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56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6危化品安全管理多选题.doc

镁、铝、铁等引起的火灾可用以下(AC)灭火剂扑灭。

A.干燥的砂子B.水C.干粉D.泡沫

危险品化学贮存方式分为三种(ABC)。

A.隔离储存B.隔开储存C.分离储存

D.仓库储存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洗消的方法有(BD)洗消法。

A.综合法B物理C.传统法D.化学

生产过程中的明火主要指(ABC)。

A.加热用火B.维修用火C.高温表面

D.火柴

下列属于氧化性物质的是(ABCD)。

A.氯酸钾B.硝酸钾C.过氧化物

D.过硫酸盐

化学爆炸可以分为(ABC)。

A.简单分解爆炸B.复杂分解爆炸

C.爆炸性混合物爆炸D.锅炉爆炸

检维修时管道安全隔绝的方式有(AB)。

A.插入盲板B.拆除一段管道C.关闭阀门

禁忌物料是指(BC)。

A.化学性质相似的物料

B.化学性质相抵触的物料

C.灭火方法不同的物料

D.灭火方法相似的物料

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BCD)。

A.将事故扩大化

B.将紧急事故局部化C.尽可能消除事故

D.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根据事故波及的范围及其危险程度、可采取(BD)两种形式。

A.个人救护B.单位自救

C.群众救援D.社会救援

对于标有致癌性标志的化学物质、应采取(BC)、减少接触机会、尽可能保持最低接触水平。

A.施工措施B.技术措施

C.个人防护D.操作

94、《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建设项目试生产期限应当(AB)。

A.不少于三十日B.不超过一年

C.不超过两年D.不超过六个月

企业应对各种救援设备、设施建立健全各种(BC)。

A.分配制度B.规章制度

C.操作规程D.实施规程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规定:

受限空间是指进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可能存在(ABD),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如反应器、塔、釜、下水道等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

A.易燃易爆B.有毒有害物质

C.氧化性气体D.或缺氧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B)。

A.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B.有与压力容器设计相适应的设计人员、设计审核人员

C.有安全管理机构D.有事故救援预案

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

易燃液体分为4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类别1(闪点小于23℃和初沸点不大于35℃)

B.类别2(闪点小于23℃和初沸点大于35℃)

C.类别3(初沸点大于35℃和闪点不大于65℃)

D.类别4(闪点大于65℃和闪点不大于93℃)

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有(ABCD)。

A.电流大小B.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

C.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D.电流的种类

100、人的安全素质包括人的安全(ABCD)。

A.意识B.态度C.知识D.技能

关于安全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BC)。

A.密封性能较差

B.阀的开放有滞后现象、泄压反应较慢

C.可用于介质具有剧毒性的设备

D.排放压力下、阀瓣应达到全开位置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适用于列入(ABC)的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除外)。

A.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适用行业目录

B.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

C.达到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数量标准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ABC)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

A.未成年人

B.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

C.哺乳期的女职工

D.在校实习学生

在应急救援程序中、控制危险区域实施要点有(ABD)。

A.实施警戒B.清除火源C.勘查现场

D.维护秩序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的(AD)。

A.核心B.目标C.依据D.基石

国家对在(ABC)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B.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C.参加抢险救护

在电气设备上作业的安全措施有(ABCD)等。

A.停电B.验电C.装设接地线

D.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验收、保管、(ABCD)等管理制度并应按照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A.发放B.使用C.更换D.报废

化学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是一种免疫损伤反应、与接触毒物剂量无关、而与发病者的个体敏感性有关。

常见的致敏性化合物有(ABC)。

A.金属化合物B.异氰酸酯

C.有机磷杀虫剂D.氧气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规定:

生产第一类易制毒品化学品、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BCD)。

A.属依法登记的化工产品生产企业或者药品生产企业

B.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设备、仓储设施和污染物处理设施

C.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D.企业法定代表人和技术、管理人员具有安全生产和易制毒化学品的有关知识、无毒品犯罪记录

爆炸物的结构特征是含有(ABC)。

A.相邻氮原子B.相邻氧原子

C.O-卤原子D.C-C结构

常用的停炉保养方法有(ABC)。

A.压力保养B.干法保养

C.湿法保养D.彻底清洗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由(ABD)构成。

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

C.部门应急预案D.现场处置方案

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AD)。

A.医学观察B.不接触毒物的工作

C.查体D.职业病诊断

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权威机构在物质(ACD)等特性基础上确定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以判定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A.毒性B.气味C.燃烧D.爆炸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ABC)。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D.正常患病的

生产性粉尘可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

还能影响产品的质量、加速机器的磨损。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有严格的标准。

规定的项目有(AC)。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B.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C.超限倍数D.最高容许浓度(MAC)

焊接环形链出现下述(ACD)情况之一时、应报废。

A.裂纹B.长时间使用

C.链条发生塑性变形、伸长达原长度的5%

D.链环直径磨损达原直径的10%

化工检修中禁止使用(BCD)洗刷机具、配件、车辆和洗手、洗工作服。

A.工业洗涤剂B.汽油

C.挥发性溶剂D.苯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时、应当立即公告、并及

时修订(BD)。

A.产品质量说明书B.安全技术说明书

C.产品标签D.安全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

作负有(ABC)的职责。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C.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配备生产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按可能导致生产过程中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性质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ABCD)。

A.人的因素B.物的因素C.环境因素

D.管理因素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当进行经常性的(ACD)、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A.维护B.更换C.检修D.保养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规定:

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如下要求:

(ABCD)。

A.氧含量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应大于23.5%

B.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1的规定

C.可燃气体浓度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分数)

D.可燃气体浓度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分数)

应急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救援组织应(BC)。

A.独立操作B.职责明确C.通力协作

D.相互指导

生产经营单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事故隐患的形式分别为(ABD)。

A.季报B.年报C.月报

D.重大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压力容器统计报表主要有(ABC)。

A.压力容器年报表

B.反映压力容器检验和修理情况的统计报表

C.反映压力容器利用情况的统计报表

D.压力容器月报表

避雷针一般可用(ACD)制成。

A.镀锌圆钢B.铝管C.铜管D.钢管

按照传热方式的不同、化工换热设备可分为(ABC)。

A.直接式换热器B.蓄热式换热器

C.间壁式换热器D.非金属换热器

安全员在化工检修中应掌握的重要关键是(ABCD)。

A.动设备电源是否有效切断

B.盲板是否按流程顺序抽、堵、有无遗漏或差错

C.设备内清洗和置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有无死角或漏项

D.安全防护措施(灭火器、安全帽、防护用具、安全警告牌、现场水源等)是否逐项落实和检查、督促检修过程是否按有关规程办理作业证

爆炸性危险区域应根据爆炸性粉尘环境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分为:

(BCD)。

A.11区B.20区C.21区D.22区

禁止用(ABCD)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品。

A.叉车B.铲车C.翻斗车D.电瓶车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规定:

吊装作业以下情况不应起吊:

(ABD)。

A.无法看清场地、吊物,指挥信号不明

B.起重臂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C.吊装重物质量m>100t

D.重物质量不明、与其他重物相连、埋在地下、与其他物体冻结在一起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包括(ABC)。

A.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B.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C.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D.用人单位对职业病病人、应安排回家休养

下列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ABCD)。

A.氢化钾B.电石C.钠D.锂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BCD)或者瞒报。

A.上报B.迟报C.漏报D.谎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外部救援包括(ABCD)

A.单位互助的方式

B.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C.应急救援信息咨询D.专家信息

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毒物有(ABCD)。

A.二氯乙烷B.四氯化碳C.氯乙烯

D.三氯乙烯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当原生产装置(AC)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时、应当对该生产装置或者工艺技术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并对安全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

题进行整改。

A.新增产品B.安全管理机构人事变动

C.改变工艺技术D.周边环境发生变化

装设(ABCD)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

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网D.避雷带

以下(ABC)属于甲类生产的火灾危险性。

A.闪点小于28℃的易燃液体

B.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

C.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D.闪点小于60℃的可燃液体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变更(ABC)、应当自工商营业执照或者隶属关系变更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实施机关提出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变更申请。

A.主要负责人B.企业名称C.注册地址

D.分管技术负责人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CD)行为

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80%的罚款

A.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B.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C.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

D.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动火作业分为(ABC)三类。

A.特殊危险动火作业B.一级动火作业

C.二级动火作业D.三级动火作业

通风是工作场所通风、控制工作环境粉尘、有害气体和改善工作环境内微小气候的重要卫生技术措施之一、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可分为(AB)。

A.自然通风B.机械通风

C.全面通风D.局部通风

应急演练的形式包括(ABC)。

A.桌面演习B.全面演习

C.功能演习D.实际演习

职业性皮肤病是职业性疾病中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职业性伤害、其中化学性因素引起者占多数、常见的职业性

皮肤病有(ABC)。

A.接触性皮炎B.皮肤黑变病

C.皮肤溃疡D.间皮瘤

《安全评价通则》规定:

安全评价按照实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

(ABC)。

A.安全预评价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综合评价D.专项评价

发生危险化学品火灾时(BCD)。

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安全。

A.全部用水稀释

B.灭火人员不应个人单独灭火

C.出口通道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

D.要选用正确的灭火剂

国家对在(ABC)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改善安全生产条件B.防止生产安全事故

C.参加抢险救护

易燃液体发生火灾时、使用的灭火剂(ABCD)。

A.干粉B.二氧化碳C.沙土D.泡沫

减少环境热作用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ABCD)。

A.加强个体防护B.合理布置热源

C.隔热D.通风

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CBZl58—2003)中的规定、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图形标识分为(ABCD)。

A.禁止标识B.警告标识

C.指令标识D.提示标识

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ABCD)等内容。

A.设备性能B.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C.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

D.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有毒品引起人体的中毒三条途径(ABC)。

A.口服B.吸入其蒸气

C.通过皮肤吸收D.近距离接近

职业健康检查根据其实施检查的时期、对象以及目的等、一般分为(ABC)。

A.上岗前健康检查B.应急健康检查

C.离岗时健康检查D.随机健康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AB)。

A.立即采取应急救援B.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C.继续生产作业

D.上报所在地卫生部门和有关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ABC)、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A.新技术B.新工艺C.新材料D.新对策

常见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有(ABC)。

A.一氧化碳B.氰化物C.硫化氢D.氮气

工房内防静电的措施有(AC)。

A.造潮B.通风C.接地D.降温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采取(AD)两种方式。

A.电子数据B.口头汇报

C.逐级上报D.纸质文本

GHS制度将化学品的危害分为(ABC)类。

A.物理危险B.化学危害

C.健康危害D.生物危害

我国已制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CB18218—2009),规定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辨识(B)和(C)。

A.检查B.指标C.依据D.分工

生产过程产生噪声的作业场所、作业工人应选择的个体防护用品有(ABC)。

A.耳塞B.防噪声帽C.耳罩D.防护面罩

安全技术标准按法律效力分为(AD)。

A.强制性标准B.国际标准

C.国外标准D.推荐性标准

下列措施属于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的有(ABD)。

A.保护接地B.保护接零C.绝缘D.漏电保护

下列属于自燃物品的有(AC)。

A.黄磷B.硝化纤维素C.三乙基铝

D.硫磺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除遇水能反应外、遇到(D)也能发生反应、而且比遇到水反应更加剧烈、危险性更大。

A.油B.盐C.还原剂D.酸

锅炉自动控制装置的调试包括(ABC)。

A.水位控制装置的调试

B.蒸汽压力控制的调试

C.燃烧器负荷的调整

D.仪器仪表的调整

气瓶的结构必须具有(ABCD)这样一些特点。

A.便于搬运移动B.高度要适当

C.便于灌装气体和仓库储存

D.轻便可靠

危险化学品单位(ABCD)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危险品的生产和储存设备、库存产品及生产原料、不得留有事故隐患。

A.转产B.停产C.停业D.解散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是指经(ACD)气体。

A.压缩B.饱和C.液化D.加压溶解

引起电气设备过度发热的不正常运行大体有(ABCD)。

A.过负载B.接触不良C.漏电D.短路

在控制事故发展的同时、应急救援人员应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AC)、消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各种隐患。

A.撤离B.抢险C.疏散D.救护

安全生产管理是进行有关(ABCD)等活动、达到减少和控制危害和事故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内容有行政管理、监督检查、设备设施管理和作业环境管理。

A.决策B.计划C.组织D.控制

爆破片适用于下列(ABD)场合。

A.工作介质具有粘性

B.由于化学反应、器内压力可瞬间急剧上升

C.工作介质不宜为剧毒气体

D.要求全量泄放的场合

对于易产生(ABC)的库房、应使用密闭的防护措施、有爆炸危险的库房应当使用防爆型电子设备。

A.粉尘B.蒸汽C.腐蚀气体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固定式压力容器可分为盛装压力容器、(ABC)压力容器等。

A.反应B.换热C.分离D.萃取

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ABC)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A.充装站B.供应站C.调压站D.包装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ABCD)。

A.窒息灭火法B.冷却灭火法

C.隔离灭火法D.化学抑制灭火法

压力管道的吹扫、可以采用下列(BCD)方法。

A.化学清洗B.水冲洗C.氮气吹扫

D.蒸汽吹扫

常见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有(ABC)。

A.一氧化碳B.氰化物C.硫化氢D.氮气

过量的手传振动会影响(ABC)的功能。

A.消化系统B.内分泌系统

C.免疫系统D.呼吸系统

企业应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推行(ABCD)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

A.全员B.全过程C.全方位D.全天候

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BCD)。

A.将事故扩大化

B.将紧急事故局部化C.尽可能消除事故

D.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试行)》及《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十个严禁(试行)》规定、化工投料试车前、建设(生产)单位必须组织进行严格细致的试车条件检查。

试车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严格做到“四不开车”、即:

(ABCD)。

A.条件不具备不开车B.程序不清楚不开车

C.指挥不在场不开车D.出现问题不解决不开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以下(ABD)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火灾扑救工作。

A.大型核设施单位B.大型发电厂C.医院

D.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

风险管理包括(ABC)。

A.风险评价B.风险控制C.风险识别

D.定量评价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

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

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AB)从而发生中暑。

A.脱水B.失盐C.毛细血管收缩

D.循环不好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意义在于(ABD)。

A.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B.保护劳动者健康

C.减少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投入

D.为单位做好日常的职业病防护管理提供依据

下列属于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是(ABCD)。

A.氢化钾B.电石C.钠D.锂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