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017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docx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权威答案

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3、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在《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Herrmann)在1910年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丝绸之路不再仅指陆上西北丝绸之路,它还包括陆上西南丝绸之路,陆上东北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从本质上讲,丝绸之路反映的是人类要求相互沟通、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和要求,人类冲破一切阻挡、不断进取、不断创造的伟大力量,它凝结着中国和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绚丽多彩的古代文明,它是数千年来发生于亚洲、欧洲乃至非洲许多地区的伟大事件的见证,是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标志。

4、八大古都:

是指由中国古都学会通过并经国内史学家承认的古代都城。

包括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六大古都,后加上安阳和郑州。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文字历史已经有数千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兴土木,着意修建。

这些古都,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模式或建筑风格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往往表现了同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对全国其它城市的建筑有特殊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各大古都的建筑沿革史,就是一部较完整的城市建筑史。

5、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达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

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

故此,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与智慧的结晶。

6、行政区经济是因行政区划分割而形成的行政壁垒对区域经济形成的一种刚性约束,从而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悖的现象,它主要具有地方政府企业化、企业竞争寻租化、要素市场分割化、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资源配置等级化、领域效应内部化等特征,是一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

之典范。

8、秦代疆域:

“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旁阴山至辽东”(《史记•秦始皇本纪》)东南:

平楚江南地,置会稽郡;并闽越和东瓯,置闽中郡;南逾南岭,置桂林、南海、象郡;北击匈奴,拓地至阴山,置九原郡;西南:

开五尺道,势力伸入云贵高原。

9、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至清代,行政区域的划分有时以山川形便为原则,有时以犬牙交错为原则。

总体来说,按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防守,而按犬牙交错的原则划分行政区域可以防止地方军事割据,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山川形便的意思是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

这个原则是最自然最直观的原则。

尤其在高山大川两边的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地貌、气候和土壤,形成不同的农业区,也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

古人早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在《礼记·王制》中就说道: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因此采用山川形便的原则,意味着政区的划分是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同一化基础上进行。

10、逐水草而居与各有分地:

逐水草而居是牧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而环境适应又与资源特性直接相关,草原虽然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没有任何一个牧场经得起长期放牧,若要保证在草原生态背景下被牲畜啃食过的牧草能够及时恢复,保证草原上牧放的牲畜能够繁衍不断,必须适时转移放牧地,追寻丰盛的牧场驻牧,在游牧中满足牲畜对草、对水的需求,牧人对牲畜的需求。

《史记·匈奴列传》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

”所谓“各有分地”,指的就是匈奴各部分区放牧之事。

《史记》的记载讲得很清楚,“各有分地”与匈奴各级首领的领地有关。

依匈奴之制单于之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

以各有分地为规则的游牧生活维系着草原上分区游牧的秩序,维系着草原上的和平,但和平不是永久的,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和平常常为战争所中断,草原上的人们也同样经历着战争的蹂躏。

11、古都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是陕西省省会,是我国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最多的地方,有着世界天然博物馆的美称。

西安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

从奴隶制社会的顶峰西周王朝、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西安书写了中国历史最华彩的篇章。

12、侯仁之(1911.12.06~2013.10.22),男,1911年12月16日生于河北省枣强县,籍贯山东恩县(现平原县恩城镇)。

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被英国利物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称号。

1999年为表彰侯仁之在历史地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美国地理学会授予他“乔治·戴维森勋章”,侯仁之成为全世界获此殊荣的第6位著名科学家,评价他是中国学术成果最丰富最富有激情的地理学家之一。

1950年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国从理论上阐明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区别及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任务,率先为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学正式开设中国第一个“历史地理学”专业。

[2]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出版有《侯仁之文集》。

14、《河山集》《河山集》一至七集,陆续出版于1963年至1999年间,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学术文集,收录了史念海先生的绝大部分代表性学术论文。

《河山集》的名称是已故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命名的,史念海先生十分珍重这一命名,并将自己的论文集依次题作《河山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等等。

早在“文革”后的l978年1月2日,他在给先严的信中写到:

“瑚公亲家吾兄如晤:

……白公有信来,说是可将历年存稿印一小册子,因而顿生悬想,打算再印一本河山续集。

前些时,为这一河山之名颇受委曲,所以再作此打算,以示这一名称还是应该有的。

”可见“河山”二字在史念海先生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这不但是他终身致学的目标,也是他与白寿彝先生将近七十年友谊永固的写照。

15、沙漠化就是指原本湿润、具养份,可以生长植物的土地,改变成干燥、贫瘠、没有生产力的不毛之地。

某些地区的沙漠化,是自然的现象,例如某些沙漠的边缘渐渐也变成沙漠;但目前沙漠化的生态危机却是因为人类对土地的不当开发所造成的。

沙漠化是环境退化的现象,它就好像一种会蚕蚀人的细菌般可怕。

随人口急剧上升,粮食自然供不应求,于是大量开垦耕地,而不理会那地方是否适宜开垦。

日子久了,土地的养分无法补充,竭泽而渔之下,变成完全不能恢复农作用途的旱地,我们叫这种现象做「沙漠化现象」。

16、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指土地退化,其最终结果大多变成沙漠,因此,也叫“沙漠化”。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对荒漠化的概念作了这样的定义: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退化”。

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据图回答

1.据图填出丝绸之路中段五条道路的名称并指出其形成的朝代(10分):

答:

北新道,其形成于唐;新北道,其形成于东汉时期;西域北道,其形成于西汉时期;西域南道,其形成于西汉时期;吐谷浑道,其形成于南北朝时期。

2.依照中国季风图说说季风与非季风之间的界线同中国自然、经济、历史、政治的关系(10分)

3、根据下图列举秦代边郡名称

答:

辽东郡、辽西郡、右北平郡、渔阳郡、上谷郡、云中郡、九原郡、陇西郡、北地郡、

蜀郡、邛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

4、填充北宋时期中国版图上各政权名称

6、据图填写古代陕西-四川的道路

答:

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故道、祁山道、阴平道、洋巴道、米仓道、金牛道。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冷暖变化(10)

1.1100aBC-850aBC(西周前期),短暂的寒冷期;2.770aBC-公元初第二个温暖期(春秋、战国、秦、西汉)。

3.公元初-600aAD第二个寒冷期(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4.600aAD-1000aAD第三个温暖期(隋、唐、五代、宋初)5.1000aAD-1200aAD第三个寒冷期(两宋间)6.1200aAD-1300aAD第四个温暖期(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

答:

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

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

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

《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

《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

《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

《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

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

“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

”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

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

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

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2.列举我国古代的地理总志及作者(15)

答:

《读史方舆纪要》清初地理著作。

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1631-1692)撰;

《元和郡县图志(上下)》主要内容:

元和郡图志,李吉甫撰,是唐朝地理名著,为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

写成于唐宁宗元和八年。

《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初期一部著名的地理总志。

乐史撰。

《太平寰宇记》继承了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体裁,记述了宋初略于十三道范围的全国政区建置。

《方舆胜览》此为南宋地理总志,成书于理宗时(1225~1269),以行在所临安府为首,所记仅十七路,限于南渡后的境域,建置沿革、疆域道里,而详于名胜古迹、诗赋序记,于各地风土习俗。

《舆地纪胜》作者:

[宋]王象之撰

《括地志辑校》括地志五百五十卷,序略五卷,是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一部规模巨大的地理书。

《括地志辑校》它吸收了汉书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纂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

《元丰九域志》,作者王存,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北宋神宗元丰时综合性地理总志。

3.简述我国唐朝和清朝的疆域(10分)

答:

唐朝正式统治的最大范围是:

北至阴山以北六百里,西至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青海河曲地区、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南至今贵州东北部、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东北至辽河流域。

《旧唐书•地理志》:

“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逾阴山。

唐朝:

东到大海,西到咸海,东北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到南海。

清朝:

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的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4.简述我国古代地理学发展的各阶段及特点。

答1:

中国地理学史是对中国地理学发展过程的研究。

中国古代地理学知识萌芽很早,至春秋战国时代已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战国以后,逐渐形成传统的地理眩,即“方舆之学”。

明中叶以后,徐霞客等注重实地考察、探讨自然规律,开辟了中国地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但是,中国近代地理学是在西方近代地理学传入后开始的,张相文、竺可桢、翁文灏等为中国传统地理学向近代地理学的转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答2: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6世纪) 战国之后,中国古代地理知识经过积累形成为一门学科──中国传统地理学,即明清时候所谓的“方舆之学”。

"地理”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候。

《周易·系辞》有:

“仰以观于天文,府以察于地理”之句。

唐代孔颖达解释说:

“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

”西汉《淮南子·泰族训》明确阐述了研究地理的目的:

“俯视地理,以制度量。

察陵陆、水泽、肥墽、高下之宜,立事生财,以除饥寒之患。

”即根据不同地理环境从事生产,以解决穿衣吃饭问题。

东汉以前,已有两部区域地理名著问世《尚书·禹贡》和《山海经》。

《山海经》中地理价值大的是《山经》部分,其写作时代是汉代之前。

它对黄河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外广大地区(地域范围远比《禹贡》为大)的自然条件以“山”为纲进行了综合性记述。

《山经》总共记载447座山,先按方位分为中山经、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和东山经五大区,每一区又分成若干山系,每一山系都方向道里把一个个山岳连接起来,对每一山岳都记述位置、水系、天然动植物和矿产资源,所记当然不尽正确。

《禹贡》和《山经》都是地理著作,但都未以“地理”命名,且体例也不相同。

及至东汉班固著《汉书》,其中有第一篇以“地理”命名的篇章,即“地理志”。

它的出现标志中国传统必理学开始形成。

这个时期,中国地理学在疆域地理志、地图、水系、域外地理和方志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

5.列举汉武开边设立的边郡。

答:

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

①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不仅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置朔方、五原2郡;云中、雁门2郡北界也得到恢复。

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

②置河西4郡。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击河西,匈奴休屠王降,设置酒泉郡。

以后至公元前67年间陆续分置了张掖、敦煌、武威3郡,合称河西4部,连同公元前81年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又称河西5郡。

③南方的扩展。

公元前111年又平南越,以其地置南海、郁林、苍梧、合浦、交趾、九真、日南、象8郡。

次年又跨海于海南岛上置珠崖、儋耳2郡。

以上10郡包括今两广地区和越南北部,较秦时更为扩展。

公元前138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的威胁,举国内迁至江淮之间。

公元前110年汉朝灭闽越,又迁其民于江淮之间,后来又在今福建全省和浙江南部设置冶(今福建福州市)、回浦(今浙江临海东南)2县,属会稽郡。

④西南7郡的设置。

公元前135~前109年开西南夷,在夜郎、且兰、邛、□、冉□、白马氐、劳浸、靡莫、滇、昆明等部族地置犍为、□柯、越□、沈黎、汶山、武都、益州7郡,除了武都郡在今陕甘2省的嘉陵江上游外,其余6郡在今云贵和川边地区,西南界达到了今四川邛崃山和云南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带。

⑤东北乐浪4郡的设置。

公元前108年灭了由燕人卫满在朝鲜半岛上建立的卫氏朝鲜,以朝鲜及其附属国地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4郡,把东北疆界推至朝鲜半岛中、北部,东至日本海,南抵汉城以北一带。

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西域一词有广狭二义:

狭义的西域指今甘肃敦煌古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以东的今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远至中亚或更远至欧洲东部和北非地区。

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的势力已到了西域地区,控制了当地许多分散的小国。

汉武帝时曾于公元前138、公元前119年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企图联合乌孙、大月氏,以抗击匈奴。

公元前102年又远征在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获胜。

自此西域震恐,多遣使来贡。

于是在敦煌至罗布泊之间设立交通亭站,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渠犁(今库尔勒)等处屯田。

这时汉朝只控制到天山南路。

北路自乌孙以东犹在匈奴控制之下。

至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天山南北才完全摆脱匈奴的统治。

汉朝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今轮台东)。

都护辖区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乌孙、帕米尔地区的无雷和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等。

6.以三国为例简述川陕间的交通情况。

答:

川陕甘间的交通,以南北为主,盖因秦岭、大巴山(米仓山、南山)大致东西走向。

经常提及的古道,如陈仓、故道、褒斜、傥骆、子午、石牛(金牛)、米仓、荔枝。

陈仓、故道、石牛以外,道路所经比较清楚。

7.概述关中的地理形胜(16)

答:

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械千里,天府之国也。

答:

关中形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如下:

一,农业发达。

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周人首营关中,对于八百里秦川开发较早。

此地渭河、泾河、洛河及其支流纵横分布,战国末期又曾开挖过郑国渠,土地肥沃,灌溉便利。

二,四塞为固。

关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

关中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关以守之。

其地位重要者,函谷关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来通道;武关控秦岭东段之险,扼守着关中东南方向的进入通道;散关扼秦岭西端之险,控制着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交通咽喉;萧关扼陇山之险,守备着关中西北通道。

三,地势便利,居高临下,有河流可以顺势东下,后勤便利。

张良曾分析说:

“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8.概述我国古代地理文献的发展状况(15)

答:

《汉书地理志》,今主要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铅排本为善;《元和郡县图志》,今可参考中华书局1983年《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贺次均辑校的版本;《华阳国志》今较流行的有刘琳的《华阳国志校注》本、任乃强的《华阳国志校注图补》本;《水经注》现流行的版本有科学出版社1955年影印的杨守敬、熊会贞合撰的《水经注疏》本;《大唐西域记》现流行版本有张巽校点的《大唐西域记》;《太平寰宇记》今流行的是民国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四、论述题

1.简述原始农业的起源,并简述历史时期我国农业的扩展。

答:

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

经济区域的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和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的,它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

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

夏商周时期“三河”成为最早开发的农耕区。

四大经济区域:

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中国历史上农耕区具有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平原向山区,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

农耕区的扩展取决于:

1.人口的不断增加:

中国古代人口从秦统一六国之前2000万至清末增加到4亿。

2.粮食亩产提高缓慢:

汉代粟类旱地作物亩产约120斤,明清中上地亩产150-200斤。

人口增加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导致农耕区扩展成为基本趋势。

答: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

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

水利工程开始兴建。

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

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

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

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

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五)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

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

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

出现众多农书。

土地利用方式增多。

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

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

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

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

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2.简述我国从沿革地理学到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状况。

答: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主要是因为其前身沿革地理学的形成至少可上溯至两汉时期;说它年轻,主要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迟至本世纪50年代初才得以确立。

纵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不难看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从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结论。

历史上第一篇比较成熟同时也最优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地理志》,因而目前大多数学者皆将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学的开山鼻祖。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自班固而后,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在相当长时间内确实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但是在班固以前,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却并非以沿革地理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来说,其有关沿革地理的学问亦明显受到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书·禹贡》、《周礼·职方》以及《史记·河渠书》的影响(注:

史念海:

《班固对于历史地理学的创建性贡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3辑。

)。

这样一来,如果追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就必须从《尚书·禹贡》等著述谈起。

   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一直到两汉时期才趋于成熟,其标志性著述为司马迁《史记》中的《河渠书》和《货殖列传》以及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

以往的学者每以沿革地理学与传统中国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