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220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docx

重大危险源知识防突学习资料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学习资料

培训中心

一、瓦斯的形成和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

(一)瓦斯的形成和性质:

1、瓦斯:

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规程)

2、矿井瓦斯形成:

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

它来自于煤层和煤系地层。

瓦斯的形成的经历了两个造气时期:

第一阶段是从植物遗体到形成泥炭的生物化学造气时期。

第二阶段是变质作用造气时期

3、瓦斯在煤中的赋存状态有三种:

游离状态.吸附状态.吸收状态.

4、煤层瓦斯的运移:

煤层瓦斯的运移方式主要有两种:

渗滤和扩散

渗滤:

是指瓦斯或者天然气通过畅通的喉管和裂隙,构造破碎带运移的方式,也称自由流动或渗透.

扩散:

由于气体聚集的浓度不均一,气体分子有高浓度地段向较低浓度的地方扩散,从而最终达到扩散平衡.

在自然条件下,渗滤与扩散是交错进行的

瓦斯运移的动力条件:

)地层静压力(

构造运动力(3)浮力(4)水动力

(二)瓦斯涌出的形式:

瓦斯涌出:

由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由采落的煤、矸石向井下空间均匀的放出瓦斯的现象(规程)。

有三种形式:

普通涌出、瓦斯喷出、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

1、普通涌出:

在一般情况下,瓦斯以慢速运移的形式,自然的从煤层、岩层中向井巷空间逸散,称为瓦斯涌出。

2、瓦斯喷出:

从煤体或岩体裂隙、孔洞、或炮眼中大量瓦斯(二氧化碳)异常涌出的现象。

(在20米巷道内范围内,涌出瓦斯量大于或等于1.0M3/min,且持续时间在8小时以上时,该采掘区即定为瓦斯(二氧化碳)喷出危险区。

(在采掘过程中,高浓度的瓦斯从煤层或岩层中迅速大量放出,但有产生搬运煤和岩石的动力现象,不带出煤岩碎块和煤粉,喷发后一般在喷发地点不产生喷发空洞,此种现象称为瓦斯喷出。

瓦斯喷出是一种瓦斯流的快速运移,一种特殊的瓦斯涌出现象。

3、煤(岩)与瓦斯突出:

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动力现象。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分类和特征:

(一)煤与瓦斯突出按能量的来源可划分为:

煤与瓦斯突出、压出、倾出三类。

1、煤与瓦斯突出:

基本能源是煤所积聚的瓦斯能,突出的力主要是地应力和瓦斯压力。

特征:

⑴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较远,从数米到数百米不等。

⑵抛出的煤堆积的坡度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⑶抛出的煤破碎程度较高,含有大量的煤粉和煤尘。

⑷突出有明显的动力效应。

如破坏支架,摧毁风门,破坏设备,搬运煤沿。

⑸突出时伴随大量的瓦斯涌出,使回风流瓦斯较长时间超限,有时还会发生逆流,其波及的范围视其突出强度和矿井通风能力可达一个或几个采区乃至全矿井。

⑹突出后的孔洞形状呈口小腔大的梨形、倒瓶形及其它形状,多数位于巷道的上方或者上隅角。

2、压出:

基本能源是煤层所积聚的弹性能,发动和实现压出的主要动力是地应力。

瓦斯压力和重力在压出过程中不起决定作用。

特征:

⑴压出有两种形式,即煤的整体位移和煤有一定距离的抛出,但位移和抛出的距离都很小。

⑵压出后,煤层和底板之间的裂隙中,常留有细煤粉,整体位移的煤体上有大量的裂隙。

⑶压出的煤呈块状,无分选现象。

⑷压出时巷道瓦斯涌出量增大。

但极少见瓦斯逆流现象。

⑸压出可能无孔洞或呈口大腔小的楔形,半圆形的孔洞。

3、倾出:

基本能源是煤的重力位能,发动倾出的力量是地应力,煤体受到破坏后,其自重力超过煤层的凝聚力和围岩的摩擦力,加之瓦斯在一定程度上的参与作用,使破碎而松散的煤炭突然向采掘空间倾出,并伴随大量瓦斯涌出的现象。

特征:

⑴倾出的煤就地按自然堆积角堆积,不显示气体搬运的特征,无分选现象。

⑵倾出后的孔洞形状多为口大腔小,孔洞轴线沿煤层倾斜或铅垂(厚煤层)方向发展。

无明显动力效应。

⑶倾出常发生在煤质松软的急倾斜煤层中

⑷巷道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加,但时间短,一般不会出现瓦斯逆流的现象。

(二)不同类别巷道突出的特点:

⑴石门揭煤:

一般强度大,破坏性强,有时可能对整个矿井造成威胁,需要加强现场管理。

⑵煤层平巷:

(一般为压出和倾出)突出强度一般比石门小,因为瓦斯压力和瓦斯压力梯度一般比石门底,一般不具备应力突变的煤岩交界面,但要防治采掘应力集中区域。

⑶上山掘进:

一般有重力参与,多数为倾出,强度一般比平巷小。

⑷下山掘进突出强度和平巷差不多,但一般很少见,因为有重力作为阻力,一般见不到倾出,多数为突出和压出。

⑸采煤工作面多数为压出,一般具有区域性,即发生在地质构造异常区,应力集中区。

三、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

煤与瓦斯突出是在采掘过程中突然发生的,由于目前的的检测方法还是很难完全准确反映突出的机理,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是很难提前发现并采取措施避免的,所以一旦发生,就会对矿井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危害。

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突出破坏巷道和支架,突然垮落和抛出的煤炭退到,打伤、掩埋工作面未能及时撤离的人员,造成人员伤亡。

⑵突出大量的瓦斯,使巷道中的氧气浓度降低,造成人员窒息。

⑶突出的高压瓦斯和煤流破坏设备和通风设施,造成通风系统混乱或者发生风流逆转,扩大灾害范围。

⑷突出大量的瓦斯和煤尘、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瓦斯和煤尘爆炸。

⑸突出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中断生产,甚至使矿井某些采区的资源受到破坏。

四、煤与瓦斯突出地质条件及突出的的一般规律:

(一)地质条件:

1突出煤系的沉积特征

突出煤系厚度一般较大,含煤性较好,含煤系数较高。

岩性,岩相在横向上比较稳定,沉积物粒度通常较细,细碎岩屑中泥岩所占比例较大。

煤层顶板一般为泥岩,粉砂岩和夹泥岩的砂岩。

泥质岩的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粉砂岩和砂岩的胶结物以粘土矿物和胶结物为主。

矿井揭露的巷道岩壁一般比较干燥,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涌水量小。

2煤层围岩特征

围岩的空隙性,渗透性和孔隙结构

围岩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点

煤层围岩组呈封闭类型有利于煤层瓦斯的保存,对瓦斯的分布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3、煤层及其变质程度对瓦斯形成和赋存的影响

煤的变质分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煤层的瓦斯分布和突出分布,随着煤的变质程度的加深矿井瓦斯等级和突出危险性亦增加。

4、区域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封闭的背斜有利于瓦斯的储存,是良好的储气构造或称圈闭构造。

开放性断层有利于瓦斯的排放,封闭性断层对瓦斯的排放起阻挡作用。

5、构造复合,联合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构造复合,联合部位属集中应力带,应力集中不仅使煤的变质程度增高,生成瓦斯量增大,而且易造成瓦斯封闭条件。

6、煤层埋藏深度与瓦斯赋存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煤层中的瓦斯压力随埋藏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在一定深度范围内,随埋藏深度的继续增大,煤中甲烷增加的速度将减慢。

我矿3号煤层的直接顶、底板一般均为粉砂岩或泥岩,其岩性致密,具有良好的封闭性。

不利于瓦斯的运移和排放。

区域地质构造的特点是:

东部以褶曲构造为主,西部以断裂构造为主。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律:

⑴突出发生在一定深度上,随深度的增加,突出的危险性增加。

(软煤的在深度40-50米就可突出)

⑵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特别是软分层后的增加而增加。

⑶突出的气体主要是甲烷。

⑷突出煤层的特点是煤的力学强度低、变化大、透气性差、瓦斯放散速度高、湿度小、层理紊乱、遭地质构造力严重破坏的构造煤。

⑸煤的自重的影响。

突出次数随煤层倾角增大而增加的局势。

⑹突出危险区呈带状分布、因为地应力、瓦斯压力、煤的力学强度和结构、煤的透气性等的异常往往呈带状分布、向斜的轴部地区、向斜的轴部与断层或褶曲交汇地区、火成岩侵入形成的变质煤和非变质煤的混交区。

煤层的扭转区域等。

从地质力学分析,构造区内突出危险性较大的部位是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弧形构造的弧顶部位,褶曲构造的扭褶部位、多种构造体系的交叉部位,压扭性断裂所夹的断块,以及旋扭构造的收敛端。

⑺绝大多数突出发生在落煤时。

⑻大多数突出都有预兆。

⑼突出危险性随硬而厚的围岩的存在而增高(硅质灰岩和页岩等)

五、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一)有声预兆:

煤体内发出闷雷声、爆竹声、机枪声等煤炮声。

顶帮煤岩开裂、支架压裂的声响,声响由远而近、由小而大,有断续变连续是突出危险的信号。

(二)无声预兆:

⑴工作面出现煤壁掉渣、片帮、岩煤开裂、外鼓、支架来压。

⑵工作面煤层层理紊乱、松软、破碎、呈粉状、软分层增厚、煤体干燥、煤壁暗淡无光泽、煤尘增大。

煤层出现倾角变陡、挤压褶曲、波状隆起、顶底板台阶凸起等。

⑶工作面打钻孔时,出现钻孔变形、卡钻、夹钻、顶钻、喷孔、喷瓦斯、钻屑量增多。

⑷瓦斯涌出异常、工作面瓦斯浓度忽大忽小、回风流瓦斯浓度增大。

⑸工作面煤壁温度降低、煤壁发凉等。

六、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和机理:

(一)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有三个:

地应力、瓦斯压力、煤的物理力学性质。

1、地应力:

一定深度采掘工作面前方某点所承受的地层重力()构造应力(褶曲的轴部附近及转折点端、断层的交汇点、煤层产状突然变化处及断层破碎带因地质构造变化产生的力)采动应力(一般比原来增加2-3倍、最高达6倍)等各种自然应力的总和。

在发动突出中起决定作用。

2、地应力的变化对突出的影响:

①促使瓦斯解析、压力增高、形成高压瓦斯源。

②促使煤体产生破碎和位移,使煤由静态向动态转化、煤的机械强度和抵抗突出的能力降低。

③影响煤体的内部结构,从而影响煤的吸附性和透气性。

控制瓦斯的储存和位移。

(二)瓦斯压力:

煤体内游离状态的瓦斯产生的压力。

瓦斯压力往往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未受采动影响的煤体内的游离态瓦斯和吸附态瓦斯处于平衡状态,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压力变化)吸附瓦斯迅速解析,局部瓦斯压力突然升高,大量瓦斯形成瞬间高压释放,即发生突出。

如果瓦斯压力大而量小,就会形成喷出。

如果瓦斯压力大而压力不大,只会发生涌出。

只有瓦斯含量达到8m3/t以上,瓦斯压力大于0.74Mpa,的煤层才有可能发生突出。

煤的物理力学性质:

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只是的煤的强度、硬度、吸附性、等,在地质构造变动中遭受破坏的煤体叫构造煤,煤层结构破坏越严重,煤的机械强度越小,煤体瓦斯解析作用越强,煤的瓦斯放散速度越大。

构造煤的分层(如软分层)厚度越大,其突出危险性越大。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很复杂,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

现今主要有三中说法:

1、瓦斯作用:

2、地应力学说应说、

3、综合学说:

4、煤与瓦斯突出的过程:

⑴准备阶段:

突出的煤体经历着能量积聚(形成地应力集中、其弹性能增加,空隙压缩、使瓦斯压缩能提高等)和阻力降低过程(落煤过程使煤体由三向受力状态转为单向受力状态,煤的强度自然下降等)并显现出有声和无声预兆等。

⑵突出发动阶段:

极限应力状态的部分煤体突然破碎卸压,即发生巨响和冲击,使瓦斯作用在突然破裂煤体上的推力向巷道自由方向顿时增加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膨胀瓦斯流开始形成,大量吸附瓦斯进入解析过程,加强了流速。

⑶煤与瓦斯的抛出阶段:

在这个阶段破碎的煤在高速瓦斯流中呈悬浮状态流动,这些煤在煤内外瓦斯压力差的作用下被破碎成更小的粒度,撞击和摩擦也加大了粉碎的程度,煤的粉化又加速了吸附瓦斯的解析作用,增强了瓦斯风暴的搬运力,与此同时,随着破碎煤和瓦斯的快速喷出,突出孔壁内的地应力和瓦斯压力进一步发生变化,煤体瓦斯排放,瓦斯压力下降、地应力增加。

导致了破碎区连续向煤体内部扩展,因此其瓦斯涌出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停止。

⑷突出停止阶段:

突出发展到一定程度,堆积突出物堵塞和地压分布形成的拱静力平衡导致突出停止。

但瓦斯涌出并未停止,因此一般情况下认为:

突出煤体最初破碎的主导力是地应力(包括地层重力、地质构造力、煤吸附瓦斯的附加应力及附加的采动应力等)它通常比瓦斯压力高几倍,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能源是煤内所含的高压瓦斯能,突出过程中高压瓦斯能比地应力的弹性能高5倍以上。

七、预防煤与瓦斯突出的措施:

区域性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区域性综合防突措施包括: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包括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工作面防突措施、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

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由科研单位进行

2、区域防突措施

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防治突出措施:

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包括:

预抽煤层瓦斯、开采保护层。

无保护层或者开采单一煤层时,必须采取预抽煤层瓦斯区域性防突措施并进行区域措施效果检验。

采取各种方法的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穿层钻孔或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当控制区段内的整个块段、两侧回采巷道及其外侧一定范围内的煤层,要求钻孔控制回采巷道外侧的范围是倾斜、急倾斜煤层巷道上帮轮廓线外至少20米,下帮至少10米,其它为巷道两侧轮廓线外至少15米。

以上所述的钻孔控制范围均为沿层面的距离。

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的钻孔应控制的条带长度不少于60米,巷道两测的控制范围与第1条回采巷道外侧要求相同。

当煤巷掘进和采煤工作面在预抽防突效果有效的区域内作业时,工作面距未预抽区域或预抽防突效果无效范围的前方边界不得小于20米。

预抽瓦斯钻孔封堵必须严密,穿层钻孔的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5米,顺层钻孔的封孔段长度不得小于8米。

3、区域效果检验

预抽煤层瓦斯后,必须对预抽瓦斯防治突出效果进行检验。

检验的方法

直接测瓦斯含量或瓦斯压力

检验的标准

预抽煤层瓦斯后,突出煤层的残存瓦斯含量小于8m3/t或者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为无突出危险区,否则为突出危险区。

4、区域验证(工作面预测)

我矿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突出危险工作面的预测,预测方法为在工作面软煤分层施工3-5个直径为42毫米的钻孔,钻孔有效深度为8米,中间孔在水平面上顺巷道轴线方向,两帮孔开口点距离巷道两帮0.5米,终孔点控制在巷道轮廓线外2-4米范围。

临界值为K1=0.7/0.5ml/g.min1/2,,S=6Kg/m。

采掘工作面经过工作面验证(预测)可划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只有经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采掘作业。

突出煤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视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⑴在突出煤层的构造破坏带,包括断层、褶曲、火成岩浸入等。

⑵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的区域。

⑶工作面预测过程中出现喷孔、顶钻等动力现象。

⑷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

5、工作面防突措施

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防突措施包括:

预抽瓦斯、超前排放钻孔、松动爆破、水力冲孔、水力疏松等。

超前排放钻孔:

超前排放钻孔适应于煤层透气性较好,煤质较硬的煤层。

其主要作用是排放煤体中的瓦斯,改变工作面前方煤体的应力状态。

通常把直径大于120毫米的称为大直径钻孔,小于120毫米的称为小直径钻孔。

采用直径为120毫米以上的钻孔,必须制定防治钻孔突出的专门措施。

施工大于直径75毫米的钻孔,应推广使用螺旋钻杆。

钻孔超前距不得小于5米,钻孔应控制范围为巷道全断面(软分层)和巷道轮廓线外2-4米范围。

钻孔应布置在软煤分层。

工作面施工钻孔前,应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

我矿的防治突出措施为在掘进工作面软煤分层布置扇形排放钻孔,钻孔有效深度为12米,开孔间距为0.3-0.5米,终孔间距为0.7-1米,排距为0.2-0.3米。

排放钻孔两帮终孔点控制在巷道轮廓线外5米范围。

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

突出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应提前采取区域性防突措施,在区域验证指标超过临界值或者出现突出预兆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超前排放钻孔:

钻孔沿工作面布置,孔径76毫米,孔深11米,孔间距0.5米,钻孔布置在软分层,排放后,经区域效果检验不超标后,保持3米措施孔超前距进行回采。

6、工作面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同工作面预测的方法

7、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包括:

避难硐、反向风门、压风自救装置、档栏,远距离破等。

掘进距离超过500米的巷道内必须设置工作面避难所。

八、发生突出预兆和突出事故后的处理措施:

(一)发现突出预兆后现场人员的避灾措施:

在井下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前,有无声和有声两种预兆。

在突出危险区域发现突出预兆时,现场人员采取的避灾措施是:

1、采面人员发现预兆时,要迅速向进风侧撤离并通知其他人员同时撤离。

撤离中应快速打开隔离式自救器并佩戴好,再继续外撤。

2、掘进工作面发现突出预兆时,现场人员必须向外迅速撤离。

撤离时应快速佩戴好隔离式自救器。

撤至防突反向风门外后,要把防突风门关好,再继续外撤。

3、利用好避难硐室。

若自救器发生故障或佩戴自救器不能到达安全地点时,在撤出途中应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躲避,或在就近地点快迅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中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救援。

4、要注意延期突出。

有些矿井,出现了突出的某些预兆,但并不立即突出,要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生突出。

例如,某矿一掘进工作面在掘进时,附近的瓦斯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工人立即外撤。

刚撤10多米远,报警信号停止。

这时,送班中餐的工人正好达到工作面。

于是工人们便停止外撤,停下来喝水,有的又去工作。

就在此时,突然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预兆,现场人员决不能犹豫不决,必须立即撤出,并佩戴好自救器。

5、撤退距离的确定。

就是按照本矿的防突措施,在石门揭煤层前以及在生产中发现煤与瓦斯突出预兆时,人员必须按照措施的规定撤到安全地点。

即撤到防突风门以外,必要时撤到井上。

(二)发生突出事故后现场人员的避灾自救措施:

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或工作面,矿工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一旦发生突出事故,应立即佩戴好,迅速撤离危险区。

寻找可靠避难的场所。

发生突出后,如果在撤退中,退路被突出煤矸所堵,不能达到避难硐室躲避时,可寻找有压风管或风筒的巷道、硐室暂避,并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这时,要把压风管的供气阀门打开或卸开接头,使压风管放气,形成正压通风,以稀释高浓度瓦斯,供遇险人员呼吸。

例如,某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矸5000多吨、瓦斯量70多万立方米,使多人遇险。

其中有34名矿工被突出的煤、矸隔堵在轨道上山巷道内,附近几千米巷道都充满了高浓度瓦斯。

事故发生后,遇险矿工立即用搬手把5英寸的压风管卸开,并用附近的防爆电话向井上呼救,要求地面输送压缩空气。

该矿在组织抢救时,一面采取措施排放井下道中的瓦斯,一面组织矿山救护队在煤、矸隔堵处扒开通路。

只用了90min,就刨开一条高0.4m、深10多米的能道。

救护队携带隔离式自救器爬进被困地点,给遇险矿工逐个佩戴上自救器后救出,并护送1500多米到达安全地点,使34名矿工全部安全脱险。

应当肯定,这次抢救获得成功离不开抢救组织指挥正确、措施得力,以及矿山救护队训练有素、英勇奋战,但关键是遇险矿工依靠自已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开展了自救与互救。

他们机智地卸开压风管,地面又及时地向井下输送压缩空气,使遇险地点保持正压通风,维持了34人约5个小时的生命;他们利用附近的防爆电话,及时向井上报警、呼救,使抢救工作有了目标,为抢救成功创造了条件。

这些做法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应认真汲取。

(三)突出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的抢救措施: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后,突出的煤与瓦斯不仅堵塞井巷,破坏支架和设备,使矿井通风系统受到破坏,造成生产停顿,人员会造成更大危害。

因此,突出后处于新鲜风流区域的灾区外人员,应主动、正确地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扩大。

其主要措施是:

 

(1)及时报告。

突出事故发生后,在灾区外要通过电话或其他通讯方式,迅速向领导或矿调室报告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情况及其他灾情,设置好警戒,并阻止不佩带防护仪器的人员进入灾区。

 

(2)积极抢救。

对于在灾区内距新鲜内流较近的人员,应在现场负责人的组织下积极抢救。

抢救人员进入灾区时必须佩用隔离式自救器。

 (3)监督现场的停电和送电。

严禁任何人在瓦斯超限、有爆炸危险的现场停电和送电,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若灾区停电没有被水淹的危险时,应采用远距离切断电源的方法;若灾区停电有被水淹危险时,应做到运转的设备不停电,停电的设备不送电。

(四)事故现场临场处理应急措施:

1、突出事故发生时,临场人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立即戴上自救器,在班、队长或老工人的带领下,迅速判明事故的波及范围和破坏严重程度,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果断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同时,派人向矿调度室汇报。

2、如因现场灾害严重或危险性较大,抢险救灾工作无法进行,班、队长或老工人应立即带领在场人员沿避灾路线迅速撤离灾区。

3、如避灾路线受阻,无法撤离,应立即撤离到避难硐室或临时自建的避难点,等待矿山救护队前来救援。

等待救援人员,要在通往避难处的通道上留下标志,等待中要减少体力消耗,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尽量延长等待时间。

等待过程中,要坚定信心,提高警觉,不断发出求救信号,以便救援人员发现,急时救出灾区。

(五)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处理组织指挥要点:

矿调度室接到突出事故报告后,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

1、立即通知矿长(经理)、总工程师和生产、安全、通风、防突等部门负责人到矿调度室,由矿长(经理)负责组织抢险救灾指挥部,并由矿长(经理)任总指挥。

2、立即命令井下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的人员,并同时切断电源。

3、由总指挥组织矿山救护队戴机下井查明事故地点、范围和危险程度,救援待救人员。

4、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时,要立即恢复通风设施、修复巷道,恢复正常通风。

5、对瓦斯超限、积聚的巷道,要制订排放瓦斯措施,采取通风方法,消除瓦斯超限、积聚。

6、处理突出事故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发生。

(六)突出煤、岩清理措施

1、突出煤、岩清理前,必须排放突出煤、岩堆积巷道的瓦斯,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1%以下,才允许进行突出煤、岩清理工作。

2、清理突出煤、岩时,要进行喷雾洒水,防止煤尘飞扬。

3、清理突出煤、岩时,要加强巷道支护,防止爿帮、冒顶、煤炭垮落,诱导突出。

4、突出煤、岩清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煤炭自燃发火;出现自燃发火,要采用直接灭火方法及时处理。

(七)突出孔硐处理措施

1、根据突出巷道的用途、服务年限、突出孔硐大小及与巷道的位置关系,选用支架、发碹、砌墙等方法进行支护,同时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孔硐,料石或木料接顶。

2、处理孔硐过程中,严禁从孔硐中放浮煤,要注意防止煤炭垮落诱发再次突出,孔硐部位要加密支护。

3、突出孔硐要严密封闭,当恢复采掘作业时,应当在其附近30米范围内加强支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