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1815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中俄经贸合作形势的几点分析Word格式.docx

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充实,这方面的作用在日益提高。

  (三)两国关系更加务实,特别重视经贸合作的发展。

中俄两国清楚地认识到,两国关系的发展进程,尽管与地缘政治和安全因素有很大关系,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取决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水平和由此产生的相互经济利益的依存度。

近几年来,如何扩大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一直是两国高层会晤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4年9月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期间,两国领导人提出:

到2010年,双边贸易额要达到600亿~800亿美元;

2020年实现中国对俄累计投资120亿美元的目标。

2004年10月两国元首会晤时,进一步明确了上述目标。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委托经贸合作分委会研究实现上述目标的纲要。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共同成立联合课题组,研究中俄经贸发展规划(2006~2010年)。

联合课题组于2005年完成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制定了中俄经贸发展规划。

在笔者看来,制定规划的主要目的是扩大中俄经贸合作规模,促进调整和优化两国的经济结构,以促进两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规划论证了实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目标的潜力与优势、可能性与困难,并提出政策建议与对策,以便实现双边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2006年3月普京总统访华,签署了29个文件,其中绝大多数涉及两国经贸的合作问题。

俄罗斯媒体在评论普京这次访华时普遍认为,访华签署的许多文件都很务实,它不仅有利于加强政治关系,而且更具有经济意义。

除了签署一系列能源合作文件外,双方还在金融、铁路运输等领域签署了一些协议,这些协议对改善两国经济合作环境都有重要作用。

  (四)两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经贸合作产生积极影响。

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无疑与两国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一直高速增长。

在过去的20多年里,GDP年增长率均超过9%。

中国政府确定的目标是,2010年GDP比2000年翻番,到2020年将翻两番,GDP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从确定的上述目标来看,2006~201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约7%~8%。

  普京执政以来,俄罗斯经济从严重的危机状态中摆脱出来,走向复苏,进入增长期。

在普京第一任期的4年内,GDP累计增长近30%。

2004年GDP增长率为7.2%,2005年为6.4%。

普京多次提出,要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实现2010年俄罗斯GDP翻番目标。

据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最近公布的材料,基于对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水平的不同估计,俄对今后经济发展速度做出了不同的预测,但一般都认为,经济年增长率可保持5%~6%的水平。

  中俄两国经济快速增长,无疑是提高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2003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俄,并展望了两国经贸合作前景。

当时,普京说:

“如果俄中经济关系以目前这种速度发展,四五年后两国贸易额将达到200亿美元。

”他接着强调,能否达到这一目标,“这取决于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五)经贸合作已进入快车道,今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可能性增大。

两国经贸关系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不稳定发展,已进入快速增长的新时期(见表1)。

  表1                    1992-2005年中俄贸易概况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同比增减(%)

差额

1992*

58.6

23.4

35.3

50.0

28.0

69.0

-11.9

1993

76.8

26.9

49.9

31.0

15.0

41.0

-23.0

1994

50.8

15.8

35.0

-34.0

-41.0

-30.0

-19.2

1995

54.6

16.6

38.0

8.0

5.0

9.0

-21.4

1996

68.5

16.9

51.5

25.0

2.0

36.0

-34.6

1997

61.2

20.3

40.8

-11.0

20.0

-21.0

-20.5

1998

54.8

18.4

36.4

-10.0

-9.0

-18.0

1999

57.2

42.2

4.0

-19.0

16.0

-27.2

2000

80.0

22.3

57.7

40.0

49.0

37.0

-35.4

2001

106.7

27.1

79.6

33.0

21.0

-52.5

2002

119.3

35.2

84.1

11.8

29.9

5.6

-48.9

2003

157.6

60.3

97.3

32.1

71.4

15.7

-37.0

2004

212.3

91.0

21.3

34.7

51.0

24.7

-30.3

2005

291.0

132.0

159.0

37.1

45.0

31.1

-27.0

  资料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历年资料整理。

  *1992年增速是根据1991年中国与苏联贸易额得出的。

  1992~2005年,中俄贸易总额为1449.4亿美元;

中国累计逆差406.9亿美元,占双方贸易总额的28.1%。

  表1显示的中俄贸易发展进程是:

1992~2001年贸易额由58.6亿美元增加到106.7亿美元;

2002~2004年贸易额翻番,2004年超过了200亿美元;

而2005年贸易额则达到291亿美元。

这说明双边贸易的潜力很大。

目前,中国成为俄罗斯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成为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

  今后,中俄经贸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宽与质量的逐步提高,定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更多的机遇与空间。

在展望中俄经贸合作前景时,有两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

一是俄罗斯建立经济特区;

二是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5年12月俄罗斯政府宣布,批准建立6个经济特区(莫斯科的泽廖诺格勒、莫斯科的杜布纳、圣彼得堡和托木斯克市4个技术开发型经济特区以及利佩茨克州和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叶拉布加市2个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

  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加工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推动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同时,通过经济特区的发展,吸引外资与国外先进技术。

按俄经济特区管理署的规定,公司入驻经济特区的首要条件是20年内总投资不少于1000万欧元,第一年投资不少于100万欧元。

应该说,俄建立经济特区是其实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目前还处于起始阶段。

但是,这对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个机遇,也是中国实现对俄投资120亿美元目标的有利因素。

  目前,俄罗斯“入世”谈判仅剩下与美国、澳大利亚和哥伦比亚等三国达成协议,其中美国是俄能否尽快结束相关谈判的最大障碍。

俄美谈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服务市场准入、飞机进出口关税、农业补贴、知识产权保护。

但应看到,俄一直在努力争取早日“入世”,估计俄“入世”时间不会拖得很长。

从总体上来讲,俄“入世”对扩大中俄经贸合作是有利的。

  首先,随着俄“入世”,必将下调关税,这有利于扩大中国对俄出口;

其次,俄“入世”,必须按WTO规则从事对外经贸活动,从而有利于中俄长期存在的不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方式得以解决;

再次,有利于提高两国经贸合作中的信任程度,在经贸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WTO范围内加以解决;

最后,有利于拓展两国合作领域,如中国在俄投资少,主要是因为俄投资环境差。

俄“入世”后,必须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二能源合作有新进展

  自1994年11月由俄方率先提出与中国合作铺设原油管道的合作项目以来,有关中俄能源合作问题一直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对输油管道项目,两国进行过多次谈判并签署了很多相关协议,但不断出现反复与波折,一直难以落实。

2006年3月俄总统普京访华,除了出席标志着中俄关系进入一个崭新阶段的“俄罗斯年”开幕式,解决两国能源合作问题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普京的这次访问,可以说使双方能源合作结束了磨合期,开始进入一个新时期。

主要表现在:

一是能源合作有可能全方位与多层次的开展。

普京这次来访,双方就能源领域合作签署了22个文件,这些文件涉及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油气勘探与开发、油气加工及电力等方面的合作,并要求两国能源主管部门和公司积极推动从俄罗斯通向中国的原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

二是能源合作有可能从论证阶段逐步走向落实阶段。

两国要求有关公司开展工作,逐步落实双方能源合作项目,进而在长期互利的基础上签署政府间、部门间能源合作协议。

三是两国对能源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有所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指出:

“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向高水平发展,对进一步深化双边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普京这次访华在能源合作方面做出的姿态,反映了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的变化,即改变过去单向西方国家出口能源的倾向(目前向欧盟的油气出口占俄罗斯油气出口总量的85%),并“把东方视为一个战略方向”。

俄罗斯学者鲁巴诺夫在其题为《中国——这是长久之计》的文章中谈到这一问题。

他指出:

“欧洲并不是最吸引人的买家,其能源需求增长缓慢,竞争激烈,价格低于东北亚。

同时,欧洲消费者和对欧出口过境国联合起来向俄罗斯的油气供应者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

而远东地区情况正相反,因此,我们必须考虑能源销售多元化,考虑增加对东亚地区的出口。

”他还指出: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增长将是长期的。

如果俄罗斯真的想成为世界能源大国,就必须进入这个市场,因此而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将增强俄罗斯在新的全球经济中的分量。

否则,俄罗斯将在能源领域失去主动性。

”因此,他认为:

“能源合作是俄中关系中的一个关键课题,对两国都非常重要。

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意义对俄罗斯来说,怎么也不为过。

”[3]以上的分析说明,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变化,既有利于俄罗斯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也有助于中国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

  中俄能源合作出现的新情况,一方面说明两国能源合作在向前发展,预示着良好的前景;

另一方面也让人看到,一些项目的落实还任重道远:

在石油管道建设与天然气合作等方面,目前双方只是决定对投资方案进行论证及可行性研究,而已经签订的一些文件也仅仅是原则性的框架协议。

正如“中石油”总经理陈耕所说的:

“所有的项目都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这和最后能不能成功是两回事。

在可行性研究后,才是设计方案。

”“当前,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任务是扎扎实实地落实已经签订的协议,使其切实结出成果。

”这说明,今后中俄能源合作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双方努力一步一步地加以落实。

由于石油管道铺设工作一波三折,一些人对双方能源合作前景存有一定的疑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笔者认为,对中俄能源领域合作前景不能盲目乐观:

认为现在所谈的一些能源合作项目已板上钉钉了,这显然不符合实际;

但持悲观的态度也是没有根据的。

如果从两国的长远战略利益与互利互惠的原则出发,从扩大两国经贸合作领域与提高质量的客观要求加以分析,那么,今后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它在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地位将日益提升。

这是因为:

  第一,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国;

而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旺盛。

这是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基本条件。

  第二,能源出口国都在积极实行多元化政策,使得能源产品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能源生产国在全球寻找销售市场,能源消费大国也在不断使石油进口多元化。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油气在经济上最合算、政治上最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最稳定。

俄要失去中国能源市场则是不可思议的。

  应该看到,俄罗斯能源出口战略东移对中俄能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俄罗斯利用能源(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为其外交政策服务,力求通过能源外交获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前面已经提到,俄能源出口的主要地区是欧洲。

近几年来,俄日益认识到,能源出口地区结构的单一化对其是不利的。

因此,俄正在实施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

向东转移,转向中国等亚洲国家是俄实现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

这可以提升俄能源出口的战略利益。

俄学者评论说:

如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亚洲的出口量占其总出口量的20%~30%,那么,就可摆脱对单一进口商的依赖,在与欧洲就新的天然气项目进行谈判时,立场可以更加强硬。

”[4]日本报刊引用俄能源研究所负责人的话说:

密切中俄能源关系也是对欧洲日益增强的反俄压力做出的回答[5]。

另外,还应该看到,俄能源出口东移,面向中国等亚洲国家,对其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亚洲地区迎来了有史以来较为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区域合作进程快速发展的地区,并正在形成平等、多元、开放、互利的地区合作新局面。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首先,俄能源出口战略东移,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出于长远的战略利益考虑,即俄需要密切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关系,以便推动俄经济的发展;

其次,俄能源出口战略东移,对推动中俄能源合作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显露,能源合作的机遇在增加,合作潜力将进一步发掘。

2006年3月俄总统普京成功访华及中俄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也可作为一个例证。

  第三,中俄能源合作不只限于石油,还包括天然气、电力与核能等。

这次俄总统普京访华,两国还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

这份文件规定,俄罗斯将从2011年开始通过东西伯利亚与西西伯利亚两条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每条管道的年出口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

据俄方透露,最先输往中国的天然气来自亚马尔,这里的天然气将通过新建的“阿尔泰”管道由西西伯利亚输至中俄西段边界进入中国新疆,最终与中国的西气东输主管道连接。

考虑到中国对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俄工业和能源部部长赫里斯坚科表示,两国还可以在俄境内大陆架合作生产液化天然气。

  在电力合作方面,中俄双方也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2005年7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国家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就输电方式、规模、定价原则、进度安排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一致。

这次俄总统普京访华,双方又签署了《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国家统一电力系统股份公司关于全面开展从俄罗斯向中国供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协议》。

今后在电力方面的合作,设想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扩大边境输电规模,到2008年由俄远东向中国黑龙江省输电,年输电量达36亿~43亿千瓦时;

第二阶段,到2010年由俄远东向中国辽宁省电网输电,年输电量为165亿~180亿千瓦时;

第三阶段,到2015年由俄远东向中国东北、华北输电,年输电量为300亿千瓦时。

  中俄双方在核能合作方面也有很大潜力。

江苏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为中俄今后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按中国发展核电站的计划,今后15年至少要修建30座核反应堆。

俄罗斯准备积极参与,现俄原子能建设出口公司正与美国西屋公司和法国海法公司竞标中国四座核反应堆工程。

  关于输油管道问题,在笔者看来,只要俄政府正式批准与启动远东原油管道一期工程,就有望建设通往中国的原油管道支线。

俄总统普京已多次明确表示,铺设从东西伯利亚至太平洋输油管道已做出决定。

俄联邦生态、技术及核监督局的专家委员会于2006年3月3日批准了这一项目。

根据俄方媒体报道,普京决定该管道于2006年4月28日破土动工。

这一输油管道一期工程将于2008年11月完工。

  据有关方面报道,在2006年年底之前,中俄还将建立两家石油联合企业,其中一家在俄罗斯,另一家在中国。

在俄注册的石油联合企业可获得自然资源勘探及开采许可;

在中国注册的石油联合企业可在中国从事石油产品加工与零售。

  从中俄能源合作的发展趋势看,中俄双方现在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扩展,正在从一般贸易逐步向生产合作与相互投资方向发展。

三边境和地区间经贸合作尚有潜力

  边境和地区间合作是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这种合作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是两国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边境和地区间的合作,不仅推动着双边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促进民间沟通、加深了解与增进友谊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扩大中俄边境和地区间的合作,应该引起双方的高度重视。

  苏联解体后,中国同俄罗斯特别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边贸得到迅速发展。

2004年中俄边贸额为42亿美元,同比增长19.36%,占当年中俄贸易总额的19.8%。

其中中国对俄边贸出口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3.4%;

自俄进口28.5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见表2)。

  表2                   2000-2004年中俄边贸情况      (单位:

中国边贸额

中俄边贸额

中俄边贸额占中国

边贸额的比重(%)

45.6

23.7

52.0

41.2

22.5

57.0

31.8

55.8

77.8

45.2

94.7

42.0

44.4

  中国对俄边贸出口的商品主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其中服装、鞋帽、箱包、纺织品、粮食、果蔬、日用百货以及家电等产品约占边贸出口总额的70%。

近几年来,出口商品的质量逐步提高。

中国对俄边贸进口仍以原材料为主,其中木材、纸浆、纸及纸板、原油、肥料、钢材等商品约占边贸进口总额的80%。

2004年中国与俄邻近的三省两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与新疆)对俄贸易额为62.8亿美元,其中黑龙江省最多,为38.2亿美元。

2005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达到56.8亿美元,同比增长48.5%,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9.3%,占中国对俄贸易的19.5%(比2004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

  中国对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业务基本上集中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建筑装修、森林采伐、农业合作等领域,大项目较少,整体规模较小,合作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

  目前,中俄边境已开通的陆运与水运口岸共22个,集中在黑龙江(15个)、吉林(2个)和内蒙古(5个)三个省区。

在上述口岸中,满洲里、绥芬河、珲春为公路、铁路两用口岸,其中满洲里是中国对俄最大的陆路口岸。

近几年来,同江口岸发展很快,如2004年的过货量为39.3万吨,过客量为2.8万人次,贸易额为3.04亿美元。

从过货量来看,它在黑龙江省口岸中已上升到第二位。

  到目前为止,经中国国务院与当地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共有12个。

  其中黑龙江省10个:

黑河、绥芬河、东宁、同江、抚远、虎林、密山、饶河、逊克、萝北;

内蒙古自治区1个:

满洲里;

吉林省1个:

珲春。

  由于中方口岸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目前已经开通的三对互市贸易区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满洲里和黑河分别开辟了面积为12万平方米和87万平方米的互市贸易区,实行封闭管理;

绥芬河市以整个市区作为互市贸易区开放。

  据中国各省区商务主管部门统计,2004年中俄边民互市贸易额近2亿美元,已成为中俄地方边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虽然中俄合作呈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至今尚未形成规范机制,服务体系不完善,交通设施跟不上,双方信息交流不充分,对从事地方边贸与投资的企业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等。

  为进一步发展中俄两国的地方边境经贸合作,双方应积极努力解决目前在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

实施政策措施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一是发展地方边境经贸合作要保证边境安全;

二是双方对地方边境经贸合作应持积极鼓励的态度,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刺激双方的过境合作与贸易往来;

三是地方边境地区的经贸合作,要服务于双方边境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成为推动双方边境地区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

四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强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应成为当前地方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这一趋势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力量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和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中国与俄邻近的省区,面对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新机遇,都应力求通过努力,进行研究与规划,如何使中俄边境经贸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根据中俄两国2010年的目标,以2004年两国边贸42亿美元为基础,如果按年均增长率为20%计算,2010年边贸额为135亿美元;

如果按年均增长率为25%计算,2010年边贸额则达到158亿美元。

若是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与新疆三省两区地方贸易计算进去,边贸额大约要比上述数字高出1/3。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提升边境地区经贸合作水平。

现在,与俄邻近的省区都在研究如何改变贸易结构、搞大项目、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