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503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 综合性学习.docx

语文中考真题专题八综合性学习

专题八综合性学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11宁波)综合性学习。

(6分)

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下面是陈教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2分)

学生:

陈教授,您好!

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海上丝绸之路”。

陈教授:

好的!

“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海上的重要贸易通道。

当时我国的商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通过船只运往海外,又带回了香料、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学生:

例:

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的只是物质的流通吗?

例:

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吗?

陈教授:

这个问题提得好!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对当时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们宁波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活动二:

下列材料是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部分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

(2分)

材料一: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它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

材料二:

宁波人历来活跃在国际商贸舞台,他们走南闯北,开拓新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73000多宁波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宁波港已成为我国著名九大港口之一;唐朝时期,跻身四大名港行列;宋元年间,又是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清朝时,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今,宁波港拥有了“洋洋东方大港”的美誉。

有利条件:

如:

宁波地理条件优越,人们勤劳、勇敢,富有创新精神,宁波港的历史非常悠久。

活动三:

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请从下列三副对联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宁波“海

上丝绸之路”特色的一项,并简述理由。

(2分)

A.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鸣响八百里四明山云茶飘香

B.三江竞帆,招揽九天日月东海涌浪,吞吐五洲风云

C.香樟如盖,郁郁兮摇翠山茶似焰,灼灼兮飞红

我选择,简述理由:

例:

选择A项,理由是这副对联选取了“河姆渡的骨哨”、“四明山的云茶”,突出了宁波的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特色。

选择B项,理由是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三江竞帆”“东海涌浪”的壮美景象,而“招揽九天日月”“吞吐五洲风云”也紧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意蕴深厚,意味深长。

点拨:

活动一:

可以根据后文的内容来填写,首先学生的话应该是个问句,问的是什么问题,结合陈教授的话“发挥了巨大作用”,即可这样来写”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其他作用吗?

”。

活动二:

根据三则材料分别概括,材料一中“位于东海之滨,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可以看出交通便利,材料二中“宁波人…”写的是人力资源,材料三中“春秋战国时”“唐朝时期”“宋元年间”“清朝时”“如今”写的是历史悠久。

活动三:

A项突出历史悠久,物产丰富,B项突出景色壮美,强调意义和作用,最能体现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特色。

C项与宁波无关,选此项不得分。

2、(11义乌)综合性学习。

(6分)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于3月初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义乌成为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喜讯传来,商城人民欢欣鼓舞。

某中学906班开展以“热爱家乡,赞美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媒体报道“义乌试点”相关新闻的部分标题,请你仔细阅读

分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你从中发现的一条信息。

《义乌重塑“中国制造”》(《人民日报》2011年5月10日)

《面向世界再扬帆》(《浙江日报》2011年5月5日)

《从“全球超市”向“国际贸易高地”的新跨越》(《金华日报》2011年5月7日)

义乌“新特区”转型正当时》(《义乌商报》2011年5月9日)

例:

“义乌试点”获批是义乌发展的新起点。

义乌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义乌的发展即将上一个新台阶。

义乌的外贸将有新突破新跨越。

义乌将确立新型的贸易方式。

(2)请你写一句宣传家乡义乌的广告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

脚踏一方热土,手握全球商机。

答案示例:

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投资者天堂,创业者乐园。

拨浪鼓摇响最强音,卖货郎书写新传奇。

(3)张平同学在“我是特区人”的小组讨论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义乌成特区了,有

特权了,我们不要太努力了。

”针对他这一言论,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劝说他。

(50字左右)

答案示例:

张平同学,你这样说是不对的。

义乌成特区了,这是很好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更加努力,让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点拨:

(1)考查学生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注意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指出张平的不对之处,语气要委婉,达到劝说的效果。

3、(11衢州)综合性学习。

(6分)

5月1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在衢州市举行,为此,班级也开展了“我为绿色衢州添色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

班级读报活动中英子同学搜集了以下三则新闻,读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成一则新闻摘要。

(2分)

新闻1: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通过熄灯一小时等实际行动引领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

该活动在全球128个国家的4600多座城市同步进行。

新闻2:

5月16日由中国绿化基金会、绿色中国杂志社、衢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来到衢州。

朱军、何晴、刘劲等明星在西区鹿鸣公园参加了植树造林活动,拉开了“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大型公益活动的序幕。

新闻3:

5月17日由共青团衢州市委、中国少年先锋队衢州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保护地球·绿色行动”活动,在西区市政广场进行,通过义卖环保作品、爱心捐赠、现场书画等方式,向市民倡导低碳生活。

新闻摘要:

示例:

各地都十分重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开展各种活动倡导低碳生活。

活动二:

学校发出倡议,号召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请你为此拟一则宣传标语。

(2分)

宣传标语:

示例:

地球一小时,节能一辈子。

让绿色成为地球最美的颜色。

活动三:

假如你被评为“绿色小卫士”,请你写一则获奖感言在班会上发言。

(60字内)(2分)

获奖感言:

示例:

我很高兴,感谢大家给我的鼓励,今后我一定会尽我的能力当好环保小卫士,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绿色。

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一:

考查学生提取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抓住新闻的关键要素来概括。

活动二:

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标语要扣住主题,语言简洁,让人看了一目了然。

活动三:

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围绕取得成绩的心情和今后怎么做等方面来作答,语言要流畅,尽量口语化。

4、(11嘉兴、舟山)综合性学习。

(8分)

5月10日,《浙江日报》刊登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浙江省2010年人口年龄与性别

分布示意图”(见下图)。

14岁的小华和43岁的父亲看了这幅图后,有一段引人思考的对话。

请你根据语言环境,在横线上将父子俩对话的省略部分补充完整。

小华:

老爸,你看这图多漂亮啊!

它既像上海世博园里那棱角分明的中国斗拱,一头连接着过去,一头连接着未来;

(1)又像,,。

(3分)

参考示例:

①像公园里枝繁叶茂的大树,一半沐浴阳光,一半散落阴凉。

(一半在泥土里扎根,一半在阳光下昂扬)②像埃及巍峨高大的金字塔,一头连着历史,一头连着现实。

③像高山上展翅欲飞的亭子,脚踏着坚实巉岩,头顶着蔚蓝天空。

④像海岛上傲然屹立的灯塔,一边与大陆深情相望,一边为航船指明方向。

父亲:

是啊,不仅如此,老爸还发现了我省人口年龄与

性别分布的两个特征。

你看出来了吗?

小华:

噢,我看出来了!

(2

)第一;第二。

(2分)

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少年儿童(14周岁以下)人口相对较少;中青年(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中老年各年龄段人口随年龄增长呈递减态势。

父亲:

所以啊,二十年后,我国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了,你们的担子可重啦!

不但要照顾双方的爸

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小华:

(3)。

(3分)

示例1:

老爸,别担心,那时我已长大,再重的负担我都不怕。

我会努力打拼,像你们呵护我们一样好好孝顺你们,让你们幸福的。

示例2:

老爸,别担心,二十年后,国家一定会有更加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你们的晚年一定会很幸福的。

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1)可以仿照上句的句式来写,采用比喻的修辞,语言通顺即可。

(2)可以根据图形的特点,观察纵横坐标来作答。

(3)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从不同角度来作答。

5、(11金华、丽水)综合性学习。

(6分)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灾害,成为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

我市某校九

(1)班组织以“预防火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并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

看图示,练疏散(2分)

请根据下面安全疏散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九年级的最佳疏散线路(不超过40字)。

九⑴至九⑶班从“1号出口”疏散,九⑷至九(6)班从“2号出口”疏散。

活动二:

编节目,作宣传(2分)

三句半是我国民间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曲艺,一般要求押韵,诙谐搞笑。

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仿照前后句子样式,补写其中一节。

材料:

楼内失火逃生时不坐电梯。

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顺墙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

当楼梯被烈火、浓烟封闭时,可通过窗户、阳台,逃往相邻建筑物或寻找没着火的房间。

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封门,再不能开门逃生,此时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信号呼救待援。

防火灾,说安全(三句半)

锣鼓一敲上台前,我们四人来表演。

说说防火安全事,宣传!

关注消防图保险,珍爱生命最为先。

千千万万得注意,当然!

万一火情到身边,沉着冷静别慌乱。

火势不大消灭掉,乐观!

▲,▲。

▲,▲!

消防事业不一般,与我与你紧相连。

时刻防火别大意,平安!

说上一段三句半,说好说赖请包涵。

祝愿人人都安全,再见!

示例:

楼内着火快疏散,捂住口鼻防浓烟。

信号呼救等救援,避险!

活动三:

立公约,保安全(2分)

下面是九

(1)班的“暑期防火公约”,请你用“为了……特制定本公约”的格式,为“公约”写一个说明制定公约的目的、意义的引言。

暑期防火公约

暑假就要开始了,示例:

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快乐又安全的假期,特制定本公约。

1.不得携带火种,不准玩火。

2.小心、安全使用锅灶和液化气灶具。

3.不能乱拉、乱扯电线,不能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座。

4.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5.发现火灾及时拨打119,不得逞能上前扑火。

以上几条,希望同学们严格遵守。

  九

(1)班班委会

二О一一年六月十一日

点拨: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活动一:

考查学生看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疏散路线以就近原则来说疏散。

活动二:

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抓住所提供的材料,要与上下句的句式、字数相同。

活动三:

考查学生对应用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作答时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出发,注意格式要求。

6、(11北京)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今年来,北京市在治理道路交通拥堵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

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

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共同信息,说出北京市治

理道路交通拥堵采取的两项主要措施是什么。

综合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是什么。

(4分)

【材料一】

北京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对比表

项目

2001—2005年

2006—2010年

增长比例

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

114公里

336公里

194.7﹪

公共汽车运营车辆

18496辆

21548辆

16.5﹪

全市交通投资

1050亿元

2500亿元

138﹪

干线公路

836公里

3474公里

22.5﹪

(数据来源:

《北京市日报》2011年5月3日)

【材料二】

根据最新规划,“十二五”期间北京地铁(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从现在的336公里增加到600公里,到2015年,北京中心城区步行不到1000米就能到地铁站。

北京公交专用道路总里程也将从294公里增加到400公里,中心城区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将从2010年得40.1﹪提升到50﹪。

小客车出行比例力争从现在的35﹪左右下降到25﹪,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保持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零增长。

主要措施:

发展轨道交通,提高公交车运营能力

思路: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对小客车和公务用车实施限制。

(2).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采访。

下面是对乘车引导员、交通协管员和停

车管理员的采访记录。

请你说出这些记录分别说明了什么,从这些记录中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

(4分)

乘车引导员:

过去,公交车五六分钟来一辆,现在一二分钟来一辆,方便多了。

有的乘客说,现在坐公交车上班比开私家车还快呢,很多时候我们都坐公交车了。

交通协管员:

十字路口这地方,以前车多得都走不动,要是赶上早晚高峰,车就更多了。

尾号限行后,这里的车流量小了,车堵得也不厉害了,只要不是高峰时段,车辆可以较快地通过。

停车管理员:

以前,停车费1小时2元的时候,车多得都停不进来,排到马路上,影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停车费改成15分钟2元后,来停车的少了,司机停车的时间也短了,停车位也就不那么紧张了。

说明:

①公交车密度加大,

②尾号限行后,车流量减少

③停车费上调,停车数量下降

结论:

市政府治理道路交通拥堵见到成效

(3).这次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请你根据以上搜集到的材料和采访记

录,将下面研究报告的题目补充完整。

(3分)

题目:

关于北京市治理道路交通拥堵的思路及取得的成效的研究报告

7、(11河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7分)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

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

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

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

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4分)

短小真实即时方便

(一词l分,共4分。

若答“网络技术应用”可给l分)

点拨:

问题应该不大,或许会答不全,容易把“真实”丢掉。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3分)

示例:

微博传递着众多人的声音,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

(意思对即可。

逗号前1分,逗号后2分,共3分)(共7分)

点拨:

画面形象直观,考生易于理解,可能答出“大家可以通过微博传达自己的心声”之类的话,但根据评分标准,还是会答不全面。

8、(11芜湖)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

滨江中学九年级

(1)班举行“语文能力大比拼”学习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C)

A.司马迁B.李白C.范仲淹D.欧阳修

(2)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

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

B.

C.

D.

点拨:

①槐影、藕花(夏)②桃花、柳色(春)③梅、雪(冬)④丹桂(秋)

(3)写出与下面人名有关的成语。

示例:

任贤齐——见贤思齐

(1)杜鹏程(鹏程万里)

(2)王任重(任重道远)

(3)刘海粟(沧海一粟)(4)焦若愚(大智若愚)

9、(11安徽)某小组暑期开展以“书信沟通你我他”为主题的活动。

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

(1)李松同学缺乏人生理想,没有学习热情,总觉得能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就行了,小组同学想写一封信规劝他。

你认为下面名言警句中哪三则可以作为规劝的材料?

①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志当存高远。

④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乔万尼奥罗)

⑤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陀思妥耶夫斯基)

可以用来规劝李松同学的三则名言警句是②③⑤。

(只填序号)

(2)刘老师8月5日上午给小组同学作“书信与人际交往”专题讲座,而张强同学正随父母在外旅游,他给好友王刚发了一条手机短信:

“我跟爸爸妈妈在北京旅游,赶不回去听讲座了,请代我向刘老师请假。

假如你是王刚,请写一张请假条,代张强向刘老师请假。

请假条

刘老师:

张强同学正随父母在北京旅游,不能赶回来听讲座了,他让我代向您请假。

请批准。

此致

敬礼

学生:

王刚

8月5日

(3)组内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

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①~③题。

你们一直喜欢读书,[A]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

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B]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通过读书,我拓宽了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

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①画线句[A]中,“熏染”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熏陶(或感染,影响)”。

②画线句[B]有语病,可修改为:

使(让)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

(或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

)(不得改变原意)

③在文末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示例:

写作让我更热爱读书。

10、(11陕西)综合性学习(7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

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成为了悠久文化的载体。

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请参加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分)

【活动一:

读经典】《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

请根据音韵特点,在歌谣中补上一个姓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右边的田字格中。

(1分)

百家姓歌谣(节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

【活动二:

补家训】下面是历史上某个名门望族家谱中记载的家训。

A则是这个家族持家的基本准则;B则是对后世子孙处世的根本要求。

请从A、B两则中任选一则,根据上句句式特点补写下句。

(2分)

A[示例一]诗书泽世长[示例二]勤俭持家旺

B[示例一]亲近肝胆人[示例二]往来淳朴友

【活动三:

写传文】下面是三位曹姓名人。

请连缀你所知道的三个人的资料,拟写成一则曹姓小传。

要求:

内容准确,语言简明、连贯,100字左右。

(2分)

曹刿曹操曹雪芹

答案示例:

春秋时的曹刿,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曹姓中一位平民英雄。

三国时的曹操,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而最有名的还当数清代作家曹雪芹,一部《红楼梦》享誉世界。

【活动四:

话相逢】在参加清明节黄帝陵祭祖时,李明遇见一位来自海外的华裔少年。

当得知他们同姓时,李明与那位少年有说不完的话。

你认为李明会说些什么?

要求:

语言得体、连贯。

(2分)

答案示例:

朋友!

你也是来祭祖的吧!

五百年前我们都是一家人,遇见你感到真亲切。

陕西有许多名胜古迹与李姓有关。

你不妨多走走,多看看。

11、(11黄冈)语文实践活动。

(共8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书斋,畅游天下,外出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今年我国首次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国家旅游日”。

让我们放松心情,踏上旅程,来感受旅游文化的魅力吧!

【连线

人文】下面列举了我国的一些重点风景名胜区,你知道这些地方吗?

请仿照示例,选出二个景点写出与之有关的人物、诗文、传说或故事名称。

(2分)

①襄阳古隆中②黄河壶口瀑布③南京钟山④黄山⑤岳阳楼——洞庭湖

⑥桃花源⑦井冈山⑧杭州西湖⑨韶山⑩长江三峡

示例:

襄阳古隆中——诸葛亮《隆中对》

杭州西湖——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示例:

黄河壶口瀑布——大禹治水的传说(或: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岳阳楼—洞庭湖——范仲淹《岳阳楼记》(或: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南京钟山——毛泽东“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过大江”(符合要求即可)

【广告美景】在“2011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入围的候选名单中,黄冈占有五个:

麻城红杜鹃、红安烈士陵园、浠水三角山、黄梅五祖寺、英山桃花冲。

作为家乡人,请选一处景点仿照以下示例,拟一条广告语以吸引天下游客。

(不能与示例相同)(2分)

示例:

麻城红杜鹃——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

(语言简洁,符合广告语特点及景点特色即可)

【评说现象】请仔细观察右边名为“自卫”的漫画,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的内容并揭示它的讽刺意义。

(2分)

画面内容:

某人正在一处旅游景点的石狮上书写“到此一……”,还没写完,石狮奋起自卫,恼怒地给了他一记耳光,并气愤地说:

“我叫你写!

”(画面描述完整,语言简洁即可)讽刺意义:

讽刺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为。

(语言简洁,大意相同即可)

讽刺意义:

讽刺一些人在旅游中到处乱写乱画,破坏风景文物的不文明行为。

(语言简洁,大意相同即可)

【分享收获】一路游来,自然美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让我们大瞒眼界,返程中你一定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那么赶快拿起电话向爸爸妈妈说几名这次出游的收获吧!

他们一直在家翘首以盼呢。

(2分)

示例:

爸爸(妈妈),你们好!

我马上安全返程了。

这次旅游既让我强健了体魄,又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让我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验证,获得了真知。

真是受益匪浅呀!

(语言连贯,能说出一两点收获即可)

12、(11达州)综合性学习。

(8分)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凤凰中学九年级

(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妙解汉字】“武”字与战争密切相关。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武”解释为“止戈为武”,这一解释反映了古人向往和平幸福生活的情感。

“伐”字也与战争有关,请你推断它的字义:

砍杀、攻打。

(1分)

(2)【品味文化】伴随着战争,形成了丰富的战争文化。

请写一句相对完整的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并列举一部课外阅读过的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或一场战役。

(2分)

答:

诗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列举的小说或战役:

《水浒传》、《亮剑》、《三国演义》)、《林海雪原》、《战争与和平》(只要跟战争有关的内容皆可得分)

(3)【感悟和平】阅读材料回答:

(2分)

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