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047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7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政治《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导学案+课后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

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客观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

直接原因。

(4)作用: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

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5)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

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

共同劳动、

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

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

资本、

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

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公民权利的尊重,对

劳动、知识、

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思维辨析]

判一判:

(1)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一定是按劳分配。

(  )

(2)按劳分配就是等量的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3)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4)劳动收入和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5)购买债券的利息收入和购买股票的红利收入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6)健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 

(1)×

 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福利性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持股分红等收入都不属于按劳分配。

(2)×

 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

(3)×

 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4)×

 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和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则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5)√ (6)√

探究活动一:

正确认识按劳分配为主体

情景:

今年小张大学毕业,通过招聘成功进入一家国有企业工作。

小张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工作业绩突出,一年后工资迅速提升,由每月的2800元增加到每月4500元。

同事小李说:

他每月4500元,我只有2500元,不公平。

我们是国有企业,应该实行平均分配。

问题探究:

(1)同在国有企业,小李和小张工资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他俩工资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差别较大,这是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

(2)你同意小李的观点吗?

为什么?

不同意。

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平均主义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全面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

(1)分配范围: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不适用按劳分配。

(2)分配内容:

个人消费品,是指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如国家税收、企业成本与利润)之后的个人消费品部分,不是分配全部社会财富。

(3)分配尺度:

是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无关其他生产要素。

(4)分配标准: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实现程度与所在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

(5)分配形式:

一般是工资、奖金和津贴,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等不属于按劳分配。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资分配)。

(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由此决定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由此决定不能实行平均分配)。

3.正确理解按劳分配的意义

(1)从按劳分配的内容看:

由于按劳分配将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因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从分配制度本身看:

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原则是对平均主义的否定。

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平均主义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搞“平均”、吃“大锅饭”,严重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下列表述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A.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收入

B.在公有制前提下,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C.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D.在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中都可以实行按劳分配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

(1)劳动收入是不是都是按劳分配收入?

(2)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尺度是什么?

(3)按劳分配是不是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于主体地位?

(4)按劳分配是不是在各种经济形式中都适用?

(1)不一定。

(2)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3)是。

(4)不是。

[答案] C

探究活动二:

正确认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财产性收入,也称资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进一步明确更多抵扣,提高居民收入。

(1)请说明扩大群众拥有的财产性收入属于何种分配方式?

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2)为什么我国允许这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允许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1.按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及其表现

2.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的不同

3.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要区别对待

(1)在公有制企业中,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

(2)凭技术入股所得收入或专利转让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3)在私企或外企中,科研人员的工资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4.正确认识按要素分配的作用

(1)积极:

按要素分配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消极:

按要素分配必然会导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如不加以调节会出现社会不公平的问题。

这是由于人们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千差万别,对生产要素的占有权和使用权不平等,不同社会成员劳动和使用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同等造成的。

5.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合法的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等。

(2)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等。

2.村民王某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他说:

“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他的收入(  )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劳分配 ④受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材料中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属于________性质。

(公有制/非公有制)

(2)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属于按________分配。

(3)股东参与公司分红的收益受________的影响。

(1)非公有制 

(2)生产要素 (3)公司经营状况

[答案] A

方法指导

    分析判断分配方式的方法

(1)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凡是看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都应直接判定为按劳分配收入。

(2)按要素分配一般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看到股息、利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等都可直接判定为按要素分配收入。

(3)农民承包土地所得属于按劳分配,而土地流转所得属于按要素分配。

央企一揽子工资分配及管理配套政策将出

2019年1月16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已印发,于2019年在中央企业全面施行,这是国资委首次以委令形式公开发布的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文件。

《办法》明确对中央企业工资总额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提出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主要按照效益决定、效率调整、水平调控三个环节决定,其中,对部分工资水平偏高、过高的行业与企业,尤其是主业不属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工资增长过快的情况进行适当约束。

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按照《办法》,全面部署2019年中央企业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相关工作。

同时,加快相关配套文件的正式出台。

包括《办法》中工资决定机制的具体实施规程、备案制管理实施方案、周期制管理实施方案以及工资管理特殊事项清单等,将尽快研究出台完整的工资管理政策体系,以利于企业执行。

思考 

(1)中央企业工资收入属于什么分配方式?

(2)当前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解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

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仍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案 

(1)属于按劳分配。

(2)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的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的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③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这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建设发展。

知识点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

1.某国有经营单位改革分配机制,将职工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绩效工资的分配与员工的绩效考核得分息息相关。

这一做法(  )

①坚持以劳动为尺度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分配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③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发展 ④说明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唯一分配方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并不是社会总产品分配的原则;

公有制经济内也并不否定其他分配方式,①④错误。

②③正确地表明了按劳分配的意义,当选。

2.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这是由我国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这里的“客观条件”是指(  )

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我国经济成分中的主体地位 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决定按劳分配的客观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因此,选C。

知识点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下列选项中,属于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是(  )

①入股公司所得收入 ②国企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③农民承包土地所得 ④外企高管的工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经济,国企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以及农民承包集体土地所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故②③排除;

入股公司所得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外企高管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都属于按要素分配,故①④符合题意。

故选D。

4.小莉的爸爸是一家国企的高级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共69600元,奖金12000元,个人发明专利转让收入8000元;

她的妈妈在小区开了家美发店,去年经营收入42000元;

家里购买国债收入5800元。

小莉一家去年按劳分配所得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分别为(  )

A.111600元 20000元B.81600元 50000元

C.81600元 55800元D.111600元 13800元

解析 国企高级工程师的工资和奖金是按劳分配所得收入为69600+12000=81600(元)。

个人发明专利转让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所得收入,购买国债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所得收入,个体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都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8000+42000+5800=55800(元),故C正确。

5.某外资企业工程师小张年薪为8万元,转让一项专利技术获得5万元收入,炒股获得收入0.5万元。

材料中小张获得的收入依次为(  )

A.按劳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解析 小张是在外资企业工作,获得的年薪,即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转让专利技术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

炒股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D全部正确;

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与材料外资企业的性质不符,A、B、C与题意不符。

6.2019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原来的500万元/人提高至800万元/人,并且奖金全部授予获奖人个人,其他奖项也把奖金额度提高50%。

提高科技人员奖金额度是基于(  )

①按要素分配有助于增加居民收入,落实按劳分配 ②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③完善按要素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提高科技人员奖金额度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②③正确。

按要素分配增加居民收入,与按劳分配无关,①不选。

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选C。

 

一、选择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解析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符合题意;

A是物质基础;

C不是原因;

D属于直接原因;

正确选项为B。

2.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行这种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够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解析 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决定的,故选B项。

A、C两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D项与题意不符。

3.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其直接原因是(  )

A.我国生产发展不平衡

B.我国的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现阶段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解析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D符合题意。

4.下列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有(  )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收入 ②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 ③农村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 ④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

答案 A

解析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和国有企业都属于公有制经济形式,其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故①②符合题意。

农村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和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都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所得,③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④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③④都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故本题选A。

5.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九”,农民承包集体土地(  )

①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是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③分配方式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④获得收入属于公有制范围按劳分配所得

解析 ①符合题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不合题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集体经济,获得的收入属于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所得。

③不合题意,④符合题意。

故选B。

6.某村老李2019年以前在自己承包的10亩土地上经营,年纯收入15000元;

2019年以后,以每亩800元的价格进行土地流转,之后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每月拿到3000元工资。

对材料中涉及的分配方式理解正确的是(  )

①老李的年纯收入15000元属于按劳分配 ②每亩800元土地流转费属于按劳分配 ③每月3000元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④每月3000元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老李在自己承包的10亩土地上经营,年纯收入15000元,属于按劳分配,①正确。

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取得的租金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②错误。

老李在私营企业工作拿到的3000元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本题选B。

7.2019年2月1日张某将日常生活节余的20000元钱购买了自己所在公司的股票,预计到年底分红时能获得了2000元的股息。

这2000元钱属于(  )

①按劳分配的收入 ②财产性收入 ③劳动收入 ④非劳动收入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投资股票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

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

①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 ②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 ③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年终奖金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解析 除了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之外,其他的收入都属于非劳动收入,①②当选;

③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④属于按劳分配,均排除。

选B。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解析 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不选;

用股权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是股权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B项正确;

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而材料说的是“各类企业”,所以C不选;

D夸大了科研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故本题答案选B。

10.微信“打赏”是读者在微信订阅号上阅读完原创文章后,由于喜欢这篇文章,点击文章下方的“打赏”,支付一定的金额给作者的行为。

这样的“打赏”(  )

①变革了支付方式,增加了作者的收入 ②增加了读者的支出,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体现了按劳分配,提高了微信所属公司的收入 ④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解析 ②中的“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说法错误,排除;

读者“打赏”的钱是归作者所有,不是归微信所属公司所有,分配方式属于按知识要素分配,不是按劳分配,③说法错误,排除。

11.生产要素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是因为(  )

①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当前分配方式的主体 ④生产要素的利用总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②正确。

在我国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是主体,③错误。

④中“总能”表述太绝对。

12.近年来,分享经济快速发展。

上班族小明加盟某培训网络平台,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手机软件抢单送快递,以补贴家用。

由此可见,发展分享经济(  )

A.可以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

B.可以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C.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

D.改变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制度

解析 按劳分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