天演论》影响最大。

……

──以上材料均摘引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核心主张。

(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作者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有何差异?

(2分)你认为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社会原因是什么?

28、分析探究题(10分)

有观点认为: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你认为,洋务运动发生时期,中国社会“新”和“旧”的表现分别有哪些?

所谓“自救”,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分)又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却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第一次尝试。

我们应怎样去认识它的积极影响呢?

(1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5年4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抉择,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

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在大会上做了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文中指出: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1)为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怎样的政治路线?

(5分)

2)请结合下列历史照片内容,说明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代表两种前途的政治力量各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历史照片2 

历史照片1:

历史照片2:

30、活动与探究(本大题1小题。

共10分)

2006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

为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八年级五个班同学在学校开展的“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中,共同选择了演唱《长征组歌》中的曲目。

他们的一些组织准备过程,你也能完成吗?

1)他们选择的曲目是其中的《突破封锁线》、《飞跃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四渡赤水出奇兵》和《遵义会议放光辉》五首。

五个班以班序先后出场,以红军长征经历先后安排各班曲目。

各班将演唱哪些曲目呢?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2)部分同学要准备表现红军的演出服装,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3)报幕的同学需要写几段串词。

如果是你,在演唱《遵义会议放光辉》这首歌之前的串词,你该怎样来写呢?

(要求:

紧扣歌曲主题,在20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B

A

C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反对变法的顽固派;

2)指的是满清贵族(满清统治者)(2分);

3)指的是曹汝霖等卖国贼;

4)从改良转向革命(从自上而下的变法改革到武装推翻清朝统治)。

5)都具有反帝反封的性质。

1)魏源和严复(2分)

2)材料一:

要想抵制西方,必须了解西方并学习西方技术;

效法西方,实行维新改革。

3)前者强调学习西方技术;

后者注重学习西方思想,进行维新改革。

(2分)主要社会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需要寻找新的道路。

1)“新”:

如答:

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大门;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传入;

清政府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

面临新的外交事务等等。

(2分)“旧”:

如答封建统治没有改变;

满清政府仍是腐败无能;

统治思想、社会观念仍然落后等等。

(2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此问最高4分)

2)根本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1分)措施: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建立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

3)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答:

1)政治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历史照片1: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同时,采取欺骗手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2分)历史照片2: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到达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谈判斗争。

(3分)

30.活动与探究(10分)

1)一班:

《突破封锁线》;

《遵义会议放光辉》;

《四渡赤水出奇兵》;

《飞跃大渡河》;

《过雪山草地》。

2)如:

八角帽、灰色服装、打绑腿、红袖章等。

(答案中至少需包含其中两个)(1分)

3)(答案要求:

一要通顺简练,二要能紧扣歌曲主题,有能反映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或意义等方面内容的历史信息;

分四个层次给出0、2、3、4分)(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