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31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docx

一、导论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结构

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

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

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3.早期丝绸之路

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

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

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

4.佛教之路

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

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

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

1.佛教的起源

2.佛典汉译

3.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

比附黄老方术

4.佛教中国化

5.禅宗

六、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2.世界三大宗教

3.郑和下西洋

一、导论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2.文化的结构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层:

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制度文化层:

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行为文化层:

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心态文化层:

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

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

西方世界对遥远的东方充满了神奇的向往,传说中如希波伯里安人、秦奈、赛里斯,这些名称大多与中国盛产的一种物品“丝”有关。

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提出该名词,指B.C.114-A.D.127间,中国与河中地区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将“丝绸之路”的西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

19、20世纪之交,“丝绸之路”概念的空间、时间和承载物内涵进一步扩大,成为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这条陆路通道的总称。

也开始被看作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几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3.早期丝绸之路

早期丝绸之路包括“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

草原之路:

位于北纬五十度左右横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大体从中国内蒙古草原的河套附近向西北,越过阿尔泰山脉进入中亚北部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多瑙河流域的通道。

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

绿洲之路:

也称玉石之路,位于草原之路南部,由分布于大片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邦国家开拓出的连接各个绿洲的一段段道路和可以通过高山峻岭的各个山口构成,逐渐成为欧亚大陆间东西往来的交通干线。

是商周至战国玉石东运的通道。

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在先秦时期已具有相当传播规模的物品,除了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外,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以丝绸为主的织物。

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

第一次出使: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8)至元朔三年(前126)

使命:

寻求与西迁的大月氏结盟,共拒匈奴。

所到之地:

葱岭、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大月氏(大夏/巴克特里亚,阿姆河以南之阿富汗北部地区)

结果:

历时13年,虽然没有达到同大月氏结成联盟的政治目的,却了解到有关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情况,为以后中原加强同西域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出使:

元狩四年(前119)至元鼎二年(前115)

前提:

匈奴远遁漠北,前往西域的道路基本畅通

使命:

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断匈奴右臂”

所到之地:

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

结果:

没能达到预期目的。

但在乌孙期间,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到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印度)、于阗各国,广加联络。

中西之间的交通正式开启,西汉政府与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友好往来迅速发展。

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

1世纪初,王莽篡汉后,匈奴势力东进,西域与内地王朝关系阻绝。

73年,明帝在西域恢复设立都护等官职,命班超经营西域。

此后不久,焉耆、龟兹等地首领杀害西域都护陈睦,东汉政府有停闭中原与西域交通之念。

91年,东汉政府再次恢复西域都护之职,并由班超担任,东西交往的大干线再次通畅。

107年,汉安帝以节约开支为由撤销西域都护。

匈奴进驻,丝路交通中断。

123年,班超之子班勇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长史,丝绸之路第三次开通。

东汉末年,国内混乱,西域逐渐脱离东汉王朝的控制。

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

唐朝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广置羁縻府州,以对丝路通道实现直接管理。

两大都护府:

贞观十四年(640)在高昌先设西州并置西州刺史,继而设安西都护府。

武后长安二年(702),从原安西都护府中划分出北庭都护府,设于庭州(汉车师后王廷,今吉木萨尔),专理天山以北。

羁縻府州:

显庆三年(658)平定西突厥,相继设立大宛都督府、康居都督府等羁糜府州。

龙朔元年(661)在于阗以西至波斯以东的16国分别置都督府,以及州80、县100、军府126。

唐政府的其他保障措施:

长安通往西域的主要交通要道上设驿馆,“捉馆官”,丝路沿线驻扎军队、组织屯田,进一步严格过所制度。

4.佛教之路

中国——印度洋航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僧侣的活动而更加突出,称为“佛教之路”。

山东青州和广州是这条航线在中国这方的主要端点,而南亚和东南亚的恒河口、师子国(斯里兰卡)、爪哇或苏门答腊则是沿线重要停靠站。

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

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

中原王朝向西方国家或名族赠赐: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向西方少数民族或国家赠赐丝绸非常普遍且出手慷慨。

两汉时期为与匈奴建立良好关系,也经常赐予他们大批丝绸。

南北朝至隋唐依然延续了以丝绸笼络少数民族劲敌的政策,《周书·突厥传》记载北周“岁给(突厥)缯絮锦彩十万段”,隋炀帝大业三年一次就赐予突厥启民可汗丝绸20万段,唐高祖武德二年突厥始毕可汗去世,也一次赐帛3万段。

这么大量的馈赠品重只有少部分由接受馈赠方自己消费,绝大多数被他们输往更西之处以获利。

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易物交换:

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易物交换主要发生在中原王朝与突厥、回鹘之间。

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汗国第一位可汗土门时期,“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缯絮,愿通中国”。

唐中后期与回鹘长期的绢马贸易则是互市形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况分析,估计每年唐朝市马在五六千匹至数万匹之间。

与回鹘的绢马贸易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唐朝对马匹的需求而开展的平等贸易,却是因为回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劳而奖励和靖绥回鹘的一种方式。

回鹘获得这么多丝绸,绝大部分远销大食、印度、东罗马等地进一步获利。

中西方民间商人的贸易活动:

中外商贾介入丝绸西输也很早。

《汉书·张骞传》记载通西域后,汉使赴西域者一年内有五六次到十余次,使团规模则从百余人到数百人,实际上这主要是以官府名义组织的贸易队伍。

这些中国商人的行迹很可能已到达中亚、西亚的一些地区,所输出的主要商品就是丝绸。

南北朝和隋唐也有关于中国商人远赴中亚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中国丝绸西输主要是由西方商人进行。

隋唐以后,民间丝绸贸易随着海陆交通的繁荣而更加活跃。

唐朝时期来过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游记中就表露了对中国丝绸的特别关注,称“中国居民无论贵贱,无论夏冬,都穿丝绸:

王公穿上等丝绸,以下的人各按自己的财力而衣着不同。

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

1.佛教的起源

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迦毗尼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初创,以印度古代婆罗门教、耆那教为基础。

2.佛典汉译

原出小乘经典《阿含经》的《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的汉译佛典,译文体现佛教初传中原时的“格义”特点“禅玄互证”。

在佛典汉译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僧人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

3.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

比附黄老方术

中国人的认知特点:

东汉早期听说之佛教神灵的基本特征与中国人想象中的神仙同类;桓帝以前对佛教所知甚少;中国社会炼丹、谶纬、符咒、阴阳、五行、占星术等层出不穷。

佛教的生存需要:

必须尽量与中国固有的思想和当时的风俗协调,并要善于利用流行的大众心理推行其教。

宣扬长生不老术、采取神异灵验的手段或看病占卜的方法、安世高、支娄迦谶、佛图澄、昙无谶在记载中以巫术见长。

体现西域佛教的特点。

4.佛教中国化

两晋以来,黄老之术与神仙方技同汉代相比大有衰落之势,同时佛教势力在中国不断增长。

在此背景下,佛教日益走出早期与黄老、神仙相缠绕的阴影,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

独立的过程是与儒、道冲突的过程,也是进一步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相结合的过程,最终结果是实现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既表现在组织制度上,也表现在思想上。

1)佛教制度上的中国化

东晋道安对于佛教中国化进程的贡献:

译经、注疏;重视僧团建设和培养弟子;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制定三条僧尼规范,使佛教彻底摆脱黄老之阴影,并形成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的雏形:

一为行香定座,上经上讲之法;二为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三为布萨、差使、悔过等法。

佛教越来越顺从中国社会实际,接受中国政府的制度性管理,佛教和寺庙逐渐被纳入官僚统治体系中,打破了印度佛教的平等制度。

2)三教合一的思想与趋势

三教合一作为一种时代潮流在隋唐以后才出现,但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汉魏就已经存在。

汉魏时期,佛教曾先后比附黄老与玄学,以便于其传播。

东晋宗炳《明佛论》,南朝刘勰《灭惑论》,南齐张融。

隋唐时,道教提出“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来是一家”的口号;佛教通过“权实”、“方便究竟”等说法,把儒、道二家变成从属于其教的权便说;儒家凭借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王道政治与宗法制度的优势,或含蓄或公开地把释、道二教的有关思想纳入自己的学说体系之中。

宋明时期建立起一个熔儒、释、道于一炉,以心性义理为钢骨的理学体系。

佛教中国化完成的标志是隋唐时期佛教宗派的形成:

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法相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和三阶宗等都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与传统印度佛教有极大差别,禅宗尤其是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

5.禅宗

禅宗,创始人据传为南北朝印度僧人菩提达摩。

其后分南北二宗,南宗六传后至惠能,惠能实为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主张即心即佛、顿悟见性,简单易修,并淡薄了世间与出世的界限,符合中国知识分子口味而很快风靡全国。

重心性悟解、提倡超佛越祖的自尊自信,是中国化佛教的代表。

六、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蒙古军队的西征在历史上产生双重影响:

一方面是野蛮残酷的征服,对所经地区的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蒙古帝国的统治因西征而扩张到黑海南北和波斯湾地区,使中国和中亚、西亚、欧洲连接起来,从而使蒙元时代的中西陆路交通再次达到高潮。

(1)建立起完善的驿站制度

从第一次西征建立钦察汗国到忽必烈时期,建立起连通漠北高原的蒙古本部和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的驿道,在中国境内沿太和岭(山西雁门)至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一线设置了30个新驿以连通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的政治中心。

伊利汗国境内推行忽必烈时期的中国驿站制度——全汗国各主要道路上每三段置一站,每站备健马15匹。

蒙元帝国统治区域都被布着高效快速的驿道网络。

元朝政府和各汗国政府还特别在交通大道上设置护路卫士,颁布保护来往商人的法令,以维护路途的安全。

(2)促使东西方人员相互流动。

历次西征的军队中除有大量征发来女真人、契丹人、西夏人之外,还有不少中原汉人,他们随军来到西域后逐渐在当地定居下来。

忽必烈灭南宋以后,又将降服的大量汉军、新附军和中原的农民、工匠征发到西北,让他们在别失八里、哈迷里(新疆哈密)等地屯田并冶炼农具兵器。

大批西域人、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或由于蒙古军队的征服,或由于入华经商,也迁往中原地区,甚至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3)促使东西方生产技术的交流。

西迁的汉人把当时一些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西域,如汲水器具、雕版印刷技术。

中国内地也从西域接受了一些生产技术,尤其是棉花种植技术。

《西乡宣差燕立帖木儿遗爱碑》记载,陕西西乡县人原先“不知种棉之利”,畏兀儿人燕立帖木儿“自兴元求籽给社户,且教以种之法。

2.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3.郑和下西洋

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

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

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

明代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和明代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

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

郑和是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下西洋是当代航海事业的顶峰,后世几百年中,几无人能及。

“西洋”即今文莱以西的海域,包括中国南海及印度洋。

与“西洋”相对的是“东洋”,即日本。

意义:

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亚非诸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在没有此类的壮举。

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