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西安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5.42亿元,占比为24.0%。
2、内资企业占据主导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7.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5%,外商投资企业占2.4%。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3.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1.7%,外商投资企业占4.8%。
3、行业发展区域性集中
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主要集中在高新区,2013年,高新区拥有1304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单位,占全市该行业单位数的45.7%。
其中,规模以上单位67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单位数的83.8%;
实现营业收入221.53亿元,吸纳从业人员3.49万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单位的50.1%和61.9%。
(二)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增强
2014年,西安“四上”单位信息化调查显示,企业信息化软硬件配备较高,信息化应用较为普遍。
1、计算机普及率高
2014年,西安4671家“四上”单位,有99.7%的单位在生产经营中使用计算机,其中,建筑业企业全部使用了计算机。
平均每个企业拥有计算机90台,比上年增长5.3%。
其中,服务业企业平均拥有计算机数量最多,达179台;
数量最少的是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平均拥有28台。
2、专业信息技术人员多
2014年,“四上”单位有3840家企业拥有信息技术人员,占企业总数的82.2%,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
从平均人数看,每个企业拥有信息技术人员6.48人,其中,其他服务业最多,平均17.2人;
住宿和餐饮业最少仅1.84人。
3、信息化投入量大
2014年,“四上”单位中有3828家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投入,投入金额35.70亿元。
分行业看,工业和其他服务业信息化投入金额较大。
从信息投入用途看,一次性投入24.69亿元,占全部投入的69.2%;
运营维护投入11.01亿元,占30.8%;
其中,工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一次性投入较大,占信息化投入的比重均超过了80%。
4、网络应用比较普遍
2014年,全市“四上”单位共有3494家企业拥有局域网(LAN),占企业总数的74.8%,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工业企业拥有局域网的企业数量最多,为875家,占本行业的80.1%;
建筑业企业最少,为372家,占本行业的69.3%。
二、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一)电子商务渗透率不断加大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涌入电子商务领域,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13年,全市有3268家企业法人单位,通过互联网销售或采购商品和服务。
从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批发零售业1147家,占35.1%;
制造业393家,占12.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26家,占10.0%;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46家,占7.5%。
从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最为活跃。
3268家企业法人单位中,小型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2274家,占69.6%;
微型企业707家,占21.6%;
大、中型企业仅为8家和65家,占比偏小;
另有214家属于不划型范围,无法划分企业类型。
(二)大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2014年,西安“四上”单位信息化调查显示,企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渗透率不断加大,网上交易表现活跃。
1、更多企业融入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市“四上”单位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单位有341家,较上年增加181家,占总企业数的7.3%,比重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开展电子商务交易企业数量最多,共152家,较上年增加96家,占该行业企业总数的28.5%,比上年提高17.9个百分点。
2、B2B模式的销售额占比最大
从电子商务的模式看,B2B模式的销售额占比最大。
2014年,全市“四上”单位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中,B2B销售额为255.54亿元,占全市电子商务销售额的比重为83.1%;
B2C销售额44.36亿元,占比为14.4%;
B2G销售额7.79亿元,占比仅为2.5%。
分行业看,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主要采用B2B销售方式,住宿和餐饮业、服务业企业主要采用B2C销售模式,房地产业企业网上销售目前只采用B2C销售模式。
3、网上采购较为活跃
2014年,“四上”单位中开展电子商务交易的341家企业,网上采购额为222.83亿元,比上年增长84.6%;
其中,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采购金额增长较快,大型企业增长84.6%,中型企业增长85.7%。
电子商务销售额307.68亿元,仅增长2.8%,远低于采购额增速。
4、自营平台成为采购主渠道
从电子商务采购渠道看,企业网上采购主要是通过自营电子商务平台进行。
2014年电子商务采购金额中,通过自营电子商务平台采购187.32亿元,占84.1%。
其中,工业、批发和零售业通过自营电子商务平台采购较多,占比分别为88.8%和86.0%;
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主要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采购,比例均达99%以上。
从采购类型品种来看,商品采购占99.6%,服务采购仅占0.4%。
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采购服务的比重分别为55.1%和83.4%,比重大于采购商品。
三、西安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普及率偏低
目前西安企业中,电子商务的普及率偏低。
经普数据显示,全市3268家企业法人单位开展了电子商务活动,通过互联网销售或采购商品和服务,单位数仅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的5.0%。
对“四上”单位进行的电子商务统计调查显示,2014年,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仅有341家,占总企业数的7.3%,比重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在当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期,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普及率,与企业较高的计算机普及率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占有率不相匹配。
未来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渗透的深度及广度有待提高。
(二)企业规模偏小
经普调查的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法人单位中,小微型企业占到九成,数目众多,但小微企业实现的全部营业收入占比却不到30%。
电子商务统计调查的“四上”单位有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中,小微企业占到近六成,企业数多,但电子商务销售和采购金额却明显偏低。
电子商务销售额占3.4%,采购额仅占1.4%。
(三)行业涉及度较窄
经普调查的全市3268家开展了电子商务活动企业法人单位,分行业看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单位数在100家以上的行业有批发零售业(1147家),制造业(393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26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46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87家),住宿和餐饮业(186家),房地产业(162家)和建筑业(140家)。
(四)本地企业少有人知
大学生网络消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网站普遍受青睐,本地电子商务企业少有问津。
调查在西安本土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产品和服务的,64.6%的调查对象通过“58同城”购买过产品或服务,“西安国际港务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饭兵兵”、“麦家生活馆”、“巴布里”、“点秋香”等西安本土电子商务网站少有人知道和使用。
(五)互联网应用服务种类相对单一
信息化调查显示,从互联网应用服务种类看,企业互联网应用服务种类相对单一,平时应用以日常办公为主。
调查中应用互联网收发邮件的企业占92.2%;
使用网上银行的占67.8%;
相比之下,在线提供产品和使用其他金融服务的占比较低,均不足15%。
(六)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大
全市信息技术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2.2%,这中间精通电子商务的人数又更少。
2014年,“四上”单位开展电子商务交易的单位有341家,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数最多,共152家,占到44.6%,但其信息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仅为1.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随着电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熟,行业快速发展与人才供应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七)物流发展不成熟
由于目前物流业基础较差,物流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瓶颈。
一是快递行业服务能力不足。
加盟模式的快递业运营体系致使行业准入门槛低、管理松散,导致总公司与加盟公司、网点之间的关系松散,管理缺失,对基层员工的管理和培训很难做到严格规范。
二是由于缺乏现代物流理念,物流企业普遍发展较慢,存在“小、散、乱、差”现象,大多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很难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
三是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导致物流资源浪费严重,效率和效益普遍不高,很难实现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
(八)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商业规则尚不完善,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还是空白,有关电子交易、信用管理、网络安全、在线支付、市场准入、税收、隐私权保护、信息资源管理等规范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部分规章和标准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有效规范电子商务交易行为。
四、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
(一)发展前景
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效率高、交易覆盖面广、交易协调性强、交易通明度高等方面的优势。
网络消费快速增长,推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西安市民网上购物参与率(网购人数占被调查人数比重)达到70%以上,比2012年调查时提高近20个百分点。
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和发展,市民对网上购买商品和网购物流的满意度均达到96%以上。
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市民所青睐的购物方式。
网络调查数据显示,西安网购消费者密度(网购消费者/人口数据)排位靠前。
对大学生进行的消费专项调查和本地3家电商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西安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可待。
1、大学生网络消费专项调查
大学生网络消费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购物渐成主流,并迅速向服务领域扩张,带动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网上消费呈现以下特点:
(1)网购消费渐成主流。
从日常购物时主要的消费方式看,42.2%的消费者选择“实体店消费”,其次是“实体店消费和网上购物各半”,比例为35%。
从每月网购次数看,5次以下的最多,比例为73%;
25%的消费者每月网购5-10次;
只有2%的消费者网购频繁,每月网购10-20次。
从网购的金额看,近一半(48.0%)的消费者网购消费占比在20%-50%。
(2)支付方式发生变化。
调查中,有10.8%的调查对象选择使用网络支付。
支付宝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有45.6%的调查对象选择使用支付宝,其次为微信支付、网上银行和货到付款,占比分别为20.9%、18.7%和14.3%。
(3)网上消费向服务扩张。
目前,消费者在网上消费开始向购买服务扩张,集中在娱乐、出行、通信等方面。
调查中,消费者在网上“订电影票、KTV、酒吧等”、“购买机票、车票、彩票”、“缴纳话费、水费、宽带缴费”和“外卖”这三类服务的比例较高,占比分别为15.6%、12.7%、12.7%和12.0%。
(4)大型网站普遍受青睐。
消费者在网上购买日常用品最常去“淘宝网”(47.7%)和“京东商城”(32.1%)。
购买服饰产品常去“天猫”(32.3%)和“淘宝网”(31.5%)。
喜欢在“美团”(31.2%)和“淘宝网”(27.3%),购买休闲、娱乐等生活常用服务。
出行通过“携程网”(53.3%)、“途牛网”(17.5%)和“淘宝网”(15.8%)预订。
(5)网购总体评价较好。
63.0%的调查对象对网购的商品“基本满意”。
64.0%的调查对象对物流“满意”。
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未来前景看好。
53.0%和38.0%的调查对象选择“十分看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看好”。
2、电商企业调查情况
为了解电子商务发展对企业生产的影响,我们对西安三家电子商务企业进行了典型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电子商务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扩大了开拓销售市场的机会,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
(1)企业电子商务投入力度大。
调查的3家民营小企业投入力度都不小,有2家电子商务的投入成本占经营成本的比例在50%以上,1家在15—30%。
3家企业均建立了自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且对员工都进行了专业的电子商务培训。
(2)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
调查的企业均通过互联网接收商品和服务的订单,企业网站后台业务功能比较完善,已实现商品管理、订单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2家企业还实现了账户管理,1家企业实现送货管理。
同时,调查企业网上交易均采取线上支付的方式,1家企业还实现了移动支付(手机支付),与传统交易相比,电子商务的实施加快订单处理和货款结算支付。
(3)电子商务扩大市场,提高企业利润。
调查企业认为电子商务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密切与供应商、分销商和客户的协调两方面成效最大。
其次电子商务对企业缩短交货期、方便交易支付和开展新业务、新市场等方面的作用也很大。
电子商务降低成本,有节省潜在开支,提高企业利润效果明显,3家被调查企业2014年网上销售收入均比2013年增长,其中,2家企业网上销售收入占到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例在50%以上。
(二)对策建议
1、完善政策、环境,引导有序发展
一是制定西安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度,通过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力度,放宽准入门槛,鼓励各类资本投资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全市电子商务发展。
二是完善电子商务配套服务,对电子商务的信息技术、运营、营销、交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是支持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交易有机结合。
培育和引进专业化网络销售企业承接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业务。
2、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夯实电子商务发展基础
把企业信息化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投入,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尽快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内部信息管理的电子化,为推动全社会电子商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组织开展电子商务领域创新型创业人才和团队培养、引进。
对新引进的电子商务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高端营运人才、核心技术人才,按市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执行。
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一座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既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输送人才,更能解决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
4、优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
整合现有工业、商业、仓储和运输等物流信息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组织化和信息化水平。
推动第三方物流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为网上交易提供快速高效的物流支撑。
5、加强电子商务市场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积极制定全市规范电子商务市场行为的管理办法。
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信用资源共享机制,改善电子商务企业信用环境,营造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