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34746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管理篇).doc

钢铁有限公司

煤气安全知识手册

(管理篇)

编制:

2016年2月22日

第一章煤气安全管理原则

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二、必须坚持“一切服从安全”的原则。

三、必须坚持煤气安全无小事原则。

四、必须确立煤气系统无大小活之分的原则。

五、任何煤气作业必须有方案、有措施,必须落实安全检测、安全确认、安全监护制度。

六、煤气作业或进入煤气区域(或疑似煤气区域)必须随身佩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煤气浓度超标或氧气浓度不足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设专职监护人。

七、煤气安全检测或救护器材、仪器必须安全准确可靠,严格采购、点检维护和管理。

八、煤气作业人员必须熟练使用煤气安全器材,必须树立培训或演练情况下失误一次等于失去生命一次的理念,不断提高实战技能。

第二章煤气事故典型案例

煤气事故案例一

事故案例:

2010年7月28日上午10:

10分左右,南京栖霞区迈皋桥已搬迁停产的原南京塑料四厂厂区地下可燃气体管道破裂引发爆炸。

事故导致13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其中重伤14人。

事故经验教训:

加强煤气设施区域施工的管理,防止对煤气设施的破坏造成煤气泄漏事故;发生煤气泄漏后应急处置方案要严格落实,加强对明火或点火源的管理,防止煤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气事故案例二

事故案例:

2010年1月4日上午11点45分,河北武安普阳钢铁有限公司南平炼钢分厂转炉发生煤气泄漏中毒事故,造成死亡21人、伤9人。

2010年1月3日,也就是事故发生的前一天,普钢公司曾发生了一起煤气中毒事故,导致两名工人死亡,这起事故普钢公司未吸取教训同时未上报。

事故经验教训:

施工中存在操作失误,是由于施工人员在完成焊接一号转炉与二号转炉煤气连接管道工程后,未采取可靠的煤气切断措施,使一号转炉煤气泄漏到二号转炉系统中,造成在二号炉进行砌炉作业的工作人员中毒。

煤气事故案例三

事故案例:

2010年1月18日上午8点半左右,河北邢台市内丘县顺达冶炼公司2号高炉在维修过程中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6名在场施工人员中毒,经抢救无效全部死亡。

事故经验教训:

事故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在未对煤气系统可靠切断进行确认,以及在进入高炉施工前未对炉内气体进行监测的情况下盲目施工,造成人员中毒死亡事故。

煤气事故案例四

事故案例:

2008年12月24日,河北唐山遵化市港陆钢铁有限公司2号高炉重力除尘器顶部泄爆板爆裂造成煤气泄漏;事故发生时,共有44名工人当班,事故造成死亡17人,27人煤气中毒。

事故经验教训:

河北遵化港陆钢铁公司08年“12·24”煤气事故是近年冶金行业极为严重的煤气事故,事故救援不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此次事故教训必须引起冶金行业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设备的点检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实现本质安全,同时必须高度注视煤气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和培训演练工作,加强煤气检测仪器、安全防护器材的使用培训、检测和维护,在应急情况下组织救援要安全要效,防止事故扩大化。

煤气事故案例五

事故案例:

2008年10月18日武钢鄂钢煤气盲板作业煤气泄漏造成4人死亡、10人煤气中毒。

事故经验教训:

带煤气盲板作业是冶金企业煤气行业的典型高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审批制度,作业前必须认真查看现场并制订和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作业措施以及应急措施,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安全作业规程的要求和安全协调监护措施,防止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气事故案例六

事故案例:

2008年3月3日16时30分左右,宝钢股份特殊钢分公司条钢厂酸洗热处理分厂McF炉5号门发生故障,2名职工进入炉内检查窒息晕倒在炉内(炉内氮气保护)。

在救人过程中有3人窒息性气体轻微吸入。

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轻伤。

经验教训(参见全国大钢安全协会事故通讯2008年3号):

宝钢08年“3·3”事故是一次典型的盲目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引发窒息事故,冶金企业煤气系统经常进行进入煤气柜、煤气管道、洗涤塔、煤气电除尘、煤气干法布袋箱等缺氧有毒受限空间环境进行检修作业,必须严格制订和落实安全作业方案以及应急措施,严格执行安全规程以及受限空间程序要求,严格检测、确认和监护制度,应急情况下救援要确保安全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化,同时在受限空间作业要做好防止触电、坍塌、淹溺事故,如进入煤气电除尘要认真落实好停电验电措施。

煤气事故案例七

事故案例:

2008年2月15日10时30分左右,马钢股份煤焦化公司二炼焦分厂在对5#焦炉地下室煤气管道进行插盲板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煤气爆炸,造成7人伤亡,其中1人死亡,2人重伤,4人轻伤。

事故经验教训:

带煤气盲板作业是煤气行业的典型高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审批制度,作业前必须认真查看现场并制订和严格落实各项安全作业措施以及应急措施,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安全作业规程的要求和安全协调监护措施,防止煤气中毒、着火爆炸事故的发生。

煤气事故案例八

事故案例:

2007年2007年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经验教训:

山东省德州德齐龙07年“7·11”爆炸事故的经验教训必须引起冶金企业的高度重视,对煤气系统检修完毕引送煤气试车作业前必须严格制定和落实安全方案并进行认真的检测检查和验收确认,作业中必须严格落实安全规程、工艺操作要求。

煤气事故案例九

事故案例:

2006年6月11日,山东省济南市某钢铁公司燃气发电厂二期工地煤气洗涤循环净水池内,3名清理建筑垃圾的民工中毒晕倒,公司煤气防护站2名人员、发电厂1人携带呼吸器救人时也中毒晕倒。

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

事故经验教训:

在检修煤气管道设施或与煤气相关的设备设施时,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危害辩识,必须认真制订和落实安全措施,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确认、安全检测、安全监护措施,防止煤气泄漏中毒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应急处置中应首先确保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化。

煤气事故案例十

事故案例:

2005年2005年10月26日,首钢动力厂综合管网92#支架处转炉煤气排水器发生煤气泄漏事故,造成9人死亡。

事故经验教训(参见全国大钢安全协会事故通讯2005年29日):

冶金企业煤气排水器(水封)压穿泄漏煤气事故在冶金企业已发生多次事故,因此冶金企业必须加强煤气排水器等设施的点检维护、检修以及冬季保温的管理,确保排水器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必须加强煤气管网运行压力的管理,防止排水器压穿泄漏煤气事故的发生。

煤气事故案例十一

事故案例:

2004年9月23日16时30分,河北邯郸市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在新上项目煤气发电厂点火时,发生煤气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

事故经验教训:

煤气燃烧设备点火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点火制度,点火必须严格进行置换吹扫并检测确认后方可点火作业。

煤气事故案例十二

事故案例:

2003年6月29日17时55分,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水城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煤气泄露事故,造成3人死亡,29人中毒。

事故经验教训:

在检修煤气管道设施或与煤气相关的设备设施时,作业前必须进行作业危害辩识,必须认真制订和落实安全措施,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确认、安全检测、安全监护措施,防止煤气泄漏中毒以及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冶金企业近年煤气事故频发的原因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冶金企业煤气中毒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暴露出冶金企业在正常生产与建设施工或检修之间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下,对煤气使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一是冶金企业没有切实落实交叉作业的现场安全管理职责,简单以与施工企业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的方式,将安全生产责任全部落到施工企业身上。

二是冶金企业和施工企业没有制定严谨的施工或检修方案,明确各相关方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三是冶金企业和施工企业在安全措施未经确认的情况下,即下令和实施作业。

四是冶金企业或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的规定,对生产区域与施工区域实施有效的煤气隔断措施。

五是进入有煤气中毒风险现场的冶金企业或施工企业的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或未经培训,在未按规定配戴防护用具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或组织施救,造成事故或导致伤亡扩大。

第四章煤气安全作业及检修管理重点

一、应制定三个方案:

一是检修工作方案;二是停气和吹扫方案;三是送气置换方案。

方案应包括组织指挥机构,检修内容和涉及范围,检修程序,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等内容;应办理有关作业的许可证,做好安全确认,并进行严格检测并记录,做到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二、负责施工的单位必须与业主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同时经各有关部门认可并办理相关手续。

施工企业应对自身范围的安全工作承担责任。

三、检修实施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四、作业人员应随身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作业环境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或氧气浓度不足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设专职监护人。

五、作业场所应设有逃生及救援通道。

有条件的企业应组织消防车、急救车现场待命。

六、检修规定内容不得改变,否则必须重新申请。

项目完成后由负责人签字确认。

七、施工作业要求:

1.施工中要严格遵守制定的施工单项安全措施,动火点必须备有相应、有效的灭火器材和一氧化碳测定器;进入煤气设备或管道内作业,必须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测定器和便携式氧气测定器,并采取联系呼叫措施予以安全确认;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工作的间隔时间至少在2小时以上,中间到无煤气地点休息。

2.带煤气危险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作业时,操作人员应佩戴空气正压呼吸器或隔绝式防毒面具,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工作场所应备有必要的联系信号、煤气压力表及风向标志等;

(2)距工作场所40米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与工作无关人员应离开作业点40米以外;

(3)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制工具或涂有足够厚度润滑油脂的铁制工具;

(4)距作业点10米以外才可安设照明装置;

(5)不应在具有高温源的炉窑等建、构筑物内进行带煤气作业。

3.带煤气动火补焊等作业,必须保持管内煤气正压不低于100Pa,在动火点附近安装校验有效期内的适用压力表,专人连续监视压力,并用对讲机保持联系,无法确保规定压力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八、停气应做到:

1.确认全部止火。

使用按规程规定有效可靠的装置关闭入口煤气及仪表导管阀门,检修设备与运行中的设备要用盲板或眼镜阀可靠切断。

打开末端放散管,确保内部煤气吹净。

2.末端放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或平台4米,距地面不小于10米,车间内部或距车间10米以内不经常操作的放散管必须高出建筑物的屋檐,操作时应站在上风口,必要时在放散口附近划定警戒区,区内禁止有火源,并注意煤气不要逸入周围房屋。

3.高炉煤气管道停气时,从煤气来源阀门后附近通氮气或蒸汽赶煤气4.焦炉煤气或混合煤气管道停气时,向管道始端通入氮气或蒸汽。

5.排水器由远而近逐个放水驱除内部残余煤气。

6.在管道末端和各死角处做爆发试验,如点不着,可停止通氮气或蒸汽,打开人孔通风,待含氧量达19.5%和一氧化碳含量合格后,方可进入管道内工作。

九、送气应做到:

1.清除管道内杂物,清点工具,人数齐全后封闭人孔和手孔。

2.所有阀门应完好无损,能按要求关闭和开启。

3.将排水器灌水满流,保证达到规定要求的水封高度,关闭排水管阀门和试验头阀门。

4.管道及附属设备上停止动火作业,煤气管道周围不得有火源和大于200℃的高温物质。

5.打开末端放散管,从管道始端通入氮气赶空气,在末端放散管附近取样试验至含氧量合格。

6.打开阀门引入煤气,同时停止通入氮气,以煤气赶氮气在末端放散管处做爆发试验,连续三次合格后关闭放散管。

7.打开仪表导管的阀门,恢复仪表指示。

8.改扩建及大修后的煤气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送气。

十、发现煤气泄漏,不能盲目冒险作业和冒险抢救。

第五章煤气改扩建工程期间安全管理内容

改扩建工程主要指焦炉、高炉、转炉的改造、扩建、检修涉及煤气回收系统的交叉作业。

除应按照上述相关要求执行外,还要做到:

一、在改扩建工程与正常生产交叉作业情况下,冶金企业是涉及双方安全生产事项的主要责任方,并对此承担责任。

应将涉及本企业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事项纳入本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

如施工企业在进行转炉砌炉作业时,冶金企业不能将煤气泄漏到作业现场。

二、应制定施工方案,对涉及的各项工作内容、各个单位的任务、职责作出明确规定,非重新确认不得更改。

三、改扩建工程负责人和生产系统负责人要一对一地负责联系,避免其他任何人转达指令。

四、在改扩建工程范围内的施工作业内容未全部结束,人员未全部撤离的情况下,应杜绝一切涉及煤气系统的试车和调试,不得组织与生产系统对接联网。

五、改扩建工程后的煤气设施应经检查验收,证明符合安全要求并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后,方可投入运行;改扩建后的煤气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送气。

煤气设施的验收必须有煤气使用单位的安全部门参加。

第六章

煤气安全“十”必须

1、煤气生产单位必须设立煤气防护站(组),相关人员必须培训持证上岗。

2、煤气区域必须设置齐全安全警示标志。

3、煤气作业必须制订落实安全措施。

4、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2人以上。

5、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随身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

6、煤气重要危险岗位必须配置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7、带煤气作业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

8、高度危险煤气作业必须实行作业许可、办理票证、检测确认制度。

9、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合格。

10、煤气作业必须设置现场安全监护人。

煤气安全“十禁止”

1、煤气区域严禁烟火。

2、煤气区域严禁长时间逗留或休息。

3、煤气区域严禁堆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4、煤气区域严禁设置人员密集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

5、严禁低气压、大雾、雷雨天气及靠近高温热源带煤气危险作业。

6、严禁发生煤气事故后盲目冒险作业、冒险抢救。

7、严禁蒸汽或氮气管道与煤气管道硬连接,停用时必须断开或堵盲板。

8、严禁盲板、眼睛阀或扇型阀及敞开式插板阀安装在厂房内,严禁雷雨天或在厂房内放散煤气。

9、严禁煤气设备和管道泄爆装置泄爆口正对建筑物的门窗、安全通道或走梯平台。

10、严禁煤气用户先送煤气后点火;直径大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严禁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煤气检修安全作业“六不干”

1、作业任务不清楚不干。

2、责任分工不明确不干。

3、作业现场无安全交底不干。

4、无安全方案不干。

5、无确认、无检测不干。

6、无监护不干。

五票三制

五票

1、煤气盲板作业票

2、煤气设备(区域)动火作业票

3、煤气区域高处作业票

4、煤气设备内部作业票

5、停(送)煤气作业票

注:

进入煤气电净化设备如电除尘器内部作业实行两票制(必须办理停电作业票和煤气设备内部作业票)。

三制

安全确认制

安全检测制

安全监护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