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3304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作文分类指导与训练Word格式.docx

1、仙人掌的外表不好看,受到人们的冷淡,可当人们生病时,却用它身体的一部分来治病,想到事物的真正价值不在它的外表,而在它的内在价值。

2、仙人掌长时间没浇水,没有因为干旱而死去,可其他花朵,因太过于娇嫩,经受不住干旱而死去。

我们就应该想到,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只有思考,才能对事物有清楚的认识,才能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

大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过:

“思索思索再思索,否则不值得写。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写下来的东西,本身就一钱不值。

二、 

思考些什么?

强调多个方面:

第一:

事物到底是“什么样”?

第二:

要寻根究底,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因果关系,把握住联系和本质。

如《游金鸡山》一文,观察对象“金鸡山”,那么在观察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呢?

1、 

地处大理河南岸,与子洲县城隔岸相望,山势陡峭,状如雄鸡。

2、 

山顶树木人为破坏严重,到处是枯枝败叶。

(为什么?

思索1:

金鸡山为什么会吸引人们去游览观赏—美丽的传说,过去山山的景物。

思索2:

现在为什么会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

—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没有真正认识到环保的迫切性和主要性,如此,最终受害的将是我们人类自己,呼吁全社会都应倍加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

练习设计:

在你生活中,你会遇到许多不良的现象,如:

浪费水电、不节约粮食、有的孩子过分娇惯、独立能力差、不关心别人等,看到这些现象一定会引起你的思考,你都想到些什么?

对改变这些不良现象,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以《我的建议》为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比较,待后总结。

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运用

扩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或全方位思维。

集中思维,又称辐集思维。

例如:

这件事使我想起了他(她)

什么事?

他(她)是谁?

他(她)、我之间有什么紧密的联系?

可出现许多思考点:

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想退缩,因而想起了张海迪。

教室无人打扫的恶劣环境影响了学习,因而想起了雷锋。

3、 

做作业碰到了难题无人帮助,因而想起了过去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4、 

遇到不如意的事无法摆脱,因而想起了关心自己的景老师。

选中某点就要集中思维,如(4):

就该抓住你为什么而苦恼?

景老师是怎样对你说服、教育、帮助的。

然后再扩散思维—音容笑貌、工作认真负责、平时深入了解学生、教育耐心细致、关心无微不至、平易近人、性格和蔼、要求严格—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写。

第一章 

人物描写的方法与训练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是孪生兄弟或姐妹,他们的外貌、言谈举止、思想个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人物描写,是指对人的相貌、穿戴、举止、言谈、心理作具体细致的描述,以此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成功的人物描写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

外貌描写

什么是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的容貌、身材、服饰、五官、神情等作细致入微的描写。

生活中人物各有各的相貌,每个人的相貌都不一样,外貌描写要写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相貌特点。

同时相貌与人的内心世界有密切的联系。

有的人外貌和内心是一致的,有的人却不一致,不管是否一致,相貌描写要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所以,俄国讽刺作家果戈里说: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常见的外貌描写方法:

1、抓住人物的面容、身体、服饰特点来写。

例1:

表姐今年二十来岁,高高的个儿,经常穿黑西服,黑高跟皮鞋,一头乌黑发亮的波浪式秀发披在肩上,白净的瓜子儿脸上有一双充满青春活力的眼睛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抓住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等特点来写。

例2:

长期的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面黄肌瘦。

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年龄、经历写出了国民党监狱生活折磨下的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和性格特点来写。

人不是泥塑木雕,一个人高兴的时候眉开眼笑,脸上还有酒窝;

发怒时横眉竖眼,咬紧牙关。

例3:

“45分”的试卷刚刚发到他的手上,他就像触电一般缩回了手,呆呆地坐在那里,眼睛盯着试卷,本来白净的脸已经涨红了,眉头紧皱,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

三、 

抓住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外貌变化来写。

一个在童年时脸相可能是稚气十足,少年时期容貌可能是英俊俏丽,青年时期通常是充满青春气息,中年也许就变得深沉凝重。

例4:

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就写了闰土的外貌变化。

少年闰土是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润圆实的手;

中年闰土是脸色灰黄,皱纹很深,眼睛周围肿的通红,头戴旧毡帽,身穿极薄的得棉衣,手又粗又笨,像松树皮。

四、 

练习设计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来表现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经历的人物的外貌特点。

( 

)的眉毛 

)的眉毛

)的鼻子 

)的鼻子

)的口

)的嘴 

)的嘴巴

)的脸 

)的脸

)的脸蛋儿( 

)的身体 

)的身体

)的身材 

)的手

)的手 

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爸爸(或妈妈)的外貌,使人能大概了解你爸爸(或妈妈)。

认真观察班里的一位同学(或一位任课老师)的外貌,然后以“猜猜看他是谁”为题,写一段话读给同学听,如果同学判断不出所写的人物要重写。

五、 

外貌描写画眼睛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鲁迅先生也曾说过:

“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认为这话是极对的。

倘若画了他的全副头发,即使是细得逼真,也是毫无作用。

准确地描写人物的眼睛,更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5:

妈妈头发散乱,眼睛红肿,脸上布满了一道道泪痕。

她嘴唇干裂得好像要出血……

(形象地写出了一场变故之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痛苦。

(如果一个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那种眼神是漠然。

六、 

在下面的括号里,准确填写描写人物眼睛的词语。

)的眼睛 

)的眼睛

眼睛( 

)的

)的 

 

(黑葡萄般的、和善的、浑浊的)

(应避免千人一面:

水汪汪的大眼睛,苹果圆脸,一笑两酒窝;

浓浓的眉毛,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2、写一段话表现老师课堂上提醒(或批评)某个做小动作的同学时的神态,特别注重刻画老师的眼神。

语言描写

一、什么是语言描写?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凭着声音、语言,就能知道讲话人是谁。

什么原因呢?

这是由于人物的语言音调、音色各不相同,这就构成了各人语言和腔调的“个性”、“言为心声”,人物的性格不同,他的语言个性自然两样。

所以,通过描写某某的语言来描写某某的性格,是一种有效地手段。

什么是语言描写呢?

通过对人物语言描摹人物形象地手法就叫语言描写。

二、语言描写的作用。

1、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

《东郭先生和狼》中狼的语言表现出他的狡诈和凶残本性,东郭先生的话则表现出他的善良愚蠢的性格。

2、便于故事情节的发展。

通过对话来交待事情的经过,把这件事与那件事挂起钩来,或者把另一件事引出来,便于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

3、便于间接描写人物和景物。

比如写《春游金鸡山》一文,借助护林人的话,使读者了解金鸡山的美丽传说,更能体现金鸡山的美丽。

三、语言描写的方法。

写一个人说的话要合乎他的身份和性格,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由此,描写人物的语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描写要反映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质,这样有利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6:

某同学在《我的老师》作文中,写他因病住院,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医院看他的事,来表现老师无微不至关怀学生的高尚品质。

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病房的门突然被推开了,啊,王老师来了,妈妈连忙站起来迎了上去。

“老师—,您怎么来啦?

“我来看看小华。

”老师亲切地回答。

“老师,小华得的是肺炎,会传染的!

”妈妈提高了嗓门,担心地说。

王老师却笑着反问:

“你怎么也来啦?

“我是她妈妈呀!

“我是她老师呀!

(平平常常的语言,使王老师无微不至关心学生的个人形象跃然纸上,这段对话对突出中心思想产生多么强烈的影响。

2、语言的描写要与动作、神态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的品德、性格。

例7:

习作《贺老婆找鸡》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天杀的竞偷到我老娘头上来了?

”贺老婆踮起小脚,“噔噔噔”地闯进我家来了。

还没等她开口,我就抢着说道:

“走错门了,这不是养鸡场。

老婆子一听,失魂落魄地坐在门槛上,双手叉腰骂着:

“死鬼,死鬼,我的大白鸡!

“人家又没有偷你的鸡。

”与我一块儿玩的乔小峰嚷着,“别这么赖在这里不走!

贺老婆又急又气,“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嘴里喃喃着:

“鸡—我的鸡—”

我和乔小峰交换了一下眼色,跑过去问:

“老婆婆,我们帮你找好吗?

“去,去。

别掺乱了,你们顶个屁用!

”贺老婆边说边踮起小脚又噔噔噔”地跑了。

3、语言描写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等方面的特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鲜明。

例8:

《我的奶奶》先写奶奶不识字没文化,但她非常关心我的学习。

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你现在都上六年级了,不好好学习连初中都升不上,升不上初中怎么能学到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知识,就不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奶奶的这一番话可以看出奶奶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觉悟极高的人,但这与没文化的奶奶自相矛盾,读者不会感到真实可信。

四、练习设计

1、从例7中找出“说”的近义词(找出三个),除此“说”的近义词还有(再写四个)。

小结:

我们在作文中要克服尽是“说”的毛病,用词要有变化,较准确自然地写出人物说话时的情态来。

2、给下面一段话中的□处加上标点。

有一次,在伯父家,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

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着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不断更换提示语(如:

说、道、喊、叫等词语)的位置,能克服语言呆板,使文章的表现形式更显得灵活。

3、(想象力训练)一个男孩因丢了一块钱而伤心哭泣。

一位过路人问明情况后好心地给了男孩一块钱,过路人刚一转身,那个男孩又开始哭泣。

过路人问:

“孩子,你不是有了这一块钱吗?

”男孩哭泣着说:

“────────────────────”(请想象男孩要说的话)

4、到市场观察一下,顾客和小商贩讨价还价时的情态和对话,然后写成一个片段。

行动描写

一、什么是行动描写?

俗话说:

“听其言观其行”,这几乎成了评价人物和描写人物的准则。

例9:

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本段写渔人赶鸬鹚下水捕鱼的行动,表现出渔人的动作熟练和经验丰富)

行动描写是指对人物举止、投足、坐、卧、哭、啼等行为和动作的描写。

行动描写要写出人物做什么和怎样做,以此来刻画人物性格。

例10:

《东郭先生和狼》一文写东郭先生藏狼,并不是简单地写“藏”,而是细致地写了怎样“藏”:

他倒出口袋里德书,把狼往口袋里装,东郭先生把狼捆好,塞进口袋,又装上书扎紧了袋口。

他把口袋放到驴背上,继续往前走。

一系列的行动描写是东郭先生这一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二、怎样写好人物行动呢?

1、要注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

日常生活中人物的行动往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可以小见大。

例11:

一位同学写的《新妈妈给我带来了快乐》中有这一段:

“正当我热得没心思再看书的时候,突然门外响起了亲切地叫声,我一听就知道这是新妈妈的声音。

我赶紧应声出去,只见新妈妈右手拿着一只篮子,里面有两瓶我最喜欢的饮料和两只奶油面包,大拇指和食指之间还夹着一根雪糕;

左手一只盒子,外表印着一双女式凉鞋,还是23号,正合我的脚型……一阵响声过后,新妈妈消失在炎热的太阳下……”

(这是日常生活中琐事的描写,反映了新妈妈对新女儿的亲切关怀,这就是“以小见大”。

2、要善于抓住人物在特殊情况下的行动。

例12:

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3、要特别注意人物的“个性化”行动。

例13:

同样是吃饭,有的人细嚼慢咽,有的人则狼吞虎咽;

同样是走路,有的人悠闲地迈着八字步,有的人则是风风火火;

有的人说话总是爱搔后脑勺……

人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都有明显的差异,这就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

不同个性的人,他的言行举止也都有各自的风格。

三、练习设计

1、要写好人物的行动,必须准确地运用动词,给下面这段捕鸟过程的话,填上合适的动词。

……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根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2、用一段话写老师走上讲台开始上课的一系列动作,写出老师的个性特点。

3、观察一位喝醉了酒的人的行为动作,把他的醉态写出来。

心理描写

一、什么是心理描写?

人物描写不管多么复杂,概括起来不外两个方面:

外部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揭示。

外部描写是看得见的,包括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等等,内心世界是看不见的,包括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等等。

心理描写就是用文字表现人物在一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如同学们最熟悉的思索、想象、留恋、忧虑、喜悦、痛苦愤怒、希望、幻想等等。

例14:

他想,天上那条又长又宽的银河,是不是也像宁静的梅河一样哗哗地流着呢?

火星上真的燃烧熊熊的大火吗?

金星上尽是金子吗?

这些没完没了的问题,勾起了段元星探索苍穹奥秘的强烈愿望。

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1、直接站在作者的立足点上,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合理的想象,直接写出或说明人物的心理活动。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多采用这种方法。

常常用“他想”,“他回忆”等形式来表现。

(如例14)

(她的心跳得厉害。

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穷人》列夫托尔斯泰)

2、人物内心独白。

“独白”就是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思想感情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想法。

用第一人称写文章多采用这种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展示“我”的内心世界。

写作中多用“我(们)想”、“我心里”、“我回忆”等形式来展开。

例15:

我们一面按照他的指点挖野菜,一面想:

总司令对野菜这样熟悉,他一定没少吃。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和红军战士一道历尽千辛万苦……想到了这里,我不由得看了总司令几眼,看着他那显得有些苍老却十分刚毅的面容,看着他那露着一道道青筋,正在拉扯野菜的手,我的心无法平静下来。

—《草地晚餐》

3、梦境、幻觉的描写。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和幻觉跟人物的内心活动是紧密相关的,所以通过对人的梦幻描写,也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境界。

这种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往往更增添抒情和浪漫的色彩。

例16:

参赛作文寄出去之后,我便焦急地等待着。

每次老师来上课,我总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希望老师能带来一个令我欣慰的消息。

终于有一天早上。

上课铃响过之后,老师走进了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说:

“这次征文比赛我班刘晓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走上讲台接过老师手中火红的获奖证书,然后急乎乎地往座位旁走,突然脚下一绊,我一惊,猛地从床上跃起,揉了揉眼睛,哎,哪有什么获奖证书,原来是个梦。

4、心理活动描写往往要与行动、神态等刻画结合起来。

这样的描写往往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例17:

我的心顿时“唰”地凉了下来。

这叫我怎能下得了手呢?

可是不杀又不行呀!

我那颤抖的手说什么也不听使唤,绳子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

谁知小花狗真不懂事,它还兴冲冲地衔起绳子,一本正经地送到我身旁,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望着我,哎!

可怜的小花狗,它怎知道眼前自己就要大祸临头呢?

……

1、一天,拔河比赛完毕,我走进教室取书包,发现教室里课桌东倒西歪,地上满是纸屑。

(这时,我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思想斗争,后来又怎么做的。

2、傍晚,在放学路上,刘伟拾到一块手表,他很高兴地回到家。

写家庭作业时,他喜滋滋地把表放在桌上,妈妈问明了表的来历,耐心地批评教育了他。

第二天,他把表交给了老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

请你把这个材料写成一篇文章,着重描写刘伟在拾到手表,受到批评和表扬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其他描写

一篇好文章之所以打动读者,让读者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不仅是因为有成功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功地运用了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方法。

一、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或用其他人物作对比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写作方法。

例18:

从孩子的嘴里知道:

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

她是个青年团员,又积极又热心,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林没错……

二、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细微的表情、动作的描写,比如,一个手势,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例19:

忽然间,他的脸皱起来,他眼睛眯缝着,他的呼吸停止了,诸君看得明白,他打喷嚏了。

例20:

我却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母亲的裤脚向上卷着,浑身上下都被淋湿了,头发一绺一绺地贴在两鬓,在雨水中搬运一个大箱子。

三、环境衬托

所谓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要交待文章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周围的景物等。

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都有不小的作用。

例21,去年暑假,我们一家回成都度假,有幸去了青城山一游,此间滋味非同凡响。

那天天气尚好,我们一行四人驱车于崇山绿帷之中,车随路转,此起彼伏。

探头朝山下望,只见一片翡翠世界,树木葱茏。

那山下的房舍、庙宇,成为万绿之中小小的点缀。

来到泰安寺,我们下了车,开始拾级而上,石级蜿蜒曲折,路旁树林青翠欲滴,时时都有流泉飞瀑陪伴左右;

时而欢畅动听,声韵悠悠,这一切令人心境开阔!

(环境描写渲染了气氛,抒发了作者游青城山的喜悦之情。

1、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来表现人物某个方面的特点。

题目:

─────的妈妈(或爸爸)

(横线上填上写人物特点的词语。

2、用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一位在街上摆小摊的老头或老太太的特点。

【爸爸的性格很开朗,也很乐观,他常常和我闹着玩。

就拿开门的事来说吧,爸爸每次下班回来敲门,差不多总是我去开门。

可是有一次,我因为有事,没去开门,老爷去开的门。

爸爸想吓唬吓唬我,等老爷一开门,爸爸一伸手,还叫了一声。

老爷没注意,被吓了一大跳。

这时我早旁边看了,笑得前仰后合。

—爸爸开朗、乐观的性格特点很鲜明。

【有个淘气的同学写他第一次当上值周生,他说“我把红红的袖标挂在书包上,连蹦带跳地到妈妈单位去找她。

真是不巧,妈妈正在开会。

我只好回家,把袖标放在最显眼的地方,以便让妈妈一眼就看到。

可是妈妈就忙着做饭,没有看到……这可怎么办,我心里正着急,这时哥哥来了,他一眼就看到了值周袖标,用讽刺的口气说:

‘嘿,这下你可当官啦!

’他故意将‘官’字拉得长长地。

我听了以后,不但没生气,反而很高兴……”—这段话把一个当上了值周生的淘气孩子那种欣喜若狂的心理特点表现得很逼真。

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一、什么是人物的特点?

人物的特点就是一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每个人在思想、品质、性格脾气、兴趣爱好以及外貌长相方面总有一定的特点,可是这些特点有些比较明显,有些不那么明显,因此,作文时应该抓住人物比较明显的特点去写,才比较容易写好。

二、练习设计

1、下面几段人物描写抓住什么特点。

弟弟跟着妈妈住在女牢里。

穿的是妈妈改小的得囚衣,吃的和大人一样是发霉发臭的牢饭。

长期监狱生活的折磨,弟弟长得脑袋大,3小,面黄肌瘦。

(这段话写“小萝卜头”长得面黄肌瘦,反映他的外貌特点。

亮亮又摇头又甩胳膊地哭起来。

他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