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175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培训考试试卷(普铁)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第二题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规定如下:

直线部分区间双线V≤120km/h为4000mm;

120km<V≤160km/h为()mm;

160km<V≤200km/h为()mm。

A、42004400B、44004800C、48005000

2、直线部分三线及四线区间的第二线与第三线间的最小距离为:

()。

A、5000mmB、5300mmC、5500mm

3、直线部分站内正线间最小距离为()mm;

牵出线与其相邻线(调车作业繁忙车站)线路间最小距离均为()mm。

A、50006500B、48005500C、50006000

4、新《技规》规定对接触网状态,每月检查一次;

对接触网设备限界检查,每()不少于一次;

对其他供电设备定期检查。

A、两年B、三年C、五年

5、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应按有关规定的办法和标准确定。

最大实设超高:

单线地段不得超过()mm。

A、120B、125C、150

6、在电气化铁路上,铁路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高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

道口两侧不宜设置接触网锚段关节,不应设置锚柱()m。

A、4B、4.2C、4.5

7、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直线轨距标准为()mm。

A、1440B、1435C、1430

8、接触网标称电压值为25KV,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短时(5min)最高工作电压为()KV,最顶工作电压为()KV。

A、2919B、2921C、27.520

9、接触网一般采用链型悬挂方式,其最小张力规定:

V≤120km/h综合张力为25KN,接触线张力为()KN;

120<V≤160km/h综合张力为28KN,接触线张力为()KN;

160<V≤200km/h综合张力为30KN,接触线张力为15KN。

A、1015B、1013C、1518

10、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

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宜小于()mm(旧线改造不小于5330mm);

在编组站、区间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小于()mm,站线和区间接触网的高度应一致,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不小于6330mm。

A、53005700B、57006000C、57006200

11、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300mm;

至机车车辆或装卸货物的距离,不小于()mm。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mm。

A、350500B、500700C、500600

12、在电气化铁路竣工时,由施工单位在接触网支柱內缘或隧道边墙标出线路的轨面标准线,开通前供电、工务单位要共同复查确认,有砟轨道每年复测一次,复测结果与原轨面标准线误差不大于()。

A、±

20B、±

30C、±

50

13、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

A、1000mmB、1500mmC、2000mm

14、35KV及以上电力线路的电杆內缘至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不小于杆高加()mm。

A、2440B、3100C、3500

15、视觉信号分为昼间、夜间及昼夜通用信号。

在昼间遇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情况,致使停车信号显示距离不足1000m,注意或减速信号显示距离不足()m,调车信号及调车手信号显示距离不足()m时,应使用夜间信号。

A、500300B、400300C、400200

16、在站内线路上检查、修理、整备车辆时,应在两端来车方向的左侧钢轨设置带有脱轨器的固定或移动信号牌(灯)进行防护,前后两端的防护距离均应不小于()m;

不足时应将道岔锁闭在不能通往该线的位置。

A、20B、50C、100

17、线路、信号标志应设在其内侧距线路中心不小于()处(警冲标除外)。

A、3mB、3.1mC、3.5m

18、在电气化区段接触网电分相前方,分别设断电标、禁止双弓标。

对于最高运行速度大于120km/h的旅客列车、特快货物列车及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的货物列车、快速货物班列运行的线路,在断电标的前方增设特殊断电标。

在接触网电分相后方()m设合电标。

A、30B、45C、75

19、(  )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A、正线  B、站线  C、段管线  

20、客货共线Ⅰ级线路路段设计行车速度160km/h的区间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区段为(  )。

A、2000m  B、2500m  C、3000m 

21、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的进站信号机前方第一架通过信号机柱上,应涂(  )黑斜线,以示与其他通过信号机相区别。

A、一条  B、两条  C、三条  

22、铁路线路曲线地段的外轨最大实设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  )。

A、125mm  B、140mm  C、150mm  

23、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80km/h以上至140km/h的单开道岔,其辙叉号数不得小于(  )。

A、9号  B、12号  C、30号

24、安全线向车挡方向不应采用下坡道,其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  )。

A、70m  B、60m  C、50m

25、铁路信号机应采用色灯信号机,色灯信号机应采用高柱信号机,但(  )可采用矮型信号机。

A、进站信号机  B、不办理通过列车的到发线上的出站信号机C、通过信号机  

二、判断题(每题2分。

共计50分)

()1、线路两股钢轨顶面,在直线地段应保持同一水平,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应按有关规定的办法和标准确定。

()2、牵引供电设备包括变电设备(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自耦变压器所)、接触网和远动系统。

()3、牵引变电所运行期间平均功率因素不低于0.95。

()4、供电调度系统应具备对牵引供电、电力设备状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的条件,并纳入调度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5、有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500mm。

()6、双线电气化铁路实行V形天窗作业时,为确保人身安全,应在设备、机具、照明、作业组织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7、电力设备包括变电所、配电所、自闭贯通电线路、箱式变电站等。

()8、遇天气恶劣,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400m时,司机或车站值班员须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应及时发布调度命令,改按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的办法行车。

()9、受电电压根据用电容量、可靠性和输电距离,可采用110KV、35KV、10KV或380V/220V。

()10、在电力系统非正常情况下,用户受电端的电压值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

20%。

()11、在线间距不足6.5m地段施工维修而邻线行车时,邻线列车应限速160km/h及以下,并按规定设置防护。

施工单位在提报施工计划时,应提出邻线限速的条件。

()12、现场防护人员应站在距施工地点800m附件,且瞭望条件较好的地点显示停车手信号;

施工作业地点在站外,距离进站信号机(反方向进站信号机)小于820m时,现场防护人员应站在距进站信号机(反方向进站信号机)20m附近。

()13、信号标志,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右侧。

双线区段的轨道电路调谐区标志设在线路外侧。

()14、在双线区段,退行的列车看不见邻线的预告标时,在距站界外1100m处特设一个预告标。

()15、电力机车禁停标,设在站场、区间接触网不同供电臂间的电分段两端,电力机车在该标志提示的禁停区域内不得停留。

()16、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自动闭塞供电线路和电力贯通线路等电力设施附件易发生危险的地方,设严禁进入标。

()17、听觉信号,长声为3s,短声为1s,音响间隔为1s。

重复鸣示时,须间隔5s以上。

()18、信号装置一般分为信号机、手信号和信号表示器三类。

()19、信号机按类型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接近、遮断、驼峰、驼峰辅助、复示、调车信号机。

()20、不办理通过列车的到发线上的发车进路信号机可采用矮型色灯信号机。

()21、机车停车位置,应以地面信号机或有关停车标志为依据。

()22、进路、出站信号机故障时行车凭证为绿色许可证。

()23、出站信号机应设在每一发车线的警冲标内方(对向道岔为尖轨尖端外方)适当地点。

()24、信号装置一般分为信号机和信号标志两类。

()25、信号机应设在列车运行方向的或其所属线路的中心线上空。

—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