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326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doc

目录

1.绪论

1.1课题背景及意义................................................................5

1.2问题研究的意义................................................................5

1.3本项目概况........................................................................6

1.4研究思路............................................................................7

2项目的可行性研究..............................................................7

2.1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8

2.1.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含义................................................8

2.1.2可行性研究的发展过程...............................................8

2.1.3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作用......................................9

2.2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阶段.........................................10

2.2.1国外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划分及其主要内容..............10

2.2.2我国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阶段......................................12

2.3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3

2.3.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14

2.3.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14

3.市场分析.............................................................................16

3.1国外市场分析预测...........................................................16

3.1.1国外生产情况及预测....................................................16

3.1.2国外消费情况及需求预测........................................16

3.2国内市场分析预测.........................................................16

3.2.1国内生产情况............................................................16

3.2.2国内消费情况及需求预测........................................17

3.2.3国内进出口分析........................................................18

3.2.4国内供需平衡预测....................................................18

3.3目标市场分析...............................................................18

4.项目建设实施...................................................................19

4.1建厂条件.......................................................................19

4.1.1地理位置......................................................................19

4.1.2地形、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19

4.1.3公用工程条件...........................................................19

4.2项目实施计划..............................................................19

4.2.1项目实施计划内容..................................................19

5.项目技术方案................................................................19

5.1生产工艺技术............................................................19

5.1.1乙醛和醋酐的两步合成法.....................................19

5.1.2乙烯合成法.............................................................20

5.1.3乙炔和醋酸加成法.................................................21

5.1.4醋酸乙烯生产工艺技术的进展.............................23

5.1.5我国醋酸乙烯技术的发展..................................24

5.2生产工艺技术比较..................................................24

5.2.1醋酸乙烯工艺技术比较.....................................25

5.2.2乙炔工艺技术比较............................................25

5.2.3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25

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29

6.1投资估算...............................................................29

6.1.1建设投资估算....................................................30

6.1.2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30

6.1.3流动资金估算....................................................30

6.1.4项目总投资........................................................30

6.2资金筹措...............................................................30

6.2.1项目资本金........................................................30

6.2.2借款....................................................................30

7.财务及经济评价.......................................................30

7.1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30

7.1.1成本和费用估算依据及说明............................30

7.1.2生产成本和费用估算..........................................31

7.1.3产品成本和费用分析..........................................31

7.2财务评价...............................................................31

7.2.1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说明...................................31

7.2.2财务评价结论...................................................31

8.结论.........................................................................32

参考文献........................................................32

1.绪论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门管理技术,广泛应用在工程项目、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课题研究等诸多领域。

它从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诸方面入手,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论证项目方案的经济效益,其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失误,提高投资的综合效果,因而对于整个项目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可行性研究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这种管理技术是美国为开发田纳西流域而设计的,它为田纳西流域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发挥了巨大作用,后来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时至今日,可行性研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尤其在工程项目、技术改造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并有了统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范。

长期以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前期方案深度不够,建设项目“三超”现象严重等是多年来困扰投资管理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做好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和经济评价,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提高投资效益,是投资项目各个层次的决策者以及咨询人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通过有关的资料、数据的调查研究,对项目的技术、经济、工程、环境等进行最终论证和分析

预测,从而提出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议的可行性意见,为项目决策审批提供全面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在项目的投资决策中可行性研究本来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段时期以来,有的业主将可行性研究搞成了上项目的脚踏板。

究其原因,主要是投资体制还不完善,企业还没有真正的自主权。

我国的投资体制改革,开始是投资主体只有国家一个,项目所需资金都靠国家拨款,而后改为“拨改贷”,成就了相当多的无本经营企业,企业产权界限不清,管理者权、责不明,项目利润要上缴,投资伸手要,拨款也好,贷款也罢,只要能拿到钱就可以上企业就有可能

在规模上更上一层楼,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自1986年国家实行了资本金制度,这种情况才开始扭转,投资主体才开始逐步多元化。

在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国家正在并继续改革项目审批制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己经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

上项目者必须自主决策,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全面责任,在充分做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到建设项目“三个不建”,即建设项目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建,项目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不充分不建,项目经济评价效益不达标准不建,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反映项目的真实效益,做出合理决策。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醋酸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50种有机化工原料之一。

通过自身聚合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可以生成多种衍生物。

这些衍生物的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纸张或织物的上胶剂、粘接剂、涂料、墨水、皮革加工、纤维加工、乳化剂、水溶性膜、土壤改良剂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

醋酸乙烯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全球有40多套醋酸乙烯装置。

亚洲是世界最大的醋酸乙烯生产地区和消费地区,其次是北美洲和西欧。

亚洲、北美洲和西欧的醋酸乙烯产量分别为世界总产量的45.1%、34.8%、16.2%,其消费量则分别占44.6%、28%、19.5%。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醋酸乙烯的供需基本平衡。

近年来,我国醋酸乙烯生产有较大幅度增长。

但随着对其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根据查阅的有关醋酸乙烯生产情况知道2006年,国内醋酸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08.3万吨/年,产量105.3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为97.2%,进口量21.5万吨,消费量达到126.8万吨。

预计2010年我国醋酸乙烯需求量达到168万吨,生产能力达到140万吨,供应缺口达28万吨。

预计2015年我国醋酸乙烯需求量达到220万吨,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供应缺口扩大到40万吨。

建筑、造纸、印刷、汽车、卷烟、食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醋酸乙烯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市场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国内产量不能满足需求,市场对进口的依存度逐年上升。

多年来我国的醋酸乙烯进口都大于出口。

1.2问题研究的意义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编制设计任务书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初步设计和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可行性研究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论证,判断项目是否可行,值得投资。

同时寻求最佳建设方案,避免项目方案的多变造成的人力、物力。

假如在项目建设初期不能提出高质量的、切合实际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能将建设意图用标准的技术术语表达出来,自然也就无法有效地控制项目建设过程。

如果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起不到控制项目建设轮廓及主要功能的作用,或在只有一个粗略的方案下便草率地进入施工图设计,项目管理与施工肯定会出问题。

可行性研究中的总的目标如控制不好,使设计过程中朝令夕改,设计者无所适从,顾此失彼,往往造成产品先天不足,给国家及投资业主带来巨大损失。

醋酸乙烯,又名乙酸乙烯酯,英文名称VinylAcetate,简称VAc或VAM,是一种重要的单体。

其化学结构中含有C=C不饱和双键,故极易发生聚合反应,通过自身聚合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可以生成聚乙烯醇(PVA)、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或共聚树脂(EVA)、聚醋酸乙烯(PVAc)、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

醋酸乙烯是最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之一。

其主要用途是合成聚醋酸乙烯,继而醇解得到聚乙烯醇。

聚醋酸乙烯乳液和树脂主要用于胶粘剂、涂料、纸张涂层、纺织品加工、树脂胶等领域;聚乙烯醇则是生产维纶纤维的主要原料,并可用于胶粘剂、纺织浆料、纸张涂料、内墙涂料、精细化工和高吸水树脂等领域。

除自聚外,醋酸乙烯还能与其它单体进行二元或三元共聚,生产很多具有特殊性能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VAE)、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广泛用于发泡鞋材、功能性棚膜、包装膜、热熔胶、电线电缆、玩具等生产领域。

1.3本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

(2)法定地址:

盐城市

(3)目标市场

醋酸乙烯是醋酸的下游产品,又是需求发展迅速的聚乙烯醇和EVA树脂等原料。

目前国内醋酸乙烯产能虽然达到108.3万吨/年,但仍不能满足总量需求,每年都有一定的进口。

随着国内醋酸乙烯下游产品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168万吨,到2010年国内醋酸乙烯产能将达到140万吨,届时仍有28万吨左右的市场缺口。

因此,国内醋酸乙烯市场总体前景较好。

从消费地区看,我国醋酸乙烯主要消费于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消费量分别占总消费量的36%、20%和19%。

从消费领域看,国内醋酸乙烯最大的应用领域是聚乙烯醇,其次为聚醋酸乙烯乳液和EVA/VAE,以及丙烯腈共聚单体等。

但由于我国聚乙烯醇等主要下游企业是依托醋酸乙企业发展起来的,因此,主要聚乙烯醇企业均有醋酸乙烯装置做原料,只有少数装置原料不足需外购醋酸乙烯。

因此,本项目的目标市场应定位于原料不足的聚乙烯醇生产企业、外购醋酸乙烯的EVA生产企业、VAE生产企业、聚醋酸乙烯乳液生产企业、腈纶生产企业等。

1.4研究思路

在国内外已经成熟稳定的醋酸乙烯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醋酸乙烯市场供求关系,应用数理统计等相关分析方法,对本醋酸乙烯项目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获利能力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山东辰龙集团建设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

技术路线图如下:

总之,对于建设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具有实际意义,项目实施后,多年来我国的醋酸乙烯进口大于出口会有所改善,发泡鞋材、功能性棚膜、包装膜、热熔胶、电线电缆、玩具等生产领域的原料更加充足。

2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在项目的投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因为,作为一个具有百余年历史的科学方法,可行性研究是项目投资前期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它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直接的证据。

2.1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2.1.1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含义

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以试图对其做出可行或不可行评价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是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项目投资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作程序。

在项目投资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可行性研究具体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调查、研究与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料,分析、比较可能的投资建设方案,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该项目投资建设的必要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以及建设条件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作。

一个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至少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分析论证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这主要是通过市场预测工作,即通过市场预测分析该项目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来完成的。

二是项目投资建设的可行性。

这主要是通过技术分析和生产工艺论证来完成的。

三是项目投资建设的合理性(财务上的营利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这主要是通过项目的效益分析来完成的。

其中,项目投资建设的合理性是可行性研究中最核心的问题。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方案规划、工程技术论证、经济效益的预测和分析,经过多个方案的比较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可行的建议。

它应该明确回答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和怎样投资。

2.1.2可行性研究的发展过程

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可行性研究发展的动因。

可行性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形成20世纪80年代末,但可行性研究实践萌芽则可以追溯到古代。

公元前三世纪,古罗马社会诞生了第一个协助决策者的研究机构—元老院,该院由各部落的长老约300人组成,他们研究对内与外政策问题,按今天可行性研究的观点来看,这一形式可称为当今可行性研究的雏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管理和市场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工业发达公用工程建设,无论规模大小,也无论是新建工程或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已经成为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初开始到本世纪5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主要采用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的做法,即主要是从企业的立场出发,通过对项目收入和支出的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势。

这种社会实践的成果为可行性研究理论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1844年,法国工程师J.杜比针对用财务分析方法不能正确评价公共事业项目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的问题,发表了一篇《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文章,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提出,引起了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兴趣。

他从多方面研究,给出了“消费者剩余”的确切概念。

这种思想发展为社会净收益的概念,成为现在费用一效益分析的基础。

西方项目经济分析思想也就是开始于这个时候。

经济分析,即费用一效益分析,强调政府进行公共工程项目投资时,要从整个社会角度来衡量投资的得失。

这种思想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自本世纪初到本世纪30年代,美国把这种分析方法开始用于改进港口和内河航运等公共工程项目,如有名的田纳西河流域工程的规划。

1936年美国制定的防洪法案体现了经济分析的思想,对美国水资源的综合开发起了很大作用。

但由于对费用和效益的衡量标准、方法不统一,加之实际计算上的困难,一直到本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分析方法才被西方作为选择项目的一种方法而接受下来。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后期,是西方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同时应用阶段,60年代中后期始,又开始了社会分析。

1950年美国发表了《内河流域项目济分析的实用方法》(绿皮书)。

规定了研究效益、费用比率的原则程序,评价项目效益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此后,经济分析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195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荷兰计量经济学家J.亭伯金,首次提出了在经济分析中使用了影子价格(或计算价格)的理论,对经济分析理论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58年起,都要求在贷款项目评价中同时使用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这两种方法,从而使可行性研究中的经济分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不过,这时财务分析和经济分析的区域一般还只限于费用和效益的构成上。

60年代中后期,美国实行((规划计划预算制度》(即BS),要求所有政府机关对它们的各项计划方案都要从费用一效益的角度来审查是否合算。

到1968年,经济分析理论已经有了新的进展。

牛津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李特尔(Uttle)和数学教授米尔利斯(Mirrlees)联合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写了《发展中国家工业项目分析手册》。

该书的方法被称作L-M法。

1972年联合工业发展组织委托伦敦经济学教授P.达斯戈普塔和哈佛大学教授5.玛尔果林等编写了《项目评价准则》一书。

该书所使用的方法被称为UNIDO法,亦称传统法。

UN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