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083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绪言 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格式.docx

(1)、取用量:

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2)“三不”:

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6、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

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

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7、滴管的使用方法: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8、酒精灯火焰分层为:

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

9、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10、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

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松开手掌,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说明装置不漏气。

11、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12、过滤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

13、蒸发注意事项:

(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

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14、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

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涤剂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中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

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

1、概念: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常见问题:

问题1:

我们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少于1/5?

答:

可能的原因:

装置漏气;

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做完实验后,集气瓶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问题2: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洪林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氧气?

瓶内剩余气体主要是什么?

有。

氧气含量太低时红磷就不能燃烧了。

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3、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

拉瓦锡。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可燃物要求:

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2)、装置要求:

气密性良好

5、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

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6、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剧烈氧化:

燃烧

缓慢氧化:

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2、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

特有的性质:

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3、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产生大量白烟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注意: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4、问题:

(1)、木条和硫分别在氧气里燃烧和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氧气是支持燃烧的物质,氧气的浓度越大,物质燃烧得越剧烈。

(2)、磷、硫、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反应前都是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氧气),反应后是一种物质,条件都是点燃。

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

概念: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收集方法—验满方法。

2、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药品:

2H2O22KMnO4、2KClO3

3、反应原理:

2H2O22H2O+O2↑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Δ2KCl+3O2↑

4、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

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5、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

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

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

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7、氧气的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

A、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

B、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

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

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

化合物----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2、问题1:

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

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

3、问题2:

在化学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变化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无变化。

4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是:

水电解器

电源种类是:

直流电

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气体产生位置: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

氧气与氢气体积比是:

1:

2

氧气与氢气质量比:

8:

1

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

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5、氢气的物理性质:

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难溶于水(排水法)

氢气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用途:

高能燃料;

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还原性(用途:

冶炼金属)

氢能源的三大优点:

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课题2分子和原子

1、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

水分子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了,所以水会逐渐减少。

敞口容器中的水为什么温度越高减少越快?

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度加快,所以敞口容器中的水温度越高减少越快。

4、问题3:

A、B烧杯中分别加入酚酞溶液,再向C烧杯中加入浓氨水,用大烧杯把A、C罩住,B放在大烧杯外,有什么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色,B烧杯中无变化。

因为C烧杯中氨气分子的运动扩散到A烧杯中了没有运动到B烧杯中。

5、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水的化学性质没有变化;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时,水分子变成其它物质,即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在有水的化学性质。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发生改变。

7、将1体积的黄豆与1体积的绿豆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这两体积之和?

不等于,1体积的黄豆与1体积的绿豆混合,所得体积小于这两体积之和。

8、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200mL?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等于200mL。

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

硬水——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问题:

可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滤纸可用膨松棉、纱布、石英砂、小卵石;

漏斗可用塑料瓶和单孔塞。

3、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

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4、硬水软化的方法:

蒸馏、煮沸

5、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

1、水资源情况: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物: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水污染物的危害:

影响工业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防止水污染:

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加强水质监测。

5、爱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第四单元课题1原子的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比。

符号:

Ar

2、原子内部结构: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3、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1个1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4、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①分子,如氧分子,②原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③离子,如氯化钠由钠、氯离子构成。

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同种元素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4.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如H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

5地壳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五种是:

O、Si、Al、Fe、Ca。

6、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7个,每个纵行叫做族,共16个。

7、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第四单元课题3离子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阴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阳离子。

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阴离子。

电子层——电子在核外一定的区域内运动,这些区域称作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的规律:

第一层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层时,只能容纳2个电子).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的稳定性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小于4个

不稳定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大于或等于4个

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稳定

难得失电子,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

5、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原子,阴离子失去电子变为原子。

6、离子的表示方法:

(1)位置: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用“+”、“—”号表示离子的电性,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2)、书写顺序:

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当数字是1是应省略不写。

7、离子符号的意义:

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化合价——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叫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做根。

2、化学式的意义: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宏观:

a、表示该物质:

水b、表示该物质由那些元素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微观:

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b、表示该物质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的意义(以Fe为例)

铁b、表示该物质由那些元素组成: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或铁元素)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原子:

一个铁原子。

3、化合价的规则:

化合价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该原子团的化合价。

4、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1)、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H元素通常显+1价,O元素通常显—2价;

(2)、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但在非金属氧化物中,O元素显—2价,儿非金属元素显正价;

(3)、某些元素在不同的物质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如铁、硫、铜等;

(4)、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单质的化合价为0“说法是错的)

5、化合价的口诀:

一价氢锂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单质元素价为零。

6、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1)、位置:

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先写正负,后写数值,“1”不能省略。

7、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的异同点:

(1)、相同点:

化合价和离子电荷的正负与数值相同。

(2)、不同点:

书写位置不同;

书写顺序不同。

8、化合价的运用:

写化学式,判断化学式的正误,根据化学式求元素的化合价。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乙醇燃烧之后物质质量有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比较磷燃烧实验和铁钉跟硫酸铜反应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

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点燃蜡烛放在已平衡天平左盘上的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指针向右偏转。

5、问题4: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两个实验结果与你预测的结果相同吗?

为什么?

不相同。

蜡烛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了;

镁和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中增加了氧气的质量。

6、问题5:

如果在生成物的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气来,会出现什么结果?

天平平衡。

7、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8、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

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9、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

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

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第五单元课题2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左右两边画一条横线;

(2)配平化学方程式;

(3)表明发生反应的条件,短线改成等号。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2、列比例式依据: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见的质量比为一定值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

(2)正确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4)按正确的比例关系列出比例式;

(5)求出未知量;

(6)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写出答案。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2、具有吸附性质的原因:

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3、结构、性质、用途间的关系: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4、金刚石、石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金刚石(C):

结构:

晶体结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不导电,硬度大,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用途:

装饰品、玻璃刀、钻头等。

(2)、石墨(C):

细鳞片状;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有滑腻感,导电,质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润滑剂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3)、C60(C):

*(4)、无定形碳:

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

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5)、组成:

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相差很大。

5、.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2点燃2CO

(3)、还原性: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