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11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813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8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统计学习题1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习题110.docx

《统计学习题1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习题110.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统计学习题110.docx

统计学习题110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方法论科学。

()

2.统计活动与统计数据的关系是统计资料与统计实践的关系,统计学与统计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3.政治算术学派提出了一个世界公认的名词“统计学”,该学派是“有统计之名,无统计之实”的学派。

()

4.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方法论学科,它能解决各门学科的所有问题。

()

5.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

6.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

7.个体的变异性也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

()

8.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

9.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

()

10.标志按标志值的表示方式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11.电话号码是数量标志。

()

12.蓝色是品质标志。

()

13.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存在具有相对性。

()

14.不变标志是总体同质性特征的体现,而可变标志是总体差异性特征的体现。

()

15.任何总体,其所包含的个体必须具备多个可变标志和至少一个不变标志。

()

16.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的。

()

17.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

18.一个统计指标只能反映总体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

()

19.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

20.可变标志、统计指标都是变量。

()

21.连续型变量的变量值均是带有小数点的。

()

22.人的体重是离散型变量。

()

23.统计上的变异是指可变标志的标志表现之间的差别。

()

24.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尽可能多的总体单位进行观察,越多越好。

()

25.统计描述法是在整个统计研究过程中都很有用的方法。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客观现象的内在规律B.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C.统计活动过程D.统计活动结果

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3.要了解50所中学的学生视力状况,则个体是()。

A.每所中学B.全部中学C.每名学生D.每名学生的视力

4.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

A.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是在变动的

B.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着差异的

C.随着统计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和总体单位的角色可以变换

D.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

5.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B.某一水塘中某年所养的鱼数量

C.城市年流动人口数D.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6.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学生的性别B.学生的年龄C.学生的专业D.学生的住址

7.下列标志中,属于不变标志的是()。

A.某学校的学生性别B.某企业的职工年龄

C.某高校的教师收入D.某政府机构职员的职业

8.某班3名男生的身高分别为172厘米、176厘米和178厘米,这三个数值是()。

A.标志B.变量C.变量值D.指标

9.标志是指()。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

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

10.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的等级是()。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1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的儿童人口总数是数量标志

12.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上述两个变量()。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13.2016年商品销售额400亿元,这个指标尚缺少()。

A.指标名称B.计量单位C.空间范围D.指标数值

14.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下面哪个是统计指标?

()。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每名职工的总收入

C.该地区每个企业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

1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合格率B.总产值C.总成本D.人口数

16.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D.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1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18.在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中()。

A.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是毫无关系的

B.统计指标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C.若干个统计指标组成了统计指标体系

D.统计指标可以决定统计指标体系的大小

19.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B.应用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D推断统计学

20.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种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相关分析法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包括()。

A.统计数据B.统计设计C.统计活动D.统计表E.统计学

2.古典统计学时期,主要有()。

A.国势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

D.概率论学派E.社会统计学派

3.从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来分,统计学可以分为()。

A.理论统计学B.应用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E.社会统计学

4.统计总体的等征包括()。

A.客观性B.大量性C.同质性D.差异性D.相对性

5.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学生姓名B.政治面貌C.所在年级D.已修学分E.逃课次数

6.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月消费金额B.学历C.月收入D.月通话次数E.出勤率

7.变量按其取值的表现不同可分为()。

A.确定性变量B.随机性变量C.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E.常数

8.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商业企业单位数B.商品总销售额C.职工人数

D.商品库存额E.商店经营商品品种数

9.对某地区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其中,统计指标有()。

A.某企业亏损20万元B.全地区产值3亿元C.某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D.全地区职工6万人E.全地区拥有各种设备6万台

10.总体和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这几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1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A.某地区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某地区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某地区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某人职业是厨师,则厨师属于标志表现

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12.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分为()。

A.数量指标体系B.质量指标体系C.基本指标体系

D.社会指标体系E.专题指标体系

13.统计研究的程序(统计工作过程)包括()。

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

D.统计分析与解释E.统计资料的保存与开发

14.统计学研究方法包括()。

A.大量观察法B.综合分析法C.统计描述法

D.统计推断法E.统计模型法

15.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A.数量性B.同质性C.可比性D.总体性E.具体性

五、简答题

1.简述统计的涵义。

2.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3.如何理解总体的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4.总体、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如何?

试举例说明。

5.如何理解标志、指标、变量三者的含义?

试举例说明。

6.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7.举例说明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8.品质标志、数量标志、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四者关系如何?

试举例说明。

9.什么是统计指标体系?

有哪些表现形式?

试举例说明。

10.统计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统计数据及其搜集

一、判断题

1.一般地,品质标志用定类尺度、定序尺度来测定,而数量标志用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来测定。

()

2.研究生招生目录中,020203代表财政学、020204代表金融学、020205代表产业经济学、020208代表统计学,等等。

这意味着各个专业属于定序数据。

()

3.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的起始阶段。

()

4.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对象。

()

5.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调查单位就是总体单位,也是报告单位。

()

6.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的普查中,调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

()

7.调查时间就是进行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

8.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9.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各个方面都进行调查。

()]

10.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11.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

1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

13.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

14.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

15.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调查的标志值在其标志总量中所占比重大的少数单

位。

()

16.某市一新闻机构为了了解居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状况,到几个居民小区随意

询问了500人。

这一调查属于随机抽样调查。

()

17.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

应采用这种方法。

()

18.由于抽样调查中既有登记性误差,又有抽样误差,因此抽样调查的结果肯定

不如普查数据准确。

()

19.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表性误差,还有可能产生登记性误差,所以它的误差要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

()

20.各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会造成重复劳动,因此不应提倡。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B.实验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截面数据

2.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称()。

A.时间序列数据B.观测数据C.截面数据D.实验数据

3.下面的数据中属于顺序数据的是()。

A.5个人的年龄分别是25,22,34,41,33B.性别:

男,女

C.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

金融,房地产,医药,机械制造

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

赞成,中立,反对

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这里的“消费支付方式”是()。

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型变量

5.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

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B.定序数据C.定距数据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B.定类数据包含了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统计调查搜集的主要是原始资料,所谓原始资料是指()。

A.统计部门掌握的统计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D.统计年鉴或统计公报上发布的资料

8.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两种,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

的关系是()。

A.次级资料是从原始资料过渡来的B.二者不相干

C.原始资料就是次级资料D.次级资料质量上次于原始资料]

9.统计调查有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之分,它们划分的标志是()。

A.是否进行登记、计量B.是否按期填写调查表

C.是否制定调查方案D.是否对所有组成总体的单位进行逐一调查

10.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

11.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

12.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A.选取调查单位数目不同B.灵活程度不同

C.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D.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13.对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调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

14.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5.统计报表大多属于()。

A.一次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16.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所有职工

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

17.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A.全部汽车B.每辆汽车C.一个停车场D.所有停车场

18.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项目

1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B.工业企业现状调查C.农村耕畜调查D.人口普查

20.如果一个样本因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

A.抽样误差B.非抽样误差C.设计误差D.试验误差

21.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22.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A.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B.避免资料(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C.使不同时间的资料具有可比性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23.调查时限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24.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A.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

B.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

D.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25.统计调查中,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有()。

A.现场观察法、普查和抽样调查B.报告法、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

C.现场观察法、询问调查法、报告法和实验采集法

D.采访法、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问卷调查法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渠道主要是()。

A.各类统计年鉴B.报刊、图书C.调查D.实验E.电视、网络

2.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A.评估数据可用价值B.按照需要进行取舍C.弥补缺失数据

D.数据来源要方便他人查找核对E.注意指标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

3.统计数据按计量尺度的不同,可分为()。

A.定类数据B.观测数据C.定序数据D.定距数据E.定比数据

4.测量尺度的作用包括()。

A.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低,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高;

B.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多;

C.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多;

D.统计测量尺度决定数据的显示方法;E.统计测量尺度决定数据的分析方法。

5.下面属于定序尺度的有()。

A.学生的智商等级B.学生到达教室的距离C.学生按考试成绩的位次

D.学生按出生地的分组E.学生统计学考试的分数

6.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全面调查B.一次性调查C.专门调查D.非全面调查E.经常性调查

7.全面调查包括()。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经常性的统计报表E.普查

8.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非全面统计报表E.统计报表

9.普查是()。

A.非全面调查B.专门调查C.全面调查D.经常性调查E.一次性调查

10.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所谓

重点单位是()。

A.在总体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单位B.在总体中它们的数目不多

C.它们在总体单位数中占有很大比重

D.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E.能够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的那些单位

11.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全面调查E、非全面调查]

12.典型调查属于()。

A.全面调查B.非全面调查C.经常性调查D.一次性调查E.专门调查

13.抽样调查()。

A.是一种全面调查B.是一种非全面调查C.应用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D.只有抽样误差E.可以消除抽样误差

14.某地区为了解年末钢材的库存情况,向各单位颁发调查表要求填报,这种调查属于()。

A.统计报表制度B.全面调查C.专门调查D.经常性调查E.一次性调查

15.农作物预计产量调查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经常性调查D.一次性调查E.专门调查

16.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

A.典型调查B.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D.普查E.抽样调查

17.调查单位是()。

A.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B.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C.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18.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工业企业设备普查B.零售商店调查C.人口普查

D.工业企业普查E.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19.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

A.经济性B.时效性C.准确性D.全面性E.灵活性

20.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

E.每个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

21.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C.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确定调查时间E.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22.原始资料是指()。

A.有待加工、整理的资料B.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

C.反映总体特征的资料D.统计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E.利用人家调查的资料

第二章统计数据及其搜集答案

一、判断题

1—5√×√××6—10√×××√

11—15×××√√16—20×××××

二、选择题

1—5DADAA6—10DBADD11—15BCBDC

16-20BBCBB21—25DBBDC

三、多项选择题

1、CD2、ACDE3、ACDE4、ABCDE5、AC6、AD7、DE8、ABCD9、BCE10、BDE11、BE12、BDE13、BC14、ABE15、BDE16、ACDE17、BCE18、BD19、ABCE20、BCDE21、ABCDE22、BD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一、判断题

1.统计整理仅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

2.统计分组中的“分”是针对总体单位而言的,而“合”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

3.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

4.统计分组应使组间差异尽量小。

()

5.统计分组应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

6.对一个既定的统计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8.离散型变量可以做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做组距式分组,组距表示方法只能是重叠的。

()

9.某一变量分为两组:

15~20,21~25,由此可以判断该变量为一连续变量。

()

10.在组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

()

11.按分组标志在性质上的差别,统计分组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

12.复合分组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将它们排列起来,逐一对总体分组,这就是复合分组。

()

13.只有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列才是次数分布数列。

()

14.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分配数列。

()

15.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各组的代表值,它等于组内各变量值的平均数。

()

16.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

17.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与组距成正比例关系。

()

18.在单项数列中,组数=全距÷组距。

()

19.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小于1,而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

()

20.设计统计表必须遵循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的原则。

()

21.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

22.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进行统计分组

C.进行加工汇总D.编制统计表

2.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A.发现数据的错误B.对数据进行排序

C.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D.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3.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A.统计整理B.统计分析C.统计调查D.统计分组

4.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某种标志()。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而又有联系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而又有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