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995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docx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字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 

A、猿猱(róu)   敕(chì)造   崔嵬(wéi)  豺(chái)狼 

B、句读(dòu)   朱拓(tuò)   琴弦(xuán) 操觚(gū)

C、宵柝(tuò)   庠(yáng)序  孝悌(dì)   跬(guǐ)步 

D、漱盂(yú)    鞭笞(tái)   征辟(pì)   锲(qì)而不舍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呕哑    撒手人寰   尔来四万八千岁      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B、洿池    百无聊赖   别有忧愁暗恨生      无复鸡人报晓筹 

C、绣闼    纨袴膏粱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蟹六跪而二螯 

D、煴火    仓皇北顾   嘻嘻钓叟莲娃        樯橹灰飞烟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得克萨斯州胡德堡陆军基地发生重大枪击案后,美国军方______,凶手目前仍活着,但行凶动机尚不清楚。

②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应埃及总理纳齐夫邀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将_______赴埃及首都开罗,对埃及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

③医学专家说,肥胖________是一种臃肿的体态,更是一种病态,它能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等诸多疾病,还会使人产生自卑心理。

④业内人士称,中国式赌球造成球队以赌养假,这不仅不利于中国足球的进步,_______可能会使足球事业难以为继。

A.坦承  动身  不只  反而   B.坦陈  启程  不止  而且

C.坦承  动身  不止  而且   D.坦陈  启程  不只  反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杜郎口中学三面黑板学生争相去写、去画的真实课堂把他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又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两者交相辉映,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C.本书自问世以来印数超过500万册,作为传统实用的基本英语语法书,能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它有极强的针对性。

D.“六•三○”特大醉酒驾车肇事案司机张明宝一审被判无期徒刑,这一判罚引起广泛争议,许多人认为张明宝致五死四伤,后果特别严重,罚不当罪,判处死刑也不为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厂家认为,电动车之所以“超标”的原因,是因为时速20公里,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40公斤的车辆配备的电池,最多跑20公里,连基本出行都非常不便。

B.端午节已是中国的法定节日,然而在我国内地的很多大城市已经难见赛龙舟的景象,倒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却还保留着五月五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C.奥巴马一到中国就与青年人展开对话,介绍美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及他本人,这似乎印证了美国媒体的观点:

奥巴马对华政策成败与否的关键是能否赢得中国的青年人。

D.上海世博会是由中国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它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目前已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倡导低碳生活  引领绿色消费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努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曾几何时,低碳生活被寻求时尚的人们当成一种个性和标榜,似乎离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今天,当极端天气现象一次次光临,《2012》中山崩地裂、火山喷发的场面依然撼人心魄,哥本哈根联合国天气变更大会被称为“拯救地球最后的时机”,两会关于低碳生活的热议,让更多的人们开始清醒认识到“高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的巨大影响,节能减排、全球变暖等话题也已不再仅仅是政府、环保部门和时尚人士的专利。

低碳生活不是一场空洞的时尚秀,它已经成为一种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公德。

低碳就在一念之间,就在举手投足之间。

如何才能让“低碳生活”这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行径呢?

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有所共识,能不能从日常生活做起。

低碳生活并不是让人们放弃高品德的生活享受,而是提倡一种更健康环保的全新生活理念。

作为勤俭节俭美德的发扬和提升,以低能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生活方式,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新形势下,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涵义。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有着首要的现实意义。

当然,一种社会公德从人们共同认知到形成规范化的道德标准,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但低碳生活却完全可以从一时一事起头,购置节能环保的“绿色家电”成为人们践行低碳生活的一致选择。

“绿色家电”是指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高效节能且在应用历程中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危害,在报废后还可以回收利用的家电产品。

“绿色家电”的类型主要集中在资源节俭型、低噪音型、减少废物型、低毒安全性产品上。

标有“青山绿水”标记的彩电,要求规格在29英寸(74厘米)以上,产品照射率(X射线)不超过每小时0.07毫仑,在此领域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另外,电视的包装也需应用环保材料 。

目前,市场上已有多个品牌得到认证。

“绿色”冰箱、冰柜主要要求冰箱、冰柜的制冷发泡系统不再耗损含氟物质,使制冷系统处在无氟状态。

这样个人应用时,既不会时常出现漏氟带来的麻烦,又不会因氟透露而造成对大气层的污染。

如今,放眼家电市场,“绿色”已成为一道最亮丽的色彩,因此,“绿色家电”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把传统家电取而代之。

6.从原文看,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低碳生活”的目标是降低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的毁坏。

B.“低碳生活”不是一场空洞的时尚秀,它已经成为一种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行动。

C.“低碳生活”提倡以低能耗、低开支为核心的健康生活方式,对企业和个人都有着首要的现实意义。

D.“低碳生活”完全可以从一时一事开始,购买“绿色家电”已成为人们践行低碳生活的一致选择。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更多的人们开始清醒认识到,哥本哈根联合国天气变更大会是“拯救地球最后的时机”。

B.标有“青山绿水”标记的彩电,具有节俭资源、低噪音、减少废物、低毒安全等优点,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C.低碳并不意味着刻意勤俭,刻意放弃一些生活享受,只要生活中注意多节俭、不浪费,也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D.“绿色家电”主要要求冰箱或冰柜的制冷发泡系统不耗损含氟物质,这样个人应用时,就不会因氟透露而造成对大气层的污染。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勤俭节俭的低碳生活方式为荣,以奢侈浪费的“高碳生活”方式为耻,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B.低碳生活的理念已被人们共同认知,人们已经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C.相对于“绿色家电”,传统家电具有能耗大、噪音高、对环境毁坏较大等劣势。

D.如今,“绿色”已成为一道最亮丽的色彩,“绿色家电”代替传统家电的光阴不会久远。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马人望,字俨叔。

咸雍中,为松山县令。

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

萧喜曰:

“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

”  以事闻于朝,悉从所请。

徙知涿州新城县,县与宋接境,驿道所从出。

人望治不扰,吏民畏爱。

           近臣有聘宋还者,帝问以外事,多荐之,迁警巡使。

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

会检括户口,未两旬而毕。

同知留守萧保先怪而问之,人望曰:

“民产若括之无遗,他日必长厚敛之弊,大率十得六七足矣。

”保先谢曰:

“公虑远,吾不及也。

”改上京副留守。

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炷以艾,力疾驰逐,贼弃所掠而遁。

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

迁保静军节度使。

有二吏凶暴,民畏如虎,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

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

迁中京度支使,始至,府廪皆空;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

未几,拜参知政事。

时钱粟出纳之弊,惟燕为甚。

人望以缣帛为通历,凡库物出入,皆使别籍,奸人黠吏莫得轩轾,乃以年老扬言道路。

朝论不察,改南院宣徽使,以示优老。

逾年,天祚诏之,既至,谕曰:

“以卿为老,误听也。

”遂拜南院枢密使。

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当时,民所甚患者,驿递、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

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

人望有操守,喜怒不形,未尝附丽求进。

初除执政,家人贺之,人望愀然曰:

“得勿喜,失勿忧,抗之甚高,挤之必酷。

”其畏慎如此。

(《辽史》卷一百五•列传第三十五•能吏)

[注]轩轾:

喻指高低优劣,此处意为营私舞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事半岁,积粟十五万斛  视事:

办公,就职治事

B.始至,府廪皆空          廪:

粮仓

C.民产若括之无遗          括:

征收

D.初除执政,家人贺之      除:

授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抗之甚高,挤之必酷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帝问以外事,多荐之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贼弃所掠而遁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人望令关津稽察行旅,悉获其盗

秦贪,负其强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马人望施政以爱民为本的一组是(     )

①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

②君为民如此,后必大用

③京城狱讼填委,人望处决,无一冤者

④会剧贼赵钟哥犯阙,劫宫女、御物,人望率众捕之,右臂中矢

⑤是岁诸处饥乏,惟人望所治粒食不缺

⑥人望使民出钱,官自募役,时以为便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人望认为松山民众负担的运送官炭的劳役太重,要求改由各县平均分担。

虽遭关押、审讯,仍不肯屈服。

他为官不扰民,了解他的官员大多向皇帝举荐他。

B.马人望率兵追捕劫掠上京的大盗时负伤,简单治疗后奋勇追击,夺回了被劫掠的人和财物,将盗贼全部抓获。

C.为避免助长赋税繁重的弊端,马人望检验户口时对百姓的资产只登记了十分之六七。

燕京地区钱粮出纳弊端严重,马人望建立账目,严加管理,使得奸人黠吏无法营私舞弊。

D.马人望为官正直、谨慎。

他注重节操,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

他认为得到朝廷重用,就会遭到别人更加激烈的对抗,愈加严酷的排挤,因此,得之勿喜,失之勿忧。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吐浑怒,下吏系几百日;复引诘之,人望不屈。

(4分)

(2)人望假以辞色,阴令发其事,黥配之。

(3分)

(3)人不敢干以私,用人必公议所当与者。

(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卜算子

葛立方(南宋)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注:

水芝,荷花的别名。

(1)上片写出了荷花哪些特点?

(2分)

答:

(2)这首词在用语方面善用叠字,它有何艺术效果?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4分)

答:

15.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填空。

(每空1分)(8分)

(1)戏剧是舞台艺术,              是舞台表演的依据。

(2)江间波浪兼天涌,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庄生晓梦迷蝴蝶,                         。

(李商隐《锦瑟》)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寡人之于国也》)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6)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8)                            ,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五、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6—19题。

美与同情

丰子恺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

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

画家,所见各人不同。

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

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

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

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

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

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

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

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

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

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划,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

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

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推而广之,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

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促织,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

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

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

我们画家描一个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

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

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

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

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

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

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见的点。

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

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销磨了。

惟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

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

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

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

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

《圣经》中说:

“你们不像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

”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1929年9月8日

16.文章第二段说:

“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

”那么,画家所见是什么,“前三者”所见又是什么呢?

(4分)

答:

 

17.为什么说,画家要画好一个花瓶,必“自己化作花瓶”呢?

作者借此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

(5分)

答:

18.联系上下文,谈谈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圣经》中的话有哪些作用。

(6分)

 

19.文中说:

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结合你的学习体验,举例(最少三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

(6分)

六、(9分)

20、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

请自选角度评价下面的一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60字。

(5分)

南京交管首曝醉驾者

扬子晚报11月6日报道 从今天开始,南京正式通过媒体曝光醉酒驾车者,首批公布的名单共有106人,都是在7月份被警方查获并实施拘留的。

交管部门介绍,曝光还将不定期发布。

有人提出醉驾者拘留后还要被曝光是不是过于严厉一说,交管部门认为,曝光可以使醉驾者得到震撼,以后不敢再有类似行为,同时给其他司机以警示。

被曝光者感到“很震惊”,认为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法预计的影响。

社会各界对此事反应不一,而交管则认为曝光不侵权。

                  

21.根据下面介绍,分别从四个方面概括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特点。

(不超过20个字。

)(4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首个以文字为“藏品”的国家级博物馆。

博物馆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展现殷商宫殿“四阿重屋”的建筑效果。

它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等多项功能为一体。

入藏文物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汉字发展史、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个方面。

博物馆被誉为“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七、作文(60分)

22.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观赏,他们总是那么自傲、那么清高地悄然绽放。

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迪。

   

请全面理解材料,围绕“绽放”写篇议论文。

要求: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写成议论文。

③不少于800字。

④行文不得照抄材料。

⑤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参考答案

1.B

2.C

3.D(“坦承”是指坦率地承认,“坦陈”是指坦率地陈述,这里是美国军方坦率地陈述,而不能是承认什么;“启程”多用于书面语,“动身”多用于口语,新闻报道的语言应是书面语,故选“启程”;“不只”是副词,不但,“不止”是动词,意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范围,此处后面有“更”和它照应,所以应是副词;“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面常有“不但不”“不仅没有”等词语呼应)

4.A(A.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B.交相辉映:

指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星月灯光交相辉映)C.脱颖而出:

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常用于人,此处属用错对象。

D.罚不当罪:

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与语境相反。

5.D(A项结构混乱,应删除“的原因”;B项成分残缺,可在“屈原”后加“的习俗(风俗)”等;C项不合逻辑,“成败与否”应改成“成功与否”或“成败”)

6.B(“低碳生活”它已经成为一种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公德。

7.C(A项,“哥本哈根联合国天气变更大会是‘拯救地球最后的时机’”太绝对;B项,见原文第3段,标有“青山绿水”标记的彩电,须符合要求,才具有后面所说的优点;D项,绿色家电不仅仅指冰箱和冰柜,还有其他的家电用品。

8.B(“低碳生活的理念已被人们共同认知”无中生有。

9、C(括:

搜求)

10、A(A“之”补语的标志,译为“得” B拿;因。

C组成名词结构,一译为“的财物”,一译为“的地方”D那些;它。

11、C解析:

②是萧喜的评价;④是说马人望抓捕盗贼奋不顾身;⑤是说马人望治理有方。

12、D(将“抗之甚高”释为“更加激烈地对抗”错,应为“被抬举得地位很高”)

13、见译文

附:

文言文参考译文

马人望,字俨叔。

辽道宗咸雍年间任松山县令。

每年运送泽州的官炭,只在松山征调夫役,马人望向中京留守萧吐浑请求,让其他县平均承担夫役。

萧吐浑大怒,将马人望抓起来交给司法官处理,关了近百日。

又将他提出狱审讯,马人望仍不屈服。

萧吐浑大喜说:

“您这样一心为了百姓,以后必有大用。

”并将此事上报给朝廷,他的请求全都得到满足。

调任涿州新城县知县,新城县与宋接壤,驿道从此处通过。

马人望为官不扰民,官吏百姓都敬畏爱戴他。

皇帝的近臣有出使宋归来的,皇帝询问地方的情况,他们多举荐马人望,因此他被迁升为警巡使。

京城中案件诉讼很多,马人望断案,却没有一个被冤枉的人。

正值检验户口,他没用两个月便检验完毕。

同知留守萧保先感到奇怪,便责问他为什么如此之快,马人望说:

“百姓的资产若一点不漏地全部登记,以后定会助长厚敛的弊端,大体登记十分之六七便可以了。

”萧保先向他道歉说:

“您深思远虑,我比不上啊。

”改任上京副留守,恰逢大盗赵钟哥攻打上京,劫走宫女和皇帝所用之物,马人望率兵追捕,右臂中箭,用艾蒿熏灼之后,又奋力驰骋追击,贼人只好丢弃劫掠的人和财物而逃。

马人望命令各关口稽察过往行人,将那些盗贼全部抓获。

他被迁升为保静军节度使。

有两个官吏凶狠残暴,百姓畏之如虎,马人望表面上以友好的言辞和态度对待二人,暗中调查他们的劣迹,对他们处以黥刑,将其发配。

这一年,各处都发生了饥荒,缺乏粮食,只有马人望所治之处不缺粮。

后被迁升为中京度支使,刚到任时,官府的仓库都是空的;他任官仅半年,便积储粮谷十五万斛,钱二十万繦。

不久,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

当时,在钱粮出纳方面的弊端,以燕京地区最为严重,马人望以缣帛作为单据,凡是库中的钱物出入,都让人分门别类地登记在单据上,奸诈之人和狡猾的官吏因此无法营私舞弊,便到处声言说马人望年老糊涂。

朝廷没有调查分析,便把马人望改任为南院宣徽使,以表示优待年老的臣僚。

过了一年,天祚皇帝召见他,他到了之后,就告谕他说:

“认为爱卿年老,是误听了他人的话。

”于是拜任他为南院枢密使。

人们不敢以私情请托,用人必定是任用大家都赞成的人。

当时,困扰民众的,主要有驿递、仓司等徭役,很多人因此到了破产都不能供给。

马人望要百姓出钱,由官府自行招募人员充役,当时人们认为效果很好。

马人望注重节操,喜怒不形于色,从不巴结奉承以求晋升。

刚被拜任为执政官,家人表示祝贺,马人望严肃地说:

“得到了不必高兴,失去了也不要忧伤,一个人被抬举得愈高,人们排挤他就一定愈加严酷。

”他就是这样的小心谨慎。

14、

(1)(2分)妩媚多姿、不攀不附。

(“红”既写其颜色之美,同时也写其开放之盛;“袅袅”则兼写外貌与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荷花的柔丽妩媚、婉转多姿。

说荷花脉脉含情地生长在这蒹葭之浦。

这一个叠词,写出了荷花甘于微薄、不攀不附的品格,同时也寄托了词人的志趣。

(2)(4分)本词叠字运用多而且好,句句有叠字,连绵而下,互相映衬,自然贴切,如“袅袅”写出了荷花的妩媚多姿,“脉脉”“淅淅”“淡淡”“疏疏”对荷花进行了点染烘托。

这些叠字不仅生动传神地塑造了荷花的形象,表现了词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而且造成了一种轻灵、和谐的情调,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声韵美,真可谓“妙手无痕”。

(4分)

15.

(1)剧本

(2)塞上风云接地阴(3)望帝春心托杜鹃(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暮霭沉沉楚天阔(7)一蓑烟雨任平生(8)东篱把酒黄昏后

16.画家所见的是美的世界(或:

一视同仁的、平等的世界);“前三者”所见的是真善的世界(或:

实用方面的价值)(每点2分)  

17.将同情心移入于花瓶,才能表现花瓶的精神,也才能画好花瓶。

/艺术家眼里的美的世界,万物均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