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34988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 5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练习题 新版鲁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H2SO4+Na2S2O3=Na2SO4+S↓+X+H2O,推断X的化学是( 

SO3 

Na2O 

SO2 

H2S

5.有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燃料,现在取这种燃料2.3g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你认为该燃料可能是( 

C2H5OH 

C2H4 

CH4 

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原子数目 

元素种类 

物质总质量 

分子种类

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2.3

4

反应后质量/g

2.2

2.7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

1

8.最近日本推出了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

X+3O2

2CO2+3H2O,则X(甲醚)的化学式是(  )

C3H6O2 

C2H6O 

C2H4O 

CH4O

9.将25克甲物质跟5克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有10克甲,11克丙,还有另一种新物质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2A+B═C+2D 

A+2B═2C+D 

A+2B═C+2D 

2A+B═2C+D

二、填空题(共4题;

共11分)

10.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________;

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CO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

11.有化学反应A+2B═C+2D,若9.8克的A与8.0g的B完全反应生成C14.2g,则生成D________.若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98、40、142,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12.下图是教材中验证质量守恒的定律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一,先将胶塞上的玻璃管末端加热至红热,再接触瓶内红磷,其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二,铁与硫酸铜(CuSO4)溶液作用生成硫酸亚铁(FeSO4)和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实验三,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X,其中X化学式为________ 

 ,这个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 

(4)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选择化学反应和装置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13.已知A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下列反应中能确定“A”物质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A→H2+O2

②H2+O2→A

③H2+CuO→Cu+A 

④Fe+A→Fe3O4+H2

⑤NH4HCO3→NH3+CO2+A

你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用一句话说明)。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

共8分)

14.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碳酸钠),如图所示。

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碳酸钠倒入锥形瓶中,可观察到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________,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15.两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

Ⅰ.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Ⅱ.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根据方程式计算)________。

②小华取10克样品,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此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题;

共5分)

16.小贝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图示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前后天平仍然平衡,小贝认为实验成功,你认为小贝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为什么?

五、综合题(共1题;

17.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________ 

(填写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 

(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质量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反应物或产物的化学式

(3)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X,同时生成固体Y.X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

4X+Y.

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Y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

1”,则可假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设A的质量为x,则

,故x=8g;

又因为“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守恒,可求D的质量为8g+12g﹣11g=9g.

A、在反应2A+3B=2C+4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

1.已知“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因为A的质量为8g;

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

​,解得c=44,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故错误;

B、根据分析,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B为32,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可计算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此反应中B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6:

9,该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分析,可求D的质量为8g+12g﹣11g=9g,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分析,A与C的质量之比是8g:

11g=8:

1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

【分析】根据“在反应2A+3B=2C+4D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

1”,则可假设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又因为“一定质量的A与12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产11克C”,则可求一定量A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质量守恒,可求D的质量.

2.【答案】C

【解析】【解答】反应前后:

①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②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例如2H2O

2H2↑+O2↑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再如H2+Cl2

2HCl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③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④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⑤物质的分子个数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⑥各种原子的总数一定不变;

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不变.

C.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

反应后生成物4CO2、2SO2、6H2O中,共有4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18个氧原子、12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2X+9O2中已有18个氧原子,2X中应含有4个碳原子、2个硫原子、12个氢原子,则X的组成为2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6个氢原子,

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各原子的数目之和等于反应后各原子的数目之和,据此可推断X的化学式.

4.【答案】C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7个氧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3个硫原子,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1个硫原子;

X的化学式为SO2;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来解题。

5.【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这种燃料中含碳质量∶4.4g×

=1.2g。

含氢质量∶2.7g×

=0.3g.0.3g+1.2g=1.5g<2.3g.则该燃料可能是C2H5OH.

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分析,利用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

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反应后生成的碳、氢、氧元素质量,从而确定燃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6.【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可知:

从宏观上分析元素种类;

从微观上分析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数目是否变化.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种类不变;

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化;

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化.

故选D.

【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7.【答案】B

在该反应中乙醇及氧气的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且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等于2.3g+4g=6.3g,而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是2.2g+2.7g=4.9g,所以X是生成物,且质量是6.3g﹣4.9g=1.4g,其反应的表达式为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

A、由以上分析知X等于1.4g;

B、2.3g乙醇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是2.3g×

=1.2g,反应后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2g×

=1.6g,碳元素质量是2.2g﹣1.6g=0.6g,碳元素质量不等,所以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水中的氧元素是2.7g×

=2.4g,两者中氧元素的和与反应的氧气质量相等,因为乙醇中还含有氧元素,所以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反应的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是2.3g×

=0.3g,而水中的氢元素质量是2.7g×

=0.3g所以X中不可能含有氢元素;

D、由以上分析知X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1.2g﹣0.6g):

2.3g×

=3:

4;

故选B

【分析】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会减小生成物的质量会增加,且反应物的质量之和应该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然后依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8.【答案】B

甲醚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X+3O2

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X(甲醚)的化学式中C的个数应为2个,H的个数应为3×

2=6个,O的个数应为2×

2+3﹣3×

2=1个,故X(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

故选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据此答题. 

9.【答案】A

根据反应的特点可以知道,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而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所以可以判断反应中消耗了甲的质量为:

25g﹣10g=15g,乙物质完全被消耗,即为5g,即反应物为甲和乙,而丙和丁为生成物,其质量为1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了丁的质量为:

15g+5g﹣11g=9g,设甲的化学计量数为a,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b,则可以得出比例式为:

=

,所以

,设生成物中丙的化学计量数为c,丁的化学计量数为d,则可得比例式为:

,所以可以得出

,所以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C+2D,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以知道,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和的比值和实际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可以据此来判断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二、填空题

10.【答案】1.4;

9: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2.6+7.2﹣6.6﹣1.8=1.4;

设反应方程式为aC2H2+bO2

cCO2+dH2O+eCO. 

a:

b:

c:

d:

e=

(分母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子是该物质的质量)=0.1:

0.225:

0.15:

0.1:

0.05=4:

6:

4:

2,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2H2+9O2

6CO2+4H2O+2CO,O2与CO化学计量数之比为9:

2.

故填:

1.4;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11.【答案】3.6g;

1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D的质量=9.8g+8g﹣14.2g=3.6g.

设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A+2B═C+2D

 

1422x

14.2g3.6g

解得x=18.

3.6g;

18.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同时得到D的质量=A的质量+B的质量﹣C的质量;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算出的是2D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求D的相对分子质量自然要除以2.

12.【答案】点燃红磷;

Fe+CuSO4=FeSO4+Cu;

H2O;

由于装置未密封,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未称量;

如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应密封

(1)将胶塞上的玻璃管末端加热至红热,再接触瓶内红磷,其目的是点燃红磷;

(2)铁与硫酸铜(CuSO4)溶液作用生成硫酸亚铁(FeSO4)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反应前后不变,则其中X的化学式为H2O;

由于装置未密封,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未称量,因此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

(4)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选择化学反应和装置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如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应密封.

(1)点燃红磷;

(2)Fe+CuSO4=FeSO4+Cu;

(3)①H2O 

②由于装置未密封,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未称量;

(4)如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应密封.

【分析】

(2)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如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应密封;

13.【答案】①②③④;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解析】【解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判断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

①②③④;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分析】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利用此原理解答

三、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1)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

在中央

(2)偏左;

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解析】【解答】

(1)右侧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左侧不反应,右侧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损失,所以天平指针仍在中央;

(2)中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右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余质量减少,天平向左倾斜.

在中央;

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分析】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对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者是有烟雾生成的反应,为了把所有生成物的质量都包括在内,必须要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15.【答案】79%;

7.3%;

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

B装置吸收了CO2带出的水蒸气和HCl气体

【解析】【解答】①Ⅰ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被溶解;

由题意知:

石灰石中杂质为2.1g,故碳酸钙质量为10g-2.1g=7.9g,其质量分数为7.9g/10g×

100%=79%;

Ⅱ应找出盐酸完全反应时的盐酸质量及其氯化氢的质量,即可求得;

已知量50g盐酸,对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10g-5g=5g,再用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得氯化氢的质量;

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则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73

44

5g

50gy

100:

73=5g:

50gY

Y=7.3%

NaOH固体是作为干燥剂CO2和吸收,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在反应会挥发HCl气体,也会与NaOH反应。

故B装置吸收了CO2带出的水蒸气和HCl气体。

79%;

B装置吸收了CO2带出的水蒸气和HCl气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和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即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解答题

16.【答案】解:

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氯化钡与硝酸钾接触后,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故不反应,故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不合理.

【解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氯化钡与硝酸钾不反应,故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五、综合题

17.【答案】

(1)A;

4P+5O2

2P2O5

(2)①②⑤⑥

(3)H2;

Fe3O4

(1)两个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进入空气中,所以B不平衡,A平衡;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P2O5.

A;

(2)在化学反应前后,

①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②原子数目一定不变;

③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④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⑤元素种类一定不变;

⑥物质质量一定不变.

①②⑤⑥.

(3)X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说明X是氢气,由3Fe+4H2O

4H2+Y可知,氢原子反应前后个数相等,Y中应该含有3个铁原子和4个氧原子,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是Fe3O4.

H2;

Fe3O4.

(1)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