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1958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面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呢?

  【讲师点评】

  资深心理咨询师廖春燕:

面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孩子在园与在家的情况。

如果家长和教师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那么对他进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让他与平时表现较好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在学习中时时关注和提醒他。

  2、为孩子创造井井有序、安静舒适的活动环境。

大人不要过多来回走动,不要过多干扰孩子的活动。

在家对其多做一些注意力训练,如在看书的时候给予他一定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要让他做其他的事情,家长在一起监督,并要求他每次看完书后说一下里面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让他在一定的时间里写字,而不允许他分散注意力。

即使在看电视的时候也可以让他说说看了什么内容,让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集中注意力,但是每次时间不要给予过长。

  3、赏识教育,多鼓励和表扬孩子。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正强化。

同时,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尽量多陪儿童进行相关的活动。

培养孩子自己能控制自己,坚持把每件事都能干好、干完,要从小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写作业磨蹭

  十个孩子九个磨,学生写作业拖拉磨蹭动作慢是令家长头痛的一个普遍问题。

分析其原因常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或完成的速度很慢。

原因通常是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或听不懂,导致大部分作业不会做或一半左右不会做,做起来磨磨蹭蹭,速度慢,质量差。

  二、自我控制能力弱。

这样的学生在写作业时容易受干扰,导致分神,注意力不集中。

旁边有人监督时速度一般会提高。

  三、责任意识淡薄。

有的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养成了懒散的毛病,导致不愿意做作业,或乱做、漏做、少做。

  四、视觉信息处理能力和书写能力发展滞后。

有的学生视觉宽度小,视点追踪速度慢,视动统合能力弱,手眼协调能力差,都会导致写作业速度慢。

  五、自我防御。

学生为了抵抗父母在写完作业后又布置新的作业而故意拖、磨,到家长规定的最后时间才写完作业。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动作慢时,不能简单地催促、大声地吼和责骂,更不能打。

消极的语言和行为会强化负面的结果,催促、责骂和殴打只能使孩子写作业更加磨蹭、更加拖拉、更加慢,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学习本身和对做作业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厌学。

  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家长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孩子做作业的过程,并与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沟通,然后与上面写的五种原因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孩子写作业慢的主要原因。

如果孩子属于上课不专心听、听不懂、不会做,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受干扰,家长除在学习能力、理解力和学业知识上想法帮助孩子外,最好及时将孩子送到专业的注意力训练机构进行注意力强化训练;

如果孩子是责任意识差、懒散,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如果是视觉信息处理能力差,家长就要让孩子参加视觉信息处理能力专项训练;

如果是写的能力弱,家长就要提升孩子的写的能力;

如果是孩子为了抵抗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再给孩子加任务,则只要家长明确告诉孩子作业完成就可以玩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孩子就会提高做作业的速度了。

如何解决小学生粗心的问题

  一、家长对孩子粗心的误解:

  1、误认为孩子主观不努力

  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大家数家长都会把它归结为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责任心,是主观不努力造成的。

其实不是,家长们冤枉孩子了,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能力没达到,也就是学习能力发展失衡所引起的。

  学习能力发展失衡是指智力正常,但是由于学习所涉及的心理机能的缺乏或发展没有达到同龄水平而无法掌握学校的学习环节,出现听、说、读、写、算以及更高层次的思维上的困难,随着问题的聚集和年龄的增加,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上的发展。

  有这样一个孩子,小学三年级,性格活泼开朗,爱学习,每天上学都很高兴,教师也喜欢他,但他有一个毛病,马虎、粗心。

读课文时结结巴巴,几乎没有一篇文章能完整的读下来,不是漏段就是跑行,抄写课文或写作文的时候也总是漏字错字,做数学题呢,在草稿纸上算对了,一抄到本子上就抄错了,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帮他检查,他自己还发现不了,这个孩子出现的问题是由于视知觉的发展没有达到同龄人的水平所引起的。

因此,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不要不味的责怪孩子,更多地要从孩子的学习能力方面找原因。

  2、片面关注学习习惯,忽视做事的条理性

  家长往往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忽略了让孩子养成做事的条理性。

  下面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看看你们的孩子或者在家庭生活当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孩子在每天做作业的时候,把语、数、外等凡是要完成的作业一起都拿出来,然后呢,语文作业写了一半就停下来写数学,数学才把口算写完,遇到应用题卡壳,又撇下数学去做英语,结果是,一个小时过去了,三门作业一门都没做完,而桌子上堆满了作业本、课本、文具等,一片狼藉。

  其实,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

孩子一天天在长大,家长们也想让孩子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家条事,可是呢,本来想让孩子洗碗,可吃完饭后还没等孩子动手,妈妈抢着把碗洗好了;

晚上睡觉前,还没等孩子开口,爷爷就把洗脚水打好了;

早上起床,奶奶会帮他穿好衣服、整理好书包送他上学。

结果,小学毕业了,孩子什么都不会做,家长们安慰自己说:

他还小,大一点就好了。

  孩子在做事的过程当中,会学会自主,学会次序的安排,把握节奏,变得有条理,更重要的是有了心理体验,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自然形成了一种习惯,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然会迁移到学习当中,因此,家长千万别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和机会,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往往会使学习事半功倍。

  3、过度单调的重复,引起心理疲倦

  我想问在坐的家长一个问题:

你们在孩子写错字的时候是怎么办的?

过度单调的重复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厌倦,从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破坏孩子的求知欲。

  二、形成孩子粗心的原因

  那么,形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1、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把注意力比喻成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他,如果没有开启或半开半闭,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注意力的指标有三个:

指向性、分配性和转移性。

例如:

注意力指向性差的孩子,在下课时间与同学玩的游戏,到了上课时间,老师在讲课了,可他的脑袋里还在想着游戏。

  注意力分配性差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上课时窗外的鸟叫声、走廊上的脚步声,乃至操场上的踢球声都能转移他的注意力。

在家里,门铃声、电话声、说话声统统都逃不过他的耳朵,这样就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课和写作业上。

  注意力转移性差的孩子在完成一件事之后作另外一件事的时候,他的注意力转移的速度非常慢,或非常困难。

  2、视知觉能力发展失衡

  视觉是指眼睛看到的信息,视知觉是把眼睛看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对看到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每个孩子的视知觉能力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的视知觉能力达不到同龄人水平,就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视知觉能力落后和粗心有着紧密的联系。

  视知觉能力有以下几种:

  A、视觉集中

  视觉集中度差的孩子阅读时容易出现加字漏字甚至跳行,做计算时就会把数字跳过去或看错,影响他的审题,也就是说总会丢掉什么,看错什么,就象我刚才举的“糖果雨”的例子,就好比一篇文章讲了18个知识点,他却只掌握了10个、13个。

  B、视觉分辨

  也就是对数学、字母、符号、汉字和图形的区分能力,特别是对相近或相似的数学、字母、符号、汉字的分辨能力,它会直接影响孩子审题和计算的准确性。

(找不同数)

  C、视动协调

  视动协调是指视觉与手部精细动作相配合的能力,孩子通过眼睛辨认的信息登记在大脑中,然后把大脑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操作。

在学习中的两大环节:

写作业和阅读,都要求眼睛看到的、大脑反映的和笔书写的达成一致,否则,就会丢字跳字,看错行,速度慢,错误多。

  D、视觉记忆和理解

  视觉记忆弱的孩子,大脑对眼睛看到的信息、影像的保留能力弱,使得储存的消息消失或者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误。

  以上谈到的孩子的视知觉能力发展的四个方面对孩子粗心的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3、知识点掌握不好造成认知不清

  4、思维能力造成的审题不明

  5、父母不良的心理暗示

  当孩子刚上学的时候,家长和孩子都会雄心勃勃地争第一,可是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在没有提高学习能力之前,无论他们如何努力,结果都会不尽人意,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受到家长和老师无数的批评和误解,比如说粗心被认为是不认真,意志不坚定等等。

在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下,大人倾向于以更大的压力来矫正。

比如打、骂、处罚,当我们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时,孩子会充满挫折感。

  因此要客观分析孩子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多给孩子正面的激励,激励是对孩子思想行为的认可,在被肯定、被信任的状态,孩子的主动性会较好的调动起来,从而巩固自己的行为,随着一次次被巩固,孩子容易树立起自信,认为自己“行”,即使有时遇到困难,由于以前被认可,被肯定,而巩固起来的自信,孩子就容易主动去试,这是一种很可贵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培养孩子的“主动精神”那将是我们教育的极大成功,因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面对任何问题的积极能力。

三、解决粗心问题的方法:

  1、运动知觉;

跳绳、打球、平衡能力;

  2、手部精细动作:

描图、搭积木、穿珠子、夹豆子、手工;

  3、视知觉能和;

  

(1)视觉集中

  

(2)视觉记忆:

牌、填词、口头表达

  (3)视觉分辨

  4、学习习惯:

  

(1)合理利用草稿纸:

给题目编号,合理的空间安排。

  

(2)不要过多的依赖橡皮,养成一次成稿的习惯。

  (3)遇到不会做的题先放下,等全部做完后再认真思考。

  (4)养成做事的条理性。

  (5)养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让孩子在做家庭作业时克服拖拉懒散的八大步骤

  1、家长向学校老师了解所留家庭作业应该在多少时间内完成。

给孩子备个定时响铃的闹钟,把时间多定十分钟,告诉孩子钟声就是命令,父母不再提醒。

  2、打开窗户让空气流通,备好台灯(晚上)放在左侧,关闭音响、电视,家中保持安静。

  3、作业前要求孩子做到三先:

先大小便、先喝好水、先洗净手。

作业中不再做这些事。

  4、准备一个大纸箱,将孩子书桌上所有无关的会让他分心的东西,一扫而光,收拾在这个纸箱之中,书桌上只放与作业有关的东西。

  5、备好作业用的课本、作业本、尺子、橡皮、削好二支铅笔,作业时不再找文具。

  6、告诉孩子遇到不会做的题,现放下做好记号,把其他题目做好后再解决它,最后还是不会做的,家长辅导或是让他第二天到学校问老师问同学。

  7、让孩子端坐,闭目凝神并深呼吸两分钟,心中默念“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

  8、两分钟深呼吸后,睁开眼睛立即作业,直至完成。

此间坐在椅子上的孩子不得离开座位,若在响铃前作业完成,家长便表扬他,并允许孩子去自由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