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92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docx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工艺doc

 

青海湖旅游船油漆施工工艺

2004年1月10日

一、本船涂装油漆选用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常州油漆公司生产的进化牌船舶油漆。

钢材应用ISO标准,符合规则(ZC)和规范(CCS)认可的造船用钢板。

本船采用先除锈涂刷再排料施工。

二、钢材除锈

1本船钢材表面预处理应进抛射除锈,其要求应达到船体除锈GB8923—88规定的Sa2.5级要求,粗造度达30-70μm标准,涂装E06—(ZP1704)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

1.1.Sa2.5非常彻底抛射标准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壮的轻微色斑。

2.手动和动力工具除锈标准

2.1.人工分段除锈应要求达到St2级和St3级除锈标准.

2.2.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标准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油垢,并且没有附着的氧化皮、铁锈和不牢固的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2.3.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标准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油垢,并且没有附着的氧化皮、铁锈和不牢固的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St2级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三.船体二次除锈标准

船用钢材在进行第一次除锈之后,为了防止其在船舶建造过称中的锈蚀,都要涂上一道车间底漆。

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材之后的加工和损伤部位,在室外暴露过程还会重新腐蚀,再进行涂装防锈漆之前,这些部位必须进行二次除锈。

1二次除锈前钢材表面的状态

1.1.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材经焊接工作后,重新锈蚀的表面。

1.2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材经火工矫正后,重新锈蚀的表面。

1.3.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材,因暴露或擦伤而重新锈蚀。

2.本船采用手工和动力工具二次除锈必须达到下列质量的标

准。

2.1.用动力钢丝刷和动力砂纸盘彻底的清除锈和其它污物,仅留有轻微的痕迹,经清理后,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包括手工)。

2.2.对船壳水下区域进行二次除锈,须用风动砂轮盘将焊接和损伤的车间底漆打磨掉。

2.3.对油舱和水舱内的车间底漆,须将焊接部位打磨掉,对死角部位及打磨工具难以进入的部位,允许残留少量的点壮污物(应尽最大努力去除掉这些污物)。

四.涂装

1.钢材预处理涂装E06—(ZP1704)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

1.1钢材预处理后应进行涂装,在涂装前用干净的布团擦净后涂装(如果需要踩板涂装时注意脚下的灰尘不要带到钢板上,应设有擦鞋布擦净才能涂装)。

1.2经处理后的钢材表面应及时涂装E06—(ZP1704)无机硅

酸锌车间底漆,漆膜厚度为15-25μm。

当干膜厚度低于要求并需要重涂时,应增加10%的107稀释剂,以增加漆膜层间附着力。

1.3施工时应不断搅拌,以防锌粉沉淀。

温度在0—55℃以上施

工时,为防止干喷需加入0~10%的107稀释剂进行稀释。

1.4涂装下道油漆之前,E06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必须完全固化,

否则影响油漆的层间附着力。

涂装前用布蘸107稀释剂擦漆膜,如布上无色(既不会溶解)表示漆膜以完全固化,可以涂装下道油漆。

1.5E06无机锌车间底漆最长涂装间隔无限制,但在涂装下道油

漆之前必须彻底清除表面形成的锌盐、油脂和灰尘否则会影响漆膜的附着力和保护效果。

船底部位及所有附件涂装

2.涂装第一道H52-34(486-1、846-2)环氧厚浆型沥青防锈漆之前,为了确保涂料与被涂表面之间的附着力,需要对被涂表面进行清理。

二次除锈应达到st3及标准,涂装前主要清理内容:

除水、除盐、除油、除尘以及除去其它杂物、污垢。

其工艺要求如下:

2.1.除水:

采用布团、棉丝擦去,或用经过除去油和水分的压缩空气机吹干。

2.2.除盐:

采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除去水分,使表面完全干燥。

2.3.除油:

用清洁的蘸有103稀释剂的布团或棉丝仔细擦去。

2.4.除尘:

用毛刷刷去、布团擦或用空气压缩机吹净。

2.5涂装H52-34环氧厚浆型沥青防锈漆时,可以用无气喷涂,喷出压力20—30MPa,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道数2道,总干膜厚度为200μm。

2.6本漆完全固化时间7d。

2.7复涂时间:

2.7.1温度5℃;最短48h;最长9d,

2.7.2温度10℃;最短36h;最长7d,

2.7.3温度20℃;最短24h;最长5d,

2.7.4温度30℃;最短16h;最长3d。

3.涂装第二道J52—12(616)氯化橡胶铁红防锈漆之前,为了确

保涂料与被涂表面之间的附着力,需要对被涂表面进行清理。

涂装前主要清理内容:

除水、除盐、除油、除尘以及除去其它杂物、污垢。

其工艺要求同2.1—2.5相同。

3.1本油漆可加10%的稀释剂X101。

3.2施工方法可用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总干膜厚度为50μm。

3.3本漆固化时间12h。

3.4复涂间隔:

3.4.1温度5℃;最短12h;最长不限,

3.4.2温度20℃;最短8h;最长不限,

3.4.3温度30℃;最短6h;最长不限。

4.涂装第三道B40—34(839)长效厚浆型防污漆之前,为了确

保涂料与被涂表面之间的附着力,需要对被涂表面进行清理。

涂装前主要清理内容:

除水、除盐、除油、除尘以及除去其它杂物、污垢。

其工艺要求同2.1—2.5相相同。

4.1本油漆打开充分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如果需加稀释剂102

长效防污漆稀释剂,稀释剂比<3%。

4.2施工方法可用高压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长效防

污漆涂装2—3道,总干膜厚度为200μm。

3.3本漆固化时间24h。

4.4复涂间隔:

4.4.1温度5℃;最短36h;最长15d,

4.4.2温度20℃;最短16h;最长15d,

4.3.3温度30℃;最短4h;最长15d。

5水线以上船壳及干舷部分涂装

5.1涂装H06—4环氧富锌底漆时,如果直接涂装喷砂除锈至标

准Sa2.5级或手工除锈至St3级,涂有车间底漆表面损伤需经二次除锈至St3级。

本漆涂装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会形成锌酸增大工作量,要尽快涂装下道842环氧云铁底漆油漆。

5.2施工方法可用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总干膜厚度70μm。

5.3本漆低于5℃不宜施工需调整温度,加103稀释剂,稀释剂

比<10%。

5.4本漆完前固化时间7d。

5.5复涂间隔:

5.5.1温度-5℃;最短36h;最长90d。

5.5.2温度20℃;最短8h;最长90d。

5.5.3温度40℃;最短4h;最长90d。

5.6涂装H06—20(842)环氧云铁底漆

5.6.1涂装前为了确保涂料与被涂表面之间的附着力,应除去表

面污物。

5.6.2施工方法可用无气喷吐,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总干膜厚80μm。

5.7本漆完前固化时间7d。

5.8复涂间隔:

5.8.1温度-5℃;最短36h;最长90d,

5.8.2温度0℃;最短24h;最长90d,

5.8.3温度10℃;最短12h;最长90d。

5.8.4温度20℃;最短8h;最长90d。

5.8.5温度30℃;最短6h;最长90d。

5.8.5温度40℃;最短4h;最长90d。

5.9涂装H52—62各色环氧面漆

5.9.1涂装时前道油漆表面有污染,应用适当的方法除去表面杂

物,也可以用本漆稀释剂擦洗。

5.9.2施工方法可用高压无气喷涂,技术要求涂装2道,总干膜厚度100μm。

5.9.3本漆打开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如果需加103稀释剂,稀释剂比为<3%。

5.9.4本漆在底于5℃时,不宜进行施工,应采取加温措施。

5.10本漆完全固化时间7d

5.11复涂间隔:

511.1温度5℃;最短48h;最长14d,

5.11.2温度20℃;最短24h;最长7d,

5.11.3温度30℃;最短12h;最长5d。

6涂装水线部位与5.1—5.11.3相同。

7.涂装各层露天甲板部位

7.1涂装H06—4环氧富锌底漆、H06—20环氧云铁中层漆同5.1—5.8.5相同。

7.2涂装H42—35草绿环氧甲板防滑漆时前道油漆完全固化,表面以污染应采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油脂、灰尘,也可以用本漆稀释剂擦洗。

技术要求涂装2道,总干膜厚度100μm。

7.2本油漆打开充分搅拌均匀后即可使用,如果需要加稀释剂为103稀释剂。

7.3施工方法可利用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先涂装环氧防滑甲板漆一道,漆膜末干前洒上黄沙粒使其粘在漆膜上,次日将末粘住的颗粒扫掉技然后在涂第二道和第三道防滑甲板漆,使防滑材料凝固在第二层漆膜之间。

技术要求涂装2道,总干膜厚度100μm。

7.3完全固化时间7d

7.4复涂间隔:

7.4.1温度5℃;最短48h;最长14d,

7.4.2温度20℃;最短24h;最长7d,

7.4.3温度30℃;最短12h;最长5d

8.舷墙、上层建筑、桅杆、梯子、扶手等涂装H06—4环氧富锌底漆、H06—20环氧云铁中层漆、H52—62各色环氧面漆与5.1—5.11.3相同。

五内部涂装

1钢材预处理涂装E06—(ZP1704)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

钢材预处理后应进行涂装,在涂装前用干净的布团擦净后涂装(如果需要踩板涂装时注意脚下的灰尘不要带到钢板上,应设有擦鞋布擦净才能涂装)。

1.1经处理后的钢材表面应及时涂装E06—(ZP1704)无机硅酸

锌车间底漆,湿膜厚度为60μm,干膜厚度20μm。

1.2涂装下道油漆之前,E06—(ZP1704)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

必须完全固化,否则影响油漆的层间附着力。

本漆保养期时间很长,但在涂装下道油漆之前如间隔时间过长,必须彻底清除表面形成的锌盐、油脂和灰尘否则会影响漆膜的附着力和保护效果。

1.3施工方法可用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道数1

道,总干膜厚度20μm。

1.4本漆实干时间1h,涂装间隔时间最长无限制。

2涂装机舱内墙及船底

2.1在涂装H06—4环氧富锌底漆涂料之前,为了确保涂料与被涂表面之间的附着力,需要对被涂表面进行清理。

涂装前主要清理内容:

除水、除盐、除油、除尘以及除去其它杂物、污垢。

2.2施工方法可用高压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道

数2道,总干膜厚度150μm。

3涂装S54—30(1892)聚氨酯耐油漆

3.1在涂装S54—30(1892)聚氨酯耐油漆之前如间隔时间过长

必须彻底清除表面形成的锌盐、油脂和灰尘。

混合比率甲组份:

乙组份=3:

1(重量比)。

3.2本漆用前浆乙组份倒入甲份组内,按要求的配比调配,用多少配多少搅拌均匀后使用,并在配制后的6小时内用完。

气温底于0℃因故化反应停止,不宜施工。

配漆后可在25~35℃的气温下熟化0.5~1.0h再进行第二次涂装。

3.1.3施工方法可利用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2道,总干膜厚度100μm。

可以加109稀释剂。

3.2本漆完固化时间7d

4上层建筑内甲板涂装

4.1涂装C53-39(706)醇酸铝粉铁红新防锈漆

4.1.1涂装时前道油漆表面以污染,应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油脂、灰尘,也可以用本漆稀释剂擦洗。

如底漆损伤部分及锈处二次除锈,人工打磨至st3级标准。

4.1.2本漆表面实干时间24h。

4.1.3施工方法可利用高压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道数2道,总干膜厚度80μm。

4.2复涂间隔:

4.2.1温度5℃;最短36h;最长不限制,

4.2.2温度20℃;最短24h;最长不限制,

4.2.3温度30℃;最短16h;最长不限制。

4.3涂装C42-32各色醇酸甲板防滑漆

4.3.1涂装时前道油漆应完全固化,如表面以污染,应用适当的

方法除去油脂、灰尘,也可以用本漆稀释剂擦洗。

4.3.2本油漆须加二甲苯稀释剂,稀释剂比为1—3%。

4.3.3先将油漆涂刷在甲板上,再用60目~20目之间的黄沙洒在未干的漆膜上,24小时干后扫除未粘结的黄沙,然后在涂装第二道。

4.3.4施工方法可利用高压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

道数2道,总干膜厚度120μm。

4.4本漆表面实干时间(25℃)24h。

4.6复涂间隔:

4.6.1温度5℃;最短36h;最长不限制,

4.6.2温度20℃;最短24h;最长不限制,

4.6.3温度30℃;最短16h;最长不限制。

4.7上层建筑舷墙内侧及走道顶部涂装

4.7.1涂装C53-39(706)醇酸铝粉铁红新防锈漆与序号4.1—4.2.3

相同,技术要求涂装道数2道,总干膜厚度80μm。

4.7.2涂装C42-35各色醇酸船壳漆,

4.7.2.1涂装时前道油漆应完全固化,如表面以污染,应用适当的

方法除去油脂、灰尘,也可以用本漆稀释剂擦洗。

4.7.2.2本漆在此处技术要求涂装道数2道,总干膜厚度100μm。

4.7.3本漆表面实干时间(25℃)24h。

4.7.4复涂间隔:

4.7.4.1温度5℃;最短48h;最长不限制,

4.7.4.2温度20℃;最短24h;最长不限制,

4.7.4.3温度30℃;最短16h;最长不限制。

5油舱涂装

5.1涂装H54-82(834)铝粉环氧沥青耐油漆

5.1.1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板,焊接、火焰切割、火工校正烧损部

分采用风动(电动)工具进行二次除锈,除锈标准达到st3。

5.1.2加103稀释剂,稀释量0-5%。

5.1.3施工方法可利用高压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道数2道,总干膜厚度150μm。

5.2本漆完全固化时间7d

5.3复涂间隔:

5.3.1温度5℃;最短48h;最长9d,

5.3.2温度10℃;最短36h;最长7d,

5.3.3温度20℃;最短24h;最长5d,

5.3.4温度30℃;最短16h;最长3d。

5.4涂装H54-31(835)棕色环氧沥青耐油漆

5.4.1涂装时前道油漆应完全固化,如表面以污染,应采用适当

的方法除去油脂、灰尘,也可以用本漆稀释剂擦洗。

温度底于5℃时,不宜进行施工。

5.5本漆完全固化时间7d。

5.6复涂间隔:

5.6.1温度5℃;最短48h;最长9d,

5.6.2温度10℃;最短36h;最长7d,

5.6.3温度20℃;最短24h;最长5d,

5.6.4温度30℃;最短16h;最长3d。

6淡水舱涂装

6.1涂装H06-4环氧富锌底漆与5.1—5.5.3相同。

6.2涂装H55-32(841)环氧饮水舱漆

6.2.1在涂装H55-32(841)环氧饮水舱漆之前,为了确保涂料与被涂表面之间的附着力,需要对被涂表面进行清理。

涂装前主要清理内容:

除水、除盐、除油、除尘以及除去其它杂物、污垢。

涂有车间底漆表面需进行二次除锈达到St3级。

6..2.2本漆熟化时间:

(25℃)24h;低于5℃不宜施工应调整油漆温度。

如果需加103饮水专用稀释剂,稀释量0-5%。

混合比率甲组份:

乙组份=7.5:

1(重量比)。

6.2.3施工方法可利用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2道,

总干膜厚度200μm。

6.2.4本漆完全固化时间7d。

6.3复涂时间:

6.3.1温度5℃;最短48h;最长9d,

6.3.2温度10℃;最短36h;最长7d,

6.3.3温度20℃;最短24h;最长5d,

6.3.4温度30℃;最短12h;最长3d。

7压载水舱涂装

6.1涂装H52-34(846-1、846-2)环氧厚浆型沥青防锈漆、H52-34(846-1、846-2)环氧厚浆型沥青防锈面漆与2.5—2.7.3相同,本漆技术要求涂装1道,总干膜厚度125μm。

8食品储藏室涂装

8.1涂装H06-4环氧富锌底漆与5.1—5.5.3相同本漆技术要求涂装1道,总干膜厚度80μm。

8.2涂装H55-32(841)环氧食品容器内壁涂料与6.2—6.3.4相同。

9烟囱内部涂装

9.1涂装FZ-15银色耐高温漆时,如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板,采用

风动(电动)工具、焊接、火焰切割、火工校正烧损部分进行二次除锈,除锈标准达到st3。

9.2施工方法可利用高压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道数2-3道,总干膜厚度100μm。

9.3本漆表面实干时间(25℃)24h。

9.4复涂时间:

9.4.1温度5℃;最短48h;最长不限,

9.4.2温度20℃;最短24h;最长不限,

9.4.3温度30℃;最短16h;最长不限。

10锚链舱、污油舱涂装

10.1涂装L01-17(421)煤焦沥青清漆时表面以污染,应用适当

的方法除去油脂、灰尘,也可以用本漆稀释剂擦洗。

10.2本漆熟化时间(25℃)18h,复涂间隔时间(25℃)18h。

10.3施工方法可利用高压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道数2道,总干膜厚度70μm。

11所有生活、工作会议室舱有内装材料

11.1涂装C53-39醇酸铝粉铁红新防锈漆时,涂有车间底漆的钢

板,焊接、火焰切割、火工校正烧损部分采用风动(电动)工具进行二次除锈,除锈标准达到st3级。

11.2施工方法可利用高压无气喷涂或刷涂/滚涂,技术要求涂装道数2道,总干膜厚度80μm。

11.3本漆表面实干时间(25℃)24h。

11.4复涂时间:

11.4.1温度5℃;最短48h;最长不限,

11.4.2温度20℃;最短24h;最长不限,

11.4.3温度30℃;最短16h;最长不限。

六船台涂装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1.船台涂装均为露天作业,应尽量利用好天气严格抓紧作好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管理工作。

2.所有的焊缝应在密性实验结束后进行修补涂装。

3.修补涂装时,修补区域的涂料品种、层数、每层的膜厚要与周围涂层一致,并按顺序涂装,修补区域的周围涂层,要打磨成坡度,迭加处要注意平滑避免高低不平。

4.船舶下水前应把船体表面涂装完整,船台墩木部位要进行移墩,以保证涂层完整。

5.船体外板涂装时,对牺牲阳极、探渔仪、螺旋桨等不需涂装的部位,应作好遮蔽处理,避免被涂料沾污。

6.其它不需要涂装的部件、设备不得涂装及沾污。

七涂装前的准备

1.首先检查设备和油漆的质量。

2.对双组份的涂料,应按照说明书进行比例混合。

3.双组份的涂料一旦混合在一起,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4.涂料使用前应将与沉淀物搅拌均匀。

八涂装方法

1涂刷:

用毛刷涂壮时,涂刷方向应按先上下后左右的方向进行,油漆不可过多以防滴落,高性能涂装施工时漆刷距离不能拉的太大以免漆膜过薄,遇有表面粗糙、边缘、弯曲和凸出等部位应特别注意,最好先预涂一道,使油漆表面成为一平光亮的油漆。

2.施工中必须注意的原则:

2.1.施工垂直表面,最后一次涂刷,应由上而下进行。

2.2.施工水平表面,最后一次涂刷,应按照光线的照射方向进行。

2.3..施工木材表面,最后一次涂刷,应顺着木材纹路进行。

2.4.涂刷时厚度均匀,才能持久耐用,某些漆过厚以起邹,过薄不易盖底。

3涂装

用滚筒涂装时,滚筒上的油漆分布要均匀,滚动速度要一定,不可太快。

切无过分用力压滚筒,对于焊缝、切痕等凹凸部位,应先用漆刷预涂一道。

高压无空气喷涂:

使用高压无空气喷涂时,喷枪与被涂物表面应维持一个水平距离上,操作时要防止喷枪作长距离或弧形挥动,喷枪与被涂物表面距离为300-500毫米,压缩空气压力为2-4公斤/每平方厘米较易。

喷涂边、角、孔、洞及焊缝等部位时,应在喷涂前用涂刷一遍,以确保这些部位的漆膜厚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