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353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法》第三版教学资源 《民法》第三版习题 第八章 民事行为Word下载.docx

D.有效民事行为

5.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

A.当然无效

B.仍然有效

C.经修改后有效

D.由法院或仲裁机构决定是否有效

6.根据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民事行为可分为()。

A.独立行为与辅助行为

B.主行为与从行为

D.单方行为与双方或多方行为

7.杨某15周岁,智力超常,大学三年级学生。

杨因有某发明,而与刘某达成转让该发明协议。

该转让协议的效力如何?

()

A.该转让协议有效

B.该转让协议效力未定

C.该转让协议无效

D.该转让协议可撤销

8.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贩。

乙在火车车厢收卖:

“红塔山香烟,10元钱一条。

”甲欣然买之。

经查,该烟为假烟。

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

A.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B.可撤销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

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违反法律规定

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合意

9.某手表厂为纪念千禧年特制纪念手表两千只,每只售价2万元。

其广告宣传主要内容为:

(1)纪念表为金表;

(2)纪念表镶有进口钻石。

后经证实,该纪念表为镀金表;

进口钻石为进口人造钻石,每粒价格为1元。

手表成本约1000元。

为此,购买者与该手表厂发生纠纷。

该纠纷应如何处理?

A.按无效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B.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欺诈

C.按可撤销合同处理,理由为重大误解

D.按有效合同处理

10.甲将电脑借给乙使用,乙却将电脑卖给丙。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乙、丙之间买卖电脑的合同效力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司考题)

A.无效

B.有效

C.效力待定

D.得变更或撤销

11.某县政府为鼓励县属酒厂多创税利,县长与酒厂厂长签订合同约定:

酒厂如果完成年度税收一百万元的指标,第二年厂长和全厂职工都可以加两级工资。

该合同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

()(司考题)

A.双方民事行为

B.无效民事行为

C.附条件民事行为

D.不属于民事行为

12.教授甲举办学术讲座时,在礼堂外的张贴栏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书名及价格,告知有意购买者在门口的签字簿上签名。

学生乙未留意该公告,以为签字簿是为签到而设,遂在上面签名。

对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A.乙的行为可推定为购买甲新著的意思表示

B.乙的行为构成重大误解,在此基础上成立的买卖合同可撤销

C.甲的行为属于要约,乙的行为属于附条件承诺,二者之间成立买卖合同,但需乙最后确认

D.乙的行为并非意思表示,在甲乙之间并未成立买卖合同

13.甲手机专卖店门口立有一块木板,上书“假一罚十”四个醒目大字。

乙从该店购买了一部手机,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手机属于假冒产品,乙遂要求甲履行其“假一罚十”的承诺。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假一罚十”过分加重了甲的负担,属于无效的格式条款

B.“假一罚十”没有被订入到合同之中,故对甲没有约束力

C.“假一罚十”显失公平,甲有权请求法院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D.“假一罚十”是甲自愿作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当认定为有效

14.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

“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

”甲同意。

乙回家后非常后悔。

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乙正要将喜鹊赶走,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

关于甲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合同尚未成立

B.合同无效

C.乙有权拒绝履行该合同

D.乙应当履行该合同

15.甲被乙打成重伤,支付医药费5万元。

甲与乙达成如下协议:

“乙向甲赔偿医药费5万元,甲不得告发乙。

”甲获得5万元赔偿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后乙被判刑。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之间的协议有效

B.因甲乘人之危,乙有权撤销该协议

C.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D.乙无权要求甲返还该5万元赔偿费

16.依我国法律,当事人对下列哪一合同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17.甲向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二枚,标签标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买回后即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

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未果。

现甲欲以欺诈为由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

A.不可以,因已超过行使撤销权的1年期间

B.可以,因首饰店主观上存在欺诈故意

C.可以,因未过两年诉讼时效

D.可以,因双方系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情形构成意思表示?

A.甲对乙说:

我儿子如果考上重点大学,我一定请你喝酒

B.潘某在寻物启示中称,愿向送还失物者付酬金500元

C.孙某临终前在日记中写道:

若离人世,愿将个人藏书赠与好友汪某

D.何某向一台自动售货机投币购买饮料

2.乙公司以国产牛肉为样品,伪称某国进口牛肉,与甲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后甲公司得知这一事实。

此时恰逢某国流行疯牛病,某国进口牛肉滞销,国产牛肉价格上涨。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公司有权自知道样品为国产牛肉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撤销该合同

B.乙公司有权自合同订立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撤销该合同

C.甲公司有权决定履行该合同,乙公司无权拒绝履行

D.在甲公司决定撤销该合同前,乙公司有权按约定向甲公司要求支付货款

3.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双务行为的有()。

A.委托行为

B.保管行为

D.附负担的赠与行为

4.民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D.经有关机关登记

4.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包括()。

A.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民事行为

C、未成年人接受赠与行为的行为

D.一方因受欺骗而实施的未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

四、不定项选择题

1.民事行为的一般成立条件包括()。

A.行为人

B.意思表示

C.标的

D.合法

2.无效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

A.返还财产

B.赔偿损失

C.收缴财产

D.罚款

3.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包括()。

A.欠缺法律规定形式的民事行为

B.民事行为能力人欠缺的民事行为

C.代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D.处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4.甲与乙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如果甲父死亡,则甲将房屋租给乙居住。

这一合同的性质应如何认定?

A.既未成立,也未生效

B.已成立,但未生效

C.是附条件合同

D.是附期限合同

5.民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的形式包括()。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式

C.默示形式

D.证据形式

6.下列情形中,属于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有()。

A.隐藏的意思表示

B.受欺诈的意思表示

C.受胁迫的意思表示

D.虚假的意思表示

7.无效民事行为包括()。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C.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D.以欺、胁迫手段实施的行为

8.甲与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但未到登记机关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合同有效

B.合同无效

C.合同可撤销

D.合同效力待定

五、名词解释题

1.民事法律行为

2.单方行为

3.意思表示

4.附条件的民事行为S

5.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

六、判断题

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在行为成立时是有效或无效尚处于不确定状态,须待看其后的一定事实的发生与否才能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

√×

2.撤销权人一经行使撤销权,则被撤销的民事行为溯及自行为成立时起无效,发生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的法律后果。

3.无效民事行为之无效,是指不发生任何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

4.民事行为部分无效的,其他部分亦无效。

5.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在时间上始终保持一致。

6.民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包括效果意思和表示行为两部分。

7.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

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8.根据民事行为中的条件的作用,条件可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9.甲与乙约定,如果乙考上大学,则甲将赠与乙一台收录机。

“乙考上大学”是该赠与合同的成立条件。

七、简答题

1.民事法律行为有何特点?

2.区分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有何法律意义?

3.附条件民事行为中的条件有何特点?

4.民事行为的一般生效条件有哪些?

5.无效民事行为有何特点?

八、论述题

1.试析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的区别。

2.试述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

九、案例分析

1.某甲从商场购得一台原装进口电视机,甲并未拆开包装。

1999年10月30日甲又将该电视机转卖给乙。

乙买回后发现该电视并非原装进口的,而是由国内组装。

乙使用后发现该电视机视听效果太差。

2001年5月乙以受欺骗为由向甲提出退货,甲不同意。

双方发生争议诉至法院。

问:

该案应如何处理?

2.甲厂与乙厂签订一合同,合同中约定:

甲厂每月向乙厂供某种型号的设备零件1000件,每件单价2元;

每月月底交货付款;

供货期限不定,但在甲厂研制的某种新产品投产后,合同解除。

合同订立后双方开始履行,每月都按合同约定货款两清。

合同履行6个月后,甲厂书面通知乙厂:

我厂自行研制的新产品已经成立并投入生产,原合同解除。

乙厂接到通知后,仍向甲厂供货2000件,甲厂均以合同解除为由拒收并拒付货款。

乙厂以甲厂违约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甲厂承担违约责任。

甲厂应否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

1.C2.D3.A4.D5.B6.B7.B8.C9.B10.C11.D12.D13.D14.C15.D16.A

1.BCD2.ACD3.AB4.ABC

1.ABC2.ABC3.BCD5.ABC6.BC7.ABC

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合法行为。

2.单方行为是指仅需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行为。

3.意思表示是指民事行为的行为人将其实施民事行为的目的以一定的方式表现于外部。

4.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指行为人设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的成就与否决定民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的民事行为。

5.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指因行为人的意思表示有瑕疵而不真实,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变更的民事行为。

1.√2.√3.×

4.×

5.×

6.√7.√8.×

9.×

1.答:

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所谓发生民事法律后果,是指当事人间会发生民事权利义务的变动;

(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的行为。

没有意思表示,就没有民事法律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是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目的的合法行为。

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事行为,才能成为民事法律行为。

2.答:

区分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的法律意义主要有:

(1)有偿行为显失公平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而无偿行为不存在显失公平的认定问题;

(2)有偿行为当事人的责任重于无偿行为当事人的责任;

(3)有偿行为的当事人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受利益的无偿行为。

3.答:

附条件民事行为中的条件具有如下特点:

(1)须是尚未发生的客观事实,而不能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或者已经发生的事实;

(2)须为发生与否不能确定的事实,将来肯定能发生或者肯定不能发生的事项不能为条件;

(3)须为合法的事实,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反公序良俗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

(4)须为当事人约定的事实,法律规定的或者依行为性质所决定的限制民事行为效力的事项不能为条件;

(5)须与当事人希望发生的法律效果不相矛盾。

4.答:

民事行为的一般生效条件包括: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行为人具有实施该行为相应的意思表示的能力。

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则民事行为不能生效。

(2)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健全的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基于自己的利益自由作出的,且意思与表示相一致。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其实施的行为不能有效。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即行为的内容合法、确定、可能。

5.答:

无效民事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无效民事行为是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生效要件的民事行为。

所谓严重欠缺,是指所欠缺的要件是从外观上就可以确定的、当事人不能予以补正的要件;

(2)无效民事行为是自始就不能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即从行为成立一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3)无效民事行为是当然无效的民事行为,即不须经任何程序和无须任何人主张就是无效的;

(4)无效民事行为是确定无效的民事行为,即无效民事行为的无效从行为一开始就是确定不变的,不会因其他事实而使之有效;

(5)无效民事行为是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即不仅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依职权主动确认无效民事行为,而且任何人都可主张无效民事行为的无效。

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存在如下区别:

(1)无效民事行为是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生效要件的民事行为;

而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外观上具备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只是意思表示有瑕疵。

(2)无效民事行为自始不能发生效力;

而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并非自始无效,只是在被撤销后才溯及成立时起无效,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

(3)无效民事行为是确定的当然无效的,任何人都可主张其无效,任何人也不能使之有效;

而可撤销、可变更民事行为并非当然无效,只有有撤销权的人才可请求予以变更或撤销,其他人不得主张撤销或变更,法院也不得依职权主张撤销。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包括如下几类:

(1)民事行为能力欠缺的民事行为。

行为人实施某种民事行为而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若该民事行为属于行为人完全不能独立实施的,则该民事行为无效;

若该民事行为属于行为人在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实施的,则该民事行为因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而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只有在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才能有效。

(2)代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只有在被代理人追认后,该民事行为才能有效。

(3)处分权欠缺的民事行为。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实施行为后取得处分权的,该民事行为有效。

(4)债权人同意欠缺的债务移转行为。

债务人移转债务,应当取得债权人的同意。

未经债权人同意的,该移转行为即因欠缺债权人的同意而效力待定。

在本案中,甲、乙之间的买卖行为不属于受欺诈的民事行为。

因为甲并未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也未故意告知虚假情况。

该行为应属于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因为乙是在对标的物电视机有重大误解的情形下实施买卖行为的。

乙可撤销与甲之间的买卖行为。

但因自乙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已经超过1年,且其已经使用电视机,乙的撤销权消灭,不得再撤销。

因此,法院应驳回乙的诉讼请求。

甲厂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因为,甲厂与乙厂所订立的合同属于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所附的条件是甲厂研制的新产品投产。

该条件在合同履行6个月后成就,双方所订立的合同就失去了效力。

既然合同已经失去效力,而乙厂仍向甲厂供货,甲厂当然有权拒收,并不存在违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