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27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6 大小:7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6页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docx

《电工测量》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铜陵学院自动化工程实训中心

自动化及电气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

实践教学                       学时:

1周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适用专业: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认识实习目的及任务

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

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一般过程和基本知识;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熟悉工业产品生产的方法,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所用工艺装备的特点及类型;了解自动化及电气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以及自动化技术和电气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

认识实习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具有生产质量、经济观念、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风以及安全操作、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等基本素质,初步建立对各类自动化设备、电气设备、自动化技术、电气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直观认识,提高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树立良好的工程意识和正确的专业思想,为后续有关课程的教学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认识实习的基本要求

认识实习的主要要求:

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讲解下,由学生积极学习来完成。

学生应严格遵守学院及有关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认真听讲,虚心学习,作好实习笔记,回答有关问题。

实习结束时,写出认识实习报告。

三、实习地点及要求

实习地点: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实习要求:

1、能够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见到的各种设备的运作过程进行分析,并能提出问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询问有关任课教师、工厂技术人员来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使学有所获。

2、整理记录参观过程中见到的机械设备的名称、生产厂家、加工范围;能对加工过程进行简单描述,并能了解有哪些优缺点。

3、了解钢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应用范围,作好记录并写好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4、遵守作息时间及实习纪律,提高组织观念和纪律。

不无故请假、早退、缺席。

5、提倡学生多提问题,开阔思路。

四、认识实习的内容

1.自动化设备基本知识

了解电器设备、自动化设备的种类、特点、用途,以及一般系统结构。

2.企业产品加工基本知识

了解钢铁企业产品的种类、特点、用途,以及常用的加工、成型、热处理、表面强化及装饰处理的方法。

3.自动化控制及电气控制基本知识

了解在钢铁企业产品加工过程中用到的自动化设备、电器、自动控制技术、电器控制技术。

4.信息、通信技术基本知识

了解在钢铁企业产品加工过程中信息处理及传送技术。

5.先进制造技术知识

了解各种先进制造技术、方法和设备的原理、种类、特点及应用。

五、实习程序与时间安排

生产实习安排在第3学期进行,总学时为1周,每周5天,每天8小时,共计40小时。

1.入厂前的生产实习动员和入厂后的三级安全教育。

(4小时)

2.专家讲座机观看宣传片。

(4小时)

3.了解轮毂加工生产过程及其中相关技术。

(6小时)

4.了解高速线材加工流程其自动化设备、信息处理技术。

(6小时)

5.了解H型钢生产过程及所用的电器控制、自动化控制、信息、通信技术。

(8小时)

6.熟悉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4小时)

7.熟悉高低压输配电系统、通信网络技术。

(4小时)

8.总结考核。

(4小时)

六、实习方法与指导方式

实习方法: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实习,采用校内教学讲座与临时参观实习、定点实习、现场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

校内教学讲座:

基于教学片进行案例教学,由专业教师和邀请现场优秀工程师来校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指导、答疑。

经过播放和讲解,学生在视频、多媒体动画的运动、发展、变化中,真实地体验到生产控制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国际领先的自动化及信息技术。

临时参观实习和定点实习:

实习点选择与学生专业方向相关、所学专业课程衔接、适合学生毕业后就业、具有专业先进性和代表性效益好的企业。

根据所在实习单位的安排,直接进入到具体的生产班组或工作岗位,在条件允许下,可定期轮换岗位。

专家专题讲座:

邀请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现场专业技术人员讲授与学生专业方向相关的应用技术及发展概况、以及工矿企事业管理知识、行业发展情况等。

指导方式:

(一)实习指导教师入厂前对学生进行的生产实习动员,使学生了解实习的性质、任务及要求。

(二)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工程意识,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三)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必须跟班实习,遵守所在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四)实习指导教师积极协调与所在实习单位的各种工作关系,使实习能够顺利完成。

(五)实习指导教师能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所遇到各种专业问题。

七、安全、法制、纪律教育

1.确保入厂前的生产实习动员和入厂后的三级安全教育,遵守生产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学生下厂前要配备好安全保护设施,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和绝缘胶鞋等。

3.学生不得独自参加所在实习单位进行的现场操作、维护、检修、抢修等生产任务。

4.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对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及时令其停止实习。

九、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和作业要求

1.学生对每天的实习内容要做好详细的实习笔记,为实习报告准备素材。

2.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按实习要求提交一份内容全面、系统的实习报告,字数3000字左右。

十、考核内容与方式

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对所要求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表现和出勤率,对学生的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进行评阅。

根据综合情况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注:

出勤率30%,实习报告35%,实习过程表现35%

执笔:

周松林审核:

臧大进批准:

刘增良

2009.5.

 

自动化及电气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

实践教学                       学时:

1周

       课程性质:

必修                              学分:

1

       适用专业: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实习性质、目的和任务

性质:

生产实习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属自动化专业教育平台的实践教学平台。

目的:

通过“校内外相结合”的自动化专业实习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印证、巩固和丰富,逐渐了解自动化学科领域在国内外工程应用中的最高水平及重要性,感受现代企业(尤其是冶金业)中生产组织情况及产品的生产过程,扩大知识面。

培养学生学习及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技能,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对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多个环节及多门课程起到导学和助学的功能。

培养学生在现代化企业中思维和工作的习惯和方式,了解现代化企业中自动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为工程能力的培养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任务:

(一)使学生懂得并能正确地理解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教育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了解现代数字化工厂的现场先进设备。

尤其是当今世界钢铁生产工艺和自动化高新技术。

(三)了解最具代表性、清晰、完整的现代化工厂控制系统构架。

(四)了解工业企业生产中逻辑顺序控制系统的实现手段及方式,电力传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工业企业生产中的高低压输配电系统。

(五)熟悉和掌握安全操作常识,在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监督和帮助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通过教学片教学、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及部分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基本了解或部分了解他们所学专业的飞速发展及当今的主流技术。

(七)了解现代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了解现代化企业新产品研发的一般过程和手段。

(八)实习让学生有一个提前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树立乐观的人生观。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一)入厂后的三级安全教育:

厂级的安全教育,车间级的安全教育,班组级的安全教育。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级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了解所在生产实习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以及生产工艺对电气设备,电气传动及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

(三)了解生产实习单位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网络化结构。

(四)掌握生产实习单位的生产中逻辑顺序控制系统,并能正确的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五)熟悉生产实习单位的生产中的交直流电气传动系统,并能正确的分析和理解各种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六)了解生产实习单位的生产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对软件及硬件有一定的了解。

(七)熟悉所在生产实习单位的生产的高低压输配电系统,对主要的供电设备有一定的认识,并能看懂供电系统图。

三、实习程序与时间安排

生产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进行,总学时为1周,每周5天,每天8小时,共计40小时。

(一)入厂前的生产实习动员和入厂后的三级安全教育。

(4小时)

(二)了解生产工艺流程、设备。

(4小时)

(三)了解生产中数据采集与传输。

(6小时)

(四)了解生产中顺序控制系统(含PLC控制系统)。

(6小时)

(五)熟悉交、直流电气传动系统。

(8小时)

(六)熟悉计算机控制系统。

(4小时)

(七)熟悉高低压输配电系统。

(4小时)

(八)总结考核。

(4小时)

四、实习方法与指导方式

实习方法: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实习,采用校内教学讲座与临时参观实习、定点实习、现场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

校内教学讲座:

基于教学片进行案例教学,由专业教师和邀请现场优秀工程师来校给学生做专题报告、指导、答疑。

经过播放和讲解,学生在视频、多媒体动画的运动、发展、变化中,真实地体验到生产控制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国际领先的自动化技术。

临时参观实习和定点实习:

实习点选择与学生专业方向相关、所学专业课程衔接、适合学生毕业后就业、具有专业先进性和代表性效益好的企业。

根据所在实习单位的安排,直接进入到具体的生产班组或工作岗位,在条件允许下,可定期轮换岗位。

专家专题讲座:

邀请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现场专业技术人员讲授与学生专业方向相关的应用技术及发展概况、以及工矿企事业管理知识、行业发展情况等。

指导方式:

(一)实习指导教师入厂前对学生进行的生产实习动员,使学生了解实习的性质、任务及要求。

(二)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工程意识,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三)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必须跟班实习,遵守所在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

(四)实习指导教师积极协调与所在实习单位的各种工作关系,使实习能够顺利完成。

(五)实习指导教师能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所遇到各种专业问题。

五、安全、法制、纪律教育

(一)确保入厂前的生产实习动员和入厂后的三级安全教育,遵守生产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学生下厂前要配备好安全保护设施,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和绝缘胶鞋等。

(三)学生不得独自参加所在实习单位进行的现场操作、维护、检修、抢修等生产任务。

(四)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对不服从管理的学生及时令其停止实习。

六、实习笔记、实习报告和作业要求

(一)学生对每天的实习内容要做好详细的实习笔记,为实习报告准备素材。

(二)实习结束后,学生需按实习要求提交一份内容全面、系统的实习报告,字数3000字左右。

七、考核内容与方式

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对所要求实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表现和出勤率,对学生的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进行评阅。

根据综合情况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注:

出勤率30%,实习报告35%,实习过程表现35%

执笔:

周松林审核:

臧大进批准:

刘增良

2009.5

 

《GEFanuc自动化系统基础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GEFanuc自动化集成实验室是铜陵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GE)合作共建项目。

GE自动化系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GE自动化的软、硬件产品平台,为学生展现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软件应用领域中的发展水平与方向,训练和培养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应用工程师。

通过学习ProficyMachineEdition软件,使学员能熟练地使用这种控制逻辑开发工具,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开发环境的掌握和操作上,学会选择逻辑开发选件,使用梯形图生成程序。

使学生熟悉GE自动化硬件产品,包括控制器的系列产品和各种功能模块,多种控制器共享同一数据库和同一操作平台,控制器的可视化操作,实现与控制器的“对话”。

练习使用GE产品设计PLC和PAC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完成安装接线和调试运行。

训练内容直接与实际工程应用接轨,并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为学生以后从事自动化类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也为循序渐进学习建立在相同开发环境上的ProficyMachineEdition高级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名称:

GEFanuc自动化系统基础实训

课程类型:

实践课

学时数:

1周学分数:

1

开课对象: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先修课程:

《电路》、《电气控制及PLC》、《电机控制》

参考教材: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技术及应用—基础篇,郁汉琪,王华,机械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课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PLC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GEPLC的小型一体机硬件模块,学会使用ProficyMachineEdition开发软件,为学生从事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此次项目式实训,深入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编程实现,着眼于应用。

1)培养学生软硬件的总体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训练提高学生在PLC选型接线、电气原理图设计、编写程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因材施教、严格要求相结合。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训的内容是要求学生结合软硬件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并能演示结果,其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根据工艺要求分配I/O表。

2)根据工艺要求使用CAD画电气原理图。

3)按工艺要求编写程序。

4)下载程序,并调试。

在写报告时说明调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实训的重点是按工艺要求选择硬件和编写程序以及如何规范描述和总结实训报告,实训的难点在于分析工艺要求以及如何分析解决调试中的问题。

四、实训内容及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时间分配

备注

1

熟悉GE自动化硬件产品,包括控制器的系列产品和各种功能模块,作为负载使用的各种控制对象等。

学习ME软件的使用,包括工程的建立,控制器的选择,各种指令的应用,梯形图的编写,变量的导入导出,工程的下载等基本操作。

1天

2

选择项目(*),根据所选择项目的工艺要求,利用GEVersaMax一体机控制器实现项目基本的控制要求。

并下载程序调试。

3天

3

撰写报告

1天

*备注:

学生可选择电机星三角启动控制项目、多种液体混合模拟项目、舞台灯光控制项目、模拟喷泉控制项目、洗衣机模拟项目、兵乓球模拟项目、自动刀库模拟项目、步进电机项目、三层电机模拟项目、动态数学运算项目、交通灯模拟项目,这次实训主要以LED灯模拟。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项目式教学,采取兴趣式、提问题式教学方法,指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及组织实验。

教学手段,对于工艺要求了解不清楚的采用多媒体或者实物反复运行,让学生有身临企业的感觉。

六、成绩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对所选择项目工艺要求实现程度以及表现和出勤率,对学生的实训报告进行评阅。

根据综合情况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成绩=工作态度与纪律20%+实践操作40%+实训报告40%。

七、参考书目

1GE控制器解决方案

2GE梯形图编程手册

3GE网络通讯手册

4GE自动化系统实训指导书

5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技术及应用—基础篇,郁汉琪,王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八、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大纲依据理工科各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编写。

起草人:

杨锐敏审定人:

周松林批准人:

刘增良

日期:

2010年5月

 

《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训提高篇》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GEFanuc自动化集成实验室是铜陵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GE)合作共建项目。

GE自动化系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GE自动化的软、硬件产品平台,为学生展现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软件应用领域中的发展水平与方向,训练和培养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应用工程师。

练习使用GE产品设计PLC和PAC自动化控制系统,并完成安装接线和调试运行。

训练内容直接与实际工程应用接轨,并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为学生以后从事自动化类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也为循序渐进学习建立在相同开发环境上的ProficyMachineEdition高级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名称:

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训提高篇

课程类型:

实践课

学时数:

1周学分数:

1

开课对象: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先修课程:

《电路》、《电气控制及PLC》、《电机控制》、《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参考教材: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技术及应用—基础篇,郁汉琪,王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和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一门实践课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PLC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GEPLC的大中型硬件模块,了解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为学生从事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此次项目式实训,深入掌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编程实现,着眼于应用。

1)培养学生软硬件的总体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训练提高学生在PLC选型接线、电气原理图设计、编写程序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因材施教、严格要求相结合。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训的内容是要求学生结合软硬件设计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并能演示结果,其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根据工艺要求分配I/O表。

2)根据工艺要求使用CAD画电气原理图。

3)熟悉所使用的传感器,会接PLC输入和输出的线,更重要的是和传感器之间的接线。

4)按工艺要求编写程序。

5)下载程序,并调试。

在写报告时说明调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实训的重点是接线和按工艺要求选择硬件和编写程序以及如何规范描述和总结设计报告,设计的难点在于分析工艺要求以及如何分析解决调试中的问题。

四、实训内容及时间分配

实训内容

时间分配

备注

1

控制项目的选择(*),查阅资料,根据工艺要求分配I/O表

1天

2

根据所选择项目的工艺要求,利用RX3i控制器实现项目基本的控制要求,接线并编写程序下载程序调试。

3天

3

撰写报告

1天

*说明:

学生可选择分拣控制系统,双轴定位系统,四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项目式教学,采取兴趣式、提问题式教学方法,指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及组织实验。

教学手段,对于工艺要求了解不清楚的采用多媒体或者实物反复运行,让学生有身临企业的感觉。

六、成绩考核方式

根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对所选择项目工艺要求实现程度以及表现和出勤率,对学生的实训报告进行评阅。

根据综合情况评定成绩,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成绩=工作态度与纪律20%+实践操作40%+实训报告40%。

七、参考书目

1GE控制器解决方案

2GE梯形图编程手册

3GE网络通讯手册

4GE自动化系统实训指导书

5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技术及应用—基础篇,郁汉琪,王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八、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大纲依据理工科各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编写。

起草人:

杨锐敏审定人:

周松林批准人:

刘增良

日期:

2010年5月

 

《GEFanuc自动化系统网络篇》实训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GEFanuc自动化集成实验室是铜陵学院与美国通用电气(GE)合作共建项目。

GE自动化系统实训的目的是通过GE自动化的软、硬件产品平台,为学生展现当今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生产管理软件应用领域中的发展水平与方向,训练和培养未来的自动化系统应用工程师。

通过学习ProficyMachineEdition基本课程,使学员能熟练地使用这种控制逻辑开发工具,学习的重点放在对开发环境的掌握和操作上,学会选择逻辑开发选件,使用梯形图生成程序。

掌握控制器与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控制器与I/O之间的通信。

训练内容直接与实际工程应用接轨,并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为学生以后从事自动化类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基础,也为循序渐进学习建立在相同开发环境上的ProficyMachineEdition高级课程和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名称:

GEFanuc自动化系统实训网络篇

课程类型:

实践课

学时数:

1周学分数:

1

开课对象: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自动化

先修课程:

《工业网络》、《计算机网络》

参考教材:

GE网络通讯手册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技术及应用—基础篇,郁汉琪,王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二、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工业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课程,让学生了解自动化领域中网络发展现状和要求,熟悉网络工作的7层结构。

认识以太网、Genius、profibus等硬件模块。

认识物理层的RS485,RS232,RS422接口,了解数据链路层,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熟练掌握以太网、Genius、profibus等工业网络的通信设置和编程,并会通过状态寄存器分析通信出错的原因,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工控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ME软件,为学生从事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此次实训,深入掌握工业网络的配置和编程实现,着眼于应用。

1)培养学生软硬件的总体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训练提高学生在通信模块的选择、通信网络的层次、通信的组态和编程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加强基本功训练,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因材施教、严格要求相结合。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实训的内容是要求学生结合软硬件设计一个自动控制通信系统并能演示结果,其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学会使用GE的ProficyMachineEdition软件。

2)根据通信项目要求选择硬件模块。

3)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