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321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9讲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浙江专用大二轮复习讲义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9讲Word版含答案

第9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要求]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作用及其特点(b)。

2.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a)。

3.植物激素的应用(b)。

1.理清生长素的5个易错点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苗尖端,其合成不需要光。

(2)感光部位在苗尖端,单侧光照射苗尖端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3)生长素横向运输是在苗尖端完成的,但发生作用的部位在苗尖端下面的一段。

(4)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但能透过琼脂、明胶。

(5)若幼苗无尖端,外源生长素不对称放置,也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2.掌握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3.“三看法”确认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两重性”

 

4.分析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高浓度与低浓度:

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

(2)OH段表明: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HC段表明: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

(3)最适浓度:

H点表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4)C点表示生长素浓度为i时,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A点和B点对应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5)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范围X为m<X<2m。

(6)若植物水平放置,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Y为0<Y<m。

(7)茎的向光性、茎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及顶端优势中,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是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

5.理清四种常考植物激素的产生与作用

6.不同激素对植物体不同部位的作用

(1)对于果实的作用:

赤霉素、生长素都是促进果实发育;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是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

(2)对于种子的作用: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解除种子休眠,使其萌发;脱落酸保持种子休眠。

(3)对于茎的作用:

赤霉素、生长素都促进茎伸长,赤霉素作用更强。

(4)对于叶片的作用: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衰老;脱落酸促进叶片衰老。

(5)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时,则诱导生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低时,则诱导生芽。

1.关于生长素说法的正误判断

(1)生长素的合成需要光( × )

提示 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而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2)达尔文父子的实验证明了苗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并传递到尖端下面( × )

提示 达尔文父子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苗尖端是感光部位。

他们注意到,弯曲的部位在苗尖端下面,由此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3)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均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 )

提示 茎的向光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抑制作用。

(4)生长素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所以它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

提示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

(5)温特实验中生长素通过主动转运进入琼脂块中( × )

提示 生长素通过扩散进入琼脂块中。

(6)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生长素浓度、植物细胞成熟情况和器官种类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 )

(7)幼芽、幼叶和胚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 )

提示 激素都具有微量的特点。

(8)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 × )

提示 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实现的。

(9)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 )

2.关于其他植物激素的正误判断

(1)幼苗中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产生的( √ )

(2)赤霉素能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并影响根的生长和分化( √ )

(3)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 )

提示 乙烯在果实成熟中起促进作用。

(4)叶片失水严重时,脱落酸分泌增加使气孔关闭( √ )

提示 脱落酸具有失水时使气孔关闭的作用。

(5)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 )

(6)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 )

提示 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抑制生长,而促进果实脱落。

(7)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 )

提示 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可缩短其休眠时间。

(8)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使其成熟( √ )

提示 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9)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 )

提示 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考向一 考查生长素的发现及其作用

1.(2018·浙江11月选考)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不同

B.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但可影响生长素分布

C.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大部分运输到背光侧

D.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

答案 B

解析 玻璃片和云母片均不允许化学物质通过,因此若用相同厚度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替代云母片,实验结论相同,A项错误;由甲和乙对比可知,光照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较小,由丙和丁可知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B项正确;由丙和丁可知,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产生的生长素小部分运输到了背光侧,C项错误;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向光弯曲生长,D项错误。

2.如图所示,a、b、c为对幼苗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答案 D

解析 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a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射使b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幼苗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c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3.(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是由单侧光引起的

B.生长素在细胞内可由色氨酸合成

C.生长素由苗尖端产生并促进苗尖端的伸长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答案 B

考向二 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4.(2019·丽水质检)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C的范围内能促进生长

B.A~D属于抑制生长范围

C.a侧的生长素浓度为最适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的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中图示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

答案 A

解析 根表现为向重力性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位于A点,促进生长,C点之上都在促进根生长的范围内,C点以下属于抑制根生长范围,A项正确、B项错误;由于重力原因,b侧生长素浓度大于a侧,b侧为抑制生长,则b侧生长素浓度应为C点以下,C项错误;在太空中,因无重力作用,根失去向重力性,但是根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不变,图中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D项错误。

5.(2019·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茎的作用示意图,曲线超过图中虚线的部分表示抑制,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说明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茎的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由图可知,b点对应的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

C.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能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

D.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b点代表背光侧,则向光侧可能为c

答案 D

解析 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越长,说明促进作用越弱,曲线超过图中虚线的部分表示抑制。

图中横坐标是生长素浓度,由图分析可知低浓度生长素促进茎的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A项正确;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茎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最短,说明促进作用最强,所以是最适浓度,B项正确;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能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C项正确;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如果b点代表背光侧,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应低于背光侧,不可能为c,D项错误。

考向三 考查其他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6.(2019·浙江4月选考)图甲为豌豆苗茎节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径末端图(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无活性),图乙为外源添加生长素(IAA)对离体豌豆苗茎节段GA含量影响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去除顶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顶芽的茎节段中GA8的含量较低

B.给离体豌豆苗茎节段添加IAA,能促进GA20至GA29的合成

C.若用乙烯处理豌豆苗,茎节段中的GA1含量上升

D.若去除顶芽后,豌豆苗茎节段伸长,侧芽萌发

答案 A

7.菠萝蜜果实采后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呼吸速率峰值早于乙烯释放速率峰值

B.菠萝蜜果实细胞呼吸速率变化与内源乙烯的释放速率呈正相关

C.果实呼吸速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内源乙烯的形成相关

D.图2说明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完全来源于淀粉水解

答案 C

解析 分析图1可知:

菠萝蜜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呼吸速率峰值晚于乙烯释放速率峰值,A错误;分析图1可知:

在采摘后的2~3天,呼吸速率逐渐上升,乙烯释放速率逐渐下降,B错误;激素可以调节细胞代谢,果实呼吸速率、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内源乙烯的形成相关,C正确;分析图2可知:

采后2~3天,淀粉含量不变,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说明可溶性糖不完全来源于淀粉的水解,还有其他物质的转化,D错误。

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赤霉素可以培育无籽葡萄

B.乙烯因物种而异能促进或抑制根、叶的生长和发育

C.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

D.不同浓度生长素处理插条的生根效果均不同

答案 D

解析 赤霉素能促进果实发育,所以用赤霉素处理葡萄植株可得到无籽葡萄,A项正确;乙烯因物种而异能促进或抑制根、叶的生长和发育,B项正确;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长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等,C项正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两侧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两种浓度,D项错误。

易混易错

 四类无籽果实及其成因

果实种类

形成原因

无籽番茄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而获得

无籽葡萄

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可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

无籽西瓜

由染色体畸变而培育的三倍体西瓜,也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来处理

香蕉

由于减数分裂时,不能形成正常的精子和卵细胞,因而不能受精发育成种子

1.(2019·浙江名校新高考联盟9月联考)达尔文父子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1、2两组实验,可得出苗尖端与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有关

B.通过3、4、5三组实验,可知感光部位在苗尖端

C.通过该实验结果,可得出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结论

D.该植物的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

答案 C

解析 第2组去掉尖端,结果幼苗不弯曲也不生长,与第1组对照说明苗尖端与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有关,A项正确;第3组苗尖端不能接收到光,苗尖端以下能接收到光,第4组苗尖端能接收到光,苗尖端以下能接收到光,第5组苗尖端能接收到光,苗尖端以下不能接收到光,结果第3组幼苗直立生长,第4组和第5组都向光弯曲生长,可知感光部位在苗尖端,B项正确;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的结论,C项错误;该植物的弯曲部位在苗尖端下面,D项正确。

2.实验证明,光照可以影响生长素的分布,而不会使生长素分解。

现切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大小且生长状况相似的苗尖端,其中甲、乙纵向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将三者分别置于a、b、c、d四个琼脂上(如图所示,c、d两琼脂块不接触)。

然后将甲装置放进不透光的暗盒中,乙、丙装置给予右侧单侧光照射。

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  )

A.a>b>c>dB.b>a>c>d

C.a=b>c>dD.b>a>d>c

答案 C

解析 设三个相同大小且生长状况相似的苗尖端产生等量的生长素为x;图甲中a的生长素的含量为x,即a=x;图乙有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可以横向运输,但中央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生长素无法横向运输,即b=x;图丙由于单侧光的照射,生长素横向运输,背光一侧生长素高于向光一侧,c>d,单侧光不会使生长素生成和分解,所以c+d=x,即x>c>d,所以有a=b>c>d。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苗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下图①所示)。

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

仅纸盒转动、仅苗尖端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苗尖端的幼苗的切口上(如下图②)。

幼苗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答案 D

解析 仅纸盒转动时,苗尖端始终只有右侧受到单侧光照射,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②中幼苗向右弯曲生长;仅苗尖端和琼脂块转动时,相当于苗尖端的每一侧都均匀受光,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等于乙,图②中幼苗直立生长;整个装置同时转动时,始终是靠开口的一侧受到光照,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②中幼苗向右弯曲生长。

 

4.燕麦幼苗向光性实验处理如图所示(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能弯曲生长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丁

答案 D

解析 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幼苗的尖端,所以用不透水的云母片竖直插在苗尖端下部,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的刺激下能横向运输,导致左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右侧,因而甲弯向光源生长;乙图中的云母片竖直插在苗尖端,生长素不能横向运输,因而乙图中的幼苗会直立生长;丙图中苗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因而幼苗既不生长,也不弯曲;丁图中的幼苗尖端下部左侧生长素分布多于右侧,幼苗会弯向右侧生长。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

5.(2018·浙江台州2月模拟)将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幼苗切面的左侧,如图所示。

在单侧光下一段时间后,幼苗将(  )

A.不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D.直立生长

答案 B

解析 只有幼苗的苗尖端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切去苗尖端后的幼苗将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

将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幼苗切面的左侧,由于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会促进幼苗左侧茎的生长,因此幼苗将向右弯曲生长,故B项正确。

6.(2018·嘉兴高三一模)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

研究发现,弯钩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而形成。

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

C.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D.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

答案 C

解析 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项正确;据题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ACC处理组的弯钩没有打开,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B项正确;SA+ACC处理组弯钩形成的角度介于SA处理组和ACC处理组之间,可推知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拮抗作用,C项错误;弯钩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D项正确。

7.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

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

A.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B.种子发育期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 A

解析 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休眠,而促进种子萌发的是GA,A错误;由题图可知,种子进入发育期后,有机物积累速度加快,此时出现的是GA和IAA,说明GA和IAA可能参与了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B正确;由题图可以看出,首先出现的是CK,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C正确;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D正确。

8.(2019·安徽马鞍山二十二中开学考)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C.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增多主要是由赤霉素调节的

D.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 B

解析 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A项错误;生长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促进生长的作用先增强后减弱,超过一定浓度则抑制生长,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B项正确;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的激素是细胞分裂素,因此根尖分生区细胞数目增多主要是由细胞分裂素调节的,C项错误;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D项错误。

9.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答案 D

解析 由于a中不含生长素,则b、c中均不能接收到生长素,而a′中含生长素且可极性运输至b′处,故b、b′中IAA含量不同,A、B项错误;胚芽鞘细胞均能运输IAA,C项错误;由于b′生长素可不断被细胞消耗,则d′中获得的生长素量应小于a′中生长素输出量,D项正确。

10.(2019·浙江温州联考)植物根的向地生长与根冠中的生长素抑制其生长有关。

现将切去部分根冠的幼苗如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甲根向右弯曲生长,则乙根的表现是(  )

A.水平生长

B.向下弯曲生长

C.向上弯曲生长

D.不生长不弯曲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根冠中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甲根向右弯曲生长,表明有根冠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无根冠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快,由此推知乙根表现为向下弯曲生长,B项正确。

11.某兴趣小组对生长素的相关应用和研究非常感兴趣,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

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生长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________。

(3)番茄营养丰富,若正常传粉形成幼果后,用高浓度生长素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________。

A.种子明显增多B.形成无籽果实

C.部分果实脱落D.果实较大

(4)下面是研究生长素的三组实验设计示意图。

①根据实验1结果可知,切除尖端的幼苗,向左弯曲生长,其生长素最终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实验1是为了研究幼苗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进幼苗下端生长,应补充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2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实验3是为了研究单侧光引起幼苗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请将实验3中的甲、乙两图补充完整。

 

 

答案 

(1)解除了顶端优势(解除了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对侧芽的抑制) 

(2)B (3)C (4)①幼苗尖端 ②将未接触过幼苗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幼苗切面右侧(对照组为空白琼脂块,其他与实验组相同) ③实验结果为幼苗向左弯曲生长 ④如图(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采茶过程中摘除顶芽,有利于侧芽生长。

(2)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在侧芽处积累,导致顶芽生长素浓度低,生长快,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

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短距离运输,所以侧芽1的生长素浓度最高,B项符合。

(3)番茄正常传粉,所以种子已经形成。

由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会导致疏花疏果。

(4)①实验1的结果说明幼苗弯曲生长是由于琼脂块中生长素的作用,而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来源于幼苗尖端。

②实验研究幼苗尖端能产生生长素,且能促进幼苗下端生长,所以应以未放置幼苗尖端的空白琼脂块做对照,以排除琼脂块本身的作用。

③实验2中的单侧光对切去尖端的幼苗不起作用,所放置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右侧的生长素较多,应该向左弯曲生长。

④研究单侧光引起幼苗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要有单侧光的刺激,导致幼苗尖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

12.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

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