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265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docx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届零诊模拟考试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2019届零诊模拟考试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2019届零诊模拟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家学派衰落成因

赵建成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

当时学者以儒墨并称,非儒即墨,二家并为显学。

然而盛极一时的墨家学派,在秦汉之后几乎销声匿迹了。

作为墨家学派创始人的墨子,其生平事迹已经开始变得模糊,或者说遭到漠视。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人皆立传记,仅在《孟子荀卿列传》的最后对墨子附以24

字的内容,简略不备而又含糊不明。

在秦汉之后,墨家几乎再无传人。

盛极一时的学术流派突然衰落,这是一个颇有意味、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略窥其原因。

首先,就其根本而言,墨家的学说过于理想化,或者说就是一种空想。

墨家思想有着十分严密的逻辑关系,其最根本的主张是兼爱,几乎一切观点与主张皆由此生发:

因兼爱而非攻,反对战争;物质财富是有限的,少数贵族的奢侈生活必然会导致下层民众的贫困,故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儒家礼制的繁琐与用度之多又与此相冲突,故墨家非儒;尚同与尚贤是墨家的为政之本,是针对当时天下混乱的形势而提出的政治纲领,其实质也是为了贯彻其兼爱的主张。

那么,作为其出发点与立足点的兼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张呢?

墨子认为,天下一切混乱皆起自不相爱。

解决的办法是,使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国,则可消灭一切祸乱之源头。

但正如《汉志·诸子略》墨家类小序所云,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这种无差别、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的主张显然不符合人性发展的实际,也忽略了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社会现实,墨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图景可望而不可即,不可能实现。

其次,一种学说往往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思想层面,二是实践层面。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比较有影响的多是实践性的主张,但其思想的深度不足。

因此,一旦在实践层面上没有出路,这种学说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秦汉之后,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墨家的主张不符合新秩序的要求,几乎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因此走向衰落;而同为显学的儒家学说则恰恰相反,获得了空前发展,二者命运迥然不同。

同时,墨家的主张对人在实践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往往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庄子对墨子的人格非常欣赏,但他仍客观地指出:

墨翟、禽滑釐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

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肢、胫无毛,相进而已矣。

乱之上也,治之下也。

庄子还评价墨家非乐、节葬、节用诸说曰:

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墨子对于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他自己虽能做到,但无法为天下人普遍接受,所以实际上恰恰偏离了圣人之道。

最后,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其学说都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不断地注入新的内涵。

除创始人外,还不断涌现出重要的代表人物,使本学派的理论有大的推进,如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

反观墨家,墨子之后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的人物,也没有提出超越墨子的理论与学说。

所以,不能与时俱进,也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界百家争鸣,今天看来,当时的儒家和墨家可谓最盛,非儒即墨,主要是因为两家均为显学。

B.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人所写的传记都记述详细,唯独对墨子的传记,简略而又含糊。

C.

墨家主张节用、节葬、非乐,而儒家礼制上的繁琐与用度之多与墨家的主张相冲突,所以,墨家对儒家持否定态度。

D.在秦汉之后,墨家并没有出现过特别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也没有像儒家、道家、法家一样提出过新的理论与学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墨家学说衰落的原因,并论证了衰落带来的影响。

B.文章主要就墨子学说过于理想化和在实践层面上没有出路的观点进行了论证。

C.文章提到了墨家的许多主张,用以证明兼爱是墨家学说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D.文章第六段引用了庄子的话,旨在说明墨子对人的要求太高,常人难以做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子认为,兼爱即天下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室、家、国若其室、家、国,如能这样,则一切混乱都可消除。

B.墨家学派衰落的根本原因出在其学说上,其最重要的主张即兼爱思想过于理想化,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空想。

C.墨家比较有影响的都是实践性的主张,但因其思想的深度不足,让这种学说失去了发展的空间,在实践层面上也因此没有出路。

D.一种学说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不能与时俱进,是墨家学派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

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

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

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弯,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弯。

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弯,他都要提醒父亲:

爹,弯了。

可他再也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弯处。

这种情况从前还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

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

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记着父亲对它的好?

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爹,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过弯去。

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弯处,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

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弯的过程。

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

到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

爹,弯了。

这么喊,又像是喊牛。

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

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

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

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

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

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

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

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

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

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

真的?

真的。

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

年轻女人又来了。

她说,你怎么不卖呢?

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

他说,叫青树。

住在山里?

是的。

你不觉得枯燥吗?

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

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

他便问,你叫什么?

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

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

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

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

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

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

红苗说,我喊。

绵延的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情无限地舒展。

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

爹,我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

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

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

今后也不打柴了。

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种菜、卖山果。

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

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

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

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

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个弯才好呢?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

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

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

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山,高声大喊:

爹。

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青树喊:

爹,我弯了。

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对大山环境的刻画,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

B.青树在父亲去世前从未感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为红苗的出场作铺垫。

C.小说开头孤独的牛车像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红,二者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与生活的变。

D.极力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

5.小说中的红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以远山为题,有人认为以弯为题更恰当,你认为远山与弯哪一个更好?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2分)

材料一: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约1.42

亿人,家长翻倍,要是算上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老师们,被裹挟进作业洪流中的成年人,称得上浩浩荡荡。

中国基础教育负担过重,几乎成为全民痛点,以至于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列为非解决不可的民生短板。

面对痛点,教育界一直在想办法,比如重庆教育局刚刚出台新政:

学校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试点每周无作业日。

这些年,教育界隔三差五便会有数瓢凉水泼向沉重的课业负担,却效果不明显,甚至火上浇油。

比如:

小升初统一考试取消了,名校选拔却偷偷考上奥数、英语了;学校减负了,社会上补课考证热却在飙升,培训班四处占坑,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学生负担不降反升……原因何在?

终点高悬着应试大锤,谁减负谁倒霉啊!

教师们一边诉苦一边留下如山的作业,家长们一边吐槽一边陪娃爬山。

令人遗憾的是,亿万家长亿万娃,耗费心力做的这一切,却可能是无用功。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针对课业负担的教育改革,不再是技的掂量,而是道的抉择。

教育者再不身,再不警醒,就不只是误人子弟那么简单了。

(摘编自《靠什么纾解作业压力》)

材料二:

(摘编自《2017年中国中小学生写作业压力报告》)

材料三: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生教育存在课业压力大、学习时间长的问题。

课时多、作业多、课程多、教辅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休息少、活动少等现象,导致部分中小学生出现心理疾病,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而实行减负政策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学生作业减少了,心理负担却没有减轻;以成绩和升学率为指标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得老师与家长们不敢轻易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等等。

我们应该看到,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除了完善减负措施,进一步落实减负政策之外,负担背后关联的是一系列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包括教育评价方式,招生考试制度、学习模式、教育公平等等。

减轻中小学生负担,需要对这一系列深层次的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的变革,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与此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们的素质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更加活泼,得到全面的发展。

(摘编自《我国中小学课业压力仍繁重》,有改动)

材料四:

芬兰人崇尚少即是多的理念。

他们认为,学习占用的是儿童生命中比较关键的时期,而这段时期更重要的是激励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并开发其创造力。

为了弱化同学之间竞争,使中小学生远离压力,芬兰中小学生普遍没有课后作业。

即便是高中生,每天作业最多也不会超过30

分钟并且没有补课的习惯。

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阅读条件,芬兰的中小学生们经常在课后参加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

据国际学生能力测评计划结果显示,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突出。

这与学校在课余时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及社会所营造的浓厚的阅读氛围密不可分。

大部分日本中小学生在暑假期间需要完成名为自由研究的特色作业。

它包括手工制作、社会调查、自然观测等。

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网站指导学生如何挑选自由研究的题目、如何开展研究,书店里也有各类相关图书和图册出售。

秋季开学后,日本中小学会举办自由研究展,展示学生自制的大型海报等。

在马来西亚,家长也很少让孩子参加补习或者特长班。

真正吸引马来西亚中小学生的是参加制服团体。

制服团体包括童子军、少年警察、少年军等等,是马来西亚中小学生组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完成技能考核过程中,中小学生们可以扩充自己的急救知识储备,提高野外生存能力、自理能力等。

(摘编自《盘点国外学生如何做作业》)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几年我国教育界面对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情况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收效不大,学生负担不降反升。

B.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几乎成为全民痛点,世界各国目前都已制定了相应措施着力解决。

C.要想让中小学生负担真正地减轻,就必须对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的变革,而不能片面地进行减负。

D.马来西亚的制服团体项目是一项令中小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它可以让中小学生掌握一些生存技能。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针对课业负担的教育改革,不仅是技的掂量,也是道的抉择,否则将误人子弟。

B.材料二表明,我国学生每天写作业的时间近三年来虽逐年下降,但仍然远超世界各国日均写作时长,或居世界第一。

C.材料二表明,虽然我国一二三四线城市教育资源失衡,但中小学生写作业的日均时长渐趋一致,作业压力基本相当。

D.课时多、作业多、补课多、睡眠少、休息少、活动少等现象,导致我国中小学生都出现了心理疾病,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E.芬兰的学校和社会特别重视阅读,中小学生经常在课后参加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他们在阅读活动中受益很多。

9.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我国应如何进行中小学生课业减负。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

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

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

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

和尝诣导,导小极,对之疲睡。

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

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赞中宗,保全江表。

体小不安,令人喘息。

导觉之,和曰:

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

由是遂知名。

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部,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

导问和:

卿何所闻?

答曰:

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导咨嗟称善。

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

和奏:

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

迁尚书仆射。

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

既练,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

和谓所亲曰:

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

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

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

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

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

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

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

若弗纠正,无以齐物。

皆可下太常夺服。

诏从之。

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有删改)

[注]小极:

困倦、小病。

叶:

同协。

练:

是练祭的简称,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B.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C.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D.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和重奏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孩子未举行加冠礼时的发型,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就像头顶两只角。

B.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从中原向南望,其地处在长江之外,所以称其为江表。

C.夺服指的是古代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基本相近。

D.卒指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说法不同,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

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他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

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

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

C.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

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

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

(5分)

(2)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11分)

蓦山溪

张中孚

山河百二,自古关中好。

壮岁喜功名,拥征鞍、雕裘绣帽。

时移事改,萍梗落江湖,听楚语,厌蛮歌,往事知多少?

苍颜白发,故里欣重到。

老马省曾行,也频嘶、冷烟残照。

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长安道,一回来,须信一回老。

[注]张中孚,其家世代为北宋高官,曾任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

其一生历事宋、金及伪齐刘豫。

出自刘禹锡《初至长安》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

白居易《长安道》中有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词的上片以山河百二开篇,写出了山川形势的险固,引出对壮岁的回忆。

B.听楚语,厌蛮歌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辗楚地,日久难回的人生境遇。

C.下片写识途老马,见眼前景况而不安嘶鸣,直接写出了年老归家的独特心境。

D.终南山色,不改旧时青写终南山未改旧时青色,是为了表现家乡仍然充满生机。

E.长安道三句借用他人之词抒怀,须信二字,表明前人说的话深得其心。

15.本词抒发的情感喜忧参半,请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山高入天,仿佛可以触摸到星星,行人行走艰难而抚胸叹息的句子是: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语句中充满了词人对其无限的仰慕与赞叹之情的语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出生于国画世家,又深入研习了西洋画,深得中西艺术精髓的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放荡不羁的画风,充分展现了他的个性。

为庆祝五四青年节,学校组织了国之声合唱比赛,那响遏行云的歌声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点燃了我们的青春。

人不能饥饿着静候美丽理想世界的到来,正如涸辙之鲋急需水一样,要先把肚子填饱,再去谈追求理想与实现梦想。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你们憧憬它是正常的,但也别把它想得天花乱坠,等以后上了大学,你们再慢慢体会其中的滋味吧。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17年11月20

日,中国第十六届城市智慧卡创新发展年会在海南省隆重开幕,我受举办方邀请,躬逢其盛。

A.B.C.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舆论认为,美国总统向中方传递对华友好的积极信号,是希望在对华关系上打破意识形态的藩篱,制定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外交政策,争取迎来中美关系的新时代。

B.造成提笔忘字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造成能识不能写这一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触屏操控和电子输入方式导致的。

C.政府部门应加强涉及野生动物游览项目的整体规划,从野生动物保护和旅游服务等多方面加强监管,降低行业准入门槛,重塑首都野生动物行业形象和旅游业形象。

D.南科大这届毕业生之所以备受,不仅因为他们是该校去筹正后招录的,更因为他们是南科大通过综合评价模式录取、并获得教育部认可学历的大学。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5分)

许多人勤奋地买书、读书、藏书,但你问他们这么多年下来最喜欢什么书、哪位对自己影响最大,

倘若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些四处点头握手、广递名片的人物,

读书的无效和无聊,不过如此。

要精读书,有选择地读。

对不爱书的人,我劝他多读书;而对爱书的人,

,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类似的话,即书桌上不要出现第二本书。

2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介绍,有四处措辞不太恰当,请指出并作修改。

(4分)

老师,您好!

敝人叫李华,今年18

岁,是××中学的高三毕业生。

我玩命地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

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无助、最伤心时悄悄送去关怀。

××大学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

希望贵校能慧眼识金,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成为贵校的优秀学子。

谢谢!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21.下图是成都某中学艺术楼的地震、火灾、突发暴力事件安全应急疏散示意图,请用文字说明艺术楼的学生疏散到学校田径场的两条路线。

(4

分)

线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