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11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docx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篇一:

篮球运球说课稿

篮球运球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使90%以上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

2、技能目标:

使7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运球的动作。

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三学习内容

1、游戏:

抱球接力

2、篮球运球

四、学情调查

我校五年级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尤其喜爱上球类项目的课,但有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顾虑,虽然五年级学生对运球有一定的学习和练习,但运动技能一般,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五年级学生理解力强,对动作的认识有自己的分析、理解力,掌握较快。

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少讲解,多提示,用降低难度、情景教学和音乐教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教材分析

篮球运球是《新课标》要求学会的基本动作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篮球动作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的基本方法。

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手腕控球

2.难点:

全身协调发力控制球的方向

七、教学过程

1、课的开始与准备部分

本部分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基本部分提供必要的心理与生理准备,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常规、篮球常识、慢跑热身和篮球操、游戏:

抱球接力。

2、课的基本部分

a、“篮球运球”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篮球”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手腕控球”。

通过教师示范、讲解。

让学生掌握方法,提高灵敏、协调等素质。

b、组织教法:

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人数相等,在指定的区域练习,练习时由体育小组长指挥,通过配乐来提高学生运球的积极性,掌握节奏,体验手感,通过降低难度来吸引学生参与,消除部分女生对篮球的恐惧感。

教师巡回辅导,这样能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

小组长可以对本组较差的学生进

行辅导,教师只对小组评价,不评价个人。

3、课的结束部分

a、通过意念、冥想、抖动达到放松肌肉和心理的目的。

b、教师总结本节课,表扬表现好的小组。

c、教与学法:

在教师的口令的指挥下,伴着轻音乐,模仿教师做各种放松的动

作,调整呼吸。

学生认真模仿,尽量让自己全身得到放松,呼吸节奏趋于平稳。

八、课的特色与创新

1、“小组互助”学习,教师辅导的形式,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

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探究式学习,组内学生互助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2、游戏“抱球接力”、专向篮球操的设计紧扣课的目标,既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练习内容,又达到热身和导入课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单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场地:

根据课的内容统一设计布置场地。

器材:

篮球40个,录音机1台。

练习密度预测:

32~35%,平均心率:

115次/分。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篇二:

小学篮球行进间运球说课稿

小学篮球行进间运球说课稿

陈琳琳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材分析

行进间运球是小学篮球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好篮球的一项必备技术,对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他们的力量较弱,可塑性大,好胜心强,勇于克服困难,喜欢参加活动性的游戏。

四、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全体学生能够懂得正确的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方法。

2、技能目标:

80%同学能够初步掌握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行进间运球的动作和球的落点。

教学难点:

全身协调发力和控制球的方向。

六、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游戏法和评价激励法。

学法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比较法,自主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首先,教师用语言导入新课,设定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绕篮球场慢跑热身,做徒手操和熟悉球性的练习(双手抛接球和身体的各部位前后绕球)。

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控制力。

基本部分:

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示范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术特点和方法(双脚前后开立,双腿微屈,身体前倾,持球手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以肩为轴,用手指和手腕控制球,控制好球的落点和方向,另一条手臂撑开保护球。

)。

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先采用教师带领下无球练习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动作,为下一步的练习打好基础。

分组练习:

把学生分成六组,以篮球场边线为界,让学生排队练习,要求学生能控制住球,减少失误。

练习时以先慢后快的方式,等学生进一步熟悉球性,再适当的加快运球速度。

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安排了一个篮球”运球接龙“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比赛中得到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练习的

积极性。

把学生平均分成两队,前后一臂的间隔,每队排位同学持球,向前运球,依次绕过全体同学,再传球给最后一位同学,以此类推,看哪队学生完成的最快?

结束部分:

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在优美的音乐中,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达到放松肌肉和心理的目的。

最后,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对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八、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本课的平均心率为120——125/分钟。

预计本课练习密度大约为42%。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说课稿篇三:

《篮球运球》说课稿

《篮球运球》说课稿

一、教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初中三年级(水平四)的学生。

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篮球运球接力比。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次课的篮球教学是让学生学会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动作,以便更好的锻炼身体,促进身体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次课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知目标:

使学生学会和掌握一些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控球、运球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个性。

根据以上的学习目标确定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为:

1、追逐跑

2、篮球运球

3、篮球运球接力

重点:

用手的感觉控制球。

练习时,要求学生抬头运球,提高手感控球的能力。

难点:

手脚动作协调一致。

强调运球时,用手拍按球的后上方和掌握运球时“哪手运球哪腿同时迈步”的节奏。

二、学情

针对本次授课对象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并对优秀的篮球选手特别的敬佩,也都喜欢参加这项运动。

启发学生从最简单的运球技术开始学习,引导学生从基本运球技术开始学,树立起他们对学好篮球的信心,并将运球技术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程序教学法的模式,有步骤的进行。

本次课我主要通过各种提问、示范、互动、比赛等教法,使简单的运球变得有趣、丰富。

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分层教学、教学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法

1、启发思维:

提问学生:

你们看过NBA吗?

认识姚明吗?

你们还认识哪些篮球明星?

首先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回忆精彩的篮球场上运动员熟练的运球技术及各种准确的投篮技术是多少的漂亮而神奇,是一种力与美的结合。

由浅

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然后提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篮球运球,接着老师简要地介绍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这两种运球方式。

2、讲解示范:

教师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方法和直观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分层教学: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

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可采用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增强他们爱好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4、教学比赛:

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及参与的积极性,采取运球接力比赛,在基本掌握运球技术的基础上让他们适当竞争,这符合篮球本身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比赛过程中既学习运球技术、锻练体能,又和同学团结合作,使学生在技术、素质、心理、生理上都得到提高。

四、学法

1、体验:

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自主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个性化:

完成和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发掘学生潜能。

3、兴趣:

通过运球接力跑,体验到篮球的乐趣,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五、教学程序

1、热身部分。

按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

课的开始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适应下面课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

2、学习技能部分。

(1)讲解示范: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能学会基本的篮球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动作,确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尝试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练。

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球性,掌握基本篮球技术。

(3)学生进级: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空间,一部份同学在很快掌握一个动作后可以迅速进入下一程序学习新的技能,充分体现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球接力:

学生运用自己己掌握的动作进行比赛,通过学习和比赛使学生从中获取了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的形成。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勇于竞争的意识。

3、恢复身心部分。

学生经过上面的练习,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心肺功能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这种状态降下来,恢复到常态。

本人安排了放松操这一内容,使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得到充分放松,可很好的使学生身心得到恢复。

最后简要小结本次课的教学过程,感谢同学们与老师完成了一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应用到今天所学到的技能。

场地器材:

篮球场2片;篮球12个;录音机1台

本课的平均心率:

135—150次/分左右

运动密度:

35—4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