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367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docx

高二政治期末选择题选项训练附答案共85题

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

期末考试选择题专项训练

《文化生活》部分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1.北京市第六届赏梅会暨第四届北京明城墙梅花文化节于2011年3月15日至4月15日北京东城区明城墙遗址公园举行。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

①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③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为庆祝建党90周年,《人民日报》每天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报道和播放《永远的丰碑》,众多的媒体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这样做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

①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认为: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

”这种观点:

(  )

①认为各种文化间的差异会逐步消除 ②肯定了经济对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 ③肯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④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文化意义是:

(  )

①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②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④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国际竞争力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2011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我国政府如此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是因为:

()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6.《春天的思念》诗歌音乐会2011年4月5日在民族音乐厅上演。

《背影》、《繁星·春水》、《春江花月夜》、《春思曲》、《再别康桥》等经典音乐与诗歌,让当晚到场观众不由得心潮澎湃。

但诗歌音乐会带给每个人的影响并不相同,这是因为:

(  )

A.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C.人是主动感悟文化的影响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形式各异的

7.在排列并排的座次时,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

而西方国家以及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

从排列座次的不同可以看出:

()

A.文化差异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优劣

B.文化氛围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C.文化环境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D.文化传承决定了人们的实践方式和思考方式

8.2011年10月14日“全国道德模范首都高校巡讲”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首场报告。

这一活动让观众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思想得到了净化。

这说明:

(  )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9.2011年1月17日,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姚明等各界有影响的当代中国人一一亮相。

随后播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从不同角度介绍当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A.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B.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

C.大众传媒具有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D.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10.(2012高考天津卷)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

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

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11.在2011年春晚中,西单女孩演唱了《想家》,旭日阳刚演唱了《春天里》。

草根演员首次在春晚舞台拥有了独立节目,彰显了开门办春晚的新思路。

走向大众的春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可见:

(  )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先进的文化应当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④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已故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同下大同”是对“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由此可见,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需要: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弘扬世界上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

③进行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2012高考海南卷)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

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

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  )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12年3月25日至31日,首届“深圳·世界戏剧周”在深圳举行,这一活动为戏剧文化的国际交流搭建平台,一批经典戏剧让鹏城市民大饱眼福。

中外戏剧文化交流是本次活动的特色,通过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

(  )

①吸收各国文化成果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④不同民族文化走向融合和趋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在我们看到西式快餐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时候,西式快餐本身也在不断适应中国国情发生变化,中华文化对西式快餐文化的接纳与快餐文化的“中国化”其实是同步进行的。

同时,中国的春节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纳,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

由此可见:

(  )

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②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在和谐相处中共同发展

③要通过阻滞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来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

④文化交流中应坚持以我为主,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内生发展能力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16.“数字图书馆”将文字、图像、声音等数字化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从而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每个拥有电脑终端的用户只要通过联网,登录相关数字图书馆的网站,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方便快捷地享用世界上任何一个“信息空间”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

()

①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手段和方式②显示出文化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实现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④丰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特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2011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指出,在十二五时期,要逐步增加教育的投入,高度重视我国的教育。

之所以要高度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④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

”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

A.要扬弃其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

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19.电影《唐山大地震》再现了唐山大地震的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

同时,将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

这说明()

①文化形态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②创新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010年7月31日,儒道佛三教汇集于一山、历经秦汉唐宋明清两千余年的中国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地

之中”历史建筑群:

()

①代表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成就②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性③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反映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1.2011年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隆重开幕,这届大运会的核心理念是“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

“不一样”,意味着深圳大运会不会简单重复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模式,而是展现经济特区全新的创意与智

慧。

这表明文化创新:

(  )

A.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B.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源泉D.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22.(2011年高考山东卷)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这说明(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3.2011年伊始,一部《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电视剧热播齐鲁荧屏。

该剧真实反映了“80后”与“50后”在爱情以及生活方面的交流与差异,切中了社会现实,扣动了人的心弦,紧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应()

A.坚持批判与继承的统一B.以我为主,博采众长

C.立足实践,面向大众D.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创新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4.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中的“字”。

“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

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1年5月6日至8日,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本届论坛以“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为主题。

据此回答25~26题。

25.对两岸文化交流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维护两岸共同的中华文化传承

②有利于文化传递和沟通,已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有利于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有利于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6.贾庆林在开幕式上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但要厚植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且要加强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增强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认同。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仍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是因为()

①两岸共同面临文化霸权主义和腐朽思想文化的挑战②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两岸人民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③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④两岸在经济上相互依赖,具有互补、互利互惠的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7.2011年11月18日,第五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在武夷山举行。

博览会上举办以“缘结武夷茶和天下”为主题的第五届武夷山大红袍国际禅茶文化节,这将有力地推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有利于:

()

①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加强中华民族团结

,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④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

28.(2012高考天津卷)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

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9.都江堪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

它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塞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

它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这一工程说明了:

()

①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③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具创造性的民族

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④

30.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发表了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言论,极大伤害了国人的民族情感,一时激起国人的极大愤怒,点燃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和主题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31.(2012年高考福建卷)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

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

这表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32.2011年是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辛亥革命时期的仁人志士们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屈斗争,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也铸就了弥足珍贵的辛亥革命精神。

这说明辛亥革命精神:

()

A.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之中B.是在社会实践中孕育形成

C.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D.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33.歌曲《走向复兴》中唱到:

“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

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

我们迎着风雨向前走,万众一心挽起臂膀,我们要把亲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

前进,前进,向前进,挺起胸膛,何惧风浪;前进,前进,向前进,肩负民族的希望。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

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③民族文化是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能够和睦相处的④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4.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透过武昌城头飘过的历史烟云,回首南湖红船起航90年来的时代变迁,我们深刻感受到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为:

()

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之魂②各个时期的民族精神是完全一样的③它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④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为经济建设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5.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

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个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有,一个企业和私大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这表明: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6.2011年网络热词比如“我爸是李刚”、“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等这些网络热词的出现又一次更新了我们新一轮的语言系统。

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

()

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②大众文化对社会产生影响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④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7.(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8.漫画《殊途同归》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电脑算命不同于一般的封建迷信,它是有科学依据的②落后文化借用现代科技的“外壳”会得到扩散③我们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不能只看它的形式④“算命”是公民个人的私事,国家不应干涉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③④

39.(2012年高考福建卷)表3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 

群体

老年人

中年人

青少年

喜爱的文化活动

听戏曲、打太极拳…

看电视、阅读书报…

上网、听音乐…

某班同学分配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  )

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

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

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

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40.(2010年高考山东卷)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

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1.大连市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宗旨,扎实有效,持续不断地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得到千万大连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极大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提升了大连的城市形象。

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

(  )

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把城市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2.2011年5月28《人民日报》报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7个公共图书馆、108个文化馆、109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将于6月1日起陆续实施免费开放。

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有利于:

()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抑制腐朽文化③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④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3.培育广东人文精神,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

①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②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

(  )

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力量

③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5.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

“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我国现阶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

①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 ②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兴衰 ③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取向 ④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6.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魅力。

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雷锋精神:

(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7.一些电视剧中的人物把烟酒消费当作时尚,通过电视传播使许多少年儿童把烟酒与“显赫、有趣、人缘好”等特征联系在一起,加大了成人后抽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倾向。

材料启示我们:

(  )

①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电视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双向互动的文化传播手段

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十分必要的

④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8.2011年发生的“金华皮革奶”、“双汇瘦肉精”、“上海染色馒头”、“涮水油”、“火锅老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提高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必须:

(  )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基本道德规范 ②强化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强制力量 ③加强道德舆论建设,唤醒公民的良心发现 ④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