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47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宪法自学指导书.docx

宪法自学指导书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自学指导书

 

课程名称

宪法

教师姓名

所属系所

适用专业

法学专业

学历层次

函授本科

继续教育学院制

 

《宪法学》自学指导书

编写者:

总学时:

90学时(面授课20学时,自学7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宪法学是一门研究宪法现象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反映了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与经验。

本课程作为法学领域的基础学科,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之一,属必修专业课。

学好宪法课是学习其他部门法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理论和具体知识,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宪法教育,为学习法律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基础。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树立法治思想,增强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掌握宪法理论和立法原则,为学习法律专业课创造条件;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投身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学习进度表

周次

学习内容

自学学时

绪论

4

第一章宪法总论

10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6

第三章国家性质

8

第四章国家形式

10

第五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8

第六章选举制度

6

第七章国家机构

12

第八章政党制度

6

合计

70

四、自学内容与指导

绪论 

1.内容: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宪法学的历史发展;宪法学的学科地位与学科体系;学习和研究宪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2.重点:

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宪法学的基本问题

3.难点:

宪法学的基本问题

4.思考题

(1)宪法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宪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第一章    宪法总论

1.内容:

宪法概念;宪法的创制;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形式与宪法结构;宪法与宪政;违宪审查制度。

2.重点:

宪法的概念;宪法的分类;我国的宪法渊源;宪法的基本原则;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3.难点: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宪法的本质;宪法的渊源;宪法与宪政的区别;建立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4.思考题

(1)宪法概念

(2)马克思主义对宪法的分类

(3)人民主权、人权、法治和权力制约原则

(4)宪法解释和宪法修改的区别

(5)宪政的特征

(6)我国宪法的渊源形式

(7)如何实施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

(8)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违宪审查制度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1.内容: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演变;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

2.重点:

宪法产生的原因;1949年后中国的历部宪法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3.难点:

宪法产生的原因;当代宪法发展的历史趋势。

4.思考题

(1)近代宪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

(2)对1975年宪法的历史评价

(3)对1978年宪法的历史评价

(4)1982年宪法四次修正案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国家性质

1.内容:

国家性质概说;国家政权的阶级归属;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2.重点:

我国的国家性质的内容及其成因

3.难点:

我国的国家性质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4.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相结合?

(2)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含义。

 第四章  国家形式

1.内容:

政权组织形式概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概说;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2.重点: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内容;我国行政区划制度的特点;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必然性和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概念和特点。

3.难点: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和内容;特别行政区概念以及其与中央的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比较。

4.思考题

(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资产阶级的议会制有什么区别?

(2)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优越性。

(3)政权组织形式同国家性质的关系。

(4)单一制的主要特征。

(5)特别行政区概念以及其与中央的关系。

(6)我国的首都的地位和作用。

(7)民族区域自治概念和特点。

(8)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内容: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界限;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其行使原则。

2.重点:

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保障方式和界限;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公民基本义务的主要内容;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宪法为什么还要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宪法为什么将劳动和受教育规定为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3.难点: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宪法为什么将劳动和受教育规定为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

4.思考题

(1)试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关系。

(2)试述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特点。

 

(3)公民和人民的含义有何不同?

(4)如何理解平等权的宪法地位?

(5)如何理解我国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的必要性?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特点?

(7)试述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

(8)简述国籍的取得形式。

(9)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权。

(10)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休息权。

 

第六章 选举制度

1.内容:

选举制度概说;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对代表的监督和罢免。

2.重点: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选举的民主程序。

3.难点:

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4.思考题

(1)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程序。

(2)将直接选举扩大到县级有何重要意义?

(3)试述我国选举法对代表罢免和补选的有关规定。

(4)试述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第七章   国家机构

1.内容:

国家机构概说;代议机关;国家元首;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我国的军事领导机关。

2.重点:

国家机关的各自职能

3.难点:

国家机关的宪法地位

4.思考题

(1)简述国家机构的特征。

(2)简述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在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中的体现。

(3)简述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措施。

(4)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5)试述述国务院的领导体制。

第八章 政党制度

1.内容:

政党与政党制度概说;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2.重点:

我国现有政党制度的内容及其成因

3.难点:

我国现有政党制度的类型及其成因

4.思考题

(1)多党合作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2)如何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作业题(面授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是(   )。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人民法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2.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国家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是(   )。

A.国家元首的一部分       B.监督机关的有机组成

C.法律检查机关   D.纪委检察机关

4.现行宪法规定:

我国公民(   )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A.人身自由    B.住宅  

C.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D.人格尊严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A.根本制度   B.政治制度

C.国家性质   D.根本的政治制度

6.现行宪法第5条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  )上的特权。

A.宪法和法律    B.国家政策   

C.行政法规    D.地方性法规

7.在我国,有权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央军委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  )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国家和社会  B.个人单位

C.街道办事处  D.宗教组织

9.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

全国人大代表名额不超过(  )。

A.3000人    B.2000人

C.1500人     D.1000人

10.在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由(  )批准。

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大代表半数以上通过

11.县人民代表大会的每届任期为(   )。

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二年

12、现阶段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A.一党执政          B.多党轮流执政

C.多数党联合执政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13、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担任(   )职务的人员,应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予以任免。

A. 国家副主席

B. 国家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C.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D. 国务院副总理

14、(   )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A. 环境权B. 平等权

C. 出版自由D. 受教育权

15、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主席的替补制度,(   )是对替补制度的正确表述?

A.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代理

B.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

C.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补选

D.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大委员长代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集。

如果(   )认为必要,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议

B.国家企业事业组织提议  

C.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D.其他国家机关提议 

2.在中国,宪法的修改,由(   )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省级人大代表团 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3.宪法中规定限任两届的是()。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

 C.委员长D.军委主席

4.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兼任的职务是()。

A、国务院副总理B、各部部长

C、最高法院法官D、民主党派负责人

5.任何公民,非经_________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B.人民法院决定

C.公安机关批准D.国家安全机关批准

(三)辨析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和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3.刘律师是全国人大代表,他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我国选举制度的原则有哪些?

3.简述宪法产生的条件。

4.列举我国现有的中央国家机关并说明其性质、地位。

5.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共15分)

1.试论宪法和宪政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共15分)

【案情介绍】

2002年8月18日,陕西延安市宝塔公安分局万花山派出所的4名民警,以群众举报有人看“黄碟”为由进入张某家检查。

张某随后被带进了万花山派出所。

10月21日,张某因在家中与妻子看黄碟被延安市宝塔分局刑事拘留,11月5日,张某被取保候审。

11月18日,被释放回家的张某依法向延安市宝塔公安分局讨说法。

结果,2002年12月5日,张某被解除取保候审,宝塔分局撤销此案。

12月31日下午,宝塔区政法委、信访办、政府办相关人员在宝塔区法院与张某就此事进行调解。

并达成协议:

宝塔公安分局向当事人赔礼道歉,一次性补偿当事人29137元钱(医疗费、误工费等),对本案有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问题】

1、本案件中涉及到的宪法基本问题是什么?

2、本案件、派出所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在没有履行任何法律手续的情况下能否直接闯入民宅抓人?

为什么?

3、如何处理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机关的国家权力和公民享有的宪法权利之间的关系?

六、指定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指定教材:

俞子清主编:

《宪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张千帆著:

《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

2、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著:

《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张千帆著:

《西方宪政体系》(上、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