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3892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上墙制度汇编文档格式.docx

2.实验人员进入本工作室须穿本室专用工作服。

实验中戴手套,手套根据需要经常更换。

配置当天使用的含氯消毒剂,浓度最少包括1000mg/L、5500mg/L含氯消毒剂(按照《永春县中医院检验科新冠病毒防控常用消毒剂使用说明及配置方法》科学合理使用)。

4.从传递窗中取出试剂放入冰箱冷冻室试剂存放专区暂存。

5.记录温湿度计读数于实验室温度、湿度记录表上。

6.记录冰箱的温度于冰箱温度记录表上。

7.记录水浴箱的温度于水浴箱温度记录表上。

8.样品的接受、登记、保存和核酸提取按标准操作程序及试剂盒要求进行。

9.使用本室专用的,经灭菌处理的加样器和带滤心的吸头。

10.使用过的离心管、吸头须置于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消毒后方可丢弃。

11.开放性样品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加样后低速3000rpm离心数秒后,将其放入传递窗。

12.做好实验记录,使用本室专用的带有本室标识(标“Ⅱ区”)的记录本、纸和笔。

13.患者样品应按有生物传染危险品对待,遗弃之前必须进行高压灭活。

14.严禁基因扩增区、产物检测区的物品带入本室。

15.实验结束后,关闭所有仪器,记录仪器使用时间和运行状态,及时清洁实验室和实验台面,并打开紫外灯消毒30~60分钟,记录紫外灯使用情况。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扩增区工作制度

1.在该工作区进行以下操作:

PCR反应混合液上机、扩增、扩增过程荧光检测(使用定量基因扩增仪)。

2.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3.实验人员进入该室须穿本室专用工作服。

实验中须戴手套,手套根据需要经常更换。

4.每天实验开始前,用70%乙醇清洁实验台面,并打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

5.记录温湿度计读数于实验室温度、湿度记录表上。

6.使用本室专用的经灭菌处理的加样器和带滤心的吸头。

7.使用过的离心管,吸头须置于1%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消毒后方可丢弃。

8.将从传递窗接收来的离心后加好样的反应管上机扩增。

9.扩增分析完后,打印报告。

使用本室专用的记录本和笔(标“Ⅲ区”)做好实验记录。

10.PCR扩增室物品不得带到以前各区。

11.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实验室和实验台面;

及时擦净分析仪器;

登记仪器使用记录;

并打开紫外灯消毒30~60分钟;

记录紫外灯使用情况。

 

一到三级防护的用品及适用诊疗活动

一级防护

1、所需用品:

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医用口罩、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时一次性乳胶手套;

2、适用的诊疗活动:

一般性活动:

如普通患者诊疗、标本运输等。

二级防护

一次性工作帽、护目镜(防雾型)、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防护内服或工作服、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一次性连体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必要时戴双层手套、穿一次性鞋套。

适用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诊疗、流调、隔离、采样、检测、消毒等。

三级防护

生命支持系统、正压服、正压头盔、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用于最高风险的操作。

新型冠状病毒——标本包装

1、标本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标本采集管里,拧紧。

采集管和密封袋采集前贴上条形码。

然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标本容器外表面进行擦拭或喷洒消毒。

2、放入带有生物安全警示标识的专用标本自封袋中包装,并对自封袋外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每袋装一份标本,集中送检。

隔离区用双层密封袋。

3、将密封袋放入密封罐,并对密封罐外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4、将密封罐放入专用病原微生物运输箱,并对运输箱外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新冠病毒防控常用消毒剂使用说明及配置方法

浓度

消毒对象

使用说明

水与(4.5%)84消毒液比例

消毒液mL

水mL

1000mg/L

环境

环境:

一般选择含氯消毒剂,浓度为500mg/L~1000mg/L,作用时间10~30min。

23

977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每天清理,清理前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扎紧塑料袋口,统一收集处理。

医疗感染性废物

医疗感染性废物弃置于带有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的专用医疗垃圾桶,3/4满时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包扎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医疗垃圾袋表面。

高压灭菌处理。

标本转运

样本装在密封袋中,置于密闭、坚固、专用有生物安全标识的样本转运箱中。

期间保持转运箱平稳,样本直立不倒,避免剧烈震荡、颠簸。

转运箱封闭前,1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等喷雾消毒。

5000mg/L

渗漏与溢洒处理

如发现渗漏应立即用吸水纸覆盖后,喷洒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不得继续检测操作。

112

888

5500mg/L

样本检测后产生的废液

样本检测后产生的废液,用含5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液彻底灭活后,倒入医院污水处理通道。

123

877

消毒液配置后混匀,再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按配比浓度需求对配比的消毒液进行微调。

环境空气消毒:

实验室每天应开窗自然通风,至少3次/天,每次至少半小时。

每天试验前后常规消毒(紫外线灯至少30min/次)

物表消毒:

1、每天试验前后用75%酒精或1000mg/L含氯消毒液对生物安全柜、操作台面、接收窗口、转运及存放样本的容器、门把手等公共设施进行擦拭或喷洒;

每天2次。

2、疑似标本污染操作台造成局限污染:

使用有效氯含量为5500mg/L消毒液,消毒

30min以上;

消毒液需要现用现配,24h内使用。

新型冠状病毒——标本运输

1、院内运输

(1)标本按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管理,采集后尽快送往实验室,不能立刻送检,可置于4℃保存。

专人专库专锁保存。

(2)按照固定运送路线,避开人群密集走道与电梯。

(3)运送人员需经过专门生物安全培训,运送需两人一起运送。

(4)运送人员做一级防护,包括医用防护帽、一次性外科口罩、手套、工作服和隔离衣。

(5)标本交接过程中,运送人员不要触碰标本,应注意个人及环境生物安全防护。

制定应急预案,如有泄露污染按预案处理。

(6)标本运送过程中需保持标本转运箱平稳、不颠倒震荡,切记不要自行打开转运箱。

2、院外运输

(1)应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45号)要求执行。

依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及其他潜在感染性材料的运输包装分类属于A类,对应的联合国编号为UN2814,包装材料应符合PI602分类包装要求。

(2)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材料运输,按照《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原卫生部令第45号)办理《准运证书》。

新型冠状病毒——标本接收与拒收

1、实验室人员和转运人员交接:

标本送达实验室后,运送人员与实验室人员做好交接,核对检测人员名单总数。

2、实验室检测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对转运箱消毒后方可打开,再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对密封罐和密封袋进行消毒,密封罐和密封袋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取出标本,详细核对标本信息,检查标本是否包装完整,并做好登记。

3、标本的拒收

(1)标本应于采集后2~4h内送到实验室,若超过24小时拒收;

(2)鼻咽拭子应放置于特定病毒保存液的采集管中,痰液应于指定痰液采集器中,若标本采集管不合格拒收;

(3)标本采集管应密封于一次性密封袋内(每袋装1份样本)并贴有标识(患者姓名、样本种类、编号、采样时间),直立放置于样本转运箱内,无破损、无外漏等不合格情况,否则拒收。

新型冠状病毒——标本保存

(1)用于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尽快进行检测,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

(2)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3)设立专门冰箱,专门人员,单独保存标本。

(4)标本保存期间应避免反复冻融。

(5)检测完标本,应置于-70℃以下保存14天,并做好登记。

(6)检测完标本,保存14天后取出,按医疗废弃物处理规定销毁,并做好登记。

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消杀

1、抵抗力

对新型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r-CoV和MERSr-CoV的研究。

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2、空气消毒

实验室配备充足的紫外线灯,每次试验后紫外线灯消毒每次60min。

3、物表消毒

(1)每天试验后使用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进行桌面、台面及地面消毒,使用1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进行终末消毒。

(2)医疗废物运送结束后,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3)每天试验后用75%酒精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擦拭消毒。

(4)转运及存放标本的容器使用前后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医疗废弃物处置

1、医疗废物的标识

使用外表有警示标识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其无破损、无渗漏。

使用带盖脚踏式的医疗废物收集桶。

每个包装袋、利器盒应当系有或粘贴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并在特别说明中标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或“新冠”。

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新冠感染性废物、实验后防护用品等弃置于带有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的专用医疗垃圾桶,3/4满时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鹅颈包扎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医疗垃圾袋表面,实验过程中如使用锐器(如吸嘴)直接弃置于锐器盒内,以上所有医疗废物经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需监测并记录。

3、严格对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特别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或“新冠”,登记资料保存3年。

4、由经过生物安全培训的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处理危险废弃物。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判定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rRT-PCR检测方法及结果的判定按试剂盒说明,确认阳性病例需满足:

1、同一份标本中新型冠状病毒2个靶标(ORF1ab、N)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2、如出现单个靶标阳性的检测结果,则需要重新采样(同类标本),重新检测。

如果仍然为单靶标阳性,判定为阳性。

3、两种标本rRT-PCR同时出现单靶标阳性,判定为阳性。

实验室常用消毒剂分类与使用

一、实验室常用消毒剂种类

1、灭菌剂:

戊二醛,甲醛,环氧乙烷等

2、高效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

3、中效消毒剂:

酒精、碘伏等

4、低效消毒剂:

氯已定(无效)、季铵盐类等(不推荐)

二、实验室常用消毒剂的使用

1、环境:

2、生活垃圾:

3、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

可采用加盖容器收集,用5%的含氯消毒剂按1:

4(消毒液:

污染物)混合作用2h后排下水道。

如直接污染地面,也用5%的含氯消毒剂作用30min后清除,同时用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处理2遍。

4、日常织物:

(如毛巾、衣物、被罩等)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常规清洗。

5、转运密切接触者的车辆:

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min后清水冲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