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1015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都市成华公园成都游乐园园林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毕业论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InstituteoflandscapearchitectureGardeningGrade2009Class3JiawenLi

DirectedbyAssociateprofessorJianjunTao

Abstract:

ThispaperisonthelandscaperenovationdesignofChenghuaParkinthe1thsectorofNorthJiansheRoad,ChenghuaDistrict,ChengduCity.Therenovationdesignemphasizedonplayingthecomprehensivebenefitsofurbanparkandreflectingtheurbanculturebyintegratingtheregionalculturalcharacteristicsandbackgroundoftheparkwiththerequirementsofitsoverallplanninganddesign.AccordingtotherenovationdesignlayoutreferringtotheideasofChengduLiving-WaterPark'

soverallplanning,broughtabtoaugoodecologicalenvironmentandmadeanurbanecologicalpark.ThegreatestfeatureoftheparkwasthedistinctivelandscapesketchesproducedbyunitingthesurroundingswiththerecreationalfacilitiesofChengduAmusementPark.ThereforeanurbanecologicalparkthatfullydemonstratedChengduandparticularlyusedtobeanamusementparkwasinventedtomeetthecitizensdem'

andofsightseeing,reminiscenceandrecreation.

Keywords:

citypark;

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

necological;

reminiscence;

amusementpark

.、八、-

刖言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城市公园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也对场地小气候有所改善,被人们称为“城市的肺”、“城市的氧吧”。

城市公园的合理有效设计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还往往成为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作为城市的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城市是休闲传统的延续,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也反映着一个城市市民的心态、追求和品位。

1项目概况1.1项目背景

成华公园位于成都市五大中心城区之一的成华区,成华区位于成都市城区东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区位优势突出,被誉为“成都未来之精华”。

成华公园于2011年正

式完工,对游人开放。

在此之前,其前身是成都市游乐园,游乐园1986年正式运营,于

2008年国庆节后正式关闭。

22年的洗礼,使游乐园成为80后,90后一代成都人心目中的美好回忆。

但随着成都市的发展,其原有的设施和景观配置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求,公园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造提升,使其具有新的生命力。

1.2基础资料

1.2.1地理位置

本次改造项目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一段,地处一环路内成都市中心。

公园整体依托府河向东延展,北临建设北路主干道,离公园150米处,便有公交车站,交通发达。

南岸紧邻有名的活水公园,西临拆迁空地,以及已经停止运营的成都海洋馆,东临猛追湾游泳场,并且东边可以观望到成都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西部第一高的成都电视塔。

项目占地总面积共46000平方米,地形缓坡较多,且坡度较大。

1.2.2自然条件

项目所在地海拔594m,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

温和、雨量充沛,冬暖、春早、夏热、秋凉。

年平均温16.2T,年平均降雨量900~1300毫

米,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平均日照时间1228.3h/年,太阳辐射量为90.94千卡/平方厘米。

土壤肥沃,土壤中广布黏性土层,土层深厚,土壤有机含量占50沖上。

1.2.3特色资源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大型省会城市,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其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成华区作为成都中心城区之一,强大的经济资源为用地建设提供了保障,巨大的人口流动也为用地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让成都更加璀璨夺目。

1.3现状分析1.3.1成华公园景观资源现状概况

成华公园现有景观较少,并未突出体现,仅稍微具有观赏价值的节点,只有4处

另外2处景观主要为游人集散活动区,其周围环境与所在场地设计并不适宜。

综上所述,成华公园总体景观共6处。

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节点分别是:

山顶休息平台、翻滚列车雕塑、生态湖和桃花谷。

而另外2处集散活动区分别是:

儿童游艺场、假山中央水景广场。

1.3.2场地现有景观资源价值评估与整理

(1)山顶休息平台:

该节点是公园的最高点,可以鸟瞰整个公园的部分景色。

而且,此处是各二三级园路的汇集处,在作为节点的同时,也作为交通岛来分散人流,所以此节点十分重要。

但此处可供游人休憩的座椅设施,稀缺,量少。

在改造设计中予以保留。

(2)翻滚列车雕塑:

该节点是公园最有特色的景点,此处将翻滚列车的车轨部分保留,设计成雕塑,矗立与生态湖中。

作为原成都市游乐园的重要游乐设施,给予了很多成都人美好的回忆。

翻滚列车雕塑,使游人驻留欣赏的同时,勾起对童年幸福的追忆。

在改造设计中予以保留。

(3)生态湖:

该景点作为公园唯一的水体湿地景观,通过人工挖湖构造而成。

整个生态湖,是由多个单独的块状湿地组合而成。

在水陆结合处,大量栽植植物,丰富驳岸景观。

并且在湖中,栽植有各种水生植物,使得湖面景色迷人。

但水并不是流动的,每块湿地之间,没有联系,已经造成富营养化。

(4)桃花谷:

该景点是以成片的桃树来造景。

春天春暖花开,粉色桃花朵朵开,景色艳丽。

而过了春天,此处就毫无观赏价值,没有其余植物背景衬托的桃树枝干,枯燥无味。

此地位于缓坡坡地的低谷处,单一的桃花,缺乏观赏价值,对场地的利用率不高。

在改造设计中不做保留。

(5)儿童游艺场:

此节点是专为儿童游乐而设计,通过塑胶铺地,人造缓坡而构成。

此处缺乏可以大面积遮阴的植物,同时还没有供人休憩的座椅设施。

场地大幅度的的缓坡,严重影响了游人的视线,造成安全感的缺乏。

而且,此处有碍本次改造设计,故在设计中不做保留。

(6)假山中央水景广场:

此节点与次入口广场相贯通,与主干道直接连接,是主要的人群集散活动区。

此处主要以驳岸景观为主,四周环水,亲临生态湖。

但广场设计,并没有体现出亲水性,未能和周围的水景相融合,有待加强改善。

此节点有利于本次改造设计,在改造设计中予以保留。

1.3.3现有园路系统及出入口

成华公园路系统共为三级。

现状中一级园路路面宽度约3.5米,是贯穿公园,连接公园出入口的主路,沿途经过多个景观节点。

二级园路路面宽度约2米,主要设于缓坡上,经过主路无法到达的节点。

三级园路路面宽度大约1.5米,主要使游人能够更好地体验景色的魅力之处,深入其境的道路,如水域上的木桥,以架于缓坡之上的木栈道等。

现出入口有三处,一处是位于园区东侧的主要出入口,一处是位于西侧的次要出入口,还有一处是位于南侧的次要出入口。

这是成华公园现有的三个出入口。

1.3.4现有水体及驳岸

成华公园为人工开凿,原有水体面积约2500平方米,水深1.5-2m。

园内景观及建筑以该生态湖为中心展开。

该水域现在的补给水主要来源是降水,根据成都成华区多年降水与蒸发量数据显示,每年约有60mm勺雨水补入湖中。

换水时,湖水经排水管通过暗渠及地下水渗透最后汇入地势较低的成都府南河。

成都成华公园原有水体单一、独立、分散,第一块水域位于园区北侧,面积小,和沿岸植被形成开敞勺游憩空间;

第二块面积最小,位于次入口广场左侧;

第三块水域,位于次入口广场右侧,前端较窄,总体水体宽度不大,但纵向延伸度大。

最后一块水域,位

于现公园节点假山中央水景广场处,水域较为开阔,与周围植物假山构成较为丰富的水岸

景色。

现有水体因管理不当,现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水面出现大量藻类,严重影响水体的观景效果。

驳岸形态现状是仅有两种类型的驳岸形态。

一种形态是假山中央水景广场处的水体驳岸类型为浆砌块石驳岸,岸线参差变化,石块增加了驳岸自然感。

另外一种则是其余共有的水体驳岸类型,均为缓坡驳岸,在人造缓坡上种植喜阴耐潮植物,配合水生植物,丰富水域景观,同样增添了驳岸自然感,亲水性较好。

1.3.5现有植被

场地植被遍布全园,覆盖面广。

但其草坪面积比重太大,植物种类丰富,但量却不足,

不免有美中不足之处。

其植物群落关系有待重新调整,仅在驳岸植物与水体的搭配上丰富了景观层次,栽植合理,形成了一定效果。

园内由于有管理员看护,植物都生长得比较良好,但总体的搭配欠佳。

经过实地勘察,发现场地大部分植物均生长状态良好,植物景观层次部分丰富,草坪景观过多,搭配欠佳。

例如园内北侧的植被情况和园内南侧的植被情况。

经过大致测量,场地现有被覆盖量约占到园区总面积的57%。

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3)《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3设计目标

力求充分运用多种设计手段,将成华公园重新改造。

造就出一个能够有效融入周边环境,景观美与生态美相结合,能够充分展示成都,特别是能够让市民感受到过去游乐园的气息,追忆童年往昔的生态城市公园。

4设计手法

坐到协调统一,以人为本,创新发展。

4.1自然人工群落的合理营建

以植物造景,将乔、灌、草植物群落,多层次的精心搭配同时也和水景进行合理的融

合,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处天然的休息氧吧,营造优美健康,人与自然共生的环境。

4.2现代景观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以现代的景观为公园的整体基调,将人文文化的深刻内涵融入景观建设之中,在发扬

现代感的同时也体现出人的精神文化世界。

4.3社会和谐环境的体现

全园景观规划设计充分从人的使用角度出发,亲人宜人,以人为本,体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使游人身处其中,得到身心愉悦的感官体验。

4.4场地特征的有机结合

充分把握场地特征,因地制宜的布置景观设施,在充分体现公园绿地社会效益的同时,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倡导可持续发展道路。

5规划设计构思

成华公园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一环路内。

在总体改造布局上将以活水公园的规划理念为参考借鉴。

活水公园是以湿地景观为主的城市生态公园,大面积的湿地,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在植物配置上活水公园再现了四川成都峨眉山风景区自然地森林景观。

将山地的林带景观搬移到城市之中,并对与周边的环境起到了一定的生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微观调节的作用。

将活水公园的规划理念融入于此次改造设计之中,通过扩宽水体面积、植物群落配置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作为本次改造项目的前身游乐园,将游乐园融入到景观中,是本次的最大特点,巧妙地将游乐设施与环境联系在一起,构造具有创意的景观,设计的景观能让市民能够在公园里感受到成都游乐园的背影,追忆孩提时代。

5.1追忆游乐园

此次项目改造将让游乐园的身影分融入成华公园中,强调曾经的游乐园对于80、90

后一代人的重要影响,展现人文文化。

游乐园作为孩提时代最幸福的地方,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例外。

本次改造将把已成过去的成都游乐园,重新留在它诞生的地方,让游乐园永远伴随着成都市民。

将人文文化突显出来,让市民在公园内,寻找幸福,感受爱,追忆往昔。

本次改造将游乐设施作为景观展现,让游乐设施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相互映衬,从而在体现现代感的同时,不失自然感,让游乐设施与植物相融合,造就特色城市生态公园。

5.2效仿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是成都有名的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公园,从1997年开始破土动

工,直到现在,活水公园自始至终所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是超乎寻常的。

活水公园的林荫道、茂密的树,清澈的水、碧绿的植被,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让市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一般,令市民尽情呼吸新鲜甜美的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惠泽。

此次改造设计,借鉴成都活水公园的总体规划理念,将成华公园水体面积扩宽,增加植物种类,丰富植物群落层次,让各植物群落相互搭配,改造出来的成华公园,将与活水公园环境渗透,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6总体规划布局

6.1功能分区

根据不同的绿地功能及绿地使用要求,将全园分为大小不同的五个功能景观区,即:

公园服务区,游览观赏区,集中活动区,安静游憩区,儿童活动区。

各功能景观区的景点都做到在协调统一中又各具特色。

6.2景观轴线

以摩天轮的骨架为原型,构造而成的景观轴线。

各景观节点之间相互呼应,彼此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好景不断的城市生态公园。

公园里每一个景观节点对应多个景观节点,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游览路线,仿佛摩天轮一般,不同高度有不同的景色,游人在园中,到达不同的景观节点,所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景观效果,所游览的路线是多样化的。

景观结构在总体上,满足游人的休闲娱乐要求。

整个公园景观节点,紧紧相连,最终形成仿佛摩天轮的景观轴线。

6.3道路规划

全园道路分为:

一级园路,二级园路和三级园路,形成了多入口以及多节点的道路系统。

一级园路宽3.5m,是以前的主要干道予以保留,地势平坦,周围是缓坡,是连通直达各个入口的主园路,途中与多个景点连接,利于人流的集散,方便交通;

二级园路若干条,

宽2.5m,是由主园路分支来的,连接各个主园路无法直接到达的景点。

三级园路1.5m,主

要分布于个景点区内。

公园入口主要有三处,根据人流的集散和功能的需要主要分为:

一个主入口,两个次要入口。

6.4水域空间

全园主要湿地景观便是生态湖,为了丰富湖水的观赏性,改造设计将在湖水上搭建木桥、修建临水建筑、种植水生植物、丰富驳岸景观。

木桥的搭建、临水建筑的修建让游人可以走进湖水,亲近湖水,延伸水域的观赏空间,弯曲的水上木桥,增添了丰富的视觉角度去观赏水域景观。

水生植物的种植、驳岸景观丰富了水域空间的层次,可以使游人在游园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是水的美,还有植物的美。

水域空间的整体效果,是景随人移,角度不同,景观不同。

水美,景美,自然美。

6.5土石方平衡

由于原成华公园具有缓坡和湖的基础,但是在此次改造设计总有些需要调整。

为了减少园区内的土方运输工程,同时使园区地形变得更加丰富,因此整个园区将采用挖湖堆地形的造景手法,需要扩宽、挖深湖所要运输的土方根据就近原则堆砌在需要调整的地形处。

在整个园区中做成缓坡的地形,园区最高点不会超过6m,这样就可以使地形有起伏感同时也不会造成游路过于陡峭的状况。

6.6空间塑造

园内各空间分为:

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私密空间三大类。

开敞空间主要集中在公园入口处、湖边、广场集中活动区和主要景观区域,公园大部分区域主要为半开敞空间,主要由植物搭配造成若隐若现的感受,私密空间主要在安静游憩区、植物密度较大的区域和一些静谧的道路深处。

与嘈杂的城市主干道相邻,用茂密的植物围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对园区的干扰。

6.7植物配置

结合空间形态布局及造景需要,用地植物配置主要分为:

密林区、疏林草地区、草坪区、花地区四大区域,其中密林区主要以高大的乔木植物为主,疏林草地为全园最多的植物表现方式,多为乔木,灌木的配置为主,草坪区集中于开阔的休息区,花地区多为广场

周边和道路两旁。

6.8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分散于公园的入口附近,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厕所,电话亭和小卖部等。

在园区的厕所分布方面,根据场地大小,适宜布置厕所,本次改造项目设置一个厕所,位于三个入口汇集点,离三个入口均较近以方便游人使用。

7各分区景观规划设计

7.1安静游憩区

安静游憩区位于公园的北部和南部,是与入口广场有一定连接的区域,该区主要进行相对安静的活动,主要以学习、交往、休闲游憩为主。

此区域景观形式多样,以滨水景观,特色植物、密林景观和景观廊道为主。

7.1.1滨水景观区

此景观区,主要包括:

木栈道,竹亭,可以观望活水公园景观的近水亭和作为原有保留景观的翻滚列车雕塑,这些景观在设计上尽量最大化地和水紧密联系,确保满足游人亲水的需要。

与此同时,在设计上,也要尽最大努力突显翻滚列车雕塑,让游人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感,引发游人的追忆童年幸福。

(1)木栈道:

木栈道下或木栈道周围水域种植许多亲水植物,在游览过程中不仅可以和水进一步接触还可以感受植物带来的自然和野趣。

(2)竹亭:

这是由大量紫竿竹、琴丝竹等竹类围合的竹亭,构建在湖中,游人通过木栈道才能到达这里。

属于私密空间,主要供游人休憩,聊天,三面围竹幽静的环境和四周临水的景观能够带给游人最好的赏水情趣。

(3)近水亭:

由特设的木质小桥延伸至湖中央,与亭相衔接,构成一个整体的景观。

供游人休憩、亲水,在此处可以观望到对面活水公园的景色,活水公园的景色与成华公园相互渗透,相映成趣。

夜晚,近水亭的灯景典雅,别有一番幽静之美。

(4)翻滚列车雕塑:

保留原有的雕塑,意在追忆已成过去的游乐园。

位于生态湖右侧的木栈道的路径中间段,在丰富水域景观、空间的同时,让游人驻留,回忆往昔,观赏之用。

7.1.2特色植被区

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颜色艳丽、质感强烈的彩叶树种及花灌木点缀以常绿乔木,丛植、片植、混植,形成特色植物带,特色植物主要分布在靠湖园路两侧。

7.1.3密林景观区

密林景观区,名为夏之荫。

景如其名,由大量的乔木成片,相互衔接搭配,构成密林

景观。

白天在太阳的照耀下,阳光透过叶缝,穿透进密林去,散落在植被上。

游人置身于密林之中,踏着图案多样的汀步,漫步于夏之荫中,

7.1.4景观廊道区

安静游憩区中有两条有特色的景观廊道,分别为走马观灯和芳香满路,两条廊道相互衔接,让游人随着起伏的地形,与特色的景观,一路好景连连。

(1)走马观灯:

融入游乐园的旋转木马游乐设施,是公园特色景观。

将其与路灯相结合,白马的高度,随着游人的行走路线,起起落落,甚是有趣。

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都是一道美丽风景线。

让游人在游憩时,追忆童年。

(2)芳香满路:

配合缓坡地形,栽植散发香味的植物,如桂花、七里香、鼠尾草、栀子花等。

让游人在游憩时,视觉和味觉上得到双重享受。

7.2集中活动区

这片区域是公园的闹区,是整个公园游人相对集中的区域,这片区域景观也相对较多,主要由:

蔷薇花廊、阳光草坪、亲水广场、碰碰车休闲广场、花坛喷泉。

7.2.1蔷薇花廊

由蔷薇构成的花篱长廊,与阳光草坪共同位于缓坡上,道路蜿蜒,花篱高2.4米,将空间分隔。

使游人在花廊中,不受阳光草坪上游人的干扰。

7.2.2阳光草坪

游客可以享受公园美景的同时,在草坪上休憩或畅玩自己喜爱的运动,达到绿色运动的目的。

7.2.3亲水广场

此处与次入口广场相通,与主路相交,是游人主要集中活动区。

广场主体结构主要采

用木质,更接近自然。

广场由台阶分隔成3层,渐渐与水面齐平,让游人与水更加亲近。

7.2.4碰碰车休闲广场

此节点为公园特色景点,整个场地自然布置着游乐园游乐设施碰碰车,游人可以在碰碰车内休憩,让游人深入其境,更真实的感受过去游乐园的美好时光。

场地周围由大量植物围合搭配,让广场显得自然,不失美感。

7.2.5花坛喷泉

由绿篱围合而成的小型半开敞空间,绿篱高2.5米,绿篱中心筑有花坛,花坛中心建有叠水喷泉。

游人可在此听水声、闻花香,进行聊天、娱乐、短暂的休憩。

7.3游览观赏区

此区域主要供游人观赏游憩,大部分处于缓坡地势。

此区域的特点是植物同样丰富,各类植物相互搭配,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主要景点有紫藤瀑布、吟春颂冬、落樱亭。

7.3.1紫藤瀑布

此处位于三条园路的汇集处,作为交通岛的同时,也作为一处景点。

圆形花架上栽植紫藤,紫藤泛滥,美不胜收。

同时,此处也是公园最高点,可以鸟瞰公园景区。

游人可在此休憩的同时,鸟瞰美景。

7.3.2吟春颂冬

此处位于缓坡低谷处,游人可以走缓坡低谷园路通过,也可以走木栈道横跨而过。

通过植物来造景,植物选用春季开花和冬季开花为主的植物,如梨花和腊梅等。

将它们散植、片植于场地,相互呼应,让游人在花海中畅游。

7.3.3落樱亭

为游人提供休憩场所,亭子四周种植日本晚樱。

亭的屋顶留缝,使得樱花随风落入亭中。

游人在此休息的同时,也可以赏樱花留恋。

7.4公园服务区

全园主要有三个入口,三个入口的景观尽量做到简单,大方,能够吸引游人前往,同时营造一种开敞的空间感觉,在功能上主要起着方便人流集散的作用

7.5儿童娱乐区

位于全园的北侧,四周主要与安静游憩区相连,在铺装上采用了多种材质,如果皮碎屑、细砂、卵石,均为适宜儿童场地,减小儿童受伤几率的铺装材质。

圆形挡土墙,为监护儿童的大人提供休憩。

俯瞰儿童活动区是两个棒棒糖交叠在一起,棒棒糖是每个小朋友的最爱,这样的造型显得更有童趣。

8竖向规划设计

由于整个园区以水为主题,因此挖方量较大,为了平衡挖方量采取就近原则,在陆地上营造微地形,形成三层模式,一层植被,二层地形,三层水面的形式。

微地形起伏最大不超过6m,这样不会造成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