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3615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77页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77页
亲,该文档总共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doc

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某某混凝土

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六年四月

70

目录

1评估总述 1

1.1项目名称及建设概况 1

1.2评估目的 1

1.3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2

1.4项目节能评估结果 2

1.5评估结论 3

2项目概况 6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6

2.2项目基本情况 6

2.2.1项目名称 6

2.2.2承建单位及其概况 6

2.2.3建设地点 7

2.2.4项目性质及类型 7

2.2.5产品方案及生产纲领 7

2.2.6生产性质、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7

2.2.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8

2.2.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

2.2.9项目进度计划 9

3评估依据及项目设计原则 11

3.1合理用能法规、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11

3.1.1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1

3.1.2技术规定、导则及行业标准、规范 12

3.1.3自治区有关规定 14

3.2项目设计主要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14

3.2.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15

3.2.2厂区布局和车间工艺平面布置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20

3.2.3设备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20

4能源状况 23

4.1能源品种的选用 23

4.1.1能源品种选用原则 23

4.1.2合理性及可行性分析 23

4.2项目能源及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4

4.2.1电力供应条件 24

4.2.2柴油供应条件 24

4.2.3水资源供应条件 25

4.3能源及耗能工质消耗状况 25

4.4用水情况 27

5项目能耗分析及主要能耗指标核定 28

5.1项目用能体系能耗分析 28

5.1.1耗能体系及主要耗能单元的划分 28

5.1.2各系统(工序)能耗分析 29

5.1.2.1生产系统能耗分析 29

5.1.2.2辅助生产系统能耗分析 32

5.1.2.3附属系统能耗分析 34

5.1.3单项能源平衡及水平衡 34

5.1.3.1电平衡 34

5.1.3.2柴油平衡 44

5.1.3.3水平衡 45

5.1.4用能环节的用能情况 47

5.2能耗指标核定 52

5.2.1正常年份产量 52

5.2.2单位产品能耗核定 52

5.2.3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的核定 52

5.2.4建筑能耗指标的核定 53

5.2.5项目能量利用率及能源利用率 54

5.3耗能指标对标分析 54

5.3.1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对标分析 54

5.3.2项目单位产值能耗指标分析 55

6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57

6.1工艺及设备节能措施 57

6.2供、配电系统的节电措施 57

6.3建筑节能措施 57

6.4水节能 59

6.5总图及工艺布置节能措施 59

6.6节能效果汇总 59

7评估结论 60

8项目可研报告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4

附图:

1、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用电计量器具网络图

2、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用水计量器具网络图

1评估总述

1.1项目名称及建设概况

1、项目名称

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2、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某地,总占地面积13986平方米(合21亩),净用地面积13986平方米(合21亩)。

项目达产后年产混凝土30万立方米。

本项目具体的建设内容包括厂区内的生产车间、仓库、堆场、实验室、地磅房、辅助设备房、实验室以及办公楼、门卫。

项目拟2010年3月办理手续和筹备开工建设前期工作,预计2016年年底全部完成建设工作。

1.2评估目的

1、对项目投产后能源使用是否合理,能源消费品种及总量是否准确,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2、对项目工艺技术方案中选用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在能源消耗和节约、合理使用方面是否先进可行,进行评估。

3、项目实施的诸方面是否符合国家在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是否达到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评估。

4、对各项主要能耗单项指标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进行分析评估,并与国家能耗单项定额进行对标评估。

1.3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合理用能标准、节能设计规范,对该项目是否符合节能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能耗指标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条件,是否符合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能源消耗品种、数量对当地能耗负荷影响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估。

1.4项目节能评估结果

项目节能评估结果汇总见表1-1。

表1-1项目节能评估结果汇总

指标

单位

指标值

达标水平

年产量——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30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

等价值

吨标煤/年

735.28

当量值

336.97

项目综合能耗

等价值

吨标煤/年

739.93

当量值

336.97

项目电力消耗总量(外购)

万千瓦时

129.95

项目工业总产值

现价

万元

9230.77

2005不变价

7623.70

项目工业增加值

现价

4238.47

2005不变价

3500.55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等价值

吨标煤/立方米

0.0025

当量值

吨标煤/立方米

0.0011

单位产品电耗

千瓦时/立方米

4.33

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

等价值

现价

tce/万元

0.080

2005不变价

0.097

比2008年自治区平

均能耗值低2.062

当量值

现价

0.037

2005不变价

0.044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等价值

现价

tce/万元

0.175

2005不变价

0.211

比2008年自治区平

均能耗值低3.979

当量值

现价

0.080

2005不变价

0.096

项目能量利用率

%

63.67

项目能源利用率

%

29.00

单位产品取水量

m3/m3

0.18

变压器负载率

0.653

项目线损率

%

2.15

节能量

等价值

tce

3.12

当量值

0.94

1.5评估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规定。

本报告评估的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达产后,年产商品混凝土30万立方米。

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相关要求。

各类耗能设备均选用国家推荐的高效、节能、低损耗产品,符合《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

综合上述,项目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及有关规定。

2、项目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本项目照明选用节能型灯具;采用SCB节能型变压器。

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

3、项目的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基本合理。

本项目选用的能源有电、柴油,耗能工质有水。

项目所在地能源及耗能工质供应有保证。

各种能源及耗能工质按等价值折合标准煤合计739.93吨,按当量值折合标准煤合计336.97吨。

项目用能总量及用能品种基本合理。

4、本项目的设计采用了先进的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项目选用2台佛宇重工生产的HZS180型混凝土搅拌机,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

5、项目能耗水平

本项目主要进行的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建设。

通过节能评估核定,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0.0011吨标煤/立方米(当量值),本项目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为0.0025吨标煤/立方米(等价值),单位产品电耗为4.33千瓦时/立方米。

目前暂无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国家及行业耗能标准,与同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本项目与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平均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低于自治区平均值,属于低耗能高附加值项目。

2项目概况

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

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单位性质:

私营

单位地址:

某地

法定代表人:

刘国军

2.2项目基本情况

2.2.1项目名称

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

2.2.2承建单位及其概况

本项目的承办单位是某某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拟2010年3月办理手续和筹备开工建设前期工作,预计2010年年底全部完成建设工作并进行投产,项目投资总金额为2000万元人名币。

公司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针对当前国际新经济发展的势态,结合我国对企业的要求,公司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全面的微机化管理,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网络宣传和交流,以积极的行动跻身于世界新经济的发展潮流,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的经营宗旨,用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2.3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地。

2.2.4项目性质及类型

项目性质:

新建项目

项目类型:

建筑

2.2.5产品方案及生产纲领

本项目达产后,年产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

2.2.6生产性质、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条件以及工艺、设备参数的要求,本项目采用连续工作制度,年工作8个月,240天,每天工作16小时。

企业劳动定员50人。

2.2.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总投资

总投资估算为2000万元,其中建设及设备投资17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50万元。

2、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

2.2.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见表2-1。

表2-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年产量——混凝土

万立方米

30

2

劳动定员

50

3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000

其中:

建筑工程费

万元

552.14

设备购置费

万元

1104.27

安装费

万元

14.7

工程建设其它费

万元

78.89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250

4

产品销售收入(含税)

万元

9000

5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540.98

其中:

所得税

万元

135.25

净利润

万元

405.74

6

经营成本

万元

9489.19

7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65.61

8

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万元

654.61

9

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万元

6314.09

10

工业总产值

万元

9230.77

11

工业增加值

万元

4238.47

12

增值税

万元

--

13

单项能源及耗能工质消耗量

13.1

万kWh

129.95

13.2

柴油

t

121.65

13.3

m3

54235

14

综合能耗

14.1

等价值

tce/a

739.93

14.2

当量值

tce/a

336.97

15

项目能源消费总量

15.1

等价值

tce/a

735.28

15.2

当量值

tce/a

336.97

16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16.1

等价值

tce/m3

0.0025

16.2

当量值

tce/m3

0.0011

17

单位产品电耗

kWh/m3

4.33

18

变压器负载率

0.653

19

项目线损率

%

2.15

20

能量利用率

%

63.67

21

能源利用率

%

29.00

2.2.9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计划于2010年3月开始实施,预计于2016年12建成。

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主要包括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等前期工作,1个月完成。

2、设计阶段:

即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1个月完成。

3、招标阶段:

1个月完成。

4、施工阶段:

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共4个半月。

5、竣工验收阶段半个月。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见表2-2。

表2-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表

时间

2010

项目

周期(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1

设计阶段

1

工程招投标阶段

1

土建施工阶段

3

安装、调试阶段

2

竣工验收阶段

0.5

3评估依据及项目设计原则

3.1合理用能法规、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3.1.1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

7《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8《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

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0号

12国务院《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国发【2005】40号

13《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14《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15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

16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

17《“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18《“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6】1457号)

19《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经贸委、发改委[2000])

20《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1《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国家经贸委)

3.1.2技术规定、导则及行业标准、规范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2《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

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4《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5)

5《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16616)

6《企业能流图绘制方法》(GB6421)

7《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2008)

8《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0《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

11《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1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16《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17《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1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21《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

2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6422-2009)

23《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24《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09)

25《节能产品评价导则》GB/T15320-2001

26《节能技术监督导则》DL/T1052-2007

27《企业水平衡测试通则》GB/T12452-2008

28《混凝土搅拌机》(GB/T9142-2000)

29《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

30《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

31《电力变压器》GB/T13462-2008

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JGJ5094-1997)

3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

3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36《建筑用砂》(GB/T14684-2001)

3.1.3其它参考资料

1《企业供配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陈化钢

2《工厂供配电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王宇

3《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图集》煤炭工业出版社,王予午

4《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中国电力出版社

3.2项目设计主要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设计原则:

1、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确保工程质量;

2、本着技术进步的总方针,通过采用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生产设备,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3、工艺技术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装备,软件与硬件并重,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4、工艺布局要合理紧凑,便于操作及维修,工艺流程合理,尽量减少其中转环节,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5、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有关规定,采用节能工艺和设备,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6、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减少环境污染和加强劳动安全保护。

3.2.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一、工艺技术发展与介绍

自从水泥被开发后,以水泥为粘结剂,石子和砂为骨料制成的混凝土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制备混凝土的搅拌机械装备随即诞生和发展。

早期的混凝土制备采用单机搅拌形式,而在搅拌机基础上配置砂石、水泥和水的供料计量和控制装置便构成了搅拌站的雏形,并逐渐发展形成了紧凑式、组合式、卧式、直投式、立式等各种结构形式的搅拌站。

随着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商品混凝土的应用与推广,对混凝土工程制备装置性能和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同时,粉煤灰、矿渣粉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和膨胀剂、减水剂、泵送剂、缓凝剂、增强剂、速凝剂、防冻剂、塑化剂等添加剂的相继开发和应用,制备混凝土的原材料元素增加,对搅拌站配置及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

与早期产品相比如今混凝土搅拌站无论是成套设备的配置和技术条件,还是整机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以及产品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和显著的进步。

混凝土搅拌站泛指配置了制备混凝土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储料、供料、配料、搅拌和控制等装置,将各种骨料、粘结剂、掺合料、添加剂和水按一定配比通过搅拌机,采用集中搅拌供应新鲜混凝土的方式生产混凝土的成套设备。

二、搅拌站工艺设计

1、搅拌系统

搅拌机以搅拌原理来划分可分为强制式和自落式两类。

强制式的罐体不动,搅拌轴旋转,通过搅拌臂带动搅拌叶片对罐体内的物料进行强制导向搅拌;自落式拌筒旋转,借助安装在拌筒内的搅拌叶片,使物料抬起,物料靠自身重力跌落,并产生轴向串动,从而实现搅拌效果。

两者相比,强制搅拌作用强烈,一般在30-60秒的搅拌时间就可将混合物拌成均匀性质混凝土,制备专用或特种混凝土时,则需较长时间;自落式的搅拌时间需翻倍甚至更长,搅拌特种混凝土困难甚至不可能。

在相同的搅拌容量下,强制式与自落式相比搅拌机的驱动功率较大,相应的设备装机总功率及配电设施需要增加,但是工作周期较短,所以生产混凝土的单位能耗增加不大。

以双卧轴强制式与锥形倾翻出料式为例两者相比,搅拌机的驱动力功率约为2.4倍,单位能耗则约为1.3倍。

综合搅拌的效率、功能、质量、能耗各方面因素,搅拌站应选择强制式搅拌机作为主机,只有在骨料采用较大粒径如150mm以上的碎石时才优先选用自落式搅拌机。

本项目搅拌机选用强制式搅拌机。

2、搅拌站辅助装置

(1)集中润滑系统

双卧轴搅拌机的轴端密封装置实现密封功效,防止轴端漏浆的重要条件是密封结构中各封闭油腔充满润滑油脂,工作运行时浮动油封的一对浮动密封环在良好的润滑条件下受力紧贴并相对转动。

因此,轴端装置注油孔的设计和润滑油脂的补充供油装置至关重要。

供油装置可采用手动油泵、机动油泵或集中润滑系统。

手动油泵成本低廉,油路简捷,但操作规范要求及时补充,可靠性差。

机动油泵对各注油点的补油有时不能全面到位。

集中润滑系统由一台连油箱的润滑油泵,一组递进式分配器,润滑管路和电子控制元件组成。

而且,浮动油封的内腔,外腔以及转动件与固定件装配间隙空腔等油腔的补油量可分别选配不同供油量和油压的分配器模块组合,4组12路分配器是轴端密封结构最理想的集中润滑系统配置。

(2)除尘装置

当搅拌机投料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排放出大量带粉尘的空气,这些气体瞬间压力较大,流速较高,若排放到外界会产生粉尘污染。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可在搅拌机上盖与粉料秤之间设置软连接的管路,使粉料投放时前后的空气连通气体回流不外排放,而且空气疏散泄压利于通畅的投料;可将骨料投料装置设为翻板式卸料活门,尤其适用水泥投料在骨料投料之后进行的控制程序;还可以设置皮带机头罩;这些装置能取得较好的防尘效果。

对于主体全封闭的商混站,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环保指标,往往采用专门的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由集尘器、过滤器及震动电机构成,并与搅拌机上盖、粉料秤上部空间、皮带机头罩等排气口相连。

投料时带粉尘的空气从下进入数个由非吸湿性材料(如尼龙帆布)制成的袋式过滤器里,通过布袋过滤可将粉尘减少,同时气体的速度在集尘器里从下至上逐渐降低,在集尘器排气口处达到最小,粉尘不会离开集尘器,并在投料结束气体瞬间压力消失或者搅拌机卸料拌筒内形成瞬间负压时,粉尘下落返回。

沾在过滤器滤布上的粉尘可借助振动电机进行清理,以免堵塞过滤孔,清理后的粉尘下落返回或另行收集。

除尘装置可以选购,在空气湿度大或蒸汽加热搅拌的情况下尤为有利。

(3)混凝土卸料装置

搅拌站通过出料高度为3.80米的混凝土卸料装置与搅拌输送车的进口对接。

搅拌机的卸料时间无论规格大小都规定为t10≤15s,搅拌站的工作循环周期也按此设定,而搅拌输送车的进料速度规定为Q≥3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