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01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doc

矿井开采技术经济论证报告

二○一一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4

第一节矿井开拓方式及井田范围┈┈┈┈┈┈┈┈┈┈┈┈┈┈4

第三节矿井地质及煤层赋存情况┈┈┈┈┈┈┈┈┈┈┈┈┈┈5

第四节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性等情况┈┈┈┈┈12

第五节矿井生产能力┈┈┈┈┈┈┈┈┈┈┈┈┈┈┈┈┈┈┈12

第二章矿井各生产系统现状

第一节矿井目前生产现状┈┈┈┈┈┈┈┈┈┈┈┈┈┈┈┈┈13

第二节供电系统情况┈┈┈┈┈┈┈┈┈┈┈┈┈┈┈┈┈┈┈13

第三节通风系统情况┈┈┈┈┈┈┈┈┈┈┈┈┈┈┈┈┈┈┈13

第四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现状┈┈┈┈┈┈┈┈┈┈┈┈┈┈┈14

第五节排水系统┈┈┈┈┈┈┈┈┈┈┈┈┈┈┈┈┈┈┈┈┈15

第六节提升运输系统┈┈┈┈┈┈┈┈┈┈┈┈┈┈┈┈┈┈┈15

第七节通讯系统┈┈┈┈┈┈┈┈┈┈┈┈┈┈┈┈┈┈┈┈┈15

第八节压风系统┈┈┈┈┈┈┈┈┈┈┈┈┈┈┈┈┈┈┈┈┈16

第三章矿井安全技术评价

第一节矿井资源及服务年限┈┈┈┈┈┈┈┈┈┈┈┈┈┈┈┈17

第二节矿井运输系统评价┈┈┈┈┈┈┈┈┈┈┈┈┈┈┈┈┈18

第三节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18

第四节矿井顶板管理评价┈┈┈┈┈┈┈┈┈┈┈┈┈┈┈┈┈18

第五节矿井水害分析┈┈┈┈┈┈┈┈┈┈┈┈┈┈┈┈┈┈18

第六节矿井供电可靠性分析┈┈┈┈┈┈┈┈┈┈┈┈┈┈┈19

第七节矿井安全程度评估情况┈┈┈┈┈┈┈┈┈┈┈┈┈┈19

第四章矿井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矿井生产前期投资┈┈┈┈┈┈┈┈┈┈┈┈┈┈┈┈20

第二节矿井原煤生产成本┈┈┈┈┈┈┈┈┈┈┈┈┈┈┈┈24

第三节财务利润分析┈┈┈┈┈┈┈┈┈┈┈┈┈┈┈┈┈┈25

第五章、矿井综合分析┈┈┈┈┈┈┈┈┈┈┈┈┈┈┈26

附表┈┈┈┈┈┈┈┈┈┈┈┈┈┈┈┈┈┈┈┈┈┈┈┈┈28

第一章矿井基本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

***************由**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与***************煤矿于2010年6月13日签署协议,共同出资设立的。

该矿位于***************,矿井东距鹤壁市火车站及107国道25公里,北距安阳市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第二节矿井开拓方式及井田范围

原***************始建于1998年6月,并于2005年经省资源整合领导小组批复,、*************资源整合而成。

2009年8月豫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对矿井安全设施进行了验收,于2009年12月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2009年12月市煤炭安全生产监督局对矿井生产系统综合验收,于2010年1月28日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

该矿“六证”齐全。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其中主井提煤兼进风,主井井口标高为+235.468m,井深143m,净断面5.31m2,副井运料兼进风,副井直径2.6m,井深142m;风井直径2.5m,井深141m,风井回风,井底车场、水平大巷标高为+6。

该矿井田位于鹤煤公司一矿、二矿二1煤层已塌实的采空区内,走向长440m,倾斜长1120m,面积0.5km2,边界线为人为划定,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14°08′47〞北纬35°57′39〞,井田范围13个坐标拐点圈定,(见下表)井田开采标高120m至-60m。

井田内有F1断层,落差为40m—60m。

坐标点

纬线X

经线Y

坐标点

纬线X

经线Y

1

3980580

38512840

8

3981596

38513387

2

3980510

38513078

9

3981598

38513166

3

3980675

38513192

10

3981250

38513870

4

3981000

38513192

11

3981080

38513660

5

3981024

38513314

12

3981770

38513630

6

3981280

3851331/

13

3981658

38513808

7

3981450

38513387

第三节矿井地质及煤层赋存情况

一、井田地层

矿区位于***************内,***************位于新华夏系太行山隆起之南段东侧,东为华北沉降带。

矿区范围内发育有几何形态较好的若干倾伏向斜构造,断层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使煤层形成梯状构造或地垒构造,邻区资料,发育有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及第三、四系地层,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一)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

出露于井田的西南及西北边部,为深灰色隐晶质厚层状石灰岩,夹有角砾状白云质灰岩。

据区域资料显示该组地层厚400~600m。

(二)石炭系(C)

1、中统本溪群(C2)

据邻区资料该组地层厚27.56m.上部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中部偶含一2薄煤层及石灰岩,偶见不稳定的铝土质泥岩;下部为比较稳定的铝土岩,局部夹有乳白色细粒砂岩。

与下伏马家沟灰岩呈假整合接触。

2、上统太原群(C3T)

据邻区资料该群组地层厚123.30m。

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石灰岩、碳质泥岩及煤层组成。

本组含石灰岩8-9层,含煤11层。

其中一2煤(厚0.80m)、一1煤(厚1-5m)可采,其余均为不稳定之薄煤层。

泥岩、砂质泥岩富含植物化石,石灰岩中富含动物化石。

井田内钻孔揭露最大厚度49.59m。

该组以一1煤底界面与下伏本溪组分界,呈整合接触。

(三)二叠系(P)

1、下统山西组(P1S)

上部为深灰色薄层砂质泥岩,灰色铝土质泥岩夹薄层细粒砂岩组成。

局部含鲕粒,具暗斑,含植物化石。

中上部由细中粒砂岩,深灰色薄层泥岩和砂质泥岩组成。

泥岩中含铝土质,具鲕状结构,砂岩多为灰色。

褐灰色中细粒砂岩,主要成份石英、长石及暗色矿物次子,局面含云母片。

中下部以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粉、细粒砂岩。

局部泥岩含铝土质,具鲕状结构,层面含云母片,产植物化石。

二2煤位于该段下部,仅钻孔见0.79m,为一不稳定之薄煤层。

下部有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细粒砂岩及煤层组成。

本区主要可采二1煤位于该段中上部,二1煤层全区发育,普遍可采。

区内二1煤层埋深180~296m,顶板标高-20~-106m。

本组以其底部泥岩或砂质泥岩底与C3顶的菱铁质泥岩或L9石炭岩顶分界,呈整合接触。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据钻孔揭露厚度87.05~108.87m,平均100.85m。

由灰白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紫色、灰黄、灰绿色紫斑状泥岩和砂质岩组成。

下部青灰色的鲕状铝土质泥岩,俗称A层铝土,层位稳定特征明显,是良好的标致层。

底部为砂锅窑砂岩,呈灰色,细粒结构。

该沙岩层位比较稳定,但厚度变化较大,0.49~4.10m,平均3.06m。

以其砂岩底界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分界,呈整合接触。

3、上统上石盒子组下段(P21-1)

井田内有零星出露。

上部由灰-灰紫色,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砂岩组成。

泥岩中常含紫斑,局部含铝土质及鲕粒。

中下部以细、中粗粒砂岩为主,夹灰紫色泥岩和砂质泥岩。

泥岩中多含紫斑,砂岩多为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局部含泥岩团块。

四煤底板砂岩位于底部,4.64~37.11m,平均13.11m。

以其底界面与下伏下石盒子组地层分界,呈整合接触。

4、上统上石盒子上段(P21-2)

本组底部底层在井田有零星出露。

由灰色、紫灰色泥岩、砂质泥岩、浅灰、灰色、白色中细粒及粗粒砂岩组成。

(四)第四系(Q)

区内大面积被其覆盖。

主要为黄土、粉质粘土,局部含砂及砾石,底部为砾岩。

砾岩成分为灰色石灰岩,灰白色石英岩等。

厚度极不稳定,0~29.00m,平均15.13m,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矿井地质构造情况

矿区内,中小断层较多,地层产状也有变化。

分述为下:

1断层:

多为一、二矿矿井地质所证实,可靠程度较高。

断层走向基本在NE20~40°之间,倾向NW,个别倾向SE,高角度正断层,核查区各断层来自不同图件,编号较乱,本次除区域断层F1,F20沿用原编号外,其他断层重新编号加“G”(广字第一字母)字,即FG加代号,分述如下:

a、F1:

位于核查区中部,系一、二矿分界断层,走向NE15~30°,倾向NW,倾角55~65°,H=40-65m,北部大,南部小。

b、F20:

位于核查区东南端边界处,向西南延展,走向NE35°,倾向NW,倾角60~65°,H=10~25m。

c、FG1:

在原杨庄矿主、副井之间,穿过主井,走向NE35°,倾向NW,倾角60~65°,与F1相交,H>10m。

d、FG2:

走向NE40°,倾向SE,倾角65°,落差10m左右,与F1相交。

e、FG3:

走向NE15~25°,倾向NW,倾角65°,最大落差30m,在原恒发矿主、副井之间通过。

f、FG4:

核查区西北部边界,主干部位走向NE40°~NE60°,倾向NW,倾角60°,最大落差35m。

g、FG5:

位于核查区外(南),走向NE15°,倾向NW,倾角65°,H=10m。

h、FG6:

走向NE40°,倾向NW,倾角65,°H=4.5m

i、FG7:

走向NE80°,转向NE35°,倾向NW,倾角60°,H=3.5m

j、FG8:

走向NE38°,倾向NW,倾角60°,H=3.0m

k、FG9:

走向NE30°,倾向NW,倾角60°,H=5.0m

l、FG10:

走NE向35°,倾向NW,倾角60°,H=6.7m

2产状:

地层产状由于受古楼河向斜(一矿南翼向斜)影响和诸多断层切割,核查区煤层走向倾角均有变化,大体分三部分:

F1和F20之间走向在NE10°~NW20°之间,倾向NW或SE,倾角10°-15°。

F1和FG4之间,二1煤-60以下,走向NW35°左右,倾向NE,倾角13°-14°。

F1和FG3之间,二1煤-60以上,大体走向NW10°~20°,倾向NE,倾角5°,8°,10~12°。

三、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二1煤直接充水含水层为S10砂岩及S9砂岩,属孔隙含水层为主的矿床,即第Ⅰ类,砂岩水基本被疏干,地面无出露,大气降水补给有限,定为水文地质简单类型,鹤煤集团批复水文地质按照中等类型管理。

正常涌水量10m3/h,最大涌水量20m3/h。

本区内鹤煤公司一矿、二矿的二1煤层采空区已塌实,矿井东部边界外为原二矿大巷煤柱,南部为原二矿风井及工业广场煤柱。

该矿周围100m内无小窑及老空水存在。

现在主要含水层为:

1、第三系砾岩含水层;2、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3、石炭系八灰岩含水层,由于在二矿深部开采,本矿区域内该含水层已被疏干;4、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L2灰岩含水层,属岩溶裂隙承压水;5、奥陶系灰岩含水层。

该层厚度约600m,其层位稳定,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但极不均一。

水文标高+136.05m--+139.66m,其流量稳定,不易疏干。

是煤矿井下涌水量的总水源,是引起底板突水淹井的主要威胁。

本井田内各含水层含水和采空区积水,对开采二1煤层有直接充水作用。

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但由于与开采煤层有较厚的隔水层,正常情况下对二1煤层开采无大的影响,但由于井田内有F1断层,若遇到透水断裂带或隔水层簿弱带沟通,形成导水通道时,可能会造成大量涌水,其流量稳定,不易疏干,会给矿井带来严重后果。

制定有中长期规划及年度防治水计划,但由于勘探时水文地质工程投入量较小,小断层可能造成矿井突水,生产中予以注意。

排水系统:

主井底泵房安装排水泵3台,2台型号为D46—50×6,扬程为H=300m,1台型号为D46—50×4额定流量Q=46m3/h,扬程H=200m,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排水管路选用φ108×5mm两趟,沿主井敷设。

中央水泵房有2个安全出口,有防水防火密闭门。

按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0m3/h,主副水仓的有效容积为291m3,能容纳8小时以上的正常涌水量。

四、煤层及赋存条件

据各种地质资料及巷道揭露区内含煤地层主要有石炭系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2组10-13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从上而下为二1、一6、一22、一11煤层。

根据鹤壁市地质队提供的《河南省***************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本矿开采煤层是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一6煤层,根据鹤壁市国土局资源储量核查报告资料数据为地质储量1.63Mt,可采储量0.79Mt,服务年限4.1年。

煤层顶板:

二1煤直接顶为黑色沙质泥岩或泥岩,抗拉、抗压、抗剪强度低,不稳定,易于冒落,厚度为2—4.6m米,平均3.5m,抗压强度为166—437Mpa;老顶S10砂岩,平均厚度13—21m,其砂岩斜层理发育。

二1煤层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或泥岩,一般厚度为4—5m,其抗压强度为241—294Mpa,二1煤顶底板基本稳定,地质条件中等。

目前开采的主要区域是F1断层以东复采残煤采区,煤层厚度为1.3—2.3m。

该矿井田位于二矿、一矿二1煤已塌实的采空区内,井田内有一条F1断层,H=40—60m,由于该断层落差大,目前矿井采掘区域布置在F1断层东侧,在二1煤层F1断层西侧,有鹤煤一矿闭井水体存在,留有防水煤柱,所以F1断层西侧二1煤层和一6煤层及一22和一11煤层,目前不具备开采条件。

煤质情况:

二1煤具有玻璃光泽易破碎,以镜煤为主,属半亮型煤。

煤结构以条带为主,煤的容重为1.34—1.46t/m³,平均为1.4t/m³,煤质牌号为瘦煤,为中灰特低硫贫煤,是优质的动力用煤。

二1煤灰分为11.75%,水分0.81%,挥发分18.14%,全硫0.27%,属中灰特低硫煤,也是良好的民用燃料。

第四节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性等情况

根据河南省煤炭工业局豫煤安【2005】173号文件》河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对鹤壁市所属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鹤壁市***************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98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912m3/t,为低瓦斯矿井。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鉴定报告煤自燃倾向等级鉴定为Ⅲ类,不易自然煤层,自燃发火期6—12月。

考虑到鹤壁地区大部分矿都有煤层自燃发火史,矿井按自燃煤层进行管理,煤尘爆炸指数18.3%,具有爆炸性。

第五节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根据《河南省***************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上的数据可采储量为79万吨,服务年限为4.1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临时)至2011年7月1日。

第二章矿井各生产系统现状

第一节矿井目前生产现状

自2009年9月以来,矿井一直处于停产状态,2010年6月该矿进行“兼并重组”并派驻五职矿长进矿管理。

第二节供电系统

矿井地面建6kv变电所一座,电源分别引自康5变电站和源泉变电站,地面变电所设置9台GG—1型高压开关柜和15台GGD型低压配电柜,地面供电用s9—315/6/0.4kv,变压器2台;井下供电用s9—400/6/0.69kv变压器2台。

井下设置井底配电所,配电所及主排水泵房,均为双回路供电,系农用线路可靠性差。

配电所低压MCC—1000(3×70mm2)两路电缆,通过主井引入井底配电所。

地面主通风机,提升绞车,压风机房等主要设备均为双回路供电。

井下设置井底中央变电所,中央变电所及主排水泵房,均为双回路供电。

存在问题:

供电系统入井电缆为橡套电缆,不符合规程规定,地面变电所,淘汰设备6KV高压柜12台。

第三节通风系统

矿井具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主井和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选用FBCDZ54N016/55×2型轴流式风机,矿井总进风量1440m3/min,总回风量1515m3/min,有效风量率95%,风量能够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

矿井负压230Pa,等积孔1.04m2。

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备用通风机能在10分钟内启动,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火药库、变电所、泵房均为独立通风。

地面风机房内装有风压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等,以及直通调度室的电话,配有专职司机。

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反风示意图、风机运转记录一并齐全,矿井通风系统完整、独立、稳定、安全、可靠。

矿井通风能力富裕,通风难易程度为中等,采掘工作面和主要进回风巷风速符合《规程》规定。

通风设施齐全,建有测风站,正反向风门并连锁。

井下大巷各交叉点均设有符合煤矿安全规定的路标。

存在问题:

因矿井长期停工停产,巷道已失修严重,通风断面较小,并有堵塞现象,风量能满足需要但通风系统稳定性较差,一旦井下发生突发性事故,通风系统将成为处理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节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装备有KJ70N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监控中心设在调度室内,24小时有人值班,如有情况可随时向调度汇报。

井下设置有各类传感器,甲烷传感器6台、一氧化碳传感器3台、主要风门开关传感器2组、风速传感器4台,温度传感器4台,负压传感器1台、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传感器4台、馈电传感器2台。

对风速、瓦斯、负压、一氧化碳、温度、设备开停、风门开关等影响矿井安全的环境参数,可直接传输到监控中心,在各采掘工作面,主要进回风大巷,机电设备硐室,都设置有传感器,该系统2010年没有检测,并且在使用当中经常出现故障,运行不稳定,不可靠,需要升级改造。

第五节排水系统

在+65m水平有相对独立的主、副两个水仓,主副水仓的有效容积为291m3,能容纳8小时以上的正常涌水量。

主井底泵房安装排水泵3台,2台型号为D46—50×6,扬程为H=300m,1台型号为D46—50×4额定流量Q=46m3/h,扬程H=200m,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排水管路选用φ108×5mm两趟,沿主井敷设。

第六节提升运输系统

矿井为双立井提升系统:

主井提升高度170m,副井提升高度143m。

主井装备2JTP×1.60型双滚筒缠绕式绞车,配套YR315MZ—10/90KW/380电机,最大提升速度2.5m/s,提升容器为0.75t非标罐笼,提升钢丝绳为6×19—φ20mm,无摇台装置,副井安装JTK1200×1000—24型单滚筒提升机一台,属淘汰设备,配YR315M—6型75kw绕线电动机一台。

提升钢丝绳为6×19—φ20mm;副井无梯子间。

第七节通讯系统

矿井现有外线电话2部,内线电话26部,通过AL2008D系列程控交换机,井下电话20部。

安装在井口、井底及主要硐室、泵房、变电所、车房。

井上除调度外各办公室、区队室、各科室无外线电话、内线电话还缺15部。

目前井下各部电话均能与调度室通话,系统运行正常,目前没有调度直通电话,井下电话配备不齐,主要硐室未安装直通电话。

第八节压风系统

地面空压机房安装有L2-10/8-1型压风机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YB250M-6型,37KW,380V电机。

选用ZY-1型压风自救装置,其系统供气量:

0.3-0.7Mpa,呼吸器调节压力范围:

0.05-0.1Mpa,呼吸器供气量范围:

30-110L/min。

压风自救装置压风管选用φ57×3.5型无缝钢管。

压风自救装置主要安装在生产工作面的上、下风巷及掘进工作面。

根据矿井现状目前空压机容量小,管网覆盖少,局部风管型号不符合《规程》要求。

第三章矿井安全技术评价

第一节矿井资源及服务年限

根据鹤壁市地质队提供的《河南省***************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本矿开采煤层是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二1煤层、一6煤层,现有地质储量1.63Mt,可采储量0.79Mt,服务年限4.1年。

该报告统计储量与实际核查储量出入较大,储量级别低,可信度低。

依据《***************煤矿初步设计》可知现矿井井田布置在一矿、二矿二1煤层采空区内,无实体煤层。

在井田内有一条F1断层,H=40—60m,,在F1断层西侧,有鹤煤一矿闭井水体存在,留有防水煤柱,所以F1断层西侧不能开采,目前开采的主要区域是F1断层以东,该区域无实体煤层,现井田区域内根本没有也无法布置长壁式正规工作面。

新公司成立派驻五职矿长进矿后,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人员通过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和图纸,并对该井田所在区域及周边相邻矿井图纸比对,通过咨询原矿有关技术人员,并对井下煤层赋存情况实际调查分析,确定该矿井已有30余年的开采史,并经多次复采、残采,在现矿井边界内二1煤层煤炭资源枯竭。

矿井田界外为二矿采空区,无煤炭资源,所以矿井不具备扩界扩储条件。

根据国土厅相关文件,因受F1断层影响,扩层开采一6煤层有淹井危险,故也不具备扩层扩储条件。

综合所述,该矿井煤炭资源枯竭,且不具备扩储条件。

第二节矿井运输系统评价

矿井虽然为双立井提升系统,但是因为副立井为单码提升,基本无法使用,管理比较困难,绞车为淘汰设备,安全没有把握。

井下大巷运输采用人力推车方式,辅助运输与主运输方式相同,采区轨道下山采用矿车串车提升,工作面运输巷可采用矿车运输,采煤工作面无运输设备,使用搪瓷溜槽,危险性大,矿井出煤采用罐车提升。

矿井在用矿车,全部是自制产品,属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

第三节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

风井采用2台FBCDZN015/2×55对旋式风机。

主风机配电盘自制设备,国家明令禁止使用。

由于矿井地压大,通风设施经常被压坏,造成通风系统不稳定;由于副井没有梯子间,矿井只有一个安全出口,安全可靠性差。

第四节矿井开采方法评价

该矿井现有101工作面和102掘进工作面,在原采空区内布置,属备检工作面,无开采价值,现井下无正规壁式工作面。

矿井主要采取巷采,属淘汰工艺,矿井复工复产后严禁使用。

矿井现有工作面装备为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梁,属国家第三批明令禁止和淘汰装备。

第五节矿井水害分析

井田内有一条F1断层,H=40—60m,,在二1煤层F1断层西侧,有鹤煤一矿闭井水体存在,留有防水煤柱,所以开采F1断层西侧有淹井危险。

第六节矿井供电可靠性分析

该矿井两路供电线路均为农用线路,不是专用线路,属于供电系统不可靠。

第七节矿井安全程度评估情况

矿井以往生产没有进行正规采区设计和巷道布置,存在乱挖乱采现象,严重威胁后期的巷道施工。

矿井有关技术资料缺少,矿井图纸坐标不全、也不准确,部分断层位置及参数未标注清楚,不能有效指导生产,而且对今后的施工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开采的主要区域是F1断层以东,该区域无实体煤层,现井田区域内根本没有也无法布置长壁式正规工作面。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2010年12月8日,***************组织安监部、生产技术部、调度室、财务部等业务部室对***************进行了有关安全程度评估,评估得分为63.35分,定为C类矿井,属于安全生产条件较差矿井。

(安全程度评估表见附表5)

第四章矿井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矿井生产前期投资

矿井前期投资主要包括:

严重失修巷道需要进行修复、矿井淘汰机电设备更新投资、协调工农关系费用、矿井六大系统投资计划、机构建设投资、矿井技改投资计划等,共计投入6167.98万元。

一、巷道修复投资

根据矿组织五职矿长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的巷道失修情况调查,井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