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4577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毕业设计

系别:

化学工程技术系

课题名称:

500吨/200天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工艺设计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1月

目录

目录

1总论 1

1.1设计依据 1

1.2建设规模 1

1.2.1产品品种、规格、数量 1

1.2.2主要原料、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规格、来源 1

1.3产品方案 3

1.3.1产品的用途 3

1.3.2工艺路线的确定 3

1.3.3工艺流程简述 4

2工艺计算 5

2.1物料衡算 5

2.1.1基础数据 5

2.1.2原料、产品的技术规格 5

2.1.3物料衡算 6

2.2热量衡算 16

2.2.1基础数据 16

2.2.2动力(水、电、汽、气)技术规格 16

2.2.3热量衡算 16

设备选型计算 21

2.3反应设备的选型说明及计算 21

2.4贮罐的选型说明及计算 24

2.5换热器的选型说明及计算 26

2.6塔设备的选型说明及计算 27

2.7泵的选型说明及计算 30

2.8其他设备选型说明及计算 32

3设备布置 6

3.1设备布置原则 6

3.2车间建筑要求 6

3.3设备布置 6

4消耗定额、控制指标、定员 6

4.1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量 6

4.2生产控制分析 7

4.3定员 7

5三废处理及环境保护 8

5.1车间三废排量及组成 8

5.2三废处理措施及效果 8

6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8

6.1危险性物质物性一览表 8

6.2消防安全措施 9

7节能措施 10

致谢 10

03设备选型计算

1总论

1.1设计依据

本化工课程设计,以设计任务书为基础,综合文献检索、资料收集,老师指导,小组讨论,综合分析,以实际经验为依据,搏众家之长,选择合适设计方案。

1.2建设规模

1.2.1产品品种、规格、数量

产品品种: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规格:

99%工业合格品

数量:

500吨

工业合格品的相关指标,见下表。

[1]

质量标准GB11406—2001

质量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色度/(铂-钴)号 30 4060

30

40

60

纯度/%

99.5

99.0

99.0

密度/(g/cm3)(20℃)

0.982~0.998

酸度(以苯二甲酸计)/%

0.01

0.015

0.030

水分/% 0.10 0.150.15

0.10

0.15

0.15

闪点

196

192

192

体积电阻率/(10^9m) ≥ 1.0

1.0

\

\

1.2.2主要原料、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规格、来源

(1)异辛醇

又名:

2-乙基己醇。

分子量:

130.23。

分子式:

C8H18O。

物化性质:

它是无色特殊气味的可燃性液体。

具强刺激性,具致敏性。

相对密度0.831(水=1),沸点183.5℃,熔点为-76℃,闪点为77℃。

水溶性:

不溶于水,可与多数有机溶剂互溶。

溶解度(20℃):

辛醇在水中0.1%(重量),水在辛醇中2.6%(重量);共沸组成(760mmHg):

醇20%,水80%,共沸点为99.1℃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

本品属于低毒类。

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对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眼睛损害;可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具致敏性。

注意事项:

高温、强氧化剂有燃烧的危险。

可用镀锌铁桶或槽车盛装,常温下贮运,防止曝晒。

规格:

≥99.5℅工业一级品,见下表。

[2]

产品标准

外观

透明液体,无悬浮物

密度/g.cm-3 0.829~0.834

0.829~0.834

沸程(馏出100%体积)/℃ 179~187

179~187

含量/% ≤99.7

≤99.7

酸含量/% ≤0.025

≤0.025

醛含量/% ≤0.2

≤0.2 ≤0.05

烯类含量/%

≤0.05

硫酸试验

合格 15号

色泽(铂-钴比色)

15号

(2)苯酐

又名:

邻苯二甲酸酐。

分子量:

148.12。

分子式:

C8H4O3

物化性质:

外观为白色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白色微带其它色调的鳞片状或结晶性粉末。

具有轻微的气味。

熔点为131.6℃,沸点为295℃,相对密度为1.527(水=1),相对蒸气密度为5.10(空气=1),饱和蒸气压为0.13kPa(96.5℃),引燃温度为570℃,

闪点为151.7℃。

水溶性:

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健康危害:

中等毒性。

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为2mg/L。

规格:

≥99℅工业一级品,见下表。

[2]

产品标准

外观

白色鳞片状,块状或结晶性粉末

总酸度/% ≥99.7

≥99.7

凝固点/℃ ≥130.5

≥130.5

苯二甲酸/℃ ≤0.6

≤0.6 ≤

色泽(按P-CO标准色号)

≤60

(3)硫 酸 

硫酸,俗称:

98酸。

化学式为H2SO4。

相对分子质量:

98.08g/mol

物化性质:

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20℃时的密度为1.836g/cm3,相对密度:

1.84,沸点:

338℃,溶解性:

与水和乙醇混溶,凝固点:

无水酸在10℃,98%硫酸在3℃时凝固。

结晶温度0.7℃,它可以与水任 何比例混合并放出大量热。

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氧化性、吸水性,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发生作用。

(5)纯碱

分子式:

,分子量:

106

物化性质:

白色粉末状结晶,与酸起中和反应,易溶于水。

碳酸钠YQB-13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

总碱量(以计),%≥

99.2

98.8

98.0

(4)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

又名邻酞酸二异辛酯,简称DIOP。

化学式:

C24H38O4。

分子质量390.56。

物化性质:

 无色或浅黄色粘稠液体,微具气味。

色泽(APHA)<50,酯含量>99%,水含量<0.1%,相对密度0.986(20℃)。

粘度0.053~0.083Pa·s(20℃)。

凝固点<-45℃。

沸点235℃。

折光率(n20D)1.4860。

闪点210℃。

在水中的溶解度(25℃)<0.01,水在本品中的溶解度为(25℃)0.4。

饱和蒸气压(kPa)为<0.027(150℃),溶于脂肪烃、芳香烃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完全溶于汽油、矿物油。

微溶于甘油、乙二醇和一些胺类,不溶于水。

毒性与卫生性:

本品毒性低,毒性系数T=200,大白鼠经口LD50为22.6ml/kg,本品对动物的生长、繁殖均无影响,亦无致癌性。

由于本品易被油脂抽出,故含有本品的容器不宜长期存放油脂含量大的食品。

[3]

规格:

≥99%,工业一级品

1.3产品方案

1.3.1产品的用途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作为塑料、皮革、橡胶的主增塑剂,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挥发性较低、增塑效率高、混合性能好、耐紫外光强、耐水抽出、迁移性小、低温柔软性好、电气性能高、耐热性和耐候性良好等优点.在工业上广泛用作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和纤维树脂的增塑剂对各种软质制品的加工,如制造薄膜、模板、人造革、电缆料、模塑品、片材增塑糊等⋯;与除醋酸纤维素、聚乙酸乙烯以外的几乎所有的工业用树脂和橡胶有良好的相容性,性能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类似,但电性能、增塑效率、低温性能较DOP稍差。

可用作聚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纤维素树脂和合成橡胶的主增塑剂。

本品是DOP的有效代用品,主要用途与DOP相同,本品在增塑糊中特别适用,其初始粘度低,而且贮存过程中粘度的变化小。

[3]

1.3.2工艺路线的确定

(1)生产过程采用间歇法

生产方法:

由苯酐与异辛醇酯化而成。

生产过程有间歇法和连续法两种。

连续式生产

间歇式生产

优点

1)产品质量好,且质量稳定

2)能耗、物耗低,经济效益好

3)工艺先进,劳动生产率高

4)自动化水平高,劳动强度小

1)投资少,建设快

2)产品切换容易,可生产多种增塑剂

3)工艺技术简单,人员素质易满足

缺点

1)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大

2)主要设备制作加工比较困难

3)产品切换困难,不适合多品种增塑剂的生产

4)对工人的素质要求高

1)产品质量波动大,不太稳定

2)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

3)能耗物耗高

 

连续式生产适合原料来源有保证,有较高生产管理水平和较高人员素质的大规模生产。

间歇式生产适合于小规模、多种增塑剂的生产,投资少见效快。

并且三废排放最低,对环境污染小。

 由于每年500吨200天,产量小,所以选用间歇法更好。

间歇法是将苯酐、异辛醇、硫酸和活性碳进行酯化反应,反应液用纯碱中和,经水洗、脱醇、压滤而得.

(2)酯化催化剂选用硫酸

酸催化法以硫酸等为催化剂,其活性顺序为:

硫酸>对甲苯磺酸>苯磺酸>2-萘磺酸>氨基磺酸>磷酸。

一般在常压下进行酯化反应,反应产物经中和、水洗、真空蒸馏,回收醇后脱色、压滤,即得成品。

缺点为反应时间长,收率低,产品质量差,废水量大,污染环境,腐蚀设备。

非酸性催化法:

以钛酸酯类、硅酸酯、铝酸钠、金属氧化物(如SO)为催化剂。

优点为副反应少,反应混合物着色性低,产品精制过程简单,质量好(酸值低、色度低、热稳定性好、体积电阻率大),无腐蚀问题,废水少,工艺简单,设备投资省。

惟酯化温度较高,且需纯氮保护。

非催化酯化法为不用催化剂及水的共沸物,而以单酯本身起自催化作用的方法,转化率可达97.5﹪~98﹪,产品酸度0.05,色度<10.废水少,污染轻。

但有混合物停留时间长、需用大容量反应器、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需分离、工艺复杂等问题,故采用者尚不多。

在七十年代以前,国外生产邻苯二酸酯类增塑剂,几乎全是采用硫酸之类的酸性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

因此采用硫酸为催化剂的技术很成熟。

[4]

我们采用硫酸为催化剂。

因为硫酸活性高,价格便宜,是应用最普遍的酯化催化剂,且采用硫酸为催化剂的技术成熟。

1.3.3工艺流程简述

(1)酯化反应:

在酯化釜中加入邻苯二甲酸酐,异辛醇以1:

2(摩尔)的比例,在0.25%硫酸(按总物料量下)催化下于150℃左右进行酯化,酯化在减压(80Kpa)下进行。

利用水蒸汽间歇加热。

(2)中和:

酯化液冷却到80℃左右,与5%碳酸钠水溶液进行中和,以除去其中的硫酸及未反应的苯酐,澄清后,分去水层。

(3)水洗:

用清水洗涤两次,使酯层酸值低于0.02mg.koH/g,同时又不得呈碱性。

(4)脱醇:

中和后的酯液在脱醇釜内减压(<150℃,真空下)加热,利用水蒸汽加热,除去其中过量的异辛醇及水分,

(5)脱色压滤:

脱色后的酯若色泽不好,需加0.1%的活性炭,用活性炭吸附,在60℃条件下搅拌,后经板框式压滤机除去机械杂质而得到产品。

2工艺计算

2.1物料衡算

2.1.1基础数据

年产量500吨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规格为99.0%(wt);年开工时间200天;每天3批,每批操作周期8小时。

酯化工序:

酯化温度150℃;酯化压力80Kp;投料比(苯酐:

异辛醇)为1:

3(摩尔比);98%H2SO4:

占物料的0.25(wt);苯酐的转化率:

100%;双酯的转化率:

80%

中和工序:

中和温度60℃,5%Na2CO3,且过量2%

水洗工序:

水洗温度80℃,等量软水,水洗两次

脱醇工序:

操作温度150℃下,压力为80Kp(绝压);水、异辛醇均可从塔顶蒸出,一部分为水、异辛醇的恒沸混合物;另一部分为含水2%(wt)的异辛醇,双酯损失0.5%

脱色过滤工序:

操作温度60℃,活性炭加入量占进料量的0.1%,吸附杂质98%(wt),双酯损失0.5%

双酯在水中溶解度<0.01%(25℃);异辛醇在水中溶解度0.1℃(20℃);水在双酯中的溶解度0.4%(25℃);水在异辛醇中的溶解度2.6%(25℃)

计算基准:

间歇反应操作过程以Kg/批为基准

2.1.2原料、产品的技术规格

表21原料、产品的技术规格

序号

名称

规格

物性

备注

1

异辛醇

≥99.5%

易燃、易爆

2

苯酐

≥99%

易燃、有毒

3

浓硫酸

≥98%

腐蚀性、氧化性、吸水性

4

Na2CO3溶液

≥5%

溶于水

5

邻苯二甲酸酸二异辛酯

99.0%

低毒

2.1.3物料衡算

1、酯化釜物料衡算

酯化釜物料衡算如图1-1所示

进料系统

需要纯的双酯:

500×99.0%=495t

每批所需纯的双酯:

495/(200×3)=0.825t/批=825Kg/批

所需纯双酯产量扩大5%:

825×105%=866.25Kg/批

主反应:

27813039018

x y866.25z

即列:

得:

需转化的单酯x为617.4808Kg;消耗异辛醇y为288.75Kg;水z为39.9808Kg

148 130278

mn 617.4808÷0.8

根据单酯转化率为80%,则单酯的总质量为617.4808÷80%=771.8510Kg

即列:

得:

纯苯酐m=410.9135Kg;消耗的异辛醇n=360.9375Kg

根据99%的纯苯酐为410.9135Kg

则苯酐总量为410.9135÷99%=415.0641Kg

苯酐中含有1%的杂质:

415.0641─410.9135=4.1506Kg

因为苯酐:

异辛醇为1:

3(摩尔比)

得99.5%的异辛醇为1082.8126Kg

异辛醇总量:

1082.8126÷99.5%=1088.2539Kg

异辛醇中0.5%的杂质:

1088.2539─1082.8126=5.4413Kg

浓H2SO4总量:

(415.0641+1088.2539)×0.25%=3.7583Kg

其中98%的纯硫酸:

3.7583×0.98=3.6831Kg

硫酸中2%的水:

3.7583─3.6831=0.0752Kg

在主反应中生成水量为39.9808Kg,而硫酸中生成0.0752Kg的水,共有水量40.0560Kg

出料系统

双酯总量:

866.25Kg

单酯总量:

771.8510─617.4808=154.3702Kg

纯硫酸:

3.6931Kg

水中异辛醇:

40.0560×0.3%=0.1202Kg(异辛醇在水中溶解度0.1%[20℃],温度综合60℃左右,溶解度扩大3倍,设异辛醇在水中溶解度0.3%)

流出的纯异辛醇:

1088.2539─0.1202─360.9375─288.75=433.0049Kg

(360.9375和288.75为反应掉的异辛醇)

杂质:

4.1506+5.4413=9.5919Kg(杂质来自苯酐和异辛醇)

整理上述计算结果列下表:

组分

Kg/批

w

原料

苯酐

99%苯酐

410.9135

27.27%

1%杂质

4.1506

0.28%

原料

异辛醇

99.5%异辛醇

1082.8126

71.85%

0.5%杂质

5.4413

0.36%

原料浓硫酸

98%浓硫酸

3.6831

0.24%

2%水

0.0752

0

进料总计

1507.0763

100%

40.0560

2.66%

水中异辛醇

0.1202

0.01%

单酯

154.3702

10.24%

双酯

866.25

57.48%

纯硫酸

3.6831

0.24%

异辛醇

433.0049

28.73%

杂质

9.5919

0.64%

出料总计

609.1918

100%

2、中和器物料衡算

中和器物料衡算图如图1-2所示

中和反应式:

556 106 600 4418XYZM154.3702

列等式:

求得:

反应消耗Na2CO3X为29.4303Kg,得到单酯钠盐Y为166.5865Kg,得到二氧化碳Z为12.2163Kg,得到水M为4.9976Kg

(2)H2SO4+Na2CO3───>Na2SO4+H2O+CO2

98 106 1421844

3.6831 H IL G

列等式:

求得:

反应消耗Na2CO3H为3.9838Kg;生成Na2SO4I为5.3367Kg;生产H2OL为0.6765Kg;生成CO2G为1.6536Kg

进料系统

已知反应掉的纯Na2CO3=3.9838+29.4303=33.4141Kg

需要的Na2CO3总量:

33.4141÷5%=668.2820Kg

总Na2CO3要求超量2%:

668.2820×102%=681.6476Kg

其中总Na2CO3中含有的水:

681.6476×95%=647.5653Kg

总的纯Na2CO3:

681.6476─647.5653=34.0823Kg

总的水量:

4.9976+0.6765+647.5653=653.2394Kg(包括Na2CO3中的水、生成的两部分水)

出料系统

设水层中的异辛醇为x1,油层中的水为x2,异辛醇总量为433.0049Kg(已知)

水层中的双酯为y1,油层中的双酯为y2,双酯总量为866.25Kg(已知)

水层中的水为m1,油层中的水为m2,水的总量为653.2315Kg(已求)

列方程组:

0.3%m1=x1 x1+x2=433.0049Kg

0.03%m1=y1且y1+y2=866.25Kg

7.8%x2+1.2%y2=m2 m1+m2=653.2394Kg

(温度在60℃左右,溶解度扩大3倍,即为0.03%)

由方程式可知x2=433.0049─x1

y2=866.25─y1

m2=653.2394─m1

代入方程式7.8%x2+1.2%y2=m2中

得到:

7.8%(433.0049─x1)+1.2%(866.25─y1)=653.2394─m1

7.8%(433.0049─0.3%m1)+1.2%(866.25─0.03%m1)=653.2394─m1

求得:

m1=609.1918Kg

根据m1+m2=653.2394,求得m2=44.0476Kg

由0.03%m1=y1

y1+y2=866.25

可得:

y1=0.1828Kgy2=866.0672Kg

由0.3%m1=x1

x1+x2=433.0049

可得:

x1=1.8276Kgx2=431.1773Kg

由于Na2CO3、Na2SO4、单酯钠盐都溶于水中

已知R=水层中的水:

油层中的水=609.1918÷44.0476=13.8303Kg

设溶于水相中的Na2SO4质量为b1,溶于油相中的Na2SO4质量为b2

立方程组:

b1+b2=5.3367(已求)

b1/b2=R=13.8303

得:

b1=4.9768Kgb2=0.3599Kg

同理,可求得单酯钠盐的分布,溶于水层中155.3537Kg,溶于油层11.2329Kg

Na2CO3的分布,溶于水层中0.6231Kg,溶于油层中0.0451Kg

反应中生成的CO2:

1.6536+12.2163=13.8699Kg(反应中产生的)

整理上述结果列下表:

组分

Kg/批

w

原料异辛醇

433.0049

21.15

双酯

866.25

40.32

单酯

154.3702

7.18

纯H2SO4

3.6831

0.17

原料

Na2CO3

95%水

647.5653

30.14

5%Na2CO3

34.0823

1.59

杂质

9.5919

0.45

进料总计

2148.5477

100

异辛醇

431.1773

20.07

双酯

866.0672

40.31

44.0476

2.05

Na2SO4

0.3599

0.02

单酯钠盐

11.2329

0.52

Na2CO3

0.0451

0

杂质

9.5919

0.45

609.1918

28.35

异辛醇

1.8276

0.09

双酯

0.1828

0

Na2SO4

4.9768

0.23

单酯钠盐

155.3537

7.23

Na2CO3

0.6231

0.3

CO2

13.8700

0.65

出料总计

2148.5477

100

3、水洗工序物料衡算

水洗工序物料衡算图如图1-3所示

(1)一次水洗工序

已知:

进入水洗工序的物质有异辛醇431.1773Kg,双酯866.0672Kg,水44.0476Kg,Na2SO40.3599Kg,单酯钠盐11.2329Kg,Na2CO30.0451,杂质9.5919Kg,进入水洗工序的总量为1362.5219Kg,则等量软水为1362.5219Kg

总水量(进入的水+软水)=13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