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31318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3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docx

临床药学(正高)精选试题

  [材料题]

  1、患者男性,34岁,体重101kg。

诊断:

急性重症胰腺炎。

  [案例分析]

  1.关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发热、黄疸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

  B.发热常源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坏死胰腺组织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C.发热、黄疸者多见于胆源性胰腺炎

  D.局部并发症包括急性液体积聚、急性坏死物积聚、胰腺假性囊肿、包裹性坏死和胰腺脓肿

  E.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器官功能衰竭、SIRS、全身感染、腹腔内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和胰性脑病

  参考答案:

A[案例分析]

  2.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对症支持治疗不包括

  A.乌司他丁

  B.奥曲肽

  C.奥美拉唑

  D.吗啡

  E.前列腺素E1制剂

  参考答案:

D[多项选择题]

  2、巴比妥类催眠药的作用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A.与化合物的水溶性有关

  B.与化合物的解离度有关

  C.与化合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有关

  D.与5-位取代基是否易于氧化有关

  E.与5-双取代基的碳原子数目有关

  参考答案:

C,D,E

  参考解析:

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强弱和起效时间快慢与药物的解离常数pKa和脂水分配系数密切相关。

巴比妥类药物C-5位取代基的氧化反应是代谢的主要途径。

当5位取代基为饱和直链烷烃或苯环,则因不易被氧化而难以在肾脏排除,作用时间较长。

如苯巴比妥。

当5位取代基为支链烷烃或不饱和烃基时,氧化代谢容易,易被排除,故镇静、催眠作用时间短,如海琐巴比妥为短效镇静药。

药物5位碳上的两个取代烃基,碳原子总数以4~8为最好,此时分配系数合适,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作用;碳数超过8时,作用产生过强,会出现惊厥作用。

  [多项选择题]

  3、药品广告规则包括

  A.前置性审查规则

  B.广告发布规则

  C.媒介限制规则

  D.内容限制规则

  E.广告监管规则

  参考答案:

A,B,C,D[多项选择题]

  4、临床个体化用药的新重要手段包括

  A.根据患者的生化和肿瘤指标给出用药方案

  B.根据医师本人的经验给出合理用药方案

  C.根据关键基因的状态选择敏感药物

  D.根据药物曲线下面积计算合适的药物剂量

  E.根据药物半衰期计算最佳给药时间

  参考答案:

C,D,E[多项选择题]

  5、药物粉碎的药剂学意义是

  A.粉碎有利于增加固体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

  B.粉碎成细粉有利于各成分混合均匀

  C.粉碎是为了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粉碎有助于从天然药物提取有效成分

  E.粉碎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制剂中的分散性

  参考答案:

A,B,D,E

  参考解析:

粉碎的目的主要有:

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溶解。

②有利于制备各种药物剂型。

③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解。

④便于调配、服用和发挥药效。

⑤便于新鲜药材的干燥和贮存。

  [多项选择题]

  6、青霉素与()混合可发生透明度不改变而效价降低的潜在性变化。

  A.碳酸氢钠

  B.普鲁卡因胺

  C.氢化可的松

  D.酚妥拉明

  E.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参考答案:

A,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要点是“药物理化配伍禁忌”。

药物理化配伍禁忌主要表现在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及肠外营养液等溶液的配伍方面。

如青霉素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钠、硫喷妥钠、阿托品、氨力农、普鲁卡因胺、拉贝洛尔、缩宫素、酚妥拉明、罂粟碱、精氨酸、麦角新碱、鱼精蛋白、促皮质素、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苯海拉明、麻黄素、氨茶碱、维生素

  B、维生素

  B、维生素K维生素

  C、异丙嗪、阿糖胞苷、辅酶

  A、博来霉素等药品配

  伍可出现浑浊、沉淀、变色和活性降低。

与碳酸氢钠、氢化可的松混合可发生透明度不改变而效价降低的潜在性变化。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

  [多项选择题]

  7、《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规定,药品和医疗器械广告不能出现的内容有

  A.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

  B.利用医师、患者的形象做证明

  C.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

  D.使用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等证明其功效

  E.利用医药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名义作证明

  参考答案:

A,B,C,E[多项选择题]

  8、关于微晶纤维素性质的正确表达是

  A.微晶纤维素是优良的薄膜衣材料

  B.微晶纤维素是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于黏合剂”使用

  C.微晶纤维素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Avicel

  D.微晶纤维素的缩写为MCC

  E.微晶纤维素是片剂的优良辅料

  参考答案:

B,C,D,E

  参考解析:

微晶纤维素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填充剂、“干黏合剂”,片剂中含20%微晶纤维素时有崩解剂的作用。

微晶纤维素的缩写为MCC,国外产品商品名为Avicel,是片剂的优良辅料,但不能用于薄膜衣材料。

  [材料题]

  9、案例摘要:

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固体分散技术,微囊与微球,脂质体等药物制剂的新剂型与新技术有很大的发展。

  [案例分析]

  1.不溶性骨架片的材料为

  A.聚丙烯

  B.蜂蜡

  C.乙基纤维素

  D.聚氯乙烯

  E.羟丙甲纤维素(HPMC)

  参考答案:

C,D[案例分析]

  2.口服缓释制剂可采用的制备方法有

  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C.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D.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胶体物质中

  E.增大水溶性药物的粒径

  参考答案:

A,B,C,D[案例分析]

  3.下列有关缓控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蚀性骨架缓控释系统释放速度取决于骨架材料的用量及其溶蚀性

  B.脉冲式控释系统可以是渗透泵脉冲释药系统、包衣脉冲给药系统和定时脉冲塞胶囊等

  C.亲水凝胶骨架缓控释系统中材料的亲水能力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D.丙烯酸树脂属于不溶性骨架材料

  E.微孔膜控释系统中药物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改变水溶性致孔剂的用量来调节

  参考答案:

A,B,C,E[案例分析]

  4.

  关于缓释、控释制剂,叙述错误的为

  A.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大于12小时)一般而言不必制成缓释制剂

  B.维生素B可制成缓释制剂,以提高其在小肠的吸收

  C.缓释或控释制剂中所含的药物往往超过一次剂量,如设计不周、工艺不良或释药太快等原因,有使患者中毒的可能。

故药效激烈的药物,通常不适于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

  D.对于水溶性药物,可制备成W/O型乳剂,以延缓释药

  E.控释制剂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过程

  参考答案:

B,E[案例分析]

  5.下列制剂中属于靶向制剂的为

  A.渗透泵型片剂与凝胶骨架片

  B.脂质体

  C.纳米囊、微球

  D.乳剂

  E.膜控释型贴剂

  参考答案:

B,C,D

  ·

  参考解析:

  1.不溶性骨架缓控释系统采用无毒塑料作为骨架基质材料,加入药物,再用丙酮等有机溶剂为润湿剂制成软材,制粒,压片,这些材料口服后不被机体吸收,无变化地从粪便排出。

常用的不溶性骨架材料有聚氧硅烷、乙基纤维素、聚乙烯、聚氯乙烯。

  2.缓释、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与方法。

  溶出原理:

①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②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③控制粒子大小,药物微粒粒径大,溶出慢;反之则快;④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如以脂肪、虫蜡类等为基质的缓释片。

扩散原理:

①制成包衣小丸或片剂,包衣材料有阻滞剂和肠溶材料;②制成微囊;③制成不溶性骨架片,骨架材料为不溶性塑料,水溶性药物较易制备这种类型;④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⑤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主要用于注射剂、滴眼剂或其他液体制剂;⑥制成乳剂。

  3.溶蚀性骨架缓控释系统中的骨

  架材料多采用脂肪和蜡类物质如蜂蜡、硬脂酸丁酯等。

口服后,固体脂肪或蜡在体液中逐渐溶蚀,药物从骨架中释放。

释放速度取决于骨架材料的用量及其溶蚀性。

  制备常用方法是将药物趁热溶于或混悬于脂肪或蜡类物质材料中,冷却后磨成颗粒装入胶囊或压制成片。

口服脉冲释放释药系统能够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变化特点,按照生理和治疗的需要而定时定量释放药物,理想的脉冲式给药系统是多次脉冲控释制剂,现阶段口服脉冲释放系统主要是两次脉冲控释制剂,其中第1剂量的药物可由速释制剂代替,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第1剂量缺失型的脉冲给药系统,又称为定时释药制剂或择时释药制剂。

  按照制备技术不同,脉冲式控释系统可以是渗透泵脉冲释药系统、包衣脉冲给药系统和定时脉冲塞胶囊等。

该系统不是投药后立即释药,而是有一明显的时滞,大约间隔2小时开始释药,释放后3~4小时释药完全。

这种包衣微丸进入胃肠道后,胃肠液能透过控释膜进入溶胀崩解层,此时亲水性凝胶材料经过水合、溶胀,产生一定溶胀压,高分子材料从溶胀到溶解需要一定时间,当溶胀压和膨胀体积足够大时,包衣膜破裂,此时将爆破式释放药物,形成脉冲释药。

如人体胃酸分泌在晚上10点左右有一高峰,法莫替丁脉冲控释胶囊设计为服药后10~14小时释放第2剂量药物,使药物在体内有两个释药峰,在一天口服一次的情况下也能有效控制胃酸分泌。

  亲水凝胶骨架缓控释系统采用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片剂的主要辅料,如甲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K4M,K15M、K100M)、Carbopol、海藻酸钠、甲壳素等,这些材料的特点是遇水以后经水合作用而膨胀,在释药系统周围形成一层稠厚的凝胶屏障,药物可以通过扩散作用通过凝胶屏障而释放,释放速度因凝胶屏障的作用而被延缓。

材料的亲水能力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肠溶性膜控释系统的膜材料不溶于胃液,只溶于肠液,如肠溶性丙烯酸树脂、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等。

微孔膜控释系统在药物片芯或丸芯上包衣,包衣材料为水不溶性的膜材料(如

  EC、丙烯酸树脂等)与水溶性致孔剂(如聚乙二醇、羟丙基纤维素、聚维酮)的混合物。

制剂进入胃肠道后,包衣膜中水溶性致孔剂被胃肠液溶解而形成微孔,胃肠液通过这些微孔渗入药芯使药物溶解,被溶解的药物溶液经膜孔释放。

药物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改变水溶性致孔剂的用量来调节。

  4.控释制剂一般是指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

虽然缓释、控释制剂有其优越性,但并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下列情况一般不宜制成口服缓释、控释制剂:

①剂量很大(>1g),需服用很大剂量,不方便。

②半衰期很短(1小时)

  (硝酸甘油例外),半衰期很长(>24小时)

  (安定例外)。

③治疗窗很小的药物,需精密调节剂量,易出危险。

④不溶于胃肠道内或不能有效吸收的药物,吸收受溶出限制,吸收少。

⑤具有特定吸收部位的药物,吸收不完全(维生素B只在小肠的吸收)。

⑥抗生素类药物,抗菌效果依赖于峰浓度。

控释制剂释药速度接近零级速度过程。

  5.靶向制剂的载药微粒包括:

脂质体、乳剂、微囊和微球、纳米囊和纳米球。

  ·

  [材料题]

  10、患者男性,48岁,因“大量饮酒后,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和胆汁)”来诊。

  查体:

患者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上腹部压痛,腹肌强直。

实验室检查:

血钙1.2mmol/L,血糖13.2mmol/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

增强CT示胰周围区消失。

诊断:

急性重症胰腺炎。

  [案例分析]

  1.重症胰腺炎常规使用抗菌药,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可以覆盖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药是

  A.氨基糖苷类

  B.喹诺酮类

  C.青霉素类

  D.大环类脂类

  E.四环素类

  参考答案:

B[案例分析]

  2.静脉用抗菌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变态反应

  B.肝损害

  C.肾损害

  D.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E.休克

  参考答案:

E[案例分析]

  3.为减少胰液的分泌,可静脉持续滴注生长抑素250μg/h,也可用其类似物

  A.加贝酯

  B.奥曲肽

  C.辅酶Q

  D.多种微量元素

  E.白蛋白

  参考答案:

B[案例分析]

  4.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恶心、呕吐

  B.皮肤过敏

  C.光敏毒性

  D.耳毒性

  E.软骨毒性

  参考答案:

D[材料题]

  11、病历摘要: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案例分析]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Ⅰ类抗心律失常药能阻断心肌细胞膜快钠通道,抑制4相Na+内流,降低自律性,减慢0相除极和减慢传导。

  B.Ⅱ类抗心律失常药能阻断心脏β受体,降低窦房结、房室结和传导组织的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及传导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对自律性无明显影响

  D.Ⅳ类抗心律失常药阻滞心肌慢钙通道,抑制胞外Ca2+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消除房室结区的折返激动

  E.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ⅠB类和ⅠC类对室性心律失常作用较强

  参考答案:

A,B,C,D,E[案例分析]

  2.

  地高辛可用于治疗:

  A.室性心动过速

  B.慢性充血性心衰

  C.心房纤颤

  D.心房扑动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参考答案:

B,C,D,E[案例分析]

  3.硝酸甘油的作用包括:

  A.松弛血管平滑肌

  B.心率降低

  C.降低心肌耗氧量

  D.心室容积增大

  E.改善缺血区心肌的血流量

  参考答案:

A,C,E[案例分析]

  4.目前临床上可用的降脂药包括:

  A.胆酸螯合剂,如消胆胺等

  B.贝特类,如安妥明等

  C.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洛伐他汀等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E.烟酸类

  参考答案:

A,B,C,D,E

  [案例分析]

  5.下列有关卡托普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B.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C.与利尿药使用可增强其降压作用

  D.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

  E.可增加体内醛固酮水平

  参考答案:

B,C[多项选择题]

  12、卡马西平除了用于治疗癫痫外,还可以用于

  A.三叉神经头痛

  B.尿崩症

  C.帕金森病

  D.心绞痛

  E.失眠

  参考答案:

A,B[多项选择题]

  13、下列哪些制水方法有去除离子作用和去除热原作用

  A.电渗析制水

  B.离子交换法制水

  C.蒸馏法制水

  D.反渗透法制水E.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参考答案:

B,C,D

  参考解析:

电渗析法主要作用是除去原水中的离子,作为原水处理的方法之一。

离子交换法也是原水处理的方法之一,主要作用是除去水中阴、阳离子,对细菌、热原有一定的除去作用。

  蒸馏法既可除去离子也可除去热原。

反透析法制备注射用水美国药典已收载,我国药典尚未收载此法,但本法既能除去离子,也能除去热原。

微孔滤膜常用于注射液的过滤,0.45μm微孔滤膜可除去注射液中的微粒,也可除去注射液中细菌,但不能除去溶解于水中的离子,也不能除去溶解于水中的热原。

  [多项选择题]

  14、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快,但还与世界医药强国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

  A.人员结构

  B.产品种类与产品结构

  C.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

  D.生产能力及其利用率

  E.装备及科技进步状况

  参考答案:

A,B,C,D,E[多项选择题]

  15、为下列制剂选择最适宜的制备方法

  A.固体分散体可采用共沉淀法

  B.微球可采用交联剂固化法

  C.毫微粒可采用胶束聚合法

  D.脂质体可采用注入法

  E.β-环糊精包含物可采用重结晶法

  参考答案:

A,B,C,D,E

  参考解析:

脂质体的制法有注入法、薄膜分散法、超声波分散法、高压乳匀法等。

毫微粒制法有胶束聚合法、乳化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和盐析固化法。

微球的制法有加热固化法、交联剂固化法、挥散溶剂聚合法。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法有重结晶法、研磨法和冷冻干燥法。

固体分散体制法有熔融法、溶剂法(共沉淀法)、溶剂一熔融法、研磨法和溶剂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

  [材料题]

  16、患者女性,38岁,因“风湿性心脏病15年,心房颤动3年”来诊。

服用地高辛0.25mg,每日1次,共12日,突然心室律变为规整,心室率55次/分。

血钾3.0mmol/L。

诊断:

窦性心动过缓。

  [案例分析]

  1.患者心电图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心力衰竭得以控制

  B.洋地黄中毒

  C.洋地黄剂量不足

  D.洋地黄剂量合适

  E.未用利尿剂

  参考答案:

B[案例分析]

  2.如进行地高辛浓度测定,结果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地高辛浓度为0.5~2.0μg/L

  B.地高辛浓度≤1.5μg/L

  C.地高辛浓度>2μg/L

  D.地高辛浓度<0.5μg/L

  E.地高辛浓度为1.5μg/L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3.纠正地高辛中毒,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停药

  B.阿托品

  C.特异性地高辛抗体

  D.利多卡因

  E.纠正电解质紊乱

  参考答案:

D[多项选择题]

  17、临床药师解决不坚持用药问题的方法有

  A.确定干预的预期结果

  B.建立改善依从性的计划

  C.激励患者

  D.对干预进行随访

  E.寻求家庭成员的支持

  参考答案:

A,B,C,D,E[多项选择题]

  18、具有乳化作用的辅料有

  A.豆磷脂

  B.西黄芪胶

  C.乙基纤维素

  D.羧甲基淀粉钠

  E.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脂肪酸山梨坦)

  参考答案:

A,B,E

  参考解析:

乳化剂的种类有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天然乳化剂、固体微粒乳化剂、辅助乳化剂。

  常用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有阴离子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钠、油酸钾、硬脂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化蓖麻油等)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单甘油脂肪酸酯、三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硬脂酸酯、聚甘油油酸酯、蔗糖单月桂酸酯、脂肪酸山梨坦、聚山梨酯、卖泽、苄泽、泊洛沙姆等)。

常用天

  然乳化剂有阿拉伯胶、西黄芪胶、明胶、卵黄等。

天然乳化剂亲水性较强,能形成O/W型乳剂。

常用固体微粒乳化剂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氢化硅、皂土、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等。

  [多项选择题]

  19、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常选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应避免应用的人群是A.18周岁以下患者B.65周岁以上患者

  C.妊娠期患者

  D.哺乳期患者E.70周岁以上患者

  参考答案:

A,C,D[材料题]

  20、患者男性,3岁,因“腹泻”来诊。

门诊医师开具环丙沙星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药师按医嘱抄写注射单。

药房环丙沙星注射液规格为100ml(0.2g)/瓶。

  少量滴注时,患儿开始哭闹,注射部位肿胀,护士重新进针后把100ml环丙沙星全部滴注。

回家后患儿哭闹不安,患者家属咨询专业人员后,状告医院并要求经济赔偿。

  [案例分析]

  1.该案例用药差错的类型属于

  A.处方差错

  B.配方差错

  C.时间差错

  D.患者依从性差错

  E.监测差错

  F.遗漏差错

  G.给药差错

  参考答案:

A,B,E,G

  [案例分析]

  2.本案例用药差错属于

  A.给错药物

  B.给错患者

  C.给错剂量

  D.给错用药途径

  E.给错时间

  F.给错剂型

  G.给药用法

  参考答案:

A,C[案例分析]

  3.与本案例直接相关的人员有

  A.医院的管理人员

  B.开处方者

  C.药师

  D.护士

  E.患者

  F.护理部主任

  G.药房主任

  参考答案:

B,C,D[案例分析]

  4.儿童不宜使用的药物有

  A.青霉素

  B.四环素

  C.头孢拉定

  D.诺氟沙星

  E.氯霉素

  F.阿莫西林

  G.红霉素

  参考答案:

B,D,E[案例分析]

  5.关于环丙沙星,叙述错误的是

  A.是第2代喹诺酮类药物

  B.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

  C.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强

  D.对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弱

  E.可用于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感染

  F.禁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及青春期前儿童

  G.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H.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参考答案:

A,D,H[材料题]

  21、案例摘要:

患者,男性,60岁。

阵发性心悸1年,有胸闷表现,近来重体力活动受限,3天前出现下肢浮肿。

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

入院予以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治疗,2日后患者出现绿视、恶心呕吐,心电图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案例分析]

  1.该患者现在的病情可能是

  A.心衰加重

  B.扩血管药物引起低血压

  C.洋地黄中毒

  D.利尿剂引起血容量下降

  E.疾病的迁移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2.通过实验室检查,血钾2.8mmol/L,确诊为洋地黄中毒,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停用洋地黄

  B.加服胺碘酮

  C.静脉滴注钾盐

  D.静注苯妥英钠

  E.加服美托洛尔

  参考答案:

A,C,D[案例分析]

  3.如果患者后来出现急性心梗,进行血管造影后需要进行血管成形术,下列药物哪些是在做血管成形术时防止心肌缺血的抗血小板药物

  A.阿替普酶

  B.达昔单抗

  C.替罗非班

  D.尿激酶

  E.链激酶

  参考答案:

C[案例分析]

  4.

  如果患者后来检查发现患晚期肝癌。

近日出现疼痛,病人自述不能忍受。

根据癌痛治疗原则,应首选的止痛药物是

  A.可待因

  B.阿司匹林

  C.吗啡

  D.美沙酮

  E.芬太尼

  参考答案:

B[案例分析]

  5.如果上述止痛药物无效,根据癌痛治疗原则,应换用

  A.布洛芬

  B.阿司匹林

  C.吗啡

  D.可待因

  E.吲哚美辛

  参考答案:

C[材料题]

  22、患者男性,35岁,因“阵发性右下腹痉挛性绞痛15日”来诊。

患者排便后疼痛可缓解,无全身症状。

查体:

未触及包块,无梗阻。

诊断:

轻度克罗恩病。

  [案例分析]

  1.首选药物为

  A.泼尼松

  B.氢化可的松

  C.甲硝唑

  D.硫唑嘌呤

  E.柳氮磺吡啶

  参考答案:

E[案例分析]

  2.柳氮磺吡啶的正确用量用法为A.6g/d,分3~4次服用B.8g/d,分3~4次服用C.4g/d,分1~2次服用D.6g/d,分1~2次服用E.8g/d,分1~2次服用

  参考答案:

A[多项选择题]

  23、下述哪些方法能增加药物的溶解

  A.加入助溶剂

  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制成盐类

  D.应用增溶剂

  E.加入助悬剂

  参考答案:

A,B,C,D

  参考解析: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包括:

成盐类、用混合溶媒、加入助溶剂、加入增溶剂。

  [材料题]

  24、利尿药呋塞米的效能为每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