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152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 人教版.docx

语文高二语言文字应用《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同步人教版

6-1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

一、课内双基

1.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

“怕什么?

怎的不拿!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

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1)写出本段中用得精彩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动词刻画出了“黑的人”怎样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嚷、抢、扯、裹、塞、抓、捏、哼。

(2)这一段中用的动词既简洁又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那人”的神情、动作、语言,表现了他蛮横、凶残、贪婪、奸诈的性格。

2.蒋捷词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你认为哪个词是词眼?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和“绿”是词眼,因为形容词用作动词,除了富有色彩感外,还富有动态感。

3.

(1)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

(2)后面大船来得飞快。

那明明白白是鬼子。

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两段中用了模仿摇橹的拟声词,有什么不同?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选词造句别有匠心。

前一句用拟声词形象描写出妇女轻轻的动作,悠悠的水声,这是一幅和平时期优美的生活画面。

第二句较前一句水声急了,但仍是有规律地划,因为青年妇女并未发慌。

写出了青年妇女的勇敢机智。

4.有一次,苏东坡宴请好友黄庭坚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给他们出了一道题,要他们在“清风(  )细柳,淡月(  )梅花”的括号里各填一个动词,变成两句五言诗,黄庭坚用了“舞”和“隐”,苏东坡用了“摇”和“映”,最后,苏小妹摇了摇头,于是随口说出了两个动词,使苏、黄两人连声称赞,妙!

妙!

妙!

请问是哪两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扶”和“失”。

5.下列各句中,语意表达明确的一句是(  )

A.你的信使妈妈触动很大,我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

B.您老人家下一次不要来买菜了,我们送来,我们应该关心您。

C.我走了进去,看见列车员小何正伏在乘务员专用小桌上,看《大众电影》。

D.今年在南京举办的全运会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6人的方阵队形,各省有比赛项目的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的一半要保证参加。

【答案】 C(A句的前一分句,是站在女儿的立足点说的,自称妈妈,显得亲切;而后一分句则以自己为立足点,以“你我”相称,这样别人就难以明白句中的“妈妈”和“我”的关系了,同时感情也显得生硬,应把“我”改成“妈妈”。

B句中用两个“来”,难以明确地表达出两个立足点(一个是卖菜的人,一个是买菜的人)来,应把第二个“来”改为“去”。

C句表达正确。

D句“一半”有歧义,是指女运动员的一半还是男、女运动员各一半不明确。

6.下列各句,哪一项没有繁冗多余的词语(  )

A.有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就犹如拥有一笔珍贵的资产。

B.现代人经常能够感受到生活中许多无穷的压力。

C.时时反省改进,才能使我们有更美好的明天。

D.节俭真是现代人都必须应该培养的美德。

【答案】 C(A“等于”“犹如”任选其一即可。

B“许多”“无穷”任选其一。

D“必须”“应该”任选其一。

7.下面各句中,语言最不简明的一项是(  )

A.我看,这件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必大惊小怪。

B.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和破坏,造成了不能快速发展的现象。

C.一篇文章总是由若干段落构成的,一个段落则由若干句子组成,一个句子又是运用若干词语造成的。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伟大胜利。

【答案】 B(“造成了”、“的现象”赘余,应删去。

8.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两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这世界上最具有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

________,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巍峨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波涛,而汹涌的波涛却摧不折人类精神鼓起的风帆,________,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①水渗入了人的灵魂,合成人的血肉之躯

②水在合成人血肉之躯的同时,也渗入了人的灵魂

③在大海的背景下,我听见了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的呐喊

④听吧,在大海的背景下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在呐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D(①两个分句,逻辑顺序颠倒;④与“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不能构成合理衔接。

二、课外延伸

9.将①~⑤句填入横线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

因为当权者认为________。

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①满族过去称女真,曾被视为未开发的落后民族

②“不识字”是诬蔑满族人文化水平低

③满族人入关后在武力上已征服了汉族

④但他们在心理上却常有民族自卑感,对汉族知识分子十分害怕

⑤“清风”是影射朝廷

A.③④①⑤②B.⑤②③④①

C.⑤②①③④D.①③④⑤②

【答案】 C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________,废墟是课本,________;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目的;更新的营造是以废墟为基地,________,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1)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

(2)没有今天就无所谓昨天和明天

(3)让我们把立体的事情读成平面

(4)让我们把平面的事情读成立体

(5)因此,废墟是手段

(6)因此,营造是手段

A.

(1)(3)(5)B.

(2)(4)(6)

C.

(2)(3)(6)D.

(1)(4)(5)

【答案】 D(依据阐述的现象、构成比喻的相似关系、陈述对象的一致等可知,选项是D。

1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是(  )

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

这位“天仙才子”,他________。

①幻化无方 ②奇怪迭出 ③意出言外 ④鬼话连篇

A.③④②①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答案】 A(为文,立意为先,谋篇在后,按此思路可矣。

12.把后面的句子依次填到横线上,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收入并非十分丰厚,________。

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________,终于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①难以承受百元上下甚至数百元的票价

②难以承受数百元甚至百元上下的票价

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

④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搏斗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答案】 C(

(1)句前半句已经说了乐迷中近六成的人收入不高,难以承受高价位的票,“甚至”则强调了程度的严重,不要说数百元的价位了,就是百元上下的也难以承受;

(2)句,“四个多小时的搏斗”是跳进水中之后的事,因而调至后面准确。

且如果主语前面连续出现两个状语,表意受影响。

13.将下列语言片段组成意思连贯的话。

①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

②就认识观点说

③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

④就实践观点说

⑤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

⑥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生产劳动,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

正确的顺序是(只需写句前的数字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③①②⑤④⑥(或③①④⑥②⑤)

(这六句话说艺术和自然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论,先把②和⑤、④和⑥组合在一起,就化难为易了。

1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答案】 A(从总体来看,中心是“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景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都是为了衬托出这一点。

句①“阳光”是窗外之景,句④的“这”指“窗外”之景。

15.下面这句话需要添加适当词语才连贯、明确,请予添补。

前不久,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实地验收认为,美国“虚拟人创新计划”、韩国“可视韩国人计划”,我国的虚拟可视人的仪器设备先进程度、技术方法设计创新、铣削扫描精确定位,有突破和进步,其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答:

(1)在“________”前与“________”后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前加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美国”前与“可视韩国人计划”后加上“与……相比”,

(2)在“有突破”前加上“都(均)”。

16.按照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使之准确顺畅。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通知,自8月1日起,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待有新通知后按照新规定执行。

该通知称,近来,一些医疗机构在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节目中,夸大诊疗效果,利用专家、患者名义做证明误导患者;一些电视购物公司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夸大产品功能,特别是一些丰胸、减肥产品,以消费者使用产品前后形象做对比,使用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使用效果等。

为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对广播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进行整顿。

请从本段话中找出四处语病并加以修改。

①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暂停播出……电视购物”搭配不当,应修改为“暂停播出……电视购物节目”。

②“利用专家、患者名义做证明”是句式杂糅,应修改为“利用专家、患者名义”或“用专家、患者做证明”。

③“使用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语序不当,应修改为“使用不科学的断言表示功效”。

④“广播医疗资讯服务”有歧义,“广播医疗资讯服务”可以是一种动作,也可以是一种名称,应在“广播”前加“电视”即可消除歧义。

17.下列新闻标题或公共场合提示语等都有表述不当的毛病,请进行修改。

(1)根据我国专家分析,黄河流量近年来正以惊人速度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气温升高导致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冰川退缩,冻土层消失,地表水向地下渗透过多。

某报对此发表了一篇新闻评述,标题是:

《黄河流量锐减 全球变暖主因》。

答:

这个新闻标题应该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商场电动扶梯口提示牌上有这样一则温馨提示:

“老人与小孩上下电梯,请由大人陪同,小心行走,注意安全!

答:

这则提示应该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示例:

黄河流量正锐减,全球变暖是主因。

(注意认可其他形式的答案)

(2)示例:

老人与小孩上下电梯,请由监护人陪同,注意安全。

(注意认可其他形式的答案)

18.对下面一则公益广告进行评点,不超过30字。

双面用,不丢面。

(倡导节约用纸广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用了双关手法,倡导不弃用纸张的另一面,又指这样做不丢脸;语言简短风趣,整齐上口

三、高考热点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提取概括影响“行业巨头”运营的三方面重要因素。

(不超过20个字)

曾经的行业巨头,对市场需求傲慢而被市场最终遗弃,柯达并非是先例。

2010年6月,拥有101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宣布进入破产重组轨道。

与这些制造业巨头陨落的原因类似,曾作为互联网贵族的雅虎,亦因近10年在技术和媒体之间频繁摇摆不定,其市值与高峰时相比已跌去近80%。

当然,在强调技术创新、专注消费体验的时代,老牌贵族转型成功亦屡见不鲜。

这其中,在2000年出现巨亏10亿美元之后,苹果开始迅速向电子消费娱乐产品转型,完成堪称经典的苹果转型四步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企业的定位和决策。

20.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

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们能够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要不要灾难 对待灾难的态度

(所给文字材料以分号为界,前后分为两层。

第一层可以概括为:

(灾难)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层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这种并列关系是由两种相反相对的态度、做法、表现构成的。

舍“反”留“正”,就可以概括为:

人类在灾难面前只有选择(坚持)积极态度(行动、做法、表现等)。

然后补充句子,“不能选择”照应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此决定,第一空必须填“灾难”或意思与之相关的词语。

“能够选择”照应了“只有选择(坚持)”,由此决定,第二空应该填“积极态度(行动、做法、表现)”或意思与之相关的词语。

21.某中学高三级举行“家·国·天下——十八岁成人典礼”,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

要求:

①紧扣主题、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今天我们将举行一场隆重的十八岁成人典礼!

____________接下来,请尊敬的老师见证我们成长的誓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十八岁是青春的起航点,十八岁的我们将告别童真幼稚,告别冲动莽撞,走向成熟,家事国事天下事,我们将学会担当,知晓感恩,勇扛责任,在十八岁的天空中,鲲鹏正扶摇而上!

四、读写创新

2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千百年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绝美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每当展卷吟诵时,我们的思绪会随着那优美的文字,超越千年的红尘,去探寻那背后的故事,或苍凉凄美,或悲怀壮烈,或恬静淡雅……

请以“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能写成诗歌。

【写作指向】 

这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话题,也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艺术才华的题目。

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文时要紧紧围绕话题“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精心选取诗词题材,精心选取诗人词人,精心确立写作意旨。

在立意方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选取熟悉的诗词,就诗词的内容寻找立意点。

这种立意要就诗词的思想情感展开,展现唐诗宋词背后的故事,就情言情,就理论理;②选取熟悉的诗人,抓住诗人身上的精神特质来立意。

这种立意可以不限于一诗一词,围绕诗人的精神特质,精选诗词,展现其人生历程,彰显自己的理想追求。

【佳作赏读】

赤壁绝响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几叶轻舟,荡漾于弥漫着层层雾气的江上。

这里没有雄鸡的鸣叫,没有繁杂和热闹,有的只是他一个人的孤独。

清晨的黄州似乎是一个世外桃源,远处传来古刹的钟声,渔船刚刚起程。

他已披着晨露,远远地伫立在陡峭的山道上,任凭晨风吹乱那几根银丝。

山中回响

遥对着的巍峨的青山,壁立千仞;一江滚滚东逝水,断流在赤壁崖畔,溅起千万朵雪白的浪花,每一朵又被击碎成千瓣万瓣。

那青山耸立着,尽显青山本色;那江水,如白练,任由山路九曲回肠,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大气,磅礴,豪壮,不禁勾起他一腔热血。

耳畔东风瑟瑟,让他心绪难平。

他想到了赤壁之战。

顺着东流江水,数只燃着熊熊大火的战船,顺流而下,如离弦的箭,冲向曹营。

接着滚滚浓烟中传出逃命声,哭喊声,曹军溃败而逃。

而水的另一岸,便是周瑜的军营。

只见周瑜,漫步江边,遥望对岸,神情悠然。

他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尽显英雄本色。

遥想周郎,年少有为;身边有小乔那样的娇妻,稳坐将军之位,统帅十万大军。

古今多少豪杰的英雄才气,尽集于周郎一身。

三国时期,是周瑜的蓬勃时代,这样一个才能兼具之人弄潮于江水之上,雄风大展,如大鹏展翅翱翔于天际,如戏水蛟龙,翻江倒海。

周郎顺应了时代,时代造就了周郎。

白发黄州

又是一声叹息。

当年,他也是文坛骄子,时代巨匠,不想却生在一个盛产小人的时代,妒忌、诽谤、诬蔑险些置他于死地。

一个文人,曾被誉为“天下之奇才”,却孤卧黄州。

他感叹为何自己的才华不得施展,胸中有话无处诉说,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如今却是自己人生路上的险阻,曾经毫不相干的小吏却在背后狠狠地捅了自己一刀。

他感叹,时代不应人;他彷徨,难道要白发黄州?

他又不甘,难道他的一腔热血就要凝固于孤寂的黄州?

他久久伫立。

千古绝唱

不远处的赤壁模糊起来,崖下,水流湍急,一叶孤舟险行于白浪之中,搏击在青崖之间。

一叶小舟,尚能搏击巨浪,他,一代才子,才华竟无处施展。

思绪涌动,血液奔腾,撩起衣袖,擎上一杯烈酒,挥洒江中。

他在祭奠这江水,千百年来,奔流不息,流淌着灵动的历史,他在祭奠这青山的沉稳,铭刻了千古英雄,更包容了他,一个落魄之人。

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和着高山流水,流出心外,流传千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名师点评】 作者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写作的蓝本,充分发挥想象,遥想苏东坡当年写此词时的处境和心境,以情景再现的技法去描述那首千古绝唱背后的故事。

作者在人物的描写上,既有正面的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摹,也有环境侧面的烘托,使故事形象可感,人物如在当下。

在语言上,本文善于化用古诗文,使语言意蕴颇深,加上修辞的合理运用,整散句错落其间,使语言典雅优美,耐人寻味。

在叙事上,作者以三个小标题将故事断为三章,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别致。

总之,这篇文章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