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365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docx

《自然辩证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docx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泰勒斯(Thales,B.C.624-B.C.547)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城的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家庭政治显贵、经济富足,泰勒斯均不屑一顾,而是倾注全部精力从事哲学与科学的钻研。

泰勒斯素有“科学之父”的美称。

2.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B.C.580-B.C.500)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创始人。

哲学思想:

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是一个由数和数的关系构成的和谐系统,每一种事物都是一种数的和谐,数是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

他提出的宇宙结构论是天才的构想。

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开始,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哲学家,特别是柏拉图。

3.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B.C.540-B.C.470)

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部爱非斯,是该城王室的后裔,爱非斯学派的创始人,他放弃了贵族特权,专心研读哲学。

4.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B.C.460-B.C.370)

古希腊的属地阿布德拉人,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留基伯是他的导师。

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5.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6.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2)

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7.贝塔朗菲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8.申农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ClaudeElwoodShannon,1916年4月30日—2001年2月24日)是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

1936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学士学位[1] 。

1940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41年进入贝尔实验室工作。

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为信息论和数字通信奠定了基础。

主要论文有:

1938年[2] 的硕士论文《继电器与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1948年的《通讯的数学原理》和1949年的《噪声下的通信》。

9.维纳

诺伯特·维纳(NorbertWiener)(1894年11月26日—1964年3月18日),美国应用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在电子工程方面贡献良多。

他是随机过程和噪声过程的先驱,又提出了“控制论”的一词。

10.系统

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11.开放系统

在热力学之中,与外界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开放系统(Opensystem)。

12.耗散结构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力学的、数学的、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经济学的、社会学的),当系统的外部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就会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自发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

13.普利高津

普利高津1917年生于莫斯科,1945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两年后被聘为教授。

他主要研究非平衡态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并因此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4.系统科学

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群。

15.科学观察

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16.科学实验

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或生产过程以纯粹的、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17.自然辩证法

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出发,论述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相互关系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考察的科学。

18.多普勒效应

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

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蓝移blueshift);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

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redshift);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

根据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19.红移现象

即一个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着的物体离得越远发出的声音越浑厚(波长比较长),相反离得越近发出的声音越尖细(波长比较短)。

第二部分简答题

1.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

第一,科学与技术都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为宗旨的。

第二,科学与技术都与社会物质生产密切相关。

(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我们所使用的条件基本上都是由社会物质生产提供的。

第三,科学与技术彼此互为动力、互为条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第一,与自然的关系不同。

科学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知识形态,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间接生产力或一般生产力;技术是人对自然能动关系的现实形态,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

第二,二者目的不同。

科学属于认识范畴,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并建立起相应的操作体系。

第三,二者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

科学的具体发展途径如何,那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已有的认识来改造自然,有明确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总体来说是可预见的。

第四,对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

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扩大科学知识的储备;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更好的产品。

2.恩格斯研究写作自然辩证法的动因的启示

动因一,为了创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阐明和论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是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自然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动因二,为了揭露和批判庸俗唯物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动因三,为了清除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促进自然科学健康发展的需要。

3.古希腊文明的特点:

理论化和理性化

理论化:

把自然当做是一个独立于人的对象来整体认识,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规律的、可认识的对象,并用哲学的概念和语言来把握。

理性化:

在对自然的认识中保持一个非常理性的态度,超越感官,超越实用性。

4.试述古希腊文明对于西方科学发展的意义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要想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古希腊人那里去。

思想渊源

古代朴素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古希腊阿利斯塔日心说哥白尼-开普勒日心说

德谟克利特原子论道尔顿的原子论

恩培多克勒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起源,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化,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些文化后来被古罗马所继承,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其辉煌历史至今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崇尚自由民主的古希腊人为后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化杰作,其巨大的文化遗产树立起了古希腊文明的高度,而且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这些文明的发展与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可分割。

民主制度的发展.从而对现代西方的民主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的主要遗产有:

神话、史诗、民主、哲学、建筑、陪审团制度、奥林匹克、马拉松、喜悲剧、剧场、科学研究法、苏格拉底方法、希波克拉底宣言、分类学.所有的这些无一不对现代西方的文明有着深刻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古典希腊哲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在宗教方面,古典希腊哲学对早期不同宗教的希腊化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从早期基督教神学、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的普通科学都可见得到。

5.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对后世的影响

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割”之意。

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其根本属性就是绝对充实,没有空隙。

原子在质上只有形状,大小,位置,排列次序的不同。

“虚空”,是空洞的无限空间,其特点是松散,但虚空和原子同样实在。

虚空是原子的运动场所,原子由于内部没有空隙而没有内部运动,但可以在外部的虚空中运动。

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必然产生碰撞,导致原子之间的结合和分离。

德谟克利特他肯定了人们的感觉和思想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但是,他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看成是两种不同的影像作用于不同的认识器官的结果,因此认识似乎是一次完成的;这就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否定了前者到后者的飞跃。

在德谟克立特之前,哲学和美学大都建立在研究大自然上(前苏格拉底时代)。

而他,却转向社会、转向人。

跨出了一大步。

他的原子理论虽然存在着错误和不完善,但对后世物质理论的形成仍具有先导作用。

即使在今天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仍在起作用,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现代自然科学。

他被后人誉为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6.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1.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古代朴素自然观是一种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的自然观,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尝试对自然界作统一的合乎理性的说明:

⑴万物的本原

⑵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⑶“自然”的涵义:

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

古代朴素辨证法的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运用理性思维从自然本身探索自然的奥秘(本原、本质、规律),是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巨大进步。

2.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直观性:

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直观地整体地从客观世界自身去寻找世界的本原;

辩证性:

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充分地注意到世界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世界;看到自然界的矛盾现象,并把对立面的对立统一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思辨性: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是唯物的辩证的,但是朴素的、直观感性的、猜测思辨的,它从总体上把握自然界,但是缺乏实验科学基础,所以对总体联系的认识是模糊的。

这就使得它不得不用哲学的思辨和猜想来填补知识的空白。

7.你如何看待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科学精神

8.哥白尼理论的意义及其启示

哥白尼理论:

哥白尼于1543午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全面地阐述了他的日心地动说。

其要点是: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在以太阳为公共圆心的圆形轨道上绕日旋转;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有自转并与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

哥白尼理论的意义:

其一,它引起了整个宇宙观、世界观的巨大变革。

其二,哥白尼日心理论引起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9.培根的经验论及其局限

培根的经验论: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的意思是说,一旦我们认识了自然,也就获得了知识,获得了力量——征服自然的力量。

这句话,既是培根思想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

培根的哲学是围绕着如何教人类从自然中汲取知识这一中心进行的,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先陈明何谓知识,以及知识从哪里来。

第二步是讲清楚找到这个知识具体需要做什么,例如需要破除四大幻象。

第三步提出人类取得知识的最佳方法——归纳法。

(这是培根最伟大的贡献)

培根归纳法局限:

只看到经验的实证作用,忽略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只看到归纳法的重要作用,没看到演绎法的作用。

10.笛卡尔的唯理论及其局限

笛卡尔的唯理论:

在科学方法论上提出了以“普遍怀疑”为前奏、以直观——演绎法为核心、以事实验证为补充的科学发现与科学说明的逻辑模式。

理性演绎法包括两个部分,即直观和演绎。

所谓“直观”既不是感性直观,也不是神秘的直觉,而是“理性直观”,它的作用就是把潜存于人的心灵中的“天赋观念”直接呈现出来.

所谓“演绎”就是从“理性直观”所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带有必然性的推理,最终形成科学知识体系。

笛卡尔的演绎法局限:

重理论,轻经验,只看到理性演绎法的作用,而贬低归纳法的重要作用。

11.从你的专业谈一谈培根三表法在实践中的作用

第一步,搜集材料。

具体而言有两样材料:

一是自然的,二是实验的。

第二步就是整理材料。

培根提出了“三表法”。

就是用三表来整理搜集到的材料。

(本质表、差异表、程度表)

第三步,得出结论。

把之前两步中所用的例证进行总体归纳分析。

培根在他的《新工具》第二卷详细地阐述了他的“科学归纳法”,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从若干个别事例中发现普遍的因果规律。

科学归纳法的首要步骤就是三表:

a.“本质或具有表”,b.“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c.“程度表”或“比较表”。

12.试述现代自然科学的危机和革命给你的启示

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

随后居里夫妇发现了放射性元素。

其次是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飘来了两朵乌云。

第一朵:

“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即证实根本不存在以太;

第二朵:

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经典理论完全不能解释实验结果。

革命:

电子的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开辟了原子物理学的崭新领域;

放射性的发现,导致了放射学的研究,为原子核物理学作好必要的准备;

以太漂移的探索,使以太理论处于重重矛盾之中,为从根本上抛开以太存在的假设、创立狭义相对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黑体辐射的研究导致了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由此提出了量子假说,开辟了量子力学时代。

13.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

自然界是一个大系统

物质客体自成系统

物质客体互成系统

14.自然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开放性:

等结果性,不同的初始条件可能达到相同的最终状态。

外部特征:

交换;内部特征:

新陈代谢

2、动态性:

运动、发展、变化;进化与退化

是指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即运动、发展、变化过程。

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系统,而是表现为随机涨落的永恒运动的动态系统。

系统的变化发展有两个方向,即进化和退化。

3、整体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是指系统各要素通过相干性耦合作用而构成具有新性质、新功能、新规律的有机整体。

一方面,系统具有各组成要素没有的新性质、新功能、新规律;另一发面,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自身的性质、功能和规律也不同于他们在孤立状态下的性质、功能和规律。

4、层次性:

纵向层次、平行层次、立体网络层次

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15.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

自组织是开放性的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1)必要条件:

开放性

(2)外部原因:

远离平衡态(环境影响)

(3)量的要求:

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并达到一定的阈值。

ds=des+dis<0

(4)内在根据(质的要求):

非线性相互作用(相干作用)

(5)直接诱因:

内部涨落—当系统远离平衡态时,某种微小的涨落就会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微小变化,这种变化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被放大,从而导致新的有序状态的产生。

即“生序原理”。

16.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结合本专业的相关领域举例说明

1、远离平衡是耗散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

经典热力学已经证明,任何孤立系统,即,不消耗能量的系统最终必然走向平衡态,从而使熵达到最大值。

2、分支

耗散结构从本质上讲就是系统从一种状态,通过分支,即,通过“突变”而进入另一个有序状态。

因此,研究系统的分支现象就非常重要。

由于进化系统首先必须是一个复杂系统,即是说系统内部有非常多的子系统。

系统的整体变化往往是从局部变化开始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变过程。

但对于这种量变过程,对局部来说它又是突变。

3、涨落——进化运动的革命性因素

刻划系统整体状态宏观瞬时值对平均值的起伏。

进一步解释为:

通常,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就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称为涨落。

是刻划系统运动状态的一个参量。

4、竞争机制的作用

5、巨涨落的出现——完成从混沌到有序的突变

6、高级系统的无限演化

17.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8.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3)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丰富和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4)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关于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

2、系统自然观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系统思维方式认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

第一,把对象作为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

第二,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

第三,把所观察的系统都看作动态的开放系统,任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环境之中,它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四,系统思维方式对某一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序、不稳定性、多样性、不平衡性、非线性等方面。

19.如何理解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

是指研究对象(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学说、流派)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构成研究对象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

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来表现。

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

其一、有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质之规定;其二,此逻辑起点是构成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之基本单位;其三、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其四、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1、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①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要解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如何观察的问题,因此观察是带着问题的。

②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去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有关的材料披搜集起来,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任其流散,不在科学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

③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着手建立新理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问题既是旧理论的终点也是新理论的起点。

2、什么是科学问题

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矛盾。

20.科学问题产生的现实条件有哪些

1、当已有理论内部显现逻辑困难时,产生科学问题。

2、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产生矛盾时,产生科学问题。

3、已有理论之间产生矛盾时,产生科学问题。

21.什么是悖论,如何看待悖论的作用

悖论(佯谬):

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论,原则上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了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或者证明了这样一个复合命题,它表现为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的等价式,那么,这个理论包含了悖论。

22.为什么自然科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

波普提出科学从问题开始:

①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要解决观察什么,为什么观察,如何观察的问题,因此观察是带着问题的。

②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去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有关的材料披搜集起来,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任其流散,不在科学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

③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着手建立新理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问题既是旧理论的终点也是新理论的起点。

爱因斯坦指出: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3.科学观察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自然发生性:

观察是在人们不能支配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者不能改变对象,不能任意改变观察对象存在于其中的自然过程和条件,只能在大自然给他提供的那种形式下进行研究。

这是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本质区别所在。

自主性和主动性:

科学观察通常以理论为指导,要求提出任务、作出假设并导出能与观察结果相比较的各种理论;还要组织观察的实施,选择和充实仪器装置,记录观察结果,选择观察环境等等。

这体现了人的能动性。

作用:

1、观察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手段;

2、积累资料的同时积累经验,提高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

3、发现科学问题,确定科研选题;

4、发现新问题,改变科研方向;

5、从一定角度上可以作为检验科学理论的手段。

24.科学实验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

能动性:

即在实验过程中对事件自然进程的干涉,人为地去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在有意识的变革自然的过程中去认识自然。

作用:

1、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如在遗传学早期的研究中,如果不对豌豆和果蝇进行性状选择的纯化过程,遗传学的分离定律、独立分配定律、基因连锁现象是不可能被发现的。

2、强化研究对象。

创造出特殊条件,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强磁场、超导电性等等,可能获得重大发现。

3、具有可重复性,因此经济可靠。

25.如何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

这个命题指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

“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1、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

对理论预言的检验成为观察的目的时,当结果与预期一致,则理论得到证实;当结果与预期不一致,则成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

2、理论决定了观察到什么

26.结合本专业谈一谈观察实验中的机遇

1)机遇

人们把观测和实验中发现出乎意料的现象或事件称为“机遇”。

机遇是蕴涵着转化为必然条件的偶然。

机遇产生的原因:

其一在于科学认识过程的复杂性,人们不可能完全遵循着一条预定的路线达到预期目的。

科学认识的目的性和意外性交织在一起,这正体现了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

其二在于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来实现的。

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一旦条件具备,偶然的东西就会转化为必然的东西。

2)有意识地利用机遇

巴斯德曾经说过: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