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0867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0625.doc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

前  言

本预案是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编制。

  本预案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风机遭雷击事件,妥善处置遭雷击后应急措施,建立健全雷击风机应急工作机制,提高本公司对突发雷击事件的处理能力,力争把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本预案由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双龙风电场归口解释

本预案起草单位:

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双龙风电场

本预案起草人:

阚玉波、刘显旭

本预案初审人:

朱晓东

本预案会审人:

盛晓明、陈哲、曹军、杨辉、张驰、牛黎、李洪光、孙志国、王峰

本预案审核人:

刘文秀

本预案批准人:

张华

吉林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雷击风机应急预案

雷击风机应急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龙源(长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对雷击风机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以及造成后果后的处理,使灾害程度降到最低。

2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3术语和定义

3.1雷电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云,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

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

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

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3.2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是雷电击中地面物,雷电流泄入大地并在土壤中散流开,由于土壤电阻率有一定分布,雷电流在地面上各点间就出现电位降,靠近雷击点,电流密度越大,电位降也就越大。

如果人站在或行走在落雷点附近,在两脚间的电位降可使雷电流通过两脚和躯干的下部,人就会被击伤。

这两脚间的电位降叫"跨步电压"。

3.3雷击风机事件

雷击风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风机损坏的事件。

4预案内容

4.1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建立雷击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雷击事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减少雷击事件对人员、设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2)建立健全公司统一领导,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在公司的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形成快速反应能力。

(3)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针对雷击事件的特点及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响应。

4.2风险分析

(1)风机矗立于空地,高达80米,周围无其它建筑物。

(2)雷击风机多是由于风机接地电阻因某种原因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的。

4.3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较近,气候干燥、土地沙化、风沙较大。

根据长岭县及相关气象站的多年测风数据及气象资料表明,该地区处于中温带亚湿润地区第二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严寒,多风少雨水;春季干燥,升温快,多大风,风沙天气;夏季较热,降水集中于此,且短促;秋季降温快。

全年热量充足,多风少雨。

4.4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划分

4.4.1应急领导小组

(1)组成

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安生部主任、综合部主任、工程部主任、财务部主任、风场厂长组成。

预案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生部。

组长:

总经理

副组长:

副总经理

预案管理办公室主任

风场厂长

安生部主任

综合部主任

财务部主任

工程部主任

(2)职责

公司总经理因故不能担任组长时,按顺序由副总经理担任。

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a负责组织公司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修订。

b监督检查重大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c监督各专项应急处理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d雷击风机应急救援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主要决策,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报告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

(3)预案管理办公室的职责

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发布、上报、日常管理工作。

4.4.2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1)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机构

最初应急机构

当值运行指挥系统

现场应急指挥部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后勤组

救援组

当发生雷击风机事件时,“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立即到位,负责处理事故,组织和领导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要设在事故就近的位置,方便工作。

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由当值值长为指挥,全权负责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人员到位后权力移交。

(2)现场应急指挥部的组成

总指挥:

总经理

副总指挥:

副总经理

事故现场指挥:

安生部主任、风场厂长

事故现场副指挥:

当值值长

信息联络和协调指挥:

综合部主任

(3)救援组组成

组长:

安生部主任、风场厂长

成员:

安生部全体、工程部全体、风场各值安全员、运检人员

(4)后勤组组成

组长:

综合部主任

成员:

风场消防保卫专责、综合部全体、财务部全体

(5)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各级职责

A应急指挥部职责

a发生雷击风机事件后,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b及时向公司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

c组织领导紧急救援处理,必要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d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B总指挥职责

全面负责组织雷击风机事件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领导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救援。

主要职责是:

a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决策现场重大应急行动。

b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启动应急指挥系统。

c直接领导副总指挥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d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损坏,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

e做好应急评估,准确决策升高或降低应急级别,是否向地方提出应急救援请求。

f宣布应急状态的终止。

g应急终止后,组织领导恢复工作。

C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工作;总指挥不在时按排序接替总指挥工作,代行职权,履行职责。

D各指挥职责

协助各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工作;组织、协调、传达指挥的命令,联系通报事宜,调查了解应急情况,向指挥提供情报。

E救援组职责

a负责生产系统的运行操作、事故处理,现场紧急抢救工作,控制事态扩大。

b负责应急救援中所有通讯器材的配置,保证应急救援期间稳定可靠的应急通信系统。

c负责保护事故现场,提出事故抢险救灾的建议,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d保险索赔。

F后勤组职责

a负责灭火、治安保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工作,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指挥人员疏散、搜救伤员和抢救物资。

b负责现场伤亡人员的抢救。

负责伤亡人员的转院运送;负责应急救援人员的饮食、住宿、交通运输工作。

c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

d发布对外信息,向上级通报事故情况;接收上级和地方政府部门指令、信息和要求;安排组织会议;及时收集、保存有关事故的信息和资料。

e负责突发事件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包括家属接待、慰问、抚恤、补偿、医治、丧葬等。

4.4.3最初应急组织

为保证任何时刻接到雷击风机的报警后立即展开行动,预防事故升级和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的后果,减少人身伤亡,在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最初应急救援组织协调行动由当值值长负责,担任临时应急救援总指挥的责任,全权负责应急处理及救援工作,最初应急阶段,在风场厂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应急指挥部成立后权力移交。

A最初应急组织组成

指挥:

当值值长

成员:

当值运行人员

B职责

a指挥进行安全生产事故最初应急处理。

b负责设备运行方式调整、事故处理;负责最初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4.5报警与报告

4.5.1报警

(1)龙源(长岭)发生雷击风机事件时,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当值值长报告,值长电话:

0438-7268881。

(2)报警人员首先通告本人姓名、岗位,事故现场的具体位置,伤亡人数、受伤的性质,目前设备、设施、人员的状况,是否需要对设备、设施采取紧急措施,救护车等待的具体位置。

(3)当值值长接到报警后,应了解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如报警人员报告内容不清楚,应及时询问准确,并对设备、设施的具体运行方式做出指示、调整,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及时联系医疗部门进行抢救并通知相关领导(附录1:

内部应急人员信息表)。

4.5.2报告

(1)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的等级上报外部救援组织(附录2:

外部救援机构信息表)。

(2)报告时,首先通告单位名称,事故现场的具体位置,伤亡人数,目前设备、设施、人员的状况,是否需要对设备、设施采取紧急措施,救护车等待的具体位置、救护车需求数量等。

4.6应急响应

4.6.1指挥与控制

(1)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值长汇报的情况,判断应急预案级别,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发布命令,启动本预案或应急总预案,同时启动最初应急组织(应急响应程序见附录3)。

(2)启动应急预案命令一经发布,应急领导小组、现场应急指挥部成员,工作期间应在5分钟内开展指挥调度工作,休息期间应在15分钟内开展指挥调度工作,各应急专业组相关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立即进入工作状态,组织人员疏散,搜救失踪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严格履行各自职责。

(3)应急领导小组、现场指挥成员及时根据现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决定救援计划,并立即组织实施,及时将事故救援情况通报有关单位(相关单位电话见附录2)。

(4)长岭县急救中心有急救车两辆,长岭县医院和长岭县中医院也可参加救治,响应时间为15分钟。

4.6.2疏散与营救

(1)在有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风电机内或靠近风电机。

风电机遭雷击后1小时内不得接近风电机。

(2)事故现场人员撤离,按规定的安全路线撤出。

(3)撤出的各抢险组以组为单位清点各自的人数。

(4)涉及到附近非事故现场人员时,应派联络组指定人员分头进行通知紧

急搜索、疏散。

(5)坚持自救、互救原则;事故发生后,首先要抢救受伤人员,并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救治。

4.6.3现场保护

(1)应将事故发生场所用安全警戒围起,确定安全警戒区。

(2)雷击后造成的火灾现场周围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对阻碍消防车通行的临时车辆(如放置在路边的自行车、摩托车等)进行清理,以保证火灾事故现场道路畅通。

(3)派专人指挥或引导消防车辆到达现场指定地点。

4.6.4现场事态监测与评估

(1)救援组及时检查和监测遭雷击风机的现场,根据检查监测结果评估雷击事件的损失和发展趋势,并将结果上报应急领导小组。

(2)当本公司各应急小组无法独立完成监测任务时,报告现场应急指挥部向长岭县环保局及吉林省电力监督监测中心请求增援。

4.7应急终止

(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为决定终止事故应急预案、恢复正常的负责人。

(2)在应急救援行动已经有效控制了雷击风机事件,现场已无火情时,可以终止事故应急预案,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下达终止事故应急预案命令给现场应急指挥部,然

后再传达给应急专业组。

4.7后期处置

(1)事故原始资料收集;

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做好各项记录、信息的收集保存工作,事故追忆信息不得删除,打印材料妥善保管,安全监察人员做好监督。

(2)事故调查

a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单位的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b事故处理后应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设备、人员、管理等各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存在的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对事故提出处理意见。

c对事故责任进行划分,对事故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吸取事故教训。

d对事故发生、处理等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事故应急处理总结报告,并报相应上级机关。

4.8应急保障

4.8.1制度保障

(1)切实落实集团公司以及我公司有关防雷规定,按规定检查、试验防雷装置,重视箱变、风机等接地电阻测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员工防雷、防火理论和实际的培训,增强预防、控制能力。

(3)认真落实《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重大事故预防措施》,做好防火工作并做到万无一失。

(4)落实好各级人员防火责任制,建立防火组织体系,对重点防火部位落实责任人。

(5)各部门对防雷、消防设备、设施、器材,应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8.2应急物资保障

(1)火灾应急处理物资包括:

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干砂、冲洗水管、铁锹、消防水桶、消防镐、消防带、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等。

(2)交接班时应对消防栓、消防带、灭火器、自动灭火装置进行检查,班组定期检查试验根据风场防火制度所列规定执行。

(3)发生火灾时可就近使用灭火器,不够用时,值长可向公司火灾应急救援指挥部申请调运其它场所的灭火器材。

(4)外部救援力量可提供的救援种类、数量和应急响应时间

a长岭县消防大队:

消防车:

三辆;消防人员:

20人;响应时间15分钟。

b长岭县急救中心:

急救车:

两辆

c医疗救治机构:

长岭县医院、长岭县中医院

4.9培训和演练

(1)雷击风机事件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及组成人员要认真学习此预案,以保证当发生雷击风机事件时能迅速、果断的处理。

(2)每年由安生部组织进行一次雷击风机事件应急处理的反事故演习。

(3)参加演习单位及人员为雷击风机事件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组成人员及配合单位。

(4)每次演习必须事先制定具体的方案。

(5)演习结束及时进行点评,对演习中暴露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要认真进行总结。

(6)演练程序见附录4。

4.10预案管理

(1)事故应急预案的更新、维护由公司安生部负责。

(2)在每年4月份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检查,确定是否更新、修订,如需要更新和修订,应将下列事项作为重点。

a公司组织机构的变动;

b组织或程序中重要人员的变动;

c内外部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能力的变动;

d生产设备、系统、工艺、操作条件的变化;

e演练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意见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3)更新和修订后的审批程序按原预案审批程序进行。

(4)对修编的应急预案内容各单位要组织学习,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紧急预案内容。

4.11附录

4.11.1附录1:

内部应急人员信息表、外部机构信息

4.11.2附录2:

应急响应程序

4.11.3附录3:

演练程序

附录1:

内部应急人员信息表

职务

办公电话

备注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总经理

0431-86106001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总经理

0431-86106008

救援组组长

安生部主任

0431-86106801

风场负责人

0438-7268885

后勤组组长

综合部部主任

0431-86106099

外部应急机构信息

长岭县消防大队:

0438-7220119

长岭县急救中心:

0438-7222483

长岭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局长0438-7225231

监察科0438-7225481

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安生部主任:

010-66579875010-66579852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值班室:

010—58682001010—58682002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

010—58683518010—58683519

附录2:

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领导小组警情判断

事故发生

当值值长

接警

最初应急组织启动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设备抢险

人员救助

医疗救护

环境保护

人员疏散

工程抢险

警戒与交通管制

现场监测

专家咨询

事态控制

扩大应急

应急恢复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应急结束

事故调查

善后处理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总结评审

信息反馈

申请增援

0438-7268881报警

N

Y

N

附录3:

演练程序

演练组织单位:

安生部

演练总结阶段

11.各参演专业人员汇报参演

经过

12.评价人员通报参演过程

13.演练参演人员自评、小结

14.评价人员总结评价、报告不足及补救措施

15.组织者总结

16.编写书面演习小结、总结报告

17.追踪验证整改项的纠正和

预防

演练准备阶段

1.确定演练目的

2.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练范围

3.编制演练方案

4.确定演练现场规则

5.制定现场监察、评价人员

6.安排后勤

7.准备和分发评价准则

8.培训评价人员

9.讲解演练方案和演练活动

演练实施阶段

10.记录演练过程情况

第16页共1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