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1945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

《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docx

1锅炉缺水、满水事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1锅炉缺水事故

在锅炉重大事故中,缺水事故是最常见的一种。

我国多年的锅炉事故统计数据显示,缺水事故约占锅炉重大事故的50%左右。

缺水事故常造成严重后果。

对锅炉缺水事故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1.1.1锅炉容水的特点

锅炉中容水的特点在蒸汽锅炉运行中,锅筒(锅壳)内容纳和维持一定的水量,可使蒸汽压力和锅炉水位相对稳定,也有利于锅炉自然循环和汽水分离,是锅炉安全运行的基本条件。

锅炉中容水有以下特点:

(1)锅炉中容水多少是相对于锅炉蒸发量而言的。

比如锅炉中容纳有1吨水而中断供水,若锅炉蒸发量为1吨,则锅炉中的水1小时可蒸干;若锅炉蒸发量为10吨/小时,则锅炉中的水1/10小时即可蒸干。

锅炉蒸发量越大对供水可靠性的要求越高。

(2)锅炉是在密闭承压条件下容水的。

锅炉水位不便显示,用水位表显示时有时不十分可靠;容水系统的任何破裂或泄漏都会影响水位的维持。

1.1.2根据缺水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缺水和严重缺水

(1)一般缺水:

液位计水位在规定的最低水位以下,但还能看得见;或水位虽看不见,但用"叫水法"后可见到水位时,称为一般缺水。

(2)严重缺水:

液位计水位通过"叫水法"后,仍不能看见水位时,称为严重缺水。

1.1.3锅炉缺水现象

锅炉缺水现象及危害锅炉运行中,水位表显示的水位低于最低安全水位线时,叫锅炉缺水。

严重缺水时水位表内看不到水位;低水位警报装置发出低水位报警声响;有过热器的锅炉,过热蒸汽温度升高;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蒸汽流量。

严重缺水会使锅炉蒸发受热面管子过热变形甚至被烧塌;管子胀口渗漏以致胀管脱落;受热面钢材过热或过烧,降低或丧失承载能力,管子爆破;炉墙损坏。

处理不当时可能导致锅炉爆炸。

1.1.4锅炉缺水的原因

(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或运行人员脱岗睡岗,放弃对水位的监视。

(2)水位警报装置和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

(3)水位表汽,水连管堵塞,旋塞渗漏或其他原因形成虚假水位。

(4)给水设备或给水管路发生故障,使供水减少或中断。

(5)锅炉排污后,未关闭及未关严排污阀,或排污阀泄漏。

(6)锅炉水冷壁,对流臂束,省煤器臂子或烟管爆破泄放水汽。

1.1.5锅炉缺水采取的措施

(1)认真冲洗液位计,对照液位计与水位的实际位置观察其是否一致。

(2)自动控制给水切换成手动控制上水。

(3)检查水池水位,判断水泵运行是否正常,管道有无堵塞并排除故障。

(4)减少蒸汽输出负荷。

及时补充上水,注意缓慢上水,不可猛上。

(5)采取“叫水法”实现正常液位,其操作如下:

打开液位计的放水阀门,让液位计得以冲洗;

再关闭液位计的蒸汽阀门让水连通管得以冲洗;

然后关闭放水阀门,打开蒸汽阀门应有水位出现。

连续操作几次可实现正常液位。

“叫水法”只适用于液位计通水高于锅炉受热面最高水面及炉水容量大的锅炉。

否则不可采取“叫水法”操作,以免造成延误缺水事故处理时间,使事故扩大。

1.1.6锅炉缺水事故的防范

①锅炉运行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锅炉运行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②新装,改造或检修后的锅炉,应检查水位表安装的位置是否正确,防止锅炉出现虚假水位。

③为保证水位表指示正确,水位表的清洗检查工作每班至少应进行两次。

④水位表的汽,水旋塞发现泄漏时,应及时修理,防止因水位表旋塞堵塞,泄漏等原因形成虚假水位。

⑤妥善维护锅炉给水设备和管路阀门,保证锅炉可靠供水。

⑥锅炉排污时,应严格监视水位下降的情况,排污后应关好排污阀。

1.2锅炉满水(溢水)事故

锅炉水位高于水位表最高安全水位刻度线的现象,称为锅炉满水。

锅炉满水时,水位表内也往往看不到水位,但表内发暗,这是满水与缺水的重要区别。

满水发生后,高水位报警器动作并发出警报,过热蒸汽温度降低,给水流量不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严重满水时,锅水可进入蒸汽管道和过热器,造成水击及过热器结垢。

因而满水的主要危害是降低蒸汽品质,损害以致破坏过热器。

1.2.1锅炉带水会造成危害

使蒸汽管道发生水冲击;有过热器的锅炉将水带到过热器可造成结垢,损坏设备。

发现锅炉满水后,应冲洗水位表,检查水位表有无故障;一旦确认满水,应立即关闭给水阀停止向锅炉上水,启用省煤器再循环管路,减弱燃烧,开启排污阀及过热器,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待水位恢复正常后,关闭排污阀及各疏水阀;查清事故原因并予以消除,恢复正常运行。

如果满水时出现水击,则在恢复正常水位后,还须检查蒸汽管道,附件,支架等,确定无异常情况,才可恢复正常运行。

上述事故虽然是锅炉运行中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几种事故,但如果不及时予以排除,仍将会对锅炉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带来更大的后果,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为此,工程技术人虽和运行人员应及时判断事故的类型,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迅速排除。

1.2.2根据满水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一般满水和严重满水

(1)一般满水:

液位计水位在规定的最高水位以上,但还能看得见;或水位虽看不见,但用"叫满水法"后仍可看见水位时,称为一般满水。

(2)严重满水:

液位计水位通过"叫满水法"后仍看不见水位时,称为严重满水。

1.2.3现象

(1)水位计内充满炉水时其颜色发暗。

(2)水位警报器发出高水位呜叫,高水位灯亮报警。

(3)装有过热器的锅炉,过热蒸汽温度下降。

(4)蒸汽带水量增大。

(5)集汽包(分汽缸)中大量存水,疏水器振动,打开后全是水。

(6)给水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量。

(7)蒸汽管振动,阀门,法兰均有水溢出。

1.2.4造成满水的原因主要可见两种

(1)操作人员失职,违反操作规程,未能对液位计严密观察,致使上水过多。

(2)仪表,设备缺陷所致:

如液位计,汽水连管,阀门位置安装不合理,造成假液位(与安装位置过高有关);液位计冲洗不净时,满水误认为没有水而堆续上水;高水位报譬器失灵;液位计放水阀漏水,水位指示不正确;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给水阀严重渗漏等等。

1.2.5锅炉满水(溢水)采取的措施

(1)认真冲洗液位计,对照液位与水位的实际位置观察其是否一致。

(2)切换自动给水调节器,改为手动上水。

(3)停止给水,必要时打开排污阀放水。

(4)打开集汽包下的疏水器,放掉存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