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4489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doc

军用无人机发展与应用情况研究

20世纪90年代,由于冷战结束后各国军费消减、军队裁员,迫使军方努力寻求既能完成特定任务,又花费较少的途径,这无疑为无人侦察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进入21世纪,对战场信息的掌控程度主导着战争的成败,集侦察、情报传输和火力打击于一身的军用无人机更是成为信息化战场的“新宠”。

目前从事研究和生产无人机的有美国、俄罗斯、以色列、英国和南非等近50个国家,无人机的型号已经增加到300种以上,无人机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1军用无人机的主要分类方式:

军用无人机分类是无人机发展和应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考虑三方面作用:

指导无人机的发展;编写无人机设计规范,目的是要解决分类的问题,不同类的无人机,设计标准应有差别;适应世界各国军兵种装备无人机的需要,对应各军兵种和各级别作战单位,需要的无人机类别有所不同。

目前,通用的分类标准主要是依据下列几个原则:

1.1按军事用途为:

见表1。

军事用途主要作用典型代表

靶机模拟飞机、导弹和其他各种飞行器的飞行状态美国AQM281A、法国CT222、英国ASAT、日本XJAQM21

侦察无人机进行战略、战役和战术侦察,监视战场,为部队的作战行动提供情报。

以色列“搜索者”、美国“全球鹰”、英国“不死鸟”、俄罗斯“图-243”

诱饵无人机诱使敌雷达等电子侦察设备开机,获取有关信息;模拟显示假目标,引诱敌防空兵器射击,吸引敌火力,掩护己方机群突防。

以色列鹧鸪(Chukar)、侦察兵

电子对抗

无人机对敌方飞机、指挥通信系统、地面雷达和各种电子设备实施侦察与干扰。

先锋、褐雨燕、天眼、勇敢200、勇敢300和独联体UR21

攻击无人机攻击、拦截地面和空中目标美国海军正在研制设计的X247

其他用途目标鉴别、激光照射、远程数据传递的空中中继站、反潜、炮火校正和远高空大气的测量以及对化学、细菌污染和核辐射的侦察等

1.2按无人机起飞重量分为小、中、大型无人机。

见表2。

1.3无人机按续航时间和航程的长短分类:

无人侦察机按续航时间和航程的长短,可分为四大类型:

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中程无人侦察机、短程无人侦察机和近程无人侦察机。

如图1所示。

1.4按执行任务等级分:

见表3。

1.5根据高度按层次分类:

从地平面开始分别是:

N/A层,包括小型/微型UAV,如“Wasp”型无人机;1层,包括低空层到10千米的喷气流高度,如“Gnat”型无人机;2层,达到15千米的高度,如“捕食者”无人侦察机;2+层,从同温层的最低部分到2千米的高度;如“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

如图2所示。

2世界无人机的发展热点:

当前,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发研制军用无人机,使无人机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中,以美国、以色列、俄罗斯、英国等国为主要代表在无人机开发和研制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2.1美国:

美国在无人机的发展上一直是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机型和种类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目前,世界主要关注的是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研制的一种可从潜艇上发射的新型无人机“鸬鹚”。

该机的总长度为5.8米,翼展4.86米,起飞重量略微超过4吨,其中包括453千克的有效载荷。

该机的进气口位于机头部位,呈三角形。

同时,由于机身由钛合金制成,其机体强度极高,可承受相当于50米水深的压力。

为了增加飞行的隐蔽性,“鸬鹚”无人机的外形还采用了隐身设计。

“鸬鹚”的最大飞行速度预计将达到88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为550千米/小时,最高飞行高度10.7千米,作战半径达926千米,可持续飞行3个小时。

可以装备近程武器和侦察设备,由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使用。

“鸬鹚”是美国无人机战术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

如果“鸬鹚”研发进展一切顺利,美国海军最早可以在2010年左右装备“鸬鹚”无人机。

同时,美国军方正在研制新一代高空高速侦察机SR—72“黑色雨燕”。

这种新型侦察机是著名的SR—71“黑鸟”高空侦察机的续任者,但飞行速度更快,最大速度超过5倍音速。

此外,SR—72还具备隐身能力和极远的续航能力,能满足全球侦察的需求。

将与美国U—2高空侦察机、“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和侦察卫星系统一同监控全球,它还是美国全球快速打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空侦察机凭借其完善的照相设备从侦察目标上空掠过,拍摄高分辨率的地面图片,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高空侦察机飞行高度超过大部分战斗机和防空导弹的射高,而且飞行速度超过导弹飞行速度,因而极少遭到打击。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拥有专用的高空战略侦察机。

2.2以色列:

以色列空军在使用无人机作战方面一直独领风骚。

无人机最早在战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在1982年的贝卡谷地之战,战争中,以色列使用了自己研制的侦察兵无人机作为诱饵,进入贝卡谷地上空引诱叙利亚的萨姆—6防空导弹开火,同时测定了萨姆—6导弹雷达的诸多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对叙利亚防空阵地进行无线电压制,结果取得了一边倒的战绩。

贝卡谷地之战,可以说是第一次展示了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的作用。

目前,以色列空军比较受关注的是以色列航空公司研制的苍鹭(Heron)TP无人机(以空军称之为“埃坦”)。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无人机,该机型展翼尺寸与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737客机相同,机身长14米,翼展达到26米,能持续飞行20多个小时,续航时间可以超过30小时;在配备卫星通信设备后,作战半径超过1000千米,可对宿敌伊朗进行空中侦察。

装备1200马力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飞行速度超过了370千米/时。

而且,涡桨发动机具有较好的高空性能,使“埃坦”的飞行高度达到13700米。

2008年,“埃坦”已经创造了飞行高度12190米的纪录,最终目标将达到15240米。

它的主要用途是监控与侦察,同时其有效负荷为1吨,它还能运载其他设备以执行不同的任务。

因此,该无人机完全有潜力执行新的使命,可有效打击宿敌伊朗核设施,能完成侦察、破坏敌方通讯以及连接地面指挥和有人驾驶战斗机等各种任务,同时该机可以加挂导弹,对敌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2.3俄罗斯:

俄罗斯无人机研制工作始于1930年,大致经历了由战略无人侦察机—战术无人侦察机—战役战术无人侦察机的三个发展阶段,为无人机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缺乏经费等问题,俄罗斯无人机的发展开始走入低谷,同时,美国、以色列等国家无人机技术已经开始超过俄罗斯。

不过近年来,俄军方不断加大了对无人机研发工作的投入,依仗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一些知名飞机设计局在研制无人机方面的技术实力,无人机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2010年1月,俄一架最新型的“鹳”式无人机在进行的测试中不幸坠毁。

俄军方此前曾计划以该机为基础,研制军用型的“尤里-E”无人机,用于为“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指示目标。

此次的坠机事故已迫使俄军方不得不推迟新型无人机的装备计划。

目前,在俄军部队中,主要同时使用着“图-141”和“图-143”无人机。

“图-141”又称“雨燕”,是由哈尔科夫飞机制造厂进行成批生产的新一代无人侦察机,用于各种战役战术空中侦察。

其飞行速度1100千米/小时,航程1000千米,飞行高度50~6000米。

尽管进行侦察的最有效高度是海拔2000米,但是4000米高度的山峰对小巧玲珑的“雨燕”(长8米,起飞重量1500千克)丝毫不受妨碍。

主要机载设备有电视摄像机、热成像仪和辐射探测器。

“图-143”战术侦察机,又名“航班”。

是图波列夫设计局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可自主飞行的无人机。

该型机航程500千米,它有15种飞行高度,其中包括进行地形规避机动。

飞行高度的范围可从100米到2000米。

根据不同的侦察手段(照相、电视摄影和无线电侦察),“图-143”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发射方式,并按预编程序控制飞行。

若有任务变化也可由地面人员遥控。

它可在任何气象条件下飞行,既可在平原上空侦察,也可在山区遂行任务。

回收时,无人机由减速伞降低飞行速度,然后用可伸缩的滑橇着陆。

“图-143”曾参加了叙以武装冲突,但以色列没有发现、更没能将其击落。

其后,图波列夫设计局改进了“图-143”无人机,其后继机“图-243”战术无人侦察机系统用于在战役纵深150千米内进行空中侦察、目标先期侦察及观察射击和轰炸的效果,它可保证在敌防空兵器的防区内和可能的核、化学和生物沾染上空,在任何气象条件下进行昼夜空中侦察。

它可有效地发现敌重要目标,如核火炮连、地地导弹、防空导弹以有交通枢纽、阵地和部队集结地、师军指挥所等。

所获取和记录的侦察情报将及时在侦察机上和地面上进行接收、处理和解码,辨别目标和确定其坐标,制作照相文件和进行情报传递。

当前,俄罗斯正在开发的新无人机中主要包括SukhoiS-62战略无人机。

它相当于美国的"全球鹰"战略侦察机。

主要采用模块化的侦察设备,可用于图像收集、信息情报侦察以及电子干扰。

该机装备部队之后将大幅提高俄军的战略作战能力。

2.4英国:

2009年11月13日,BAE系统公司在由英国国防部投资进行的技术验证计划中,完成“螳螂”无人机的首飞。

这次首飞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对该无人机系统的各种能力以及满足英国未来作战需求的各种潜能进行了验证。

另外,这项工作也增强了英国在自主研发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方面的信心。

目前,英国的“螳螂“和法国的”神经元“都是欧洲先进航空技术集大成者。

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皇家空军将使用“收获者”(Reaper)型无人机对伦敦治安进行监控。

该型无人机装备有红外传感器,雷达扫描装置,电子监听设备以及高清晰的摄像设备。

该型无人机将用来监视体育场馆附近移动的可疑人员以及车辆。

“收获者”(Reaper)型无人机的速度可以增加到400公里/小时,并且可以在15000米高空连续飞行14小时。

当“收获者”(Reaper)型无人机执行战斗任务时它可以携带4枚“地狱火”AGM-114L或AGM-114K型反坦克导弹和两枚250公斤重的激光制导炸弹。

目前英国皇家空军拥有三架“收获者”(Reaper)型无人机,他们现在被部署在阿富汗执行作战任务。

2.5中国:

随着国防科技水平的大幅飞跃,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

2009年,无人机方队首次亮相阅兵方阵,引发了广泛关注。

本次受阅的无人机共10架,分别为国产的3种型号的近程战术和中程战役无人侦察机。

无人机部队参加阅兵,表明我国的无人机部队已初具规模,具备了一定的实战能力。

但与美欧相比,目前我国还缺少类似“环球鹰”的大型无人机,在大型化和通用化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台湾:

台军第一个UAV部队部署在陆军航空特战司令部,使用的装备是“中科院”所研发的“中翔”无人飞机。

“中翔”无人飞机在台湾2007年阅兵时曾公开展示,该机全重454公斤,可携带的有效载荷约5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为180公里/小时,可在空中持续飞行8小时,最大飞行高度为4572米,必须使用跑道才能起飞,过去几次“汉光演习”都使用过UAV,在宜兰就是利用旧机场跑道起飞。

目前,主要用来从空中搜集地面情报,

3未来发展趋势

3.1高集成化、多任务平台,实现一机多用。

为适应作战运用的变化,美军在《空军2025》报告中提出今后几十年无人机的关键需求,明确了多任务平台为战略、战术无人机的下一个发展方向。

在综合集成方面,无人机本身就是飞行器、各类传感器、武器、发射与回收装置、通信系统、指控系统的融合体。

除在目前的已知应用领域,无人机的任务设置还将深入进攻、生化探测、反地雷、战区导弹防御、电子战和信息战等各个领域。

尽管国外已有少数现役无人机实现了单机多功能,但总体集成程度不高。

未来无人机强调的是高度集成化,它将广泛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开放式架构,并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突破多种功能简单“拼凑”的模式,以满足灵活多变的作战任务需求,实现一机多用和即插即用;朝着以侦察、发射平台为基础,以导弹攻击、拦截为作战手段,以卫星实时通信、传输为信息保障,以智能控制、指挥为核心的机、弹、星、人综合集成武器系统发展,真正成为立体化战场的多面手、战斗力的倍增器。

3.2根据用途,机身尺寸向两端发展。

目前,国外军用无人机已逐渐形成高、中、低空,大、中、小型,战略、战役、战术级谱系。

根据不同用途,无人机的机身尺寸表现为向两端发展:

(1)为获得长航时、高可靠性和大携载能力,战略无人机向更大的外形尺寸发展,并可能替代目前的有人驾驶高空机载监视和通信平台。

正在研制中的中空和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空中滞留时间将可以达到数天乃至数月,可谓真正的“不眨眼”;

(2)与此相反,为提高机动性、生存能力及效费比,战术无人机、小型和微型无人机则朝着缩减尺寸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未来应用需求。

结合微机电系统(MEMS)领域所取得的技术进步,载荷尺寸可以减至一块普通芯片大小。

尽管这些传感器的性能不及大型传感器,但是它们拥有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更低的功率要求,以及更容易在小型平台上部署等优势,能够更好地贴合反恐、特种作战等需求,因此在近距监视上的应用呈现出增长态势。

3.3从平台武器化到专用“猎杀”平台。

近几场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催生了无人机的变革—从单纯的传感器平台转向进攻平台,由此缩短杀伤链,加快对敏感目标的打击。

阿富汗战争中,“捕食者”挂载“地狱火”导弹,开创了无人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先河。

伊拉克战争中,击毙“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机构领导人阿布•穆萨卜•扎卡维的过程中,“捕食者”无人机更是大显神威。

此后,作为致命武器平台的无人作战飞机正式成为美国空军重点研制项目之一。

承担高风险任务、装备下一代武器系统的无人作战飞机已被看作是有人系统的一个高效费比替身。

新一代无人攻击机或多用途无人机由于应用了精确制导、信息传感、数据链等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不仅威力大、火力准确,而且隐身性能好。

随着轻型机载精确制导武器、自主目标截获与识别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相信无人作战飞机的时代不久就会到来。

4总结:

从军用无人机的内在潜力和发展趋势来看无人机永远无法完全取代有人驾驶机,但将不在附属于有人驾驶机,而会成为有人驾驶机强有力的补充。

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实战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范围将越来越广。

我国在无人机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无人机的发展,在该项技术研究方面加大力度,研制和开发新型先进无人机,这样才能在未来复杂战场上变被动为主动,打好未来的高技术战争。

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无人机重视程度的增加,以及研制投入的加大,军用无人机的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其未来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扩大,装备数量越来越多,技术发展空前提高。

英国“守望者”无人机

英国是世界无人机发展的开创者之一,一度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近几年英国展开联合无人机试验计划(JUEP)和“守望者”(Watchkeeper)无人机系统计划。

“守望者”无人机计划将展现无人机发展的新方向,英国国防部希望“守望者”是一种战术系统而不是一种单一平台,并能够在全英国军队中服役。

最重要的一点是,“守望者”战术无人机系统将可在北约军队之间互用。

“守望者”无人机系统计划总投资14.6亿美元,已吸引众多国际知名厂商参与。

该计划将对全世界无人机市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泰利斯英国公司在去年7月被英国国防部宣布为中标者时就乐观的表示,“守望者”项目将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无人机公司。

一、英国近几年无人机发展令人瞩目

英国在无人机发展方面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

从世界无人机发展来看,英国是早期开创无人机技术的主要参与者,并率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

其后,英国在无人机技术发展中,长期以来水平并不突出,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种类上,远逊色于美国和以色列两个主要无人机大国。

但英国在实战中体验到无人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因此采用一系列新设计思想和新技术,并投入巨资发展新型高性能无人机。

2002年7月,英国国防部部长杰夫·胡恩在“战略防务评估”中指出,除发展反恐战争的特种部队和直升机外,加速发展无人机侦察系统势在必行。

2004年“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上展示的“守望者”无人机

在去年的“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上,英国“守望者”无人机是航展的焦点。

在航展首日,英国防大臣胡恩宣布已经将价值14.96亿英磅的“守望者”陆军无人机合同授予了泰利斯英国公司,该计划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将成为目前英国无人机采办计划的核心。

在航展期间,英国无人机系统协会与英国航空航天公司协会还联合举办了无人机系统特别论坛。

2005年2月2日英国国防采办大臣巴赫(Bach)宣布,一批优秀科学家将对蓬勃发展的自主式和半自主式航行器展开创新技术研究。

英国为了加强未来诸如无人机和遥控水下装备等项目的新技术研发,建立了英国第4个国防技术中心——自主系统工程中心。

英国将由此在无人化武器系统方面拥有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

英国新无人机发展计划近几年也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早在2003年9月15日,美国《航空周刊》期刊上刊登一篇题目为“无人机发展势头强劲”的署名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详细论述了欧洲国家特别是英国对发展无人机的观点。

文章认为,当今无人机发展正趋于全球化,特别是英国已将无人机列为关键军事信条。

目前,世界上先进军事国家无不将信息技术作为发展基础,他们深刻认识到拥有实时监视、探测和搜集战场信息的武器系统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而从现时来看,最省钱且最快速的途径就是采用无人机来监视和搜集信息。

英国近几年一系列举措表明,无人作战系统已经从辅助的配角成长为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加强开发力度是重要的战略举措。

二、英国现役“不死鸟”无人机状况

英国现役“不死鸟”(Phoenix)无人机由英国通用电气-马可尼航空公司(BAE系统公司)研制。

研制工作从1985年开始,1986年5月首飞。

但由于技术和使用问题,直至1993年9月才获得英国陆军批准。

在长达10年的研究发展历程中,该机共耗费了英国政府近一亿英镑的资金。

英国陆军原计划订购200架,但根据一项5亿美元的合同,英国陆军只订购了大约8个地面控制站和50架“不死鸟”无人机。

英国陆军炮兵第32团22连配备的“不死鸟”无人机

“不死鸟”无人机装备英国陆军炮兵。

它用装在其吊舱中的红外观瞄和搜索系统,帮助英军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多管火箭发射系统提供定位和识别服务。

英国陆军皇家炮兵第32团和第39团都装备有AS90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另外这种无人机还可以用于获得战场情报和侦察用途,为炮团提供侦察照片和数据。

“不死鸟”无人机曾在1991年参加过海湾战争,正式服役后在战场上的表现令英军颜面大失:

在持续3个月的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军队司令部认可的损失情况是48架各种类型和用途的无人机,其中,美国损失了17架无人机(3架“捕食者”、9架“猎人”、4架“先锋”、1架未透露类型),德国损失了7架CL-289无人机,法国损失了3架无人机(1架在战场外执行侦察任务的“红隼”、2架CL-289),英国损失了14架“不死鸟”无人机。

而且又为英国无人机发展史创下新的世界记录:

仅仅在服役后几个月就开始在异国的军事博物馆——南斯拉夫航空博物馆中展出。

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英军也希望“不死鸟”无人机表现有所进步。

但与科索沃战争时相比,问题依然存在。

2003年3月26日,一架“不死鸟”无人机在伊拉克巴士拉附近进行战场侦察和目标捕获时,被伊军地面部队击落,这是伊战中英军损失的首架“不死鸟”无人机。

至于英军具体损失数量,据国外媒体称,总共损失了23架“不死鸟”无人机。

对于战损原因,据英国国防部调查的情况,绝大多数损毁的无人机是由于“技术故障,还有少数是在特别的天气中损失的”。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无人驾驶侦察机出动的频率远高于英军,但却只损失了9架。

“不死鸟”无人机虽然性能存在不足,但为英国无人机发展积累宝贵的技术和经验。

英军在最近几场局部冲突中的切实体会到,无人机在高科技战场上的作用日益重要。

因此,英国在近几年推出耗资庞大的新无人机计划――“守望者”无人机计划。

三、“守望者”战术无人机(TUAV)系统

英国“守望者”无人机计划最早有四家主要厂商参加竞争: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泰利斯英国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英国BAE系统公司。

2002年2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泰利斯英国公司在击败了英国BAE系统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后获得了系统综合确认阶段(SIAP)的合同。

英国国防部采用全新思想来指导两个竞争项目组,要求竞标概略说明提出的“无人机”系统所具有的能力,而不是限制其采用何种技术和系统。

英国特别希望得到的是一套完整的ISTAR(信息、搜索、目标截获和识别)系统和“守望者”。

因此,“守望者”不仅是一种空中飞行器和发射/回收装置,还包括数据链、地面站、终端和软件,软件涉及图像压缩、互操作和数据共享。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和泰利斯英国公司各自领导的项目组于2003年12月提交了验证和制造阶段标书。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方案是采用RQ-8A无人直升机和“漫游”无人机系统作为“守望者”系统平台;泰利斯英国公司的方案则选用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赫姆斯”180无人机和450无人机作为“守望者”系统平台。

2004年7月19日,在“英国范堡罗国际航展”上,英国正式宣布泰利斯英国公司为“守望者”无人机计划的获胜者。

根据泰利斯英国公司的方案,泰利斯英国公司与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将在英国建立合资企业,并在英国国防部管理之下。

大多数开发和生产工作将在英国进行,其中“守望者”无人机的发动机将由英国无人机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

英国“守望者”无人机计划的中标者泰利斯英国公司“守望者”方案包括两套无人机(UAV),辅助设备和地面站。

无人机将能够运载多种传感器,包括昼夜照相机和监视雷达。

“守望者”无人机系统将在2006年进入英国武装力量服役,时间长达30年之久。

一套完整的“守望者”无人机系统能够由一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部署到战区。

一架C-130运输机能搭载一套“守望者”无人机系统

“守望者”无人机系统采用一小、一大两套无人机(被指定为WK180和WK450),它们分别基于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战术无人机“赫姆斯”180无人机和“赫姆斯”450无人机。

无人机发展和生产联合企业将会以埃尔比特公司无人飞机设计能力和泰利斯英国公司探测、识别、光电、图像和信号处理以及系统整合能力为基础。

两套无人机可采用两种工作模式:

既能够按预先编制计划完全自主的去执行任务,也能在飞行中由地面操作员改变状态。

起飞和降落能够由地面操作员控制或自动运行。

空中飞行器装备全球定位系统、双重计算机和双重数据链。

电气系统和航空电子学系统具有内部冗余用于增强可靠性。

无人机采用活塞发动机提供动力,使用一个双浆叶推进式螺旋桨。

发动机由位于英国利奇菲尔德的无人飞机发动机公司(UEL)生产桨。

“守望者”WK180无人机

WK180无人机

WK180采用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发展的“赫姆斯”180无人机为基础。

整套系统操作简单、装配迅速,可由很少的人员完成。

WK180具有超过十个小时的续飞能力。

在英国“守望者”无人机计划中,它被定为一种低级战术型系统,为小分队、旅级部队提供信息及图像,类似不死鸟目前所提供的低层次的情报。

“守望者”WK180无人机便于携带

WK180无人机配备多种设备,包括泰利斯I-Master轻型合成孔径雷达和地面移动目标指示器(SAR/MTI)。

I-Master雷达,重30公斤,能在航带和地点两种合成孔径雷达(SAR)模式中操作。

负载量也能够包括光电、红外系统和一个激光标记器/指示器。

“守望者”WK450无人机续飞能力为17个小时

WK450无人机

较大的WK450以“赫姆斯”450无人机为基础,是至今已经累积20,000飞行小时被证明性能良好的系统。

在2003年,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赫姆斯”450系统试验联合互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