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087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上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学案Word下载.docx

二、夯实基础(时间:

15分钟)

1、请认真阅读书本P74—75页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内容,对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进行比较。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经过

结果

影响

战争特点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经济发展表现

【考点链接】

识记:

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及形势图

读目标,带着目标学习,事半功倍!

独学8分钟—对学3分钟—展示4分钟

要求:

独学时完成夯实基础部分,并且在书上相应的地方用横线、方框或者圆圈做好笔记。

对学时必须保证对子间相互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做到:

1、检查笔记2、纠正错误3、发现问题

 

温馨提示:

三国鼎立是本课要掌握的一个重点知识,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画出三国鼎立的形势简图。

三、提升能力(时间:

19分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

……早期,曹操依郭嘉、程昱等人之谋,先与袁绍互为背靠,袁绍北向,曹操南向。

曹操战河南,吕布、陶谦、袁术等人先后为其所灭,而后再与袁绍决战,避免了两线作战。

200年,曹操在官渡大破袁绍,顺利统一北方。

材料二: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曹操在这次战役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

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气吞山河,欲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料占据军事优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败得一塌糊涂,令人叹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请问是哪两次战役?

影响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提到在官渡曹操大败袁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3)依据材料二,曹操在军事上占据了优势,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却败得一塌糊涂”呢?

【选做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说说你的理由。

四、总结梳理(时间:

5分钟)

北方:

vs

官渡之战

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vs

南方:

五、过关检测(时间:

1、曹操的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A、200年B、208年C、220年D、222年

2、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事件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

3、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早在三国时期就与台湾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时促进台湾与祖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政权的是()

A、魏国B、西汉C、吴国D、蜀国

独学7分钟—群学3分钟—展示7分钟—补充2分钟

(2)题可结合材料和课本第一部分的内容,比较一下袁绍和曹操各方面的实力,以及他们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总结原因。

总结整理完导学案后,先独立完成这些检测题目,之后对子相互检查、批阅、计分,组长统计本组各个成员的分数,算出平均分,上黑板加相应的分数到组。

湖北省黄石市第九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达标训练

湖北省黄石市第九中学2018年秋七年级历史第16课 三国鼎立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1.官渡之战前,盘踞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军阀是(C)

A.曹操B.刘备C.袁绍D.孙权

2.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

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

C.孙权和刘备D.袁绍和孙刘联军

3.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A )

A.200年B.208年C.220年D.222年

4.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 )

A.“挟天子以令诸侯”B.招贤纳士,实行屯田

C.奖励农耕,发展生产D.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5.三国时期的建业是今天的(B)

A.洛阳B.南京C.成都D.武汉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两句诗说的是(A)

A.诸葛亮B.刘备C.曹操D.孙权

7.(2018衡阳)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下列战役能够体现曹操这一雄心壮志的是( C )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赤壁之战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8.投资七亿元的年度历史正剧《曹操》于2018年登陆河北卫视,并进行独家首播。

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D )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队不习水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C)

①东汉结束②刘备称帝③赤壁之战④孙权割据江东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

10.西晋的都城是(B)

A.长安B.洛阳C.建康D.成都

11.三国时期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的国家是( A )

A.吴国B.蜀国C.秦国D.魏国

二、材料题

12.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请回答:

(1)“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

(2)材料中的“天子”指谁?

“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3)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是否正确?

举例说明。

答案:

(1)200年,官渡之战。

(2)汉献帝。

曹操利用天子的威望号令诸侯,扩大自己的影响和势力。

(3)诸葛亮建议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这个建议是正确的。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2.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

“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

”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4.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  )

A.曹操骄傲轻敌 

 

B.地理因素C.孙刘联军使用火攻D.孙刘结盟

5.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

A.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B.都是发生在三国时期

C.都是有三方参与的战争 

D.都是以曹操获胜而告终

6.下列不属于三国时代的历史人物是(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曹丕

7.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已面世,如果请你来作历史顾问,下列哪个情节你觉得可用(  )

A.曹军中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纷纷阵前倒戈,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B.双方对峙,曹军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布下口袋阵,大败孙刘联军

C.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后,挥戈北上,深入大漠追击曹军 

D.赤壁激战正酣,诸葛亮与孙权等人乘船饮酒观战,谈笑风生

8.官渡之战发生在(  )

A.196年  

   B.200年 

C.208年 

D.220年

9.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

下列关于三国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9年孙权建业 ⑥吴国229年孙策南京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10.官渡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曹操和袁绍B.曹操和孙刘联军C.孙权和刘备 

D.袁绍和孙刘联军

11.公元208年左右,割据东汉天下的军事集团主要是(  )

A.袁、曹、刘集团  

B.曹、刘、孙集团

C.刘、孙、袁集团  

D.孙、袁、曹集团

12.易中天《品三国》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播出的曾风靡全国的节目。

他所品读的“三国”是指(  )

A.夏商周  

B.宋元明C.元明清  

D.魏蜀吴

13.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是(  )

A.光武帝  

B.汉武帝C.汉明帝  

D.汉献帝

14.使曹操不敢轻易南下,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战争是(  )

A.昆阳之战  

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15.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曹丕  

B.刘备C.曹操  

D.孙权

16.诸葛亮的外交政策概括为一句话是(  )

A.合纵连横  

B.远交近攻C.联吴抗魏  

D.联魏抗吴

17.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220年,曹丕称帝  

B.221年,刘备称帝

C.222年,孙权称王  

D.229年,孙权称帝

18.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19.仔细观察下图,请指出蜀国的地理位置(  )

20.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二、填空题

21.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

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之战后,曹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__________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3.古代史上发生过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为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发生在383年前秦与东晋之间的战役是()。

24. 

______年,______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官渡。

______采纳谋士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统一 

奠定了基础。

25.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

______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______国的丝织业兴旺,行销三国。

______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船队曾到达______,______加强了内地和______区的联系。

参考答案

1、A2、A3、B4、D5、A6、A7、D8、B9、B10、A11、B12、D13、D14、D15、C

16、C17、D18、A19、C20、A

二、填空题

21、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2、官渡 

赤壁

23、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24、200袁绍曹操北方本题考查的是官渡之战的史实。

200年,袁绍率十万大军,进攻曹军,主力直逼官渡。

曹操采纳谋士的计策,袭击袁军屯粮处,火烧全部粮草。

袁军军心动摇,曹军趁机进攻,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5、魏蜀蜀锦吴夷洲台湾本题考查的是三国时期的史实。

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区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