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106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docx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状况

目录

第一章产业投资基金概述2

1.1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2

1.2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3

1.3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类别3

1.4产业投资基金的功能4

第二章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现状6

2.1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6

2.2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现状8

2.3目前国内大型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10

2.3.1渤海产业投资基金10

2.3.2中信产业基金14

2.3.3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16

2.3.4蓝色经济区产业基金17

2.3.6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19

2.3.7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投资基金20

2.3.8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21

2.3.9上海金融产业基金22

2.3.10中新高科产业基金22

2.3.11山西能源产业基金22

2.3.12广东核电产业基金23

第三章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运作模式分析24

3.1国内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运作模式分析24

3.1.1股权投资模式24

3.1.2多元化金融平台模式25

3.2结语25

第一章产业投资基金概述

1.1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

产业投资基金(IndustrialInvestmentFund)是一大类概念,国外通常称为风险投资基金(VentureCapitalFund)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EquityFund),一般是指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进行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期所投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

根据目标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将产业基金分为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

从法律地位上看,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投资组织形式,从立法技术看,产业投资基金是区别于证券投资基金的专门基金。

但我国至今对什么是“产业投资基金”还没有统一明确的界定,在政府部门和民间都存在着对“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理解和应用的混乱。

国家纪委提出“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关于产业投资基金存在着创业投资论和风险投资论两种观点,而科技部则提出“科技创业投资”概念,国家经贸委在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是倡导“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概念;国家发改委在《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界定,即产业投资基金是一种集合投资制度,通过向投资者募集资本形成基金,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

其中,创业投资基金主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基金主要参与涉及企业并购重组的融资活动;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活动。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一直未能获得批准。

但从以上的定义来看,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针对“未上市企业”进行投资的基金,是为了促进产业成长、解决产业正常渠道融资困难而产生出的一种金融创新,是相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具有5自己独特的运作行使和组建风格的一个金融品种,且主要是由政府层面来主导。

1.2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最早源于美国。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出现大量新兴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形式诞生;后来,“创业”的概念扩展到“创造新企业和老企业再创业”,出现了“企业重组基金”形式;当创业投资基金在80年代传入亚洲后,又出现了专门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的产业投资基金概念。

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下列特点:

一般针对特定的投资者募集资金,即私募;投资对象主要为非上市企业;投资期限通常为3-10年;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的潜在价值,通过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各类退出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

1.3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类别

根据组织形式来区别,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有公司型、契约型、信托型及有限合伙型。

公司型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股份公司形式存在,基金的每个投资者都是基金公司的股东或者投资人,有权对公司(企业)的经营运作提出建议和质疑。

公司型产业投资基金是法人,所聘请的管理公司权力有限,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彻底分离,投资者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公司的决策取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公司对基金的管理运作。

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者不是股东,而仅仅是契约的当事人和基金的受益者,无权参与管理决策。

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不是法人,必须委托管理公司管理运作基金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得到彻底分离,有利于产业投资基金进行长期稳定的运作。

由于管理公司拥有充分的管理和运作基金的权力,契约型产业投资基金资产的支配,不会被众多小投资者追求短期利益的意图所影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运作模式。

契约制私募基金的优点是操作上一事一议,具有节税效果。

但弊端是契约关系不够稳定,容易滋生法律纠纷,司法实践中对保底条款认识不一,可能会被认为是扰乱金融秩序而被认定无效,不利于各方权益的保护。

信托型产业投资基金一般由具有特定资质的信托公司专营。

同时,信托公司一般不负责基金管理,而是委托专门的基金管理人负责,基金管理人收取管理费和业绩提成。

信托制私募基金的优点在于,信托产品是一种标准的、受到比较严格监管的金融产品,投资者保护程度则相对较高。

但其不足之处首先是信托公司取代原始投资者行使投资者权利,从而徒增了一层法律关系与一个中介费用;其次是信托产品一次性募集,会出现暂时的资金闲置。

有限合伙型产业投资基金和公司制不同,合伙企业通常不是法人。

在有限合伙制模式下,基金的投资者作为合伙人参与投资,依法享有合伙企业财产权。

普通合伙人代表私募股权基金对外行使民事权利,并对基金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私募股权基金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普通合伙人可以以基金管理人的身份直接管理基金,也可以雇佣外部顾问公司管理基金。

在实践操作中,多数私募股权基金采用基金管理人与普通合伙人分离的组织形式。

按投资阶段和领域不同,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可分为以下主要类别:

类别

投资范围

特点

创业投资基金

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

高风险,高收益

支柱产业投资基金

支柱产业

风险,收益不确定

基础产业投资基金

基础产业(投资于能源、原材料、运输与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未上市企业)

低风险,低收益

企业重组基金

成长企业、问题企业、国有企业

部分是政策性的,部分高风险,高收益

特殊概念基金

支持特定产业(如文化产业)或寻找特定的投资机会

风险,收益不确定

(资料来源: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1.4产业投资基金的功能

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主要从事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一种集合功能上,具体表现在:

1.投资与融资两种功能的集合。

通过投资工具实现投资功能,通过基金经营制度建立融资平台,实现投资与融资功能的结合。

2.股权投资与专家管理的集合。

作为一种专家管理型资本,不仅为企业直接提供资金支持,还为企业提供特有的战略管理、资本经营的增值服务功能,实现投资与管理功能的集合。

3.实业投资与金融资本的集合。

产业投资基金定位于实业投资,其投资对象是某个特定具体项目,通过直接投资项目发展企业,从而发展产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进而实现基金自身的增值。

4.工具与杠杆功能的集合。

从微观主体来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实现其资本增值功能,而从宏观主体(政府、产业部门)来看,可以此为杠杆,通过不同产业投资基金的组合结构,以设计产业投资基金集合群,从而完成不同产业的布局和整合。

第二章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现状

2.1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主要是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当时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法律环境不完善,因此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呈现出规模较小,投资能力较差,抗风险能力弱,增长较为缓慢的特点。

且同样是因为我国还没有统一的规范的境内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和与之相关的法律体系,所以中国的产业基金最早是从设立境外产业投资基金开始的,所以这一时期的基本都是外币基金,币种主要以美元和欧元为主。

基金名称

募集区域

募集方式

基金类型

参与主体

投资领域

沪光基金

境外

私募

公司型

境内外机构、散户投资者

综合产业

中科招商基金

境内

私募

公司型

企业集团、投资机构、科研机构

创业投资

精瑞基金

境外

私募

公司型

准政府机构、境外投资机构

房地产

联想投资基金

境内、境外

私募

公司型

企业集团、投资机构、科研机构

创业投资

中瑞基金

境内、境外

私募

公司型

政府组织

创业投资

但随着中国产业投资基金行业的不断发展及市场上企业的融资需求增长,2000年之后国内的私募股权基金快速发展,但也仅仅局限于创业投资基金。

为了更好的发挥股权基金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中国产业基金制度环境还未完善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采用了“特批特办”的方式,这虽然导致了正式获批在中国注册的产业基金不多,但在中国大陆直接以基金名称注册的产业投资基金都是基于特别批准而设立。

截至2005年,中国只有3支合资产业基金,分别是1998年1月16日成立的国内第一支中外合资产业基金中-瑞产业基金,2003年5月成立的中国-东盟产业基金,2004年11月18日成立的中-比产业基金,均为外币产业基金。

2006年12月,我国第一家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又批复成立了广东核电新能源、上海金融、山西能源、四川绵阳高科、中新高科5家产业投资基金;批复的前6家产业投资基金的总金额达到760亿人民币。

在2008年又批复成立了4支产业投资基金。

我国前十支产业投资基金明细表

批准次数

批准时间

基金名称

第一批

2006年(1支)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第二批

2007年(5支)

广东核基金,山西能源基金,上海金融基金,绵阳高科基金,中新高科产业投资基金

第三批

2008年(4支)

华禹水务产业投资基金,东北装备工业产业投资基金,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我国前十支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批复的规模如下:

中国前十支产业基金规模状况

序号

产业基金名称

基金类型

计划募集规模(亿元)

1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契约型

200

2

中新高科产业投资基金

契约型

100

3

上海金融产业基金

契约型

200

4

山西能源基金

契约型

100

5

广东核电基金

契约型

100

6

四川绵阳高科基金

契约型

90

7

华禹水务产业投资基金

契约型

300

8

东北装备工业产业投资基金

契约型

100

9

天津船舶产业投资基金

契约型

200

10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契约型

100

2008年之后,国家发改委调整监管思路,暂停推出新的产业试点基金,但仍以个案特批的方式批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近几年陆续又有约10支产业投资基金经国务院分管总理批示后由国家发改委审批设立,其中包括海峡产业投资基金、黄三角产业投资基金等,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山东蓝色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北部湾产业投资基金(2012年4月)等。

在产业基金市场队伍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同时期私募股权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数量也跟随快速增加。

根据清科数据显示,2012年共有369支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新募基金个数为历史最高水平,但募集金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回落,369支新募基金中有359支披露金额,共计募集253.13亿美元;其中人民币基金354支,外币基金15支,虽然在数量上人民币绝对占优,但在平均单支基金募集规模上,344支人民币基金共计募资总额181.35亿美元,外币基金共计募资71.78亿美元,外币基金的平均单支基金规模约为人民币基金的9.08倍,人民币基金与外币基金差距明显;基金管理公司方面,截至2012年末,中国国内活跃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经由2000年的100家左右增至近6300家,管理的本土资产规模约为1.6万亿人民币。

2.2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现状

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发起成立的产业投资基金560支,产业与国家激励倡导大力发展的产业相吻合。

其中,清洁技术类的产业基金数量排名第一,共97支,主要涉及的子产业有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其次是文化产业类的基金,其增长主要自2009年之后,共95支;接下来是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类的产业投资基金,共有87支,矿产及能源类68支,TMT类57支,现代农业类的44支,传统装备制造业类20支,剩下的其他行业类的基金基本都在20支一下。

从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分布来看,文化产业类的投资金额超过清洁技术类,以617亿元人民币位列榜首,其次是矿产及能源类,为545亿元人民币,清洁技术类的排名第三,为520亿元人民币。

这三大类的所吸引的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金额远超其他的行业类别,接下来排名第四、五位的行业类别分别是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类和闲荡农业类,吸引的投资金额也从前三名500亿以上的规模直接减少至不足200亿,分别为177亿和176亿。

截至2012年末,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GP数量接近6300家,其中本土GP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约4870家,占了总数的77%,其次是外资GP,约1230家,占比19.5%,剩下的约200家为合资GP。

201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完成投资交易680起,其中披露金额的606起投资涉及金额197.85亿美元,金额与2011年全年相比下降28.3%。

除此投资外,另有34起投资的投资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加上阿里巴巴公司,这35起投资所涉及的投资金额已占全部投资总金额的52.3%,这意味着其余披露金额的571起投资所涉金额仅占总金额的47.8%,说明2012年所发生的大部分投资仍以小规模为主。

从基金的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存在的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分为外资、中资和中外合资三类。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仍然是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角。

2007年1—11月份,外资投资金额占中国创投市场总额的79.5%,本土投资金额仅占季度投资总额的16.3%,中外资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差距也相当悬殊,外资与本土平均单笔投资金额分别为872万美元和444万美元。

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尝试,正在不断走向成熟,明显的标志就是产业基金的市场规模快速壮大,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经验也在稳步提升,虽然目前国内的产业基金与国际上著名的基金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将会有更多的本土产业基金走向国际舞台。

2.3目前国内大型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情况

2.3.1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渤海基金简介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于2006年12月,是首家由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中资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为人民币200亿元,存续期15年,首期募集60.8亿,按契约制形式设立。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受托管理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人民币,股东包括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根据规定,渤海基金投资某一特定行业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25%,投资某一特定公司不得超过基金资产的20%。

基金投资方向现状是不投资于房地产和二级市场,主要投资于已经产业化,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龙头企业;15%左右的资金投资于高科技企业;投资领域50%投资于滨海新区,70%投资于环渤海地区;重点投资目前处于初创期后期以及扩张期阶段的企业。

基金募集及投资情况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总规模约200亿元人民币,第一期募集60.8亿元,在2006年12月30日募集完成。

出资人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国家开发银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渤海产业基金一期募集情况:

投资方

投资额度

公司性质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10亿

投资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

10亿

银行

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

10亿

投资机构

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

10亿

投资机构

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8000万

投资管理机构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10亿

保险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0亿

保险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首单投资,是在2007年10月以人民币15亿元左右资金收购天津钢管集团不到20%的股份;随后,在2007年11月,与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作为增资扩股的基金出资,斥资约10亿元收购成都市商业银行10%的股份。

2008年,为规避金融危机,渤海基金未进行任何投资,但做了大量的项目储备。

2009年渤海基金首期基金集中投资,当年签约投资24亿元,累计签约投资超过40亿元,约占渤海基金首期资金60.8亿元的七成。

渤海产业基金一期投资情况:

序号

项目

年份

投资额

所占股权比例

备注

1

天津钢管集团

2007年11月

15亿元

20%

持有

2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1月

10亿元

10%

持有

3

奇瑞汽车

2009年6月

5亿元

1.67亿股或4.53%

持有

4

三洲特钢

2009年

 

退出

5

康乃尔化学

2010年

 

持有

6

红星美凯龙

2010年

 

持有

7

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1月

 

持有

8

中原证券

2011年9月

29.90%

退出

9

天津银行

2011年10月

不详

2.43%或1亿股

持有

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自2008年开始一直在准备募集第二期的140亿资金,以期能完成整个基金募资,但在国内其他产业基金迅速发展起来的时候,渤海产业基金的步伐在近两年也没有走得更快。

直至2013年,尚余的140亿元的募集计划都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且截至2013年9月底,渤海产业基金投资了的9个项目中,虽然其中有3家公司曾经报会,但尚无一个IPO成功。

渤海基金的运作模式

渤海基金的运作是采用契约式的组织运作模式,在契约型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渤海基金的运作必须实行委托管理,因此新建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专业团队来管理基金。

渤海产业基金委托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运作管理,采用的是“股东参与基金管理”的方式,也表明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产业基金法律监管、基金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行业自律组织、信用体系等相关制度的不完善问题,也表明渤海产业基金推进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还未实现。

从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管理及投资情况来看,其运作并不十分成功。

首先,在投资区域方面,渤海产业基金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投资范围限定得过于狭小,主要是滨海地区,后经多次协商,最终可以按5:

3:

2的比例投资于天津、环渤海地区和全国其他地区企业,但依然不是好的市场化做法。

其次,渤海产业基金的设立机制甚至与国外成熟市场截然相反,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过程是先找出资人,出资人发起完了以后再去找管理人,而自然的程序应该是先有优秀的符合资格的基金管理人,然后再以好的项目向投资人募集资金。

第三,在具体的投资方面,渤海基金通过管理公司直接以基金的名义对项目进行投资,不再设立相关的子基金,业务范围以单纯的直接股权投资为主。

渤海产业基金的投资模式较为清晰,但是由于渤海基金是在资本市场整体发育不健全,股票市场门槛过高、企业并购不活跃的市场环境之下开展业务,导致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在实际运作中存在诸多障碍,且渤海基金在设立之初,对投资的地理区域、投资的行业、投资的方式及对象上存在许多限制,产业基金在选择投资方向和投资对象的时候仅限于拟上市的公司项目,投资范围选择不多,使得处在成长期的民营企业、科技企业得不到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发挥不出对产业扶持的作用,导致渤海基金设立之初的目标也出现了偏离,而这诸多的因素带来的后果,是最初的管理团队出现较大的变化,影响了基金的整体发展。

2.3.2中信产业基金

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简介

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公司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投资业务的专业子公司,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于2008年6月设立,初始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2010年12月份增加至18亿元。

2011年末总资产41.5亿元,净资产34亿元,营业收入16亿元,利润总额13亿元,净利润10亿元,员工145人。

 

基金募集及投资情况

中信产业基金旗下目前管理着四支基金,即规模为93.63亿元人民币的中信股权投资基金一期(绵阳产业基金)、规模为9.9亿美元的中信股权投资基金二期(美元),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中信股权投资基金三期(人民币),以及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的中信夹层基金(并购基金)一期。

合计管理规模达到302亿元人民币。

中信产业基金的第一支人民币基金绵阳基金的投资期于2011年1月完成募集,总规模为90亿元人民币,高于原先计划的60亿元的规模,基金存续期12年。

绵阳基金同时也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二批5支产业基金试点中第一支募集完成并正式运作的基金。

绵阳产业投资基金将主要投资于金融、消费、原材料和机械制造等四个领域。

中信产业基金一期(绵阳基金)募集情况——前九大出资机构:

序号

出资方

类型

认缴出资亿元

到账出资亿元

1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有限合伙人

20.00

15.00

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合伙人

10.00

7.50

3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合伙人

5.00

3.75

4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合伙人

5.00

3.75

5

上海瑞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有限合伙人

4.00

3.00

6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有限合伙人

4.00

3.00

7

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有限合伙人

3.00

2.25

8

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合伙人

3.00

2.25

9

中信产业

普通合伙人

5.83

8.00

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一期从2008年开始募集至今已有三年多的时间,时间不长,但成绩斐然,已经投资约25个项目,其中含贝因美、西凤酒、快乐购、万得资讯等项目,且更是在其他同期获批的产业基金尚未理顺思路时,就已经开始收获回报。

2010年6月盛运股份在创业板成功上市,这是绵阳基金投资的首单IPO,绵阳基金于2009年6月斥资3900万元持有其1000万股,以10.46%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三大股东。

贝因美为其第二单,2011年4月份在中小板成功上市。

绵阳基金持705万股。

此外,绵阳基金还以2128万元的出资额持有贝因美集团10%股份,即间接持有贝因美1647万股。

2011年8月绵阳基金第三个IPO公司——江河幕墙在上海主板成功挂牌,绵阳基金分别通过增资和受让股权的方式,以持有4000万股、占总股本8.89%的比例,位列公司第四大股东。

中信基金的运作模式

从经营的业绩来看,中信产业基金可以算是国内最成功的产业投资基金之一。

作为一个产业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