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385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docx

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试

2012—2013学年度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优秀模拟试题评选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卷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

卷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上。

2.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卷(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阿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他们家里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

(1)他爸爸牵着牛耕地去了

(2)他们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

(3)牛耕和铁农具使用使他家粮食打的可多了(4)都江堰修好他们灌溉田地更方便了

A.可能全部是事实B.只有

(1)

(2)符合当时情况

C.

(2)(3)在当时不可能出现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2.关于右图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B.主张“兼爱”“非攻”XKb1.Com

C.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3.某年级某班同学正表演历史短剧百家争鸣,小毛、小勾、小朱、小杨依次分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四派的代表人物。

下面他们出场发言不符合他们身份的是()

A.小毛:

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啊,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B.小勾:

手捧《孙子兵法》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C.小朱: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啊

D.小杨:

俺主张实行法治,实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4.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同点是(  )

①举措目的相同:

为了维护中央集权②主要内容相同:

重视儒家学说

③实施方法相同:

采用镇压的手段④消极影响相同:

束缚思想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

6.一位同学构思了一部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秦朝时期张三一天的生活情况,错误的地方是(  )①拿着一串圆形方孔钱上街买东西;②拿小篆写信给远方的朋友;③在街上因为重量的计量单位不同与人发生争执。

④晚上在家看《史记》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左在阳陵。

”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B.太尉

C.御史大夫D.丞相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中描述的清明节是何时测出的()

A、商朝B、夏朝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9.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这说明了()

A.秦朝人民习俗,不喜欢穿鞋子,喜欢拄拐杖。

B.秦朝法律的残暴。

C.秦朝人民生活节俭,以赤脚为荣D秦朝百姓生活贫穷,买不起鞋子。

10.《大汉天子》是近几年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大汉天子”为推进我国首次大一统格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方面,他采取的最重要一项措施是()

A.设司隶校尉B.实行“推恩令”C.北击匈奴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1.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2.“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B.宗法制C.内阁制D.行省制

13.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4.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A.废行省,设三司B.八股取士

1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立军机处

15.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6.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7.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特区的是()

A.厦门B.福州C.广州D.南京

18.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华战争打击下,被迫一步步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中。

下表是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其中最符合历史发展事实的选项是()

选项

侵华战争名称

战败后当时中国的回应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发出“自强”、“求富”的呐喊

C

甲午中日战争

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始提出“变法维新,君主立宪”的主张

19.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

中国在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20.最能证明洋务派从筹划海防到建立近代化海军,结果却是“有海无防”的史实是()

A.辽东战役B.旅顺之战C.威海卫战役D.黄海海战

21.小明的爷爷今年83岁,他平时总说自己生于民国,问他出生于民国()年

A.19B.18C.21D.20

22.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希望能够实地考察。

你若要实地考察中共红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应该去的地方是()

A.上海B.南京C.南昌D.井冈山

23.2013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井冈山会师

24.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新文化运动主要“新”在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礼教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其“彻底”性在于完成了反帝反封

建的任务

C.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北京都成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中心

2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实现了民族独立

26.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A、京师同文馆B、时务学堂C、北京大学D、京师大学堂

27.阿一生活在戊戌变法时期,下列可能是他所经历的是()

①向光绪帝上书言事②开办新式学堂③参加中国同盟会④兴办工矿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8.下列人物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中央局书记的是()

A.毛泽东B.李大钊C.鲁迅D.陈独秀

29.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终指导中国走上独立、富强道路的先进思想是()

A.师夷长技B.三民主义C.马克思主义D.民主和科学

30.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运动。

这里“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1.下列关于火车与铁路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火车机车是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

B.火车和铁路的出现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C.是中国近代时尚的交通工具之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32.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唐胥铁路B、淞沪铁路C京张铁路D、京汉铁路

33.下列战争中,不属于外国侵略者侵略北京的史实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4.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

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B.南京C.南昌D.武昌

35.中国近代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是()

A、严复B、林则徐C、魏源D、李鸿章

36.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形成统一的抵抗力量,抗击外来侵略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37.“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遗址,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A.天津B.南京C.北平D.沈阳

38.蒋介石三次急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

A.争取国内和平B.争取民主党派支持

C.驱逐美国在华势力D.赢得准备内战时间

39.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抗战后,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

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我眼中的西安事变》B、《开启思想解放的大门——新文化运动》

C、《鸦片战争中的烽烟》D、《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

40.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1.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

A.1911年辛亥革命B.1919年五四运动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2.下列哪一社会现象,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A.1905年,一位中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建造住宅

B.1913年的南京街头,一对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热烈握手

C.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生产和销售业绩良好

D.1919年6月,《申报》报道了上海工人罢工的情况

4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A.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B.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44.有人形象地形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成交成就为“梅开三度”,下列不属于的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正式建交

C.中日正式建交D.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45.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描述,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周某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非常气愤

 B.戊戌变法期间,郑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

 C.吴某乘坐火车,沿京张铁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

 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

4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全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47.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A.坚持走群众路线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48.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①《马关条约》签订②中华民国建立③抗日战争胜利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9.“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0.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这项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

51.斯大林曾说: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52.下列标志所代表的国际组织,与欧元密切相关的是()

ABCD

53.“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示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任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卜,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列剥夺。

上述材料出自()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民法典》

54.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以下工业成果中最有可能在本次博览会上出现的是()

A.蒸汽机火车机车B.蒸汽机汽车C.内燃机汽车D.电动机飞机

55.阿拉伯数字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是古代()

A.阿拉伯人B.埃及人C.巴比伦人D.印度人

56.17至l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英、美、法三国爆发的革命,影响深远。

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B.都爆发于欧洲地区

C.都处死了封建君主D.都反抗殖民压迫

57.仔细阅读右边漫画,对漫画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已解体B.一超多强局面形成

C.美国企图推行单边外交政策D.多极化格局形成

58.“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

”材料中“我”指的是()

A.罗伯斯庇尔B.林肯C.拿破仑D.希特勒

59.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

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60.九年级同学计划举行一次专题展览,展出的内容是19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观知识。

下列选项中符合本次展览要求的是()

①中国戊戌变法②美国南北战争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俄国1861年改革⑤英国工业革命

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卷(非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6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分)

材料一: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两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造纸与印刷业、船舶修造业、机器制造业以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不包括矿山。

单位:

家)

年份

民国

元年

民国

二年

民国

三年

民国

四年

民国

五年

民国

六年

民国[来源:

学_科_网]

七年

民国

八年

工厂数

17

37

37

50

33

34www.xkb1.com

29

23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统计

材料三:

张謇(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1894年考取状元,但他未贪恋官场,而是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

19世纪末,他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后又创办轮船、面粉、冶铁、银行等企业,成为一代工商世擘。

材料四:

关于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命运的漫画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并分析其原因有哪些?

(2分)

 

(3)毛泽东曾说过:

“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在发展民族工业上的主要贡献。

(2分)

(4)“实业救国”在近代中国举步维艰,难以实现。

根据材料三说明理由。

(2分)

62.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影响下,近现代史上的法国、俄国和中国都发生了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而进行的探索实践。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

有何意义?

(3分)

wWw.Xkb1.cOm

(2)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为改造社会进行的探索实践中,第一次获得的胜利是什么?

领导者是何人?

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何贡献?

(3分)

 

(3)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

在其影响下,距今90年前发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

请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中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思想理论成果。

(4分)

 

(4)根据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请对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实践,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分)

 

63.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8分)

东北地区曾经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将其纳入了工作日程。

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的第四级,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

请回答:

(1)请写出近代以来日本对东北地区进行侵略活动的史实。

(2分)

 

(2)分别写出东北地区人民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的重要史实。

(4分)

(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东北地区建成了一些重要工程项目,请列举出一个?

这些重要工程项目先后施工有何意义?

(3分)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2分)

 

64.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人类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经受严峻的挑战。

结合下面的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8分)

(1)一战后,召开了哪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

建立了怎样的国际关系体系?

(3分)

(2)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其最终形成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3分)

 

(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应如何应对?

(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B

A

A

A

D

B

B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D

D

A

B

A

B

B

C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A

A

C

D

C

D

C

A

序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B

B

B

C

C

C

D

D

C

序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A

D

D

C

B

C

C

B

B

序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B

C

C

A

D

A

D

C

D

C

二、非选择题

61.(9分)

(1)企业数量少,投资总额少,发展缓慢,以轻工业为主,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分)

(2)发展情况:

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1分)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作用;有识之士的倡导;“实业救国”的思潮和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分)

(3)倡导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近代企业,有很强烈的爱国精神。

(2分)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或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缓慢;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等。

(2分)

62.(12分)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分)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

实施新经济政策;建立苏联。

(3分)

(3)新文化运动时期(1918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4分)

(4)提示: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可)(2分)

63.(11分)

(1)、日本对东北的侵略: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在旅顺进行大屠杀;

B.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任答对1个得1分共2分)

(2)、抗日战争时期:

东北人民自发组织的抗日义勇军、抗日游击队和东北组织的抗日联军,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解放战争时期:

林彪等在东北地区组织辽沈战役,使东北全境全部解放,为全国解放战争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地。

(答对1个得2分共4分)

(3)、新中国成立初期:

建立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重工业,形成了东北工业基地,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作出重大贡献。

(一个时期任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4)、实现东北的振兴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言之有理即可得2分)

64.(8分)

(1)巴黎和会(或凡尔赛会议)(1分)华盛顿会仪(1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分)

(2)两极格局(1分)成立华沙条约组织(1分)苏联解体(1分)

(3)多极化(1分)中国要大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