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19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3页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1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型化工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某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配套8000吨/年甲醛酯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目录

1编制说明 1-1

1.1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目的 1-1

1.2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1-2

1.2.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2

1.2.2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的对象及范围 1-2

1.3安全评价工作经过和程序 1-3

2建设项目概况 2-1

2.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1

2.2建设项目概况 2-1

2.3采用的主要技术、生产工艺和国内同类项目水平对比 2-3

2.4生产单位所在地周边环境及自然地理条件 2-3

2.5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2-5

2.5.1主要原材料的品种、质量、年需要量 2-5

2.5.2原辅材料的消耗及供应 2-6

2.6生产工艺及设备 2-8

2.6.1技术方案的选择 2-8

2.6.2工艺流程及消耗定额 2-8

2.6.3主要生产装置(设备) 2-11

2.6.4自控水平和主要控制方案 2-13

2.7总平面布置 2-14

2.8建设项目配套工程 2-15

2.8.1建构筑物 2-15

2.8.2给排水 2-16

2.8.3供电工程 2-17

2.8.4通讯 2-18

2.8.5采暖通风 2-18

2.8.6维修 2-19

2.8.7化验室 2-19

2.8.8环保措施 2-19

2.8.9消防 2-20

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 3-1

3.1危险、有害物质的辨识结果及依据说明 3-1

3.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 3-1

3.2.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3-1

3.2.2作业场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3-2

3.3生产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 3-3

3.4作业环境职业卫生有害因素 3-4

3.5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 3-5

3.6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 3-5

3.7重大危险源辨识 3-6

4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 4-1

4.1评价单元的划分 4-1

4.2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4-1

4.3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理由说明 4-2

4.3.1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4-2

4.3.2本次项目设立安全评价选用的评价方法 4-3

5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 5-1

5.1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结果 5-1

5.1.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5-1

5.1.2厂址及总图运输评价单元分析结果 5-1

5.1.3固有危险等级预先危险分析结果 5-1

5.1.4故障树分析评价结果 5-1

5.2风险程度的分析 5-2

6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的分析结果 6-1

6.1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 6-1

6.2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后的影响 6-1

6.3主要技术、工艺及装置(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6-2

6.3.1工艺技术方案安全性 6-2

6.3.2工程方案安全性 6-2

6.3.3设备装置选用安全性 6-2

6.3.4自动控制选用安全性 6-2

6.3.5氢气变压吸附罐工艺单元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结果 6-3

6.4主要装置、设备与生产、储存的匹配情况 6-3

6.5配套、辅助工程满足安全需要情况 6-3

6.5.1土建工程 6-3

6.5.2供配电 6-4

6.5.3给水 6-4

6.5.4采暖通风 6-4

6.5.5消防 6-4

6.5.6其它公用工程 6-4

7安全对策与建议 7-1

7.1防火防爆措施、建议 7-1

7.2工艺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7-2

7.3仪表及自控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7-3

7.4设备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7-3

7.5工艺管线的防火、防爆设计、制造、安装及试压 7-3

7.6建筑工程防火防爆及防腐蚀 7-4

7.7电气、防雷、防静电的安全对策措施 7-4

7.8危险化学品包装和运输的安全要求 7-5

7.9防化学腐蚀措施 7-5

7.10消防安全对策措施 7-6

7.11特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 7-7

7.12防高温及防尘措施 7-7

7.13防噪声措施 7-7

7.14防高处坠落措施 7-8

7.15防触电及机械伤害措施 7-8

7.16安全色、安全标志等措施 7-9

7.17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 7-9

7.18安全管理方面对策措施 7-10

7.19完善、实施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7-12

7.20其他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7-13

8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结论 8-1

8.1分析评价结果 8-1

8.2评价结论 8-2

8.3建议 8-2

附件1 9-1

F1.1安全检查表法(SCL) 9-1

F1.2预先危险分析法(PHA) 9-1

F1.3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DOW) 9-3

F1.4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方法 9-5

F1.5故障树评价法(FTA) 9-5

附件2 10-1

F2.1危险有害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10-1

F2.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0-8

F2.2.1参照事故类别分类 10-8

F2.2.2按导致事故的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10-8

F2.2.3火灾和爆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0-9

F2.2.4机械伤害 10-14

F2.2.5高温伤害 10-15

F2.2.6噪声危害 10-15

F2.2.7电气伤害 10-16

F2.2.8起重机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0-17

F2.2.9选址及总平面布置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0-18

F2.2.10自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0-18

F2.2.11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0-19

F2.3生产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 10-21

F2.3.1主要生产设备 10-21

F2.3.2特种设备 10-23

F2.3.3静电危害事故 10-24

F2.3.4雷电灾害事故 10-25

F2.3.5电气系统故障危害 10-26

F2.4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 10-26

F2.4.1地震灾害 10-26

F2.4.2气候灾害 10-27

F2.5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10-27

F2.5.1基本概念 10-27

F2.5.2辨识过程 10-28

附件3 11-1

F3.1厂址选择和总平面布置单元安全检查表分析 11-1

F3.2作业场所预先危险分析评价 11-3

F3.3空压机预先危险分析 11-5

F3.4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预先危险分析 11-6

F3.5机械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 11-7

F3.6触电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11-8

F3.7高处坠落预先危险性分析 11-11

F3.8起重伤害预先危险性分析 11-12

F3.9职业卫生预先危险分析评价 11-12

F3.10氢气变压吸附罐道化学(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 11-13

F3.11氢气变压吸附罐爆炸事故后果模拟分析 11-17

附件4 12-1

附图:

1、总平面布置图

2、工艺流程简图

3、装置防爆区域划分图

1-4

11编制说明

1.1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目的

《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对安全预评价的定义为,“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本次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的目的是:

1)辨识与分析本项目投产运行后潜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的危险、有害后果的主要条件。

2)对本工程投产运行过程中固有危险程度和风险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对其控制手段进行分析,同时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

3)为消除、预防或减弱装置危险性及提高装置安全运行等级,提出科学、合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为该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提供依据,进一步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以最终实现该工程的本质安全化。

4)为建设单位对本工程装置的建设施工、生产试运行及日常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5)为各级安监部门、实施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许可提供依据。

建设单位委托内蒙古轻化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写XXX4000t/aγ-丁内酯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1.2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1.2.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项目名称:

内蒙古河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配套8000吨/年甲醛项目

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内蒙古河套木业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杭锦后旗陕坝镇工业路(原厂区内)

企业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法人:

刘斌

1.2.2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的对象及范围

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要求,本着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针对性的原则,以《安全预评价导则》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为指导,以国家现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为依据,与项目建设单位一起协商,并参照同类型企业的相关资料确定了本次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的对象和范围。

本工程设立安全评价对象及范围为:

XXX4000t/aγ-丁内酯项目所涉及到的生产工艺、设备、辅助工程、危险化学品储运等方面的安全评价。

另外,对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生产条件状况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外的项目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凡涉及环境评价,职业卫生评价问题,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关标准,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1.3安全评价工作经过和程序

内蒙古轻化工业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就XXX4000t/aγ-丁内酯项目组成安全评价小组。

首先,收集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设施等方面与安全评价工作有关的各种数据和资料,运用好与项目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政策性文件。

在此基础上,项目组依据确定的评价对象和范围,与建设单位就报告所包含的内容交换意见,明确各自的分工,建设单位根据评价工作要求准备基础资料,项目组则开始编写报告。

报告初稿经公司内部审核、评审、修改后,再与建设单位反复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后最终定稿。

本次设立安全评价工作程序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通知的要求,安全评价工作程序见下图。

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工作程序图

22建设项目概况

2.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XXX是一家股份制企业,拟决定依托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成油品工程研究中心)的创新技术“顺酐低压加氢”,建设一条4000t/aγ-丁内酯的生产线。

“顺酐低压加氢”技术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成油品工程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多年辛勤研究和实验的成果,取得了多项国家专利,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技术经过了多次小试、中试,最终取得了成功,后来又进行了多次工业试验,证明该工艺不但实现了技术创新,而且运行可靠。

由于该工艺与传统的1,4-丁二醇脱氢法相比具有附加值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加之相邻的甲醇厂有充足的驰放氢气作为原料气可以利用和很多其它便利条件可以依托,所以XXX决定投资建设一套4000t/a顺酐低压加氢生产γ-丁内酯的生产线。

2.2建设项目概况

γ-丁内酯(GB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精细化工中间体,也是一种性能良好、溶解性强、电性能好、稳定性高、无毒、使用安全的高沸点溶剂。

在石油化工、医药、农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2509.2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902.36万元,流动资金为606.92万元。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t/a

4000

2

产品方案

γ-丁内酯

t/a

4486

3

年开工时数

小时

8000

加工时数6500小时

4

原料用量

顺酐

t/a

5668

制氢原料

MNm3/a

10

甲醇厂弛放气

5

辅助材料和化学品用量

催化剂

t/a

26

年均补充量

导热油

t/a

10

年均补充量

6

公用动力消耗量

新鲜水

t/a

80000

万kwh/a

537.9

蒸汽

t/a

9750

7

全厂三废排放量

废水

Kg/h

166

废渣

Kg/h

7

8

运输量

t/a

10710

运入量

t/a

5754

运出量

t/a

4956

9

装置定员

48

其中:

生产工人

42

管理和技术人员

6

10

占地面积

m2

6768

11

工程项目总投资

万元

2509.28

(1)

建设投资

万元

1902.36

(2)

流动资金

万元

606.92

2.3采用的主要技术、生产工艺和国内同类项目水平对比

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生产方法是1,4-丁二醇脱氢法和顺酐加氢法两种。

1,4-丁二醇脱氢法:

1,4-丁二醇在铜催化剂下于200~250℃气相或液相催化脱氢,生成γ-丁内酯,收率为90%。

顺酐加氢法(MAH加氢法):

MAH加氢法工艺有气相及液相加氢两种。

气相加氢采用铜催化剂,在250℃、不高于3.9MPa压力下反应。

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选择性为95%左右。

缺点是副产物种类多,时空收率低。

MAH液相加氢法是工业常用生产工艺之一,但各厂家在具体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如日本氢四呋喃公司,采用一步法加氢工艺,加氢反应在液相、200℃、6~10MPa、Ni/Re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

MAH单程转化率为100%,产品中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的比例可任意调节。

本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是低压气相加氢合成γ-丁内酯工艺。

该法生产的γ-丁内酯外观无色透明,纯度大于99%,其工艺特点是催化反应在常压下进行,MAH单程转化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

该技术生产的γ-丁内酯质量指标达到和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

2.4生产单位所在地周边环境及自然地理条件

1)厂址概述

该建设项目为新建项目,拟建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察汗淖镇北7.5公里,原乌审旗第二化工厂旧址内,西与180kt/a甲醇厂相邻。

建设项目厂址具有原料、辅料就近供应,交通运输方便,水电用量均可满足工程要求。

2)地理位置

本项目厂址位于乌审旗察汗淖镇北,伊化180kt/a甲醇厂西侧。

地理位置为北纬39°12′48″,东经109°1′2″,海拔高度1340m,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东邻伊金霍洛旗,北部和杭锦旗接壤,西和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相连,南和陕西省榆林市毗邻。

该镇西邻察汗淖碱湖,东南北部均为天然荒漠草场,地势基本平坦开阔,东高西低向碱湖微倾。

3)气象条件

年平均温度:

7.4℃

极端最高温度37℃

极端最低温度-28.7℃

年平均降水量313.5mm

平均蒸发量2425.8mm

最多风向N

年蒸发量1983.9~2288.9mm

年平均气压869.3~869.8毫巴

年平均风速为3.4~4.1m/s,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最大冻土深度1.50米

地震烈度6度

4)工程地质与地震烈度

本项目厂址位于乌审旗察汗淖镇北,伊化180kt/a甲醇厂西侧,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

厂址区域内无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微弱,岩层近于水平,地形切割不明显,现代风积沙覆盖广泛。

岩性以紫红色、红褐色、灰绿色和土黄色细沙粒岩为主,层状构造。

拟用土地内地势平坦,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构、地裂等不良地质现象。

2.5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

2.5.1主要原材料的品种、质量、年需要量

(1)顺酐指标

原料顺酐为优等工业顺酐,指标如下:

优等品工业顺酐指标(GB3672-92)

项目

指标

外观

白色或微黄色块状或片状结晶体

顺酐含量,%

≥99.5

熔融色度(铂-钴)

≤25

凝固点,℃

≥52.4

灰份,%

≤0.005

铁含量,ppm

<5

热稳定性

≤15

(2)制氢原料

制氢原料来自甲醇厂的弛放气,其规格如下:

制氢原料规格

温度℃

30

压力MPaG

1.6

流量Nm3/h

1544

组成V%

氢气

76.09

一氧化碳

1.92

二氧化碳

3.69

甲烷

17.44

甲醇

0.40

氮气

0.26

0.20

2.5.2原辅材料的消耗及供应

1)原料用量消耗

项目

Kg/h

t/a

顺酐

872

5668

制氢原料

463

3010

主要消耗指标

项目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顺酐

>99.5%

kg/h

872

反应

2、制氢原料

1.5MPaG

Nm3/h

1544

PSA

3、氢气

99.9%

Nm3/h

1000

反应

4、燃料气

PSA尾气

反应弛放气

Nm3/h

544

300

导热油炉(2100kW)

5、水蒸汽

0.3MPaG

t/h

1.0

反应1

6、循环水

0.3MPaG

28~38℃

t/h

400

反应130+10

蒸馏140+10

冷水机组50+40

7、冷冻水

0.3MPaG

7~12℃

t/h

100

反应28(160kW)

蒸馏70(400kW)

8、氮气

99.5%

Nm3/h

300

反应150(间断)

PSA300(间断)

9、仪表空气

Nm3/h

10

反应3蒸馏3

PSA2导热油炉2

10、压缩空气

Nm3/h

100

反应

11、装机容量

220V

380V

6000V

kW

kW

KW

200

649

480

照明、仪表、办公、伴热

反应149蒸馏125+40

冷水机组200+15

循环水110+10

压缩机480

12、首次装填

导热油

WRY320

t

35

反应30蒸馏5

13、首次装填催化剂

t

20

反应

14、新鲜水

t/h

10

循环水补水6.7生活用水3.3

15、采暖热水

t/h

0.5

2)主要辅助材料供应及消耗

主要辅助材料的规格和用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来源

1

加氢催化剂

工业规格

t/a

26

中科合成油

2

导热油

t/a

10

市场购

3)动力供应水、电、汽消耗

序号

名称

消耗量

备注

1

新鲜水

10t/h

管网供给

2

电380v/220v

1330kw

3

蒸汽0.3Mpa

1.5t/h

管网供给

4

循环水

400t/h

2.6生产工艺及设备

本项目以顺酐和氢气为原料,采用顺酐低压气相加氢工艺生产γ-丁内酯。

顺酐在国内市场采购,氢气由甲醇厂弛放气经本厂变压吸附提纯而来。

变压吸附罐中其余气体送入燃烧炉。

顺酐低压气相加氢装置由顺酐加氢及精馏分离两个主要工序构成。

辅助工程包括PSA、介质油加热炉、循环水系统、冷水机组等。

2.6.1技术方案的选择

γ-丁内酯的主要生产方法有:

糠醛法、1,4-丁二醇脱氢法(Reppe法)、丁二烯法及顺酐加氢法(MAH加氢法)。

工业上最常用的生产方法是1,4-丁二醇脱氢法和顺酐加氢法两种。

本项目选用由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低压气相加氢制γ-丁内酯工艺方案。

2.6.2工艺流程及消耗定额

1)装置规模及组成

装置规模:

4000吨γ-丁内酯/年。

生产工序主要由主要由顺酐加氢、蒸馏分离以及辅助设施系统组成。

2)年操作时数

根据国家劳动部的规定,实行每周40小时工作制。

实行四班三运转,年操作天数:

330天。

年开工时间:

8000小时

年加工时间:

6500小时

工程共需员工48人,其中操作工人42人,技术管理人员6人。

3)生产工艺流程

(1)顺酐加氢

工艺由顺酐加氢和蒸馏分离两个主要工序组成

固体顺酐从堆场用提升机升至操作平台,由人工加入料斗,然后送至顺酐熔化罐。

熔化后的液体顺酐约60℃,由顺酐计量泵送至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液体顺酐由喷嘴雾化,被从蒸发器底部来的循环氢气气化,然后与循环氢气一起进入氢酐加热器。

加热器出来的氢酐混合气从固定床反应器的顶部进入。

反应产物从该反应器的底部出来,然后经高温换热器、低温换热器和水冷器逐级冷却,进入1#分液罐进行气液相分离。

其液相为粗品,自压至罐区,其气相再经复热器和深冷器进一步冷却后进入2#气液分离器。

其液相也为粗品,自压至罐区。

其气相作为循环氢气,经复热器后去压缩。

由压缩机出来的循环氢气经3#分液罐回收一部分杂质,然后经低温换热器、高温换热器加热后进蒸发器。

(2)蒸馏分离

γ-丁内酯粗品自粗品罐来,由脱轻塔进料泵送至脱轻塔中部进行精馏。

该塔在0.03MPaA下操作,塔顶的气相约60℃,经脱轻塔主冷器和副冷器冷凝后进入回流罐。

该回流罐中的液相产品由回流采出泵一部分打回流至脱轻塔顶部,一部分送至前馏分罐。

该回流罐的气相再经脱轻塔尾冷器冷却,液相返回该回流罐,不凝气则去该脱轻塔的水环真空系统。

在脱轻塔底,采用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向塔内供热,加热介质为导热油。

该塔的塔底产品约163℃,为脱重塔的进料。

脱重塔在0.01MPaA下操作,塔顶的气相约127℃,经脱重塔主冷器和副冷器冷凝后进入回流罐。

该回流罐中的液相产品由回流采出泵一部分打回流至脱重塔顶部,一部分送至产品中间罐。

当该产品中间罐的产品经化验合格后即为γ-丁内酯成品,由产品泵送至产品罐。

脱重塔回流罐的气相需经脱重塔尾冷器冷却,液相返回该回流罐,不凝气则去该脱重塔的水环真空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