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917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中山市卓雅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共健康伦理学就是关于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它旨在研究与公共健康相关的所有伦理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应奉行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公共健康干预以集体利益或人口作为目标,引起了关注个人自由的生命伦理学的不满和挑战。

这通常被描述为“善与权利”之间的冲突。

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不可以协调吗?

公共健康伦理学是生命医学或更为一般地说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

生命伦理学有一个典型特征,即关注病人个人健康权利和自主性。

但是,公共健康关心整个人口的健康,以集体而非以个人健康为目标。

这与生命伦理学尊重个人自主的原则不同。

对于流行病等公共健康问题,生命伦理学并无兴趣,只是后来在艾滋病防治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的隐私保护等问题,才使生命伦理学开始思考公共健康主题。

但是,生命伦理学关注公共健康,明显是一种错位。

因为双方的追求目标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

英国学者奥尼尔解释说:

“在我看来,当代生命伦理对公共健康知之甚少的基本原因是,它对个人自主性的关注表明,所有为了健康的强制都是错误的。

然而,许多公共卫生措施如果要有效,就必须是强制性的。

”这段话表明,生命伦理学坚持个人自主原则,无法接受公共健康干预的强制性,认为它是对个人权利的伤害。

但是,如果公共健康措施没有强制性,显然又无法保证自身的有效性。

这样看来,两者似乎没有办法调和。

公共健康伦理虽然从生命伦理中脱胎而来,但它的发展可以视为对现代伦理个人主义极端发展的一种反叛和纠偏。

生命伦理过多地关注个人或医患关系,强调个人权利的实现,并没有从群体角度看待社会成员也有责任和义务捍卫、保护社会与群体的健康及安全。

因此,尽管公共健康伦理脱胎于生命伦理,但它已经形成了新的样式,而非以生命伦理为模板。

但是,以集体利益为目标,必然意味着伤害个人利益吗?

那也未必,实际上公共健康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冲突是可以协调的。

首先,双方可以实现互惠。

美国豪斯汀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就表示,生命伦理学可以为公共健康提供伦理概念并澄清伦理问题。

在此方面,生命伦理中的一些原则如正义原则、不伤害原则等,在公共健康中仍然起作用。

而公共健康可以拓宽生命伦理学的视域。

例如,从个人自主性和临床关爱趋向关心人口健康,就是一个扩展视域的过程。

其次,公共健康虽然以全体人口健康为目标,但这里的“人口”概念当然是由个人组成,因而不能排除对个人利益的考量。

说公共健康不考虑个人利益,肯定是错误的。

“没有任何理由,将公共健康伦理学发展成一个孤立的话语,以区别于医学伦理学或生命伦理学。

从总体上看,我们有好的理由保持或追求理论的统一性。

”道森的这段话旨在批判以奥尼尔为代表的冲突论,他认为可以将生命伦理和公共健康伦理协调起来。

一方面,如果生命伦理学的“非干涉的自由”是一种优先原则,则肯定无法真正接受其他价值。

所以,只有打破这种优先性原则,才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虽然公共健康伦理建立在对集体利益追求的基础上,但是它并非必然要求排斥个人利益。

公共健康伦理学关联着社会如何引导个人追求共同的善,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公共健康伦理学,反过来又是一种生命伦理学。

它们彼此都对社会关系的现实保持敏感。

因此,公共健康伦理和生命伦理之间不仅不是矛盾的,而且在追求目标上是可以趋同的,只要双方保持对社会关系现实的敏感。

总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以共同善为引导的正义社会,而不是抱持“非干涉的自由”的幻觉,无视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在传染病暴发的背景下,国家有责任实施公共健康干预来保护民众健康。

公共健康伦理学需要开放的视域,需要向权利话语开放;公共健康不仅需要国家权力,而且需要个人的参与。

这也是人类获得健康和安宁的条件。

(摘编自朱彦明《公共健康伦理与生命伦理》)

1.请梳理文章脉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人们对公共健康伦理观与生命伦理观的一些片面认识,辩证地提出了观点。

B.文章整体上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论证的,思路清晰。

C.文章引用英国学者奥尼尔的解释意在否认公共健康伦理观与生命伦理观无法调和的观点。

D.文章从互惠性和理论的统一性两个角度,论证了公共健康伦理与生命伦理是可以协调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公共健康伦理学从一般意义上说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对现代伦理个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B.全体人口健康中的“人口”概念是由个人组成的,这为追求公共健康伦理和生命伦理的协调统一提供了基础。

C.生命伦理学以“非干涉的自由”为优先原则,只要打破这种原则,就能解决与公共健康伦理之间的冲突问题。

D.公共健康不排除对个人利益的考量,但是在传染病暴发的背景下,国家实施强制干预措施时,无须考虑个人利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地王刚

谁也搞不明白,麻婶为啥要上马鞍山种地。

那也配叫地吗?

窄窄的一条,像一块长布匹,风大点就能吹起来。

这年头,还缺地吗?

村里的壮劳力都跑光了,他们像一群嗅到肉味的乌鸦,呼啦啦往城市飞去。

大片大片的土地无人打理,长满了荒草,成了飞禽走兽的乐园。

就拿麻婶家来说吧,自从长根带着媳妇儿子进城后,大多数地都撂荒了。

长根撇撇嘴说,荒就荒吧,能值几个钱?

随便做点工,一年的粮食就赚回来了。

儿大不由娘了,有什么办法呢?

总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逼儿子儿媳回村种地吧。

要知道,长根在城里干架子工,一天能挣几张大票子。

长根是个孝子,隔三岔五给麻婶打钱,叫麻婶放开胆子用,啥也不要操心,想吃就吃,该喝就喝。

话虽如此,可麻婶坐不住。

长根说,坐不住也无所谓啊,可以种种花,走走亲戚,唠唠嗑,一天的光阴不就混过去了?

对于老年人来说,混光阴没什么不好,相反,有福的老人才有资格混光阴呢。

换句话说,麻婶是有福的,可她身在福中不知福,她不愿混光阴,而是瞄上了马鞍山那片瘦地,动不动往上面跑。

她经常提着锄头,背上背篼,别上镰刀,弯着腰,沿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爬上马鞍山。

从后面望去,她佝偻的背影就像一只黑蜘蛛,咬着丝线一样的小路,摇摇晃晃往上爬。

风呼啦啦吹起来,人们不禁为她捏了一把又一把冷汗,担心被风吹起来,从山上飞落下来。

村主任王大明看不下去,劝麻婶说,老婶子,你闲得骨头生锈?

有福不享,天天往山上跑,那上面有金子银子?

麻婶就笑,有屁的金子银子,满山都是石头。

王大明说,婶子,村里有那么多荒地,你想种哪块就种哪块,想种多少就种多少,想怎样种就怎样种,为啥非要去马鞍山?

麻婶听不进去,朝王大明笑了笑,转身向马鞍山走去。

王大明扯着嗓子喊她,她也懒得理,弯着弓一般的脊背,沿着丝线般的小路往山上爬。

风吹动她的头发,像一棵开满百花的树。

天天看着麻婶爬山,王大明心惊胆战,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万一有个闪失,可是要人命的啊。

作为村主任,他得为老百姓负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麻婶送命吧。

这年头,年轻人都疯了,像闹哄哄的马蜂,争先恐后往外飞,村子里只剩下几根老骨头,没精打采地熬着日子。

这村主任,他早已当够了,可还得当着,除了他没人干。

比起其他人来,他还算年轻,能吃能做能走。

事实上,王大明知道,他已经老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还不老吗?

泥巴快埋到脖子了啊。

可是,再老也不能说老,村里那些老家伙比他老多了。

王大明给长根打电话,叫他管管麻婶。

长根给麻婶打电话,叫她好生待着,不要给他添乱,不要让村里人戳他的骨头。

麻婶不争辩,无论长根说什么,她都说好。

长根越说越生气,批评麻婶死脑筋,过惯了苦日子,连享福都不会,以后不要再上山了,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睡就睡。

麻婶能说什么呢?

只会说好,好,好。

长根的口气越来越严厉,叫麻婶不要惹乱子,不要拖后腿,不要让他们分心,缺钱尽管说,需要什么尽管讲,不要越老越糊涂……长根说了一大堆,麻婶只会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

长根以为做通了麻婶的思想工作,满意地挂了电话。

他不知道的是,麻婶就是站在马鞍山上接的电话。

地中有块凸起的大石头,麻婶举着老人机,站在石头上面,望着天边的云,不停地哦哦哦,好好好,嗯嗯嗯。

信号不太好,她张着嘴巴,对着手机大声喊叫。

风吹乱她花白的头发,使她看上去像一棵摇来晃去的树。

站在大石头上,村庄就在脚下,看得清清楚楚。

稀稀疏疏的房子,一大片一大片荒芜的土地,几个蚂蚁似的老头老太。

麻婶闭上眼,想起几十年前的村子,那时有成片成片的庄稼,有拄着拐杖的老寿星,有山一般结实的汉子,水一样温柔的妇女,花一样的大姑娘,蹦来跳去的青年男子,叽叽喳喳的孩子,喔喔打鸣的公鸡,叽叽喳喳的母鸡,汪汪乱叫的狗,哞哞长鸣的牛……那时的村子热腾腾的,像一个爱跳爱闹的年轻人。

不知从何时起,村子忽然安静下来,变成了沉默寡言的老人。

不错,村子老了,像秋后的蚱蜢,蹦跶不了了。

麻婶叹了口气,眼睛掠过村庄,慢慢移到那条伸向村外的路。

沿着路一直往前走,一直走,直到再也看不见路。

无数的壮劳力,就是沿着那条路,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了天边的云雾里。

看不见路的地方是哪儿呢?

应该是天边吧,几朵云停泊在灰色的山顶上,像几只疲惫的鸟。

时间长了,王大明丧失了给长根打电话的兴趣。

该说的话都说了,该想的办法也想了,麻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动不动往山上跑,打电话还有什么意思?

王大明不给长根打电话,长根也就不再给麻婶打电话。

他想当然地认为,既然王大明不打电话,那母亲肯定不再爬马鞍山了。

渐渐地,长根几乎忘了这件事,只偶尔在某个深夜,他会忽然想起母亲,心里掠过一丝不安。

人们常说,麻婶那块地真有意思,什么都能种,什么都往里面种,就像一锅大杂烩。

别人说别人的,麻婶毫不在意,想种啥就种啥。

在那块地里,她收过玉米、高梁、洋芋、白菜、南瓜、天星米、西红柿、辣椒……进入冬天后,就只剩下白菜了。

麻婶的白菜长得真好,从山脚望去,就像一片绿云落在山腰上,在苍黄枯败的草木间显得格外醒目。

麻婶经常邀请村里人去山上采白菜,但没有人愿意去,不就几棵白菜吗?

再说呢,一群泥巴埋到脖子的老家伙,谁爬得上去?

麻婶是好样的,那么高的山,她想去就去。

人们看着她灰黑的背影像一只蜘蛛,咬着丝线般的小路,晃悠晃悠飘上山腰,只能啧啧叹息。

入冬以后,麻婶经常提着提篮上山收菜,每次从山上回来,总提着一大篮子碧青鲜嫩的白菜。

麻婶不吃独食,总把白菜送给大家。

可以说,几乎家家都吃过麻婶的白菜,包括王大明。

(选自《南方文学》,有删节)

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使用细节塑造人物的形象,麻婶“弯着弓一般的脊背”“花白的头发”“摇摇晃晃”,突出了人物的年老体衰。

B.小说的语言富有乡村生活气息,“儿大不由娘”“牛不喝水强按头”“泥巴快埋到脖子”之类的表达,贴合人物身份。

C.小说对叙述视角的转换较为灵活,内视角的转换自然引出麻婶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人物的细腻情感。

D.小说对村庄环境的描写生动形象,大量叠词和拟声词的使用直接呈现了村庄如今的清冷荒芜,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5.小说为什么要塑造王大明这个人物形象?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小说开头写“谁也搞不明白,麻婶为啥要上马鞍山种地”。

读完小说,你觉得麻婶“为啥要上马鞍山种地”?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

隋乱,诡为道士。

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

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

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

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

“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

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

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 勣得书,遂定计归。

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

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①引为洗马。

征见秦王②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

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

征见帝,顿首曰:

“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

”帝曰:

“忠、良异乎?

”曰:

“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

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

此其异也。

”帝曰:

“善。

”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

十年,为侍中。

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

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

多病,辞职,帝不肯。

征恳请,数却愈牢。

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十七年,疾甚。

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

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

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

(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注:

①隐太子:

李建成②秦王:

李世民

7.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B.尚书省滞讼不决者

C.客何为者?

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8.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B.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C.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D.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庠、序,都是古代学校。

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

B.陛下,可用于皇太子、诸侯王的敬称。

古代臣子不敢直接对皇帝、皇太子说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转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

C.钜鹿县男,属男爵,是古代五爵的最末等。

秦以后的爵位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

D.尚书省,官僚机构名,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下辖吏、礼、兵、刑、户、工等六部。

10.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

(2)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

(3)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鸿门宴》)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

11.魏征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请结合文段,概括魏征有哪些名相特征。

四、古代诗歌阅读

按要求完成下面各小题。

晓发公安

杜甫

北城击柝复欲罢,东方明星①亦不迟。

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②能几时。

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

出门转眄③已陈迹,药饵扶吾随所之。

12.请将这首诗的颈联翻译成现代汉语。

13.下面这首诗是杜甫离开憩息数月的公安,前往岳阳时所作,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

五、句子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洵《六国论》)

(2)_______,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

(荀子《劝学》节选)

(5)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___,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7))在《六国论》中,苏洵感慨道,六国若能用赂秦之地“______”,用事秦之心“_______”,合力抗秦,则秦国也会担心地吃饭也难以下咽。

六、选择题

15.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老太今年一百零三岁,生日那天除了儿孙小辈,连区长也来祝贺了,济济一堂,人人都说老太太洪福齐天,福寿无疆。

②笔者现就如何运用诉讼途径回收拖欠承包工程款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期望能够抛砖引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是为至盼。

③他这一手裂山碎石可是屡试不爽,江湖上不少成名高手也纷纷伤在这一招之下,何况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韩韬心中又是一阵得意。

④今天刚上班就接到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⑤大师晚年一心向善,直接住在佛寺里,生活作息都以暮鼓晨钟为准。

⑥这片荒地经过规划后,一栋栋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④⑤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拉斯维加斯是建在沙漠上的城市,这里阳光充足而水源奇缺,每种植一棵甚至一排树花费都大得惊人。

眼前的这一片葱茏,怎不令人惊叹与赞美!

B.当前,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年轻人生活压力的加大,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出现了大量的老人独居的“空巢”家庭,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成为一大迫需解决的难题。

C.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等优点,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D.周古城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七、语言表达

1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根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转场投运及“一市两场”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方案》《北京“一市两场”转场投运期资源协调方案》安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后,在转场过渡期间,航空部门将按照“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控制北京两个机场的运行容量和时刻资源。

其中,北京大兴机场容量为1050架次/日,高峰小时容量为62架次/小时;首都机场容量为1350架次/日,高峰小时容量为70架次/小时,力争两机场放行正常率达到80%以上。

同时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后将采取分步实施、逐步转场的方式,计划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完成全部转场工作。

18.下面画线句子的制造有什么特点?

请判断出它的特点,然后从提示中选择一种角色,运用这个特点写一段文字,不必完全仿照例句的句式,不超过70个字。

示例: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游子,我可能在仰看那枯藤老树上的昏鸦,也可能正投宿在小桥流水边的人家。

当然,我也可能正牵着瘦马行走在西风古道上。

我有充足的时间,为每一段路程写一首诗。

如果是在古代,你可能是一个什么人呢?

是漂泊江湖的游子,还是被贬流放的官员?

是寄情山林的隐士,还是执手相看的离人?

句子制造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是在古代,我可能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19.阐释思维,就是对某一话题进行概念性解释或形象化描述的一种思维方式,可以是定义、特征说明、名词诠释、划分举例等。

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一个义项:

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

这一义项曾被毛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用过,原句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也正是这书生意气让他成就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他成为了永垂史册、留名青史的伟大领袖,足见这“意气”二字如太极,生四象,生万物。

请以“安”为主题写一段文字。

要求:

(1)所写文字能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50-80字(含标点符号)

八、材料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2021年春晚相声《如此家长》中,金菲扮演的爸爸为了不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就给他报了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将画画、书法、钢琴、舞蹈等看作孩子才艺必修课,还别出心裁地让孩子学爬旗杆、耍飞叉、打弹弓、捏面人、吞铁球、嚼灯泡等别人不会的所谓“绝技”。

材料二:

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的《你好,李焕英》是喜剧演员贾玲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导自演的贺岁片,有人说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女儿写给妈妈的情书,不如说是在讲述普通人的“平凡之路”。

母亲李焕英那句“我的女儿,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不但感动了贾晓玲,也唤起了观众们的思考。

 

材料三:

2020年11月,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在《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演讲中提到了现在孩子普遍的焦虑、抑郁症、空心病等,她试图论证,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选择“放弃成功”,也未必是坏事,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课。

材料四:

“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在会见2016年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

作为即将成年的子女,请你以“我想成为这样的人”为主题给自己的家长写一封信。

要求:

结合材料,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文章先指出公共健康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宗旨,并提出问题“善与权利”之间的冲突可不可以协调;然后从公共健康伦理学以关注公共健康为目标,生命伦理学以关注个人健康权利和自主性为目标分析两者似乎没有办法调和;接下来文章从双方可以实现互惠和打破这种优先性原则两个方面阐述公共健康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冲突是可以协调的;最后对公共健康伦理学提出要求。

2.C

3.B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由文章第1段“公共健康伦理学就是关于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它旨在研究与公共健康相关的所有伦理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应奉行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可知,文章先指出公共健康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宗旨;由第1段“公共健康干预以集体利益或人口作为目标,引起了关注个人自由的生命伦理学的不满和挑战。

这通常被描述为‘善与权利’之间的冲突。

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冲突不可以协调吗”可知,文章提出问题“善与权利”之间的冲突可不可以协调;

文章第2段“生命伦理学有一个典型特征,即关注病人个人健康权利和自主性。

但是,公共健康关心整个人口的健康,以集体而非以个人健康为目标。

这与生命伦理学尊重个人自主的原则不同”和第3段“如果公共健康措施没有强制性,显然又无法保证自身的有效性。

这样看来,两者似乎没有办法调和”,从公共健康伦理学以关注公共健康为目标,生命伦理学以关注个人健康权利和自主性为目标分析两者似乎没有办法调和;

文章第6段“首先,双方可以实现互惠。

……”和第7、8段“所以,只有打破这种优先性原则,才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从双方可以实现互惠和打破这种优先性原则两个方面阐述公共健康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冲突是可以协调的;

文章第9段“公共健康伦理学需要开放的视域,需要向权利话语开放;公共健康不仅需要国家权力,而且需要个人的参与。

这也是人类获得健康和安宁的条件”,最后对公共健康伦理学提出要求。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意在否认公共健康伦理观与生命伦理观无法调和的观点”错误。

引用英国学者奥尼尔的解释意在阐明公共健康伦理观与生命伦理观在追求目标上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

故选C。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A.“是对现代伦理个人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错误。

文中说的是“它的发展可以视为对现代伦理个人主义极端发展的一种反叛和纠偏”,而不是继承,两者有根本上的区别。

C.“只要打破这种原则,就能解决与公共健康伦理之间的冲突问题”表述过于绝对。

由原文“所以,只有打破这种优先性原则,才可以避免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