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537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夯实农牧业基础 提高综合生产能力.docx

夯实农牧业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夯实农牧业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努力实现农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市农牧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自学

(2010年3月2日)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十分困难的一年。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特大旱灾历史罕见和农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严峻形势下,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大灾之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牧民收入显著增加,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是农业生产在大灾之年获得较好收成。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59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290万亩,比上年增加45万亩,总产达到59.2亿斤,比灾害程度相近的2000年增产一倍多;油料总产达到1.48亿斤,甜菜总产达到42万吨,蔬菜总产达到345万吨,比上年增加64万吨。

   二是畜牧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

六月末全市牲畜存栏达到1769万头只,纯增16万头只,连续四年保持全区第一。

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2.82万吨、29.86万吨和42万吨。

   三是农牧业经济和农牧民收入同步增长。

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48.9亿元,其中农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37.8亿元,增长4.4%。

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比上年增加260元,增长6.1%。

   四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升。

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392亿元,增长27%;实现增加值103亿元,增长22.6%。

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完成交易额257亿元,增长16%;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的纯收入达到2800元,比上年提高300元。

   五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蔬菜速检合格率达到98.61%,无公害农产品例行抽检平均合格率97.3%,绿色、有机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全市继续保持无区域性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在大灾之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积极争取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品种,认真落实肉羊良种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能繁母猪保险和奶牛保险保费补贴,协调做好农牧业保险理赔。

全市共发放种植业良种推广、农机具购置、畜牧业良种、奶牛养殖、能繁母猪补贴和农牧业保险保费补贴等惠农惠牧政策性补贴3.7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增长45%;农牧业政策性保险理赔13702.17万元,其中种植业理赔12474万元,能繁母猪理赔799.27万元,奶牛理赔428.9万元。

承诺为农牧民办的“十件实事”全部兑现。

   二是加强农牧业防灾减灾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面对历史罕见特大旱灾,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大干60天,夺取农牧业生产全面丰收”活动,通过集中攻坚,切实加强工作督导和技术服务,大力推进科学抗旱减灾,夺取了抗旱减灾的最后胜利。

大力推动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强化病虫监测预报,积极开展专业化防治和群防群治,挽回粮食产量4.9亿公斤。

加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全力防范生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全市继续保持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实现了“重大动物疫情稳定,畜产品卫生安全”的目标任务。

   三是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专项推进设施农业、肉牛、肉羊等农牧业重点产业。

全市新增设施农业10.12万亩,总面积达到56万亩,继续保持全区领先水平。

六月末全市牛存栏达到187万头,出栏肉牛81.8万头;羊存栏1246万只,出栏肉羊490万只。

奶牛存栏达到16.2万头;生猪存栏263.6万头,出栏生猪163.6万头。

出栏肉鸡2359万只,出栏肉鸭1972万只,出栏肉鹅444.1万只。

完成人工种草102万亩,完成飞播种草31万亩;饲料作物种植133.7万亩。

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巴林左旗上京农畜产品深加工园区、翁牛特旗玉龙食品工业园区和元宝山区农牧业产业化园区等21个产业化加工园区初具规模。

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710家,比上年增加63家;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流通企业达到148家,比上年增加7家。

   四是强化农牧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围绕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牧业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落实国家、自治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18个,面积达到22.22万亩,其中松山区安庆镇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田平均亩产1002.1公斤,最高亩产1282公斤,再次刷新了东北——内蒙古玉米高产记录。

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应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水肥”双节、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改良、健康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5%,全市家畜良改率达到97%;全市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加强农机装备建设,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推广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积极发展玉米、大豆、马铃薯收获等环节机械化生产,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417.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2.4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76340台,比上年增加2979台;耕、播、收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5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五是努力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优质高产高效作物比重、畜牧业特别是农区畜牧业比重和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比重,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的增收潜力。

全市优质高产高效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0%农区乡镇家畜存栏达到1293万头只,占家畜存栏总数的73%,居全区首位农区畜牧业的比重达到74%;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

认真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三品”认证,努力提高农畜产品的竞争力。

全市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个,全市共有86个生产单位339个农畜水产品获得自治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请绿色食品8个,全市有10个企业(集团)32个农畜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申请有机食品认证10个,全市共有9个企业68个农畜水产品获得中绿华夏有机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全市有3个农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地理标识。

加大农畜产品营销促销力度,落实生鲜乳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认真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加强农牧民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积极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六是加快推进农牧业体制机制创新和强化农牧业行政执法,增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活力。

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牧业体制机制创新。

全市新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70家,总数达到1590家,入社会员达到11.2万户。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和草牧场经营权流转,全市耕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20.7万亩,草牧场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02万亩。

加强农牧业法律法规宣传,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认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对全市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农膜等农资市场进行专项整顿,保障了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农牧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积极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兽医工作机制,落实防疫员待遇,强化兽医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动物疫病防控综合能力。

深化农垦改革,强化农牧工负担监督管理,创新农垦企业经营组织形式,推动垦区经济发展。

全垦区国民生产总值完成24630万元,增长8%人均纯收入达到4922元,增长3%。

   七是认真抓好农牧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努力增加农牧业投入。

全年共争取国家、自治区农牧业专项资金、基本建设和产业化项目资金58166万元,比上年增加8159万元。

协助松山区引进江苏雨润集团年屠宰加工200万口生猪和父母代种猪养殖场项目并已开工建设;协助翁牛特旗引进山东瑞克斯旺公司设施农业育苗工厂建设并已完成规划选址。

全市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新、改、扩、建项目达到158个,完成投资88亿元。

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项目达到85个,完成投资59.2亿元。

   八是切实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

建设标准粮田15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良110万亩新建户用沼气池3.3万户新建牛冷配站85处,羊人工授精站点205处;新建肉牛养殖棚舍23.2万平方米,肉羊育肥棚舍50.8万平方米,青贮窖25.1万立方米;新购入饲草料加工机械2093台套,保有量达到22376台套;完成草地围栏110万亩,草地改良104万亩;实行封育禁牧的面积达到8539.3万亩,其中全年禁牧5079.4万亩,季节性休牧3408.9万亩。

   二、2010年主要任务

   主要发展目标是:

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稳定在70亿斤以上,力争达到80亿斤六月末全市家畜存栏稳定在1700万头只,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增长5%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60亿元,增长6%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增长11%。

围绕上述目标,大力实施“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百万亩设施农业富民工程”、“百万头肉牛育肥工程”和“畜禽良种工程”。

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培育和壮大粮菜肉乳草主导产业为重点,积极调整和优化农牧业结构。

   一是切实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的要求,继续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牧业建设的首位,积极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稳定主要品种的播种面积,增加玉米等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0万亩左右,其中玉米播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100万亩。

认真执行“四补贴”政策,组织实施好良种补贴政策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实施好新增马铃薯原种扩繁补贴项目,切实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全面实施“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加大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实施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加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动全市粮食作物平衡增产。

组织实施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努力扩大蔬菜、甜菜面积,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甜菜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二是坚持不懈地推进“百万亩设施农业富民工程”。

今年,自治区将新增设施农业30万亩,并从农业综合补贴资金中拿出2517万元专门用于设施农业建设。

我们要把握自治区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的良好机遇,主动争取并利用好自治区的扶持政策,采取“群众筹、银行贷、财政补、项目投、招商引”的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协调各方面加大投入,鼓励和支持实力雄厚的工商企业投资设施农业,特别是要借鉴宁城县根据投入设施农业的贷款总额对信用联社进行奖励的做法,努力增加设施农业信贷规模,推广公司化经营、反租倒包等新形式,推进设施农业向园区化发展,确保年内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继续保持自治区领先水平。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

积极推进“百万头肉牛育肥工程”,编制好百万头肉牛育肥工程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主动争取资金扶持,落实整村推进任务,强化专业村和养殖小区建设,力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市出栏育肥牛100万头的目标。

今年全市育肥牛出栏要达到60万头。

继续加大肉羊、奶牛、生猪等产业专项推进工作力度,扩大养殖规模,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提高畜牧业效益。

坚持以种促养,适度扩大青贮玉米和种草面积,不断强化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全市青贮玉米种植要达到100万亩,人工种草面积达到120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种植面积23万亩。

   

(二)以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为重点,着力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立足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的优势产业园区。

积极支持塞飞亚、草原兴发、东方万旗、蒙都肉羊、新新杰蔬菜加工等企业扩大规模,培育品牌,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全力促进冷山糖业、宏发肉牛肉羊屠宰、中鹿鹿产品深加工、科然生物大豆深加工和凌志马铃薯加工等项目达产达效。

加快雨润200万口生猪加工、万顺达120万吨玉米淀粉加工等项目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支持上京农畜产品加工园区、玉龙食品工业园区加快发展,推动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

加大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种养基地建设力度,着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初具规模和水平的专业乡镇、专业村,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解决龙头企业原材料不足问题。

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750个,销售收入增长16%,增加值增长12%,农牧民人均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纯收入的比重达到65%。

   (三)以转变发展方式为核心,大力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

   一是围绕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大良种引进、培育、示范和推广力度,充分发挥良种在农牧业增产增效上的作用,提高我市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

今年,要突出抓好昭乌达肉羊品种培育验收命名的各项准备工作,争取通过国家的验收和命名,填补我市在肉羊品牌培育上的空白。

二是调整农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方向与重点,加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支持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增强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公益服务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是加强基层农牧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牧业科技人员绩效考核和多元化推广机制,通过完善精神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定向免费培养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农牧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科技承包,提高服务水平。

四是扎实推进农牧业科技入户,大力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重点推广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设施栽培、健康养殖、储运保鲜等适用新技术,积极开展粮油糖高产创建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加快养殖场(区)标准化改造,推进标准化生产,着力解决影响农畜产品产量提高和品质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

五是继续抓好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和基层农牧业科技人员培训,健全农牧民科技培训体系,强化农牧民科技培训效果,提高农牧民科学种田水平和科学养畜水平。

   (四)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农牧业产业安全为重点,着力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农畜产品质量是食品安全的基础环节,直接关系到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们各级农牧业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切实提高认识,强化责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力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严格农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等监管制度,完善协调配合、检打联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监管服务、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加强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全力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加强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强化农畜产品质量抽检,净化产地生产环境,加快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畜产品,打好“绿色牌”、“草原牌”。

三是继续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健全饲政监管机构,强化饲料质量监管,严查狠打人为添加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对于长期以来不接受检查管理、拒绝监督抽检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认真开展农药市场和兽药市场集中整治活动,加强兽药残留监管,严格品种和市场准入标准,切实规范生产经营使用主体行为,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管,积极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坚决防止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

   (五)以强化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切实抓好农牧业防灾减灾。

   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预防为主,把春秋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有机结合,以中小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畜禽流通环节为关键,以边境防控为突出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突出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预防免疫,着力强化人畜共患疫病防控,坚决防止重大动物疫情暴发流行。

大力推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加大对重大病虫及植物疫情的防控和监测,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突出抓好草地螟、蝗虫等重大植物病虫和蔬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加大对草原鼠虫害、毒害草的防治力度。

坚持防抗结合、综合减灾,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逆品种,发展适应性农业。

密切与气象等部门协调配合,把握灾害变化规律,强化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科学开展抗灾救灾,实现减灾增收。

继续强化农机、农垦安全生产和草原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农牧业生产安全事故。

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投保自愿”的原则要求,加大农牧业保险推进力度,努力扩大政策性保险范围,努力降低灾害损失。

   (六)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重点,切实加强农牧业基础和装备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搞好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和引导农民还田秸秆,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强化耕地质量管理和建设,全力抓好10万亩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抓好30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建设。

认真开展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年活动,加强和完善县乡两级农牧业信息体系队伍建设和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推进市县两级一体化农牧业信息网站体系建设,启动农牧业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主要农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监测,办好“‘12316’三农”热线,根据农时季节,及时为农牧民释疑解惑,着力提高农牧业信息化水平。

严格执行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认真落实自治区巩固和扩大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成效,加快建立草原生态恢复补偿机制的政策措施,加强草原建设与保护,积极推广阿旗绍根实施天然草原节水灌溉,开发饲草料基地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有条件的旗县要加快建设节水灌溉人工草牧场,切实提高草原产草能力和承载能力。

全面完成自治区政府下达的草原普查工作,办好全区草原工作会议。

积极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节能减排,扩大沼气建设规模,强化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已建沼气池完好率和利用率。

以国家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为契机,大力推动示范园区建设,积极推广宁城县强化农机维修示范点建设、松山区推动碱洼子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林西县培育农机大户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农机装备能力建设,着力扩大农机装备规模,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大力推行资源节约型机械化生产方式,扩大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努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力争农牧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0%。

   (七)以增强农牧业发展活力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牧区改革与发展。

   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加强管理规范化,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统一经营、标准控制、市场开拓、利益联结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提升带动能力。

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实际,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涉农服务行业发展,鼓励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牧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土地流转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牧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按照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要求,继续推进草原“双权一制”落实。

继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工作机构,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人员待遇,强化队伍建设,提升动物疫病防控综合能力。

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完善农垦社会保障,强化农牧工负担监管,推动垦区经济发展。

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总结推广各地探索农牧民信用互助模式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发展,促进更多的项目资金、信贷资金集中投向“三农三牧”,切实解决农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

   (八)以农牧业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努力增加农牧业投入。

   抓住国家加强城乡统筹、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基础性、公益性农牧业建设项目,继续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保护性耕作工程、科技入户等农牧业项目的争取和建设,依托项目建设大幅度增加农牧业投入。

立足我市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强调查研究,主动沟通协调,编制好“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认真谋划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方向的新项目,搞好项目储备。

精心组织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强化项目监管,加快项目进度,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确保项目建设按期完成,做到早建成早见效,以项目建设的良好信誉赢得国家农业部和自治区农牧业厅的再支持、再投入。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内引外联,选择特色突出、潜力较大的农牧业优势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引项目,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集中投向农牧业,努力实现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三、加强农牧业系统自身建设。

   一是要全面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突出抓好中央1号文件以及强农惠农政策学习,深入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期“三农”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努力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树立开放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进一步提高服务“三农三牧”水平。

   二是要切实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加大调研力度,深入研究事关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强化政策落实和科技服务;加强基础性工作,切实掌握基层情况、基本数据、基础资料;努力增强科学判断形势、把握发展规律、解决突出问题、应对突发事件、推动执行落实的“五种能力”。

   三是要大力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培训、交流和管理,支持鼓励干部深入农牧业生产一线,在艰苦环境、基层实践中服务农牧民、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成就事业,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政策、懂法律、懂经济、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牧业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和一支潜心科研、锐意创新、适应农牧业生产实际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农牧业系统的基层队伍建设,确保政策落实、技术服务、农牧业执法、农牧产品质量监管等履行到位。

   四是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牧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加强农牧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认真纠正损害农牧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提高农牧业行政效能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强农惠农、强牧惠牧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始终保持农牧业部门艰苦奋斗、敬业拼搏、崇尚实干的良好作风和工作状态。

   五是要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形成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夯实农牧业基础,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

特别是“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百万亩设施农业富民工程”和“百万头肉牛育肥工程”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

各级农牧业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大农业”的思想,加强农牧业系统内部联系配合和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主动到位、主动配合、主动尽责、主动落实,多出强化基础的实招,多办惠农惠牧的实事,联合集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动“三农三牧”事业发展,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四、切实抓好当前农牧业各项工作。

   一是狠抓各项惠农惠牧政策的落实。

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在春播前和春播期间将各项补贴落实到位、及时足额兑现到户,做到早落实早见效,确保政策措施发挥最大效应,稳定农牧民的生产预期,调动和保护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切实抓好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